第464章 警报!敌方试探性袭击-《星际废土:我的机甲能无限进化》

  陈渊盯着屏幕上那条重复出现的信号波形,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137秒一次,不多不少,像钟表走字。他刚把这段数据标记为高优先级监听目标,主控台的警报灯就亮了。

  红光一闪,不是误报那种缓慢闪烁,而是直接拉满的急促频闪。

  “南区能源枢纽方向检测到跃迁能量波动。”系统语音平静地播报,“三艘小型舰艇进入低轨,速度两千三百米每秒,航向直指输能核心。”

  张宇从隔壁操作间冲进来,手里还抓着半杯凉透的咖啡。“这回是真的?”

  “是真的。”陈渊已经按下一级战备按钮,全舰防御系统瞬间激活,“刚才的信号中断了,他们动手了。”

  “按预案来?”张宇坐到副控位,快速调出火力分布图。

  “按预案。”陈渊声音没变,“诱敌深入组保持静默,主炮阵列延迟三秒响应,巡逻机甲小队立刻升空。”

  指挥室的大屏切分成多个视角:高空雷达显示三个红点正贴着云层边缘滑行,刻意避开主侦测带;地面监控拍到能源站外围的防护罩泛起微弱涟漪,那是敌舰释放干扰波的前兆。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反应节奏。”陈渊说,“想看我们会不会慌。”

  “那我们就别慌。”张宇冷笑一声,接通前线频道,“B组注意,你们是诱饵,别动,等命令。”

  三架巡逻机甲早已在预定空域待命。它们没有主动出击,也没有开启锁定系统,就像普通的日常巡检一样缓缓移动。敌舰显然注意到了这点,其中一艘突然加速,脱离编队,朝着一处维修通道入口逼近。

  “来了。”陈渊眯眼。

  那艘舰体开始释放某种粘稠状物质,像是准备布设炸弹模块。这种手法他见过——先伪装受损,靠近关键设施后引爆,破坏力不大,但能精准瘫痪节点。

  “启动‘猎影’。”他说。

  林悦之前留下的追踪算法立刻被调用。它不靠雷达,而是通过分析敌舰微小的动作偏差和轨迹惯性,预判其真实意图。屏幕上的模拟路径迅速生成一条预测线,直指那艘伪装舰的核心操控频率。

  “锁定成功。”系统提示音响起。

  两发电磁鱼雷从隐蔽发射井射出,飞行途中自动调整角度,几乎贴着大气层边缘绕了个弧线,从侧后方突袭。

  第一发击中引擎喷口,第二发直接钻进动力舱。爆炸火光在云层下炸开一朵暗红色的花,残骸还没落地就开始燃烧。

  剩下两艘敌舰立刻转向,想要撤离。

  “别让它们走。”陈渊下令,“C组包抄,切断退路。”

  两架机甲从高空俯冲,一架逼停一艘敌舰。第三发鱼雷并未命中,而是悬停在敌舰前方十米处,随时可以引爆。

  “远程接管它们的导航系统。”陈渊对技术员说。

  “正在破解……对方有反入侵协议,但等级不高。”技术员手指飞快,“三、二、一……接入成功!”

  两艘敌舰同时失去动力,漂浮在空中,像被钉住的昆虫。

  “自毁程序启动!”有人喊。

  “切断电源总线。”陈渊冷静道。

  指令下达瞬间,敌舰内部电路全部断开,连备用电池都被强制锁死。自毁按钮按下去也没反应。

  “干净利落。”张宇松了口气,“三艘全收,零逃脱。”

  陈渊没说话,盯着战斗回放一遍遍重播。他特别关注敌舰跃迁的角度、武器发射的时间点、还有撤退时的路线选择。

  “你看出来了?”张宇凑过来。

  “它们不是随机打的。”陈渊指着屏幕,“每一艘的行动都有固定模式,像是按照程序执行的命令。”

  “无人机?”

  “有可能。”陈渊摇头,“但也可能是有人在远处操控,故意用机械式操作掩盖身份。”

  这时前线士兵开始汇报情况。有人发现地面留下了一块金属碎片,是从爆炸舰体上掉落的。

  “拿上来。”陈渊说。

  几分钟后,一块焦黑的合金片被送到指挥室。表面刻着一行极小的编号,不是联盟制式,也不是常见海盗标记。

  “查一下这个编号归属。”陈渊递给技术员,“另外,把刚才所有交火数据打包,我要逐帧分析。”

  张宇看了眼时间:“天快亮了。”

  “让他们睡吧。”陈渊说,“我还能撑。”

  一批批作战日志陆续传回。陈渊一边看一边在战术板上画圈,标出几个关键时间节点:跃迁出现、首次干扰释放、主攻发起、撤退信号触发。

  每一个时间点,都和之前的虚假警报高度重合。

  “他们用假动作测试我们反应,现在用真袭击验证结果。”陈渊低声说,“这套流程已经跑顺了。”

  张宇皱眉:“意思是,这只是开始?”

  “不。”陈渊摇头,“这是结束上一个阶段。”

  他站起身,走到通讯面板前,亲自接通各哨站。

  “刚才的交火是敌方侦察行动,规模有限,已被清除。”他的声音平稳,“所有人坚守岗位,不得擅自变更部署。”

  有士兵问是否需要增援南区。

  “不需要。”陈渊回答,“原计划不变,轮休的继续休息,巡逻的按原路线走。”

  挂断后,张宇低声问:“真的一点都不动?”

  “动就是露底牌。”陈渊坐回位置,“我们现在要让他们觉得,我们还在按老套路运转。”

  张宇点头,起身去检查设备状态。临走前说了句:“你盯了一夜,换班的人马上到。”

  “我知道。”陈渊应了一声,没动。

  大屏上的战斗录像还在循环播放。他暂停在敌舰跃迁出现的那一帧,放大背景中的能量残留痕迹。

  颜色不对。

  正常的跃迁残迹是蓝白色,这一片却是偏紫的暗芒,持续时间也比标准值长了0.6秒。

  “这不是常规引擎。”他喃喃。

  正要调出光谱分析工具,门口传来脚步声。

  一名技术员快步走进来,脸色有点发白。

  “怎么了?”陈渊抬头。

  “刚才回收的那块碎片……我们在扫描时发现了异常。”

  “什么异常?”

  “它内部有存储芯片,很微型,一直处在休眠状态。我们刚激活,它就开始发送信号。”

  “发给谁?”

  “不知道,但频率……”技术员咽了下口水,“和昨天截获的137秒周期信号,完全一致。”

  陈渊猛地站起来。

  “切断物理连接!”他吼道。

  技术员点头:“已经拔了线。但它在断开前,传走了大概三十秒的数据包。”

  “内容是什么?”

  “加密了,强度很高。但我们抓到了一段明文片段。”

  他递过平板。

  屏幕上只有一行字:

  **“目标确认存活,反应符合预期。”**

  陈渊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

  然后他转身,在战术板上重新圈出一个坐标——正是昨晚发现的废弃矿井位置。

  他拿起笔,在旁边写下两个字:

  “钓饵”。

  接着翻开新的记录页,开始整理这份战斗数据的时间轴。每一项参数都被他记下,包括敌舰出现时刻、火力响应间隔、拦截成功率。

  写到第三行时,他忽然停住。

  因为在所有数据中,有一个数值始终没变:

  每次攻击发起前,都会有0.87赫兹的低频震动提前137秒出现。

  和之前地下信号的频率一样。

  他慢慢合上笔记本,手放在主控台边缘。

  窗外,天边刚刚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