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冲进指挥室的时候,陈渊正盯着星图发愣。那人喘得厉害,手里捏着一块还在闪红光的信号接收器。
“张维办公室的中继器……一直在往外传数据。”
张宇立刻走过去:“什么时候发现的?”
“十分钟前。”通讯员把接收器递过去,“技术组刚定位到频段,是加密跳频,每三十秒换一次频道。他们正在追源,但对方用的是动态伪装协议,追踪难度大。”
林悦凑过来看了眼屏幕:“这手法熟得很,跟上次海盗用的一模一样。”
陈渊点头:“不是巧合。他们背后有技术支持,而且是同一拨人。”
张宇把接收器翻了个面:“问题是,我们现在截不断信号。一旦强行干扰,对方可能启动应急机制,比如远程引爆预设程序,或者激活备用通道。”
“那就让他传。”陈渊忽然说。
屋里几个人都看向他。
“我们放点假情报进去。”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一份补给舰队调度表,“把出发时间改成推迟六小时,路线也换成老航道。再塞点虚假护卫配置,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林悦眼睛一亮:“他们要是信了,就会按新时间来伏击——结果扑空。”
“不止。”陈渊继续操作,“我们在真实路线上埋伏两支机动队,等他们现身就包饺子。”
张宇看了会儿数据流,摇头:“有个问题。对方既然能黑进内部系统,也可能识破调度表的修改痕迹。这种低级伪造,瞒不过专业解码。”
“所以我们不伪造。”陈渊打开另一个界面,“我们让系统‘自然’生成一份延迟报告。理由是引擎组例行检修,需要额外时间检测燃料阀。这个流程本来就存在,记录也能查到。”
林悦笑出声:“这招稳。连后台日志都挑不出毛病。”
张宇想了想:“那我让技术组配合,在数据库里加一条临时工单,时间戳对齐。再安排两个维修员去舰底走个过场,拍点照片上传备案。”
“越真越好。”陈渊说,“最好让他们觉得,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不是故意设局。”
这时,一名舰队将领走进来,肩章上的星标闪了一下。
“东部防线已经提升警戒等级。”他说,“巡逻舰队正在G-7外围布防,侦察机每二十分钟扫描一次跃迁扰动。”
“补给舰那边呢?”陈渊问。
“原计划提前两小时出发,现在改为提前三小时。走C7备用航道,中途不停靠任何中转站。”
“护航力量够吗?”
“两艘巡洋舰,四架机甲编队,外加一艘隐形预警舰在侧翼待命。”将领顿了顿,“另外,我们从第三舰队调了一支突击小队过来,随时准备接应。”
陈渊点头:“行。记住,别让补给舰暴露太多动作。太谨慎反而容易露馅。”
“明白。他们只当是常规调整。”
人刚走,林悦就趴在桌上画草图:“你说他们会不会怀疑张维被抓的事?毕竟信号是从他办公室发出去的。”
“肯定会。”陈渊靠在椅背上,“但他们现在没法确认张维是生是死。只要我们封锁消息,他们就会默认他还活着,继续用这条线传情报。”
“万一他们派人试探呢?”张宇问。
“那就让他们试。”陈渊笑了笑,“我们正好顺藤摸瓜,看看还有谁在串通。”
张宇低头看表:“距离他们预计袭击时间,还有两天十八小时。”
“够用了。”陈渊站起来,“接下来盯紧所有高权限账户的登录记录,尤其是后勤、通讯、导航这三个部门。任何人异常调取数据,立刻上报。”
“还要注意物理端口。”林悦补充,“上次赵明远就是通过维修接口接入系统的。建议对全舰的外接设备做一次清查。”
“你负责这事。”陈渊说,“带上老刘的技术组,重点查北区到东舱之间的线路节点。凡是没登记的设备,一律断电扣留。”
“没问题。”
张宇忽然开口:“还有一件事。刚才技术组在解密硬盘时,发现一段残留指令,指向一个废弃空间站。”
“哪个?”陈渊皱眉。
“K-13号,十年前停用的中转站,位置就在G-7跃迁点附近。”
“太巧了。”林悦抬头,“他们不会打算在那里设伏吧?”
“有可能。”张宇调出星图,“那个站虽然废弃,但能源核心还在运转,足够支持小型舰队短暂停靠。而且它的轨道偏移严重,雷达不容易锁定。”
陈渊盯着那个红点看了几秒:“派一架无人侦察机过去看看。别靠近,保持五公里以上距离,拍完就走。”
“要不要炸了它?”林悦问。
“先不急。”陈渊摇头,“如果那里真是他们的据点,炸了等于打草惊蛇。我们得让它继续‘活着’,好引更多人出来。”
屋里安静下来。
每个人都在想下一步该怎么走。
过了一会儿,张宇开口:“你觉得赵明远说的是真的吗?关于三天后动手的事。”
“他说的时间、地点、兵力配置,和硬盘里的资料基本一致。”陈渊说,“但他隐瞒了接应人的具体身份,只说了代号。”
“‘灰隼’。”林悦念了一遍,“听起来不像新人。”
“也不像独行侠。”张宇说,“这种代号通常是固定联络人,负责协调内外行动。说不定,他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
“那就更要抓活的。”陈渊说,“补给舰不能出事,前线部队要是断了燃料,整个防线都会崩。”
“还有一点。”林悦翻着手里的记录,“赵明远提到‘内部接应’,但我们目前只挖出张维一个。难保没有第二个、第三个。”
“所以接下来所有人提高警惕。”陈渊环视一圈,“尤其是值班人员,别轻信任何临时指令。所有命令必须经过双重验证,缺一不可。”
“明白。”
“另外,通知各小队检查装备状态。机甲要做一次全面检修,弹药补满,能源充至峰值。这一仗,我们得一口气打到底。”
话音刚落,终端突然响了一声。
林悦拿起一看,脸色变了:“技术组刚截获一段新信号,内容是……取消原计划。”
“什么?”张宇走过来。
“对方发了条密令,说‘风暴延期,等待进一步指示’。”
陈渊立刻接过平板,快速浏览信息流。
“不是撤退。”他低声说,“是改期。”
“他们起疑了?”林悦问。
“不一定。”张宇分析,“可能是我们这边的动作让他们觉得时机不对,也可能是他们内部出了问题。”
“不管是哪种,我们都不能停。”陈渊把平板放下,“补给舰照常出发,伏击圈照常布置。他们不动,我们就等。他们动,我们就打。”
“可万一他们真改计划了呢?”林悦皱眉。
“那就让他们改。”陈渊看着星图,“我们有的是耐心。但他们只要还想着动手,迟早会露出马脚。”
张宇点头:“接下来加强监听,特别是K-13周边频段。他们要是重新集结,一定会再联系。”
“还有一件事。”林悦忽然想起什么,“赵明远被捕的时候,身上带的那块假硬盘……是谁提供的?”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陈渊说,“能做出那种军用级伪装设备的,不可能是普通海盗。说明他们背后有技术团队,而且水平不低。”
“会不会是叛逃的工程师?”张宇问。
“不排除。”陈渊说,“查一下最近五年内离职或失踪的技术人员名单,重点关注机密项目组的。”
“我这就安排。”张宇拿出记录本。
指挥室的灯忽明忽暗了一下。
林悦抬头:“电压不稳?”
“可能是刚才切断中继器引起的波动。”陈渊说,“让电工去看看主线路。”
话音未落,终端又响了。
这次是紧急警报。
林悦点开画面,瞳孔一缩:“K-13空间站……刚刚启动了外部照明系统。”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那座本该死寂的空间站,此刻正缓缓亮起一圈蓝白色的光。
像是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睁开了。
“张维办公室的中继器……一直在往外传数据。”
张宇立刻走过去:“什么时候发现的?”
“十分钟前。”通讯员把接收器递过去,“技术组刚定位到频段,是加密跳频,每三十秒换一次频道。他们正在追源,但对方用的是动态伪装协议,追踪难度大。”
林悦凑过来看了眼屏幕:“这手法熟得很,跟上次海盗用的一模一样。”
陈渊点头:“不是巧合。他们背后有技术支持,而且是同一拨人。”
张宇把接收器翻了个面:“问题是,我们现在截不断信号。一旦强行干扰,对方可能启动应急机制,比如远程引爆预设程序,或者激活备用通道。”
“那就让他传。”陈渊忽然说。
屋里几个人都看向他。
“我们放点假情报进去。”他走到主控台前,调出一份补给舰队调度表,“把出发时间改成推迟六小时,路线也换成老航道。再塞点虚假护卫配置,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
林悦眼睛一亮:“他们要是信了,就会按新时间来伏击——结果扑空。”
“不止。”陈渊继续操作,“我们在真实路线上埋伏两支机动队,等他们现身就包饺子。”
张宇看了会儿数据流,摇头:“有个问题。对方既然能黑进内部系统,也可能识破调度表的修改痕迹。这种低级伪造,瞒不过专业解码。”
“所以我们不伪造。”陈渊打开另一个界面,“我们让系统‘自然’生成一份延迟报告。理由是引擎组例行检修,需要额外时间检测燃料阀。这个流程本来就存在,记录也能查到。”
林悦笑出声:“这招稳。连后台日志都挑不出毛病。”
张宇想了想:“那我让技术组配合,在数据库里加一条临时工单,时间戳对齐。再安排两个维修员去舰底走个过场,拍点照片上传备案。”
“越真越好。”陈渊说,“最好让他们觉得,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不是故意设局。”
这时,一名舰队将领走进来,肩章上的星标闪了一下。
“东部防线已经提升警戒等级。”他说,“巡逻舰队正在G-7外围布防,侦察机每二十分钟扫描一次跃迁扰动。”
“补给舰那边呢?”陈渊问。
“原计划提前两小时出发,现在改为提前三小时。走C7备用航道,中途不停靠任何中转站。”
“护航力量够吗?”
“两艘巡洋舰,四架机甲编队,外加一艘隐形预警舰在侧翼待命。”将领顿了顿,“另外,我们从第三舰队调了一支突击小队过来,随时准备接应。”
陈渊点头:“行。记住,别让补给舰暴露太多动作。太谨慎反而容易露馅。”
“明白。他们只当是常规调整。”
人刚走,林悦就趴在桌上画草图:“你说他们会不会怀疑张维被抓的事?毕竟信号是从他办公室发出去的。”
“肯定会。”陈渊靠在椅背上,“但他们现在没法确认张维是生是死。只要我们封锁消息,他们就会默认他还活着,继续用这条线传情报。”
“万一他们派人试探呢?”张宇问。
“那就让他们试。”陈渊笑了笑,“我们正好顺藤摸瓜,看看还有谁在串通。”
张宇低头看表:“距离他们预计袭击时间,还有两天十八小时。”
“够用了。”陈渊站起来,“接下来盯紧所有高权限账户的登录记录,尤其是后勤、通讯、导航这三个部门。任何人异常调取数据,立刻上报。”
“还要注意物理端口。”林悦补充,“上次赵明远就是通过维修接口接入系统的。建议对全舰的外接设备做一次清查。”
“你负责这事。”陈渊说,“带上老刘的技术组,重点查北区到东舱之间的线路节点。凡是没登记的设备,一律断电扣留。”
“没问题。”
张宇忽然开口:“还有一件事。刚才技术组在解密硬盘时,发现一段残留指令,指向一个废弃空间站。”
“哪个?”陈渊皱眉。
“K-13号,十年前停用的中转站,位置就在G-7跃迁点附近。”
“太巧了。”林悦抬头,“他们不会打算在那里设伏吧?”
“有可能。”张宇调出星图,“那个站虽然废弃,但能源核心还在运转,足够支持小型舰队短暂停靠。而且它的轨道偏移严重,雷达不容易锁定。”
陈渊盯着那个红点看了几秒:“派一架无人侦察机过去看看。别靠近,保持五公里以上距离,拍完就走。”
“要不要炸了它?”林悦问。
“先不急。”陈渊摇头,“如果那里真是他们的据点,炸了等于打草惊蛇。我们得让它继续‘活着’,好引更多人出来。”
屋里安静下来。
每个人都在想下一步该怎么走。
过了一会儿,张宇开口:“你觉得赵明远说的是真的吗?关于三天后动手的事。”
“他说的时间、地点、兵力配置,和硬盘里的资料基本一致。”陈渊说,“但他隐瞒了接应人的具体身份,只说了代号。”
“‘灰隼’。”林悦念了一遍,“听起来不像新人。”
“也不像独行侠。”张宇说,“这种代号通常是固定联络人,负责协调内外行动。说不定,他才是真正的幕后操盘手。”
“那就更要抓活的。”陈渊说,“补给舰不能出事,前线部队要是断了燃料,整个防线都会崩。”
“还有一点。”林悦翻着手里的记录,“赵明远提到‘内部接应’,但我们目前只挖出张维一个。难保没有第二个、第三个。”
“所以接下来所有人提高警惕。”陈渊环视一圈,“尤其是值班人员,别轻信任何临时指令。所有命令必须经过双重验证,缺一不可。”
“明白。”
“另外,通知各小队检查装备状态。机甲要做一次全面检修,弹药补满,能源充至峰值。这一仗,我们得一口气打到底。”
话音刚落,终端突然响了一声。
林悦拿起一看,脸色变了:“技术组刚截获一段新信号,内容是……取消原计划。”
“什么?”张宇走过来。
“对方发了条密令,说‘风暴延期,等待进一步指示’。”
陈渊立刻接过平板,快速浏览信息流。
“不是撤退。”他低声说,“是改期。”
“他们起疑了?”林悦问。
“不一定。”张宇分析,“可能是我们这边的动作让他们觉得时机不对,也可能是他们内部出了问题。”
“不管是哪种,我们都不能停。”陈渊把平板放下,“补给舰照常出发,伏击圈照常布置。他们不动,我们就等。他们动,我们就打。”
“可万一他们真改计划了呢?”林悦皱眉。
“那就让他们改。”陈渊看着星图,“我们有的是耐心。但他们只要还想着动手,迟早会露出马脚。”
张宇点头:“接下来加强监听,特别是K-13周边频段。他们要是重新集结,一定会再联系。”
“还有一件事。”林悦忽然想起什么,“赵明远被捕的时候,身上带的那块假硬盘……是谁提供的?”
“这个问题我也想过。”陈渊说,“能做出那种军用级伪装设备的,不可能是普通海盗。说明他们背后有技术团队,而且水平不低。”
“会不会是叛逃的工程师?”张宇问。
“不排除。”陈渊说,“查一下最近五年内离职或失踪的技术人员名单,重点关注机密项目组的。”
“我这就安排。”张宇拿出记录本。
指挥室的灯忽明忽暗了一下。
林悦抬头:“电压不稳?”
“可能是刚才切断中继器引起的波动。”陈渊说,“让电工去看看主线路。”
话音未落,终端又响了。
这次是紧急警报。
林悦点开画面,瞳孔一缩:“K-13空间站……刚刚启动了外部照明系统。”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那座本该死寂的空间站,此刻正缓缓亮起一圈蓝白色的光。
像是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睁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