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一片欢腾之中,数道插着赤羽的紧急军报,如同冰冷的匕首,悄然而至,分别送到了兵部衙门和郑成功刚刚挂牌成立的“大明东海巡阅府”驻京办事处。
办事处内,郑成功正与几名从水师抽调来的干将研究东海海图,规划巡阅府最初的架构与巡防路线。窗外市井的喧闹更衬出室内的紧张气氛。突然,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未解的信使疾奔而入,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却声音清晰地呈上紧急文书:
“禀伯爷!登莱水师八百里加急!浙江水师六百里加急!双线警讯!”
郑成功眉头骤然拧紧,接过文书,迅速拆开火漆封缄。目光扫过纸面,越看,他的脸色越是凝重,方才在宫中的轻松笑意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肃杀。
“伯爷,出了何事?”一旁的水师参将李定国见状,心知不妙,急忙问道。
郑成功将文书重重拍在海图之上,声音沉冷如铁:“我们逼得太狠,斩草太过,如今…是逼得群狼狗急跳墙了!”
他修长的手指用力点在海图上琉球乃至更东的大片海域:“日本诸藩,特别是九州那些家伙,为了向我大明表忠心,更是为了趁机清除异己、抢夺地盘,正在其沿海和各个岛屿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清剿!手段酷烈,宁可错杀,绝不放过,根本不留活路!”
另一名将领黄廷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祸水西引?驱狼吞虎之计?”
“不错!”郑成功眼中寒光暴涨,如同利剑出鞘,“原本盘踞在倭国沿海诸岛的倭寇、海盗,以及许多与之有牵连的浪人、破产渔民、甚至是一些在内部斗争中失败的小豪族,如今在日本本土已无立锥之地。他们被逼无奈,正拖家带口,纠集所有残余势力,乘坐一切能漂浮的船只——破旧的关船、小早、甚至渔船筏子!疯狂地向西、向我大明沿海涌来!”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上:“舟山群岛、嵊泗列岛、大衢山…甚至远至澎湖、台湾北部沿海!多处卫所哨塔已发现不明船队集结,小股匪寇已开始登陆抢掠淡水食物,与当地巡哨官兵发生冲突!他们的意图很明显——要趁我大明主力舰船尚未完全展开巡防、新设巡阅府立足未稳之际,强行占据我沿海岛屿,以此作为新的巢穴,维持生计,甚至可能伺机报复,做垂死挣扎!”
众人闻言,脸色皆变。这真是刚按下东边的葫芦,又浮起了西边的瓢,且来势更为凶猛混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卫急促的通报:“伯爷,司礼监王公公、兵部王部堂联袂到访!”
话音未落,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和兵部尚书王在晋已经面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王承恩依旧是一身绯红蟒袍,但眉宇间没了平日的笑意;王在晋则身着二品尚书官服,神色严峻,透着一股疆场老臣的沉稳与焦灼。
“威远伯,紧急军情想必你已经看到了。”王在晋开门见山,语气急促而沉重,“此事非同小可!这些亡命之徒不同于以往小打小闹、抢了就跑的倭寇,他们是真正被断了所有后路的困兽,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且穷凶极恶!若让其在我沿海岛屿站稳脚跟,结成势力,必成心腹大患,届时剿灭所需代价将十倍于今日!”
王承恩尖细的嗓音接着响起,却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语气:“皇爷确实震怒,但更多的是期待。陛下让咱家传句话:‘告诉郑成功,海边卫所可全是清一色的新军,正愁没机会见血。这些倭寇来得正好,就让新军儿郎们练练手’。”
郑成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杀意,目光再次投向那张巨大的东海海图,他的手指从长崎一路划向大明漫长的海岸线。
“王部堂,王公公,放心。”他的声音平静下来,却蕴含着比愤怒更可怕的、冰冷彻骨的决心,“陛下圣明!东海巡阅府既立,本伯受皇命镇守海疆,岂容此等宵小猖狂?他们来得正好!正可借此机会,让新军见见血,将东海诸岛彻底梳理一遍,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他猛地转身,语速快而清晰,下达一连串命令:
“李定国,即刻以巡阅府令传讯登莱、浙江、福建三地水师,所有能出海的战船立即起锚,巡弋要道,遇大规模可疑船队,无需警告,立即攻击驱散!”
“黄廷,传令沿海各卫所、巡检司,全员戒备,实行宵禁,坚壁清野。告诉那些新军儿郎,陛下正看着他们,遇敌登陆,坚决打击,勿令其获取补给!”
“奏请陛下,请速调玄武新军锐士营一部,集结待命,准备登陆清剿作战!”
“巡阅府所属各舰,包括‘镇海号’,立即结束休整,补充弹药粮秣,检修轮机!明日拂晓,随本伯——再次出航!”
他看向王在晋和王承恩,斩钉截铁地说道:“请二位回禀陛下,臣郑成功,将亲率舰队,携东征大胜之威,将这些不知死活的余孽残渣,彻底碾碎于万里波涛之中!大明海疆,自此容不得半点污秽!”
王承恩闻言露出满意的笑容:“皇爷果然没看错人。伯爷既有此决心,咱家这就回宫复命。”
待二人离去,郑成功转身对众将道:“诸位都听到了?陛下对此事洞若观火。这不是危机,而是机遇!就让这些倭寇的鲜血,来淬炼我大明的新军吧!”
郑成功大步走向海图,目光如炬:\"李定国,你率'飞云'、'破浪'二舰,即刻出发,封锁嵊泗以北水道。若遇倭船,不必请示,直接击沉!\"
\"得令!\"李定国抱拳领命,转身疾步而出。
\"黄廷,\"郑成功继续下令,\"你带'镇海号'附属快艇队,巡弋舟山至大衢山一线。倭寇惯用声东击西之计,莫要中了调虎离山!\"
\"末将明白!\"黄廷神色肃然,\"必不让一船漏网!\"
郑成功又看向一旁年轻的参谋军官孙坚:\"立即传讯福建水师,命其派出巡哨船队,加强台湾北部海域巡逻。倭寇若在浙海无法立足,很可能南窜台澎。\"
\"是!\"孙坚迅速记录命令。
与此同时,沿海各卫所已经沸腾起来。新军将士们听说倭寇大举来犯,非但不惧,反而个个摩拳擦掌,兴奋异常。
在舟山卫所校场上,新军把总孙大刚正在训话:\"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陛下看着咱们,伯爷信任咱们,这些倭寇自己送上门来,正是咱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杀倭!杀倭!\"士兵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年轻的火枪手刘得旺擦拭着手中的燧发枪,对身旁的战友笑道:\"练了三年射击,总算有机会真刀真枪地干一场了!\"
老兵赵大虎拍拍他的肩膀:\"小子,别光顾着兴奋。倭寇凶残,可不是训练场上的靶子。\"
\"怕什么!\"刘得旺昂首道,\"咱们有新式火枪,有震天雷,还有伯爷的巨舰大炮,该害怕的是那些倭寇才对!\"
在另一个营地,玄武新军锐士营的将士们正在检查装备。营官陈守智仔细清点着震天雷和火药,对部下吩咐道:\"每人多带两颗震天雷,倭寇最善躲藏洞穴,到时候就用这个招呼他们!\"
\"明白!\"士兵们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办事处内,郑成功正与几名从水师抽调来的干将研究东海海图,规划巡阅府最初的架构与巡防路线。窗外市井的喧闹更衬出室内的紧张气氛。突然,一名风尘仆仆、甲胄未解的信使疾奔而入,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却声音清晰地呈上紧急文书:
“禀伯爷!登莱水师八百里加急!浙江水师六百里加急!双线警讯!”
郑成功眉头骤然拧紧,接过文书,迅速拆开火漆封缄。目光扫过纸面,越看,他的脸色越是凝重,方才在宫中的轻松笑意早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肃杀。
“伯爷,出了何事?”一旁的水师参将李定国见状,心知不妙,急忙问道。
郑成功将文书重重拍在海图之上,声音沉冷如铁:“我们逼得太狠,斩草太过,如今…是逼得群狼狗急跳墙了!”
他修长的手指用力点在海图上琉球乃至更东的大片海域:“日本诸藩,特别是九州那些家伙,为了向我大明表忠心,更是为了趁机清除异己、抢夺地盘,正在其沿海和各个岛屿上进行前所未有的清剿!手段酷烈,宁可错杀,绝不放过,根本不留活路!”
另一名将领黄廷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祸水西引?驱狼吞虎之计?”
“不错!”郑成功眼中寒光暴涨,如同利剑出鞘,“原本盘踞在倭国沿海诸岛的倭寇、海盗,以及许多与之有牵连的浪人、破产渔民、甚至是一些在内部斗争中失败的小豪族,如今在日本本土已无立锥之地。他们被逼无奈,正拖家带口,纠集所有残余势力,乘坐一切能漂浮的船只——破旧的关船、小早、甚至渔船筏子!疯狂地向西、向我大明沿海涌来!”
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几个关键位置上:“舟山群岛、嵊泗列岛、大衢山…甚至远至澎湖、台湾北部沿海!多处卫所哨塔已发现不明船队集结,小股匪寇已开始登陆抢掠淡水食物,与当地巡哨官兵发生冲突!他们的意图很明显——要趁我大明主力舰船尚未完全展开巡防、新设巡阅府立足未稳之际,强行占据我沿海岛屿,以此作为新的巢穴,维持生计,甚至可能伺机报复,做垂死挣扎!”
众人闻言,脸色皆变。这真是刚按下东边的葫芦,又浮起了西边的瓢,且来势更为凶猛混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卫急促的通报:“伯爷,司礼监王公公、兵部王部堂联袂到访!”
话音未落,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和兵部尚书王在晋已经面色凝重地快步走了进来。王承恩依旧是一身绯红蟒袍,但眉宇间没了平日的笑意;王在晋则身着二品尚书官服,神色严峻,透着一股疆场老臣的沉稳与焦灼。
“威远伯,紧急军情想必你已经看到了。”王在晋开门见山,语气急促而沉重,“此事非同小可!这些亡命之徒不同于以往小打小闹、抢了就跑的倭寇,他们是真正被断了所有后路的困兽,数量庞大,成分复杂,且穷凶极恶!若让其在我沿海岛屿站稳脚跟,结成势力,必成心腹大患,届时剿灭所需代价将十倍于今日!”
王承恩尖细的嗓音接着响起,却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语气:“皇爷确实震怒,但更多的是期待。陛下让咱家传句话:‘告诉郑成功,海边卫所可全是清一色的新军,正愁没机会见血。这些倭寇来得正好,就让新军儿郎们练练手’。”
郑成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杀意,目光再次投向那张巨大的东海海图,他的手指从长崎一路划向大明漫长的海岸线。
“王部堂,王公公,放心。”他的声音平静下来,却蕴含着比愤怒更可怕的、冰冷彻骨的决心,“陛下圣明!东海巡阅府既立,本伯受皇命镇守海疆,岂容此等宵小猖狂?他们来得正好!正可借此机会,让新军见见血,将东海诸岛彻底梳理一遍,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他猛地转身,语速快而清晰,下达一连串命令:
“李定国,即刻以巡阅府令传讯登莱、浙江、福建三地水师,所有能出海的战船立即起锚,巡弋要道,遇大规模可疑船队,无需警告,立即攻击驱散!”
“黄廷,传令沿海各卫所、巡检司,全员戒备,实行宵禁,坚壁清野。告诉那些新军儿郎,陛下正看着他们,遇敌登陆,坚决打击,勿令其获取补给!”
“奏请陛下,请速调玄武新军锐士营一部,集结待命,准备登陆清剿作战!”
“巡阅府所属各舰,包括‘镇海号’,立即结束休整,补充弹药粮秣,检修轮机!明日拂晓,随本伯——再次出航!”
他看向王在晋和王承恩,斩钉截铁地说道:“请二位回禀陛下,臣郑成功,将亲率舰队,携东征大胜之威,将这些不知死活的余孽残渣,彻底碾碎于万里波涛之中!大明海疆,自此容不得半点污秽!”
王承恩闻言露出满意的笑容:“皇爷果然没看错人。伯爷既有此决心,咱家这就回宫复命。”
待二人离去,郑成功转身对众将道:“诸位都听到了?陛下对此事洞若观火。这不是危机,而是机遇!就让这些倭寇的鲜血,来淬炼我大明的新军吧!”
郑成功大步走向海图,目光如炬:\"李定国,你率'飞云'、'破浪'二舰,即刻出发,封锁嵊泗以北水道。若遇倭船,不必请示,直接击沉!\"
\"得令!\"李定国抱拳领命,转身疾步而出。
\"黄廷,\"郑成功继续下令,\"你带'镇海号'附属快艇队,巡弋舟山至大衢山一线。倭寇惯用声东击西之计,莫要中了调虎离山!\"
\"末将明白!\"黄廷神色肃然,\"必不让一船漏网!\"
郑成功又看向一旁年轻的参谋军官孙坚:\"立即传讯福建水师,命其派出巡哨船队,加强台湾北部海域巡逻。倭寇若在浙海无法立足,很可能南窜台澎。\"
\"是!\"孙坚迅速记录命令。
与此同时,沿海各卫所已经沸腾起来。新军将士们听说倭寇大举来犯,非但不惧,反而个个摩拳擦掌,兴奋异常。
在舟山卫所校场上,新军把总孙大刚正在训话:\"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陛下看着咱们,伯爷信任咱们,这些倭寇自己送上门来,正是咱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杀倭!杀倭!\"士兵们群情激昂,吼声震天。
年轻的火枪手刘得旺擦拭着手中的燧发枪,对身旁的战友笑道:\"练了三年射击,总算有机会真刀真枪地干一场了!\"
老兵赵大虎拍拍他的肩膀:\"小子,别光顾着兴奋。倭寇凶残,可不是训练场上的靶子。\"
\"怕什么!\"刘得旺昂首道,\"咱们有新式火枪,有震天雷,还有伯爷的巨舰大炮,该害怕的是那些倭寇才对!\"
在另一个营地,玄武新军锐士营的将士们正在检查装备。营官陈守智仔细清点着震天雷和火药,对部下吩咐道:\"每人多带两颗震天雷,倭寇最善躲藏洞穴,到时候就用这个招呼他们!\"
\"明白!\"士兵们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