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国威-《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诛皎身着深色中山装,胸前的纪念章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他手持特邀嘉宾观礼证,目光凝视着长安街,七十九岁的身躯依然挺拔如松。

  清晨五时,诛皎便在工作人员引导下登上观礼台最佳位置。

  陈兰兰因腿脚不便未能同行,但特意为他挑选了一条绣着暗金云纹的深红色领带。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要穿得精神些。”

  妻子的话还在耳边,诛皎轻轻抚过领带,目光却已投向渐渐苏醒的长安街。

  此时的天安门广场已是人的海洋,数十万群众手持花束,组成巨幅国旗图案。

  军乐团奏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铿锵的节奏让诛皎不禁想起六十年前的开国大典。

  那时他还在百家镇,通过一台老式收音机聆听这历史性的声音。

  “诛老,您的位置在这里。”

  工作人员恭敬地引路。

  诛皎微微颔首,在指定的第一排位置坐下。

  身旁是几位功勋老将军和科技界泰斗,见他到来,纷纷起身致意。

  “诛老先生,久仰大名。”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握住他的手。

  “贵公司为国防信息化建设的贡献,我们都记在心里。”

  诛皎谦逊回应。

  “将军言重了,只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

  十时整,六十响礼炮响彻云霄,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国旗杆。

  诛皎全程肃立,目光追随着那面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

  当国歌奏响时,他轻声跟唱,眼中泛起泪光。

  从1950年重生至今,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国家从积贫积弱到繁荣富强的全过程。

  阅兵分列式开始,徒步方队率先通过天安门。

  三军仪仗队、陆军学员方队、特种兵方队……每一个步伐都踏出惊天动地的气势。

  “诛老,您看,这些战士佩戴的单兵信息系统,就有兴华科技的技术支持。”

  一位知情的官员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诛皎凝神细看,果然在战士们装备上看到了熟悉的技术标识。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些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的画面历历在目。

  装备方队缓缓驶来,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全部实现信息化升级。

  当指挥信息系统方队出现时,解说员特别提到。

  “这套系统实现了各军种数据实时共享,极大提升了联合作战能力。”

  观礼台上响起热烈掌声。

  诛皎认出了那是兴华科技与国防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华夏盾牌”系统。

  三年前,诛兴带着核心技术团队参与这个项目时,还曾因为技术路线问题与军方专家激烈争论。

  如今,这套系统已经成为国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

  ---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空中梯队呼啸着飞过天安门上空,留下绚丽的彩烟。

  预警机、轰炸机、加油机、歼击机……庞大的机群展示着中国空军的强大实力。

  “这些战机的航电系统,也采用了兴华科技研发的抗干扰芯片。”

  身旁的官员继续介绍。

  诛皎轻轻点头,内心澎湃如海。

  他想起2000年时,诛兴提出要进军军用芯片领域,当时集团内部还有许多反对声音。

  “军用芯片投入大、要求高、利润低,不如专注民用市场。”

  是诛皎力排众议。

  “科技报国不是口号,而是责任。”

  他亲自批准了每年数十亿的研发投入。

  如今,兴华科技的芯片不仅应用于民用领域,更成为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

  导弹方队缓缓驶来,当新型洲际导弹出现在视野中时,全场沸腾。

  解说员激动地介绍。

  “这款导弹采用了全新的制导系统,命中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诛皎的目光追随着那些国之重器,心中充满了自豪。

  从一穷二白到拥有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中国走了多么艰难而又辉煌的道路。

  而在这条路上,有他诛皎和皎兰集团贡献的一份力量。

  ---

  群众游行开始,当“科技强国”方阵经过时,诛皎看到了皎兰集团的彩车。

  彩车上展示着麒麟芯片、华夏天元操作系统、新能源技术等多项成果。

  更让他惊喜的是,诛兴作为科技界代表,正站在彩车上向观礼台挥手。

  “看,那是诛兴博士!”

  “皎兰集团的首席科学家!”

  周围响起阵阵议论。

  诛皎微笑着向儿子点头示意。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家族传承的真正意义——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彩车过后,是盛大的群众联欢。

  五十六个民族的代表载歌载舞,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繁荣。

  诛皎在人群中看到了来自百家镇的老乡,他们穿着节日盛装,跳着欢快的舞蹈。

  从一个小山村到天安门广场,这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也是个人命运的变迁。

  阅兵仪式结束后,诛皎受邀参加国庆招待会。

  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他遇到了许多老朋友。

  “诛老,今天的阅兵很震撼吧?”

  一位领导亲切地与他握手。

  “非常震撼,展示了国威军威,更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诛皎由衷说道。

  “这其中也有你们皎兰集团的功劳。”

  领导举杯示意。

  “特别是信息化建设方面,你们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诛皎举杯回应。

  “这是我们的荣幸。”

  招待会上,诛皎成为了众多嘉宾关注的焦点。

  军方代表、政府官员、企业家、科学家……纷纷前来与他交流。

  每个人都对皎兰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表示赞赏。

  “诛老先生,您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

  一位将军特意提到诛兴。

  “他在国防科技领域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

  诛皎谦逊回应。

  “是时代给了年轻人机会。”

  ---

  夜幕降临,绚丽的焰火表演开始。

  诛皎站在大会堂前的广场上,仰望着夜空中绽放的礼花。

  七彩的焰火勾勒出“祖国万岁”的字样,将整个北京城装点得如同仙境。

  “太爷爷!”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诛皎回头,看见诛华带着诛兴业和左兴安走了过来。

  “你们怎么来了?”

  诛皎惊喜地问道。

  “妈妈让我们来接您。”

  诛兴业兴奋地指着天空。

  “太爷爷,今天的阅兵太帅了!我长大了也要造飞机!”

  左兴安则沉稳地说。

  “太爷爷,我想研究国防科技,保卫国家。”

  诛皎慈爱地摸着两个曾孙的头。

  “好,好,太爷爷支持你们。”

  在回家的车上,诛兴业依然兴奋不已。

  “太爷爷,我们老师说,今天的阅兵展示了很多高科技武器,这些都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成果。”

  诛皎点点头。

  “是啊,科技是国之利器。”

  左兴安认真地问。

  “太爷爷,为什么您一直强调要科技报国?”

  诛皎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缓缓说道。

  “因为太爷爷经历过国家积贫积弱的年代,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只有科技强,才能国家强。”

  两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

  诛皎知道,这份家国情怀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回到家中,陈兰兰早已准备好醒酒汤。

  “今天累坏了吧?”

  诛皎接过汤碗,感慨道。

  “不累,反而觉得年轻了许多。”

  他拉着妻子的手,来到书房。

  从保险柜中取出那本珍藏的相册,翻开第一页——那是1950年的百家镇,一片破败景象。

  “兰兰,你还记得吗?当年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顿饱饭。”

  陈兰兰轻轻靠在他肩上。

  “怎么不记得?那时谁能想到,我们能有今天。”

  诛皎继续翻动相册,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国家与家族的共同成长。

  从合作社到乡镇企业,从乡镇企业到集团公司,从国内到国际……

  “这一生,我最大的幸运就是见证了国家的强大。”

  陈兰兰握住他的手。

  “也是你为国家强大贡献了力量。”

  夜深人静,诛皎独自站在阳台上,眺望着远方的星空。

  在他的识海中,桃园空间内的灵泉欢快地流淌,泉眼深处的金光璀璨夺目。

  空间内的作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预示着国家和家族都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从个人复仇到守护国家,这条路他走了整整六十年。

  而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他看到了这条道路最美丽的风景。

  潜龙在渊,终将腾空。

  而这条东方巨龙,已经展翅翱翔于世界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