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恢复高考抢先机-《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一九七七年初秋,一个如同惊雷般的消息,通过广播和各级文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震动了无数颗被压抑已久的心灵。

  国家决定,恢复已中断十年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消息传到百家镇时,正值傍晚。

  公社的大喇叭里,播音员用激动得有些变调的声音,反复播送着这一则《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起初,在田间地头忙碌了一天的社员们,只是习惯性地听着广播,并未立刻反应过来。

  但很快,当“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些久违的、代表着公平与希望的词汇,清晰地传入耳中时,许多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愣住了。

  一些年纪稍大、经历过高考的知青和回乡青年,手中的锄头“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张大了嘴巴,眼睛死死盯着喇叭的方向,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如同火山喷发般的狂喜和骚动!

  “高考!恢复高考了!”

  “能考大学了!老天爷啊!终于等到了!”

  “快!快回去找书!还能记得多少?!”

  年轻的知青们,那些被耽误了青春年华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只读过初中但心怀梦想的年轻人,瞬间沸腾了!

  他们扔下农具,狂奔回各自的住处,翻箱倒柜,寻找那些被压在箱底、早已蒙尘的中学课本。

  有的人找到半本残缺的《代数》,如获至宝地抱在怀里。

  有的人只找到几本《毛泽东选集》和《工农兵基础知识》,急得团团转。

  更多的人,则是围拢在一起,激动地、语无伦次地讨论着,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癫狂的喜悦和难以言喻的惶恐。

  希望来得太突然,让他们几乎措手不及。

  整个百家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希望点燃了。

  然而,激动过后,残酷的现实很快摆在面前:距离初步确定的考试时间,只有短短两个多月!

  教材在哪里?

  谁来辅导?

  时间怎么分配?

  基础的学业荒废了这么多年,还能捡起来多少?

  一股焦虑和茫然的气氛,开始在一些准备报考的青年中弥漫。

  就在这希望与焦虑交织的混乱时刻,诛皎行动了。

  几乎在消息确认的第二天一早,公社的大会议室里,就被紧急布置成了临时的复习教室。

  长条桌和长条凳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前面挂起了一块巨大的黑板。

  诛皎站在黑板前,目光扫过台下坐得满满当当、神情或激动或忐忑的年轻面孔。

  这里面,有本公社的回乡青年,有下乡的知青,也有像韩立民这样虽然已在公社任职、但年龄并未超限、渴望重返校园深造的人才。

  足足有七八十人。

  “同志们!”

  诛皎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压下了会场里的嘈杂。

  “国家恢复高考,这是天大的好事!是拨乱反正,是给我们所有有志向、有才华的年轻人,一个公平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百家镇,绝不能落后!”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说道:“从今天起,公社成立‘高考复习突击队’!所有符合条件、自愿报名参加高考的同志,全部脱产!集中复习!”

  “哗——”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

  脱产复习?在这农忙的秋收时节?公社还管复习?

  这简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安静!”诛皎双手虚按,“公社已经决定,复习期间,大家的工分照记,由公社集体承担!复习需要的教材、资料,公社负责想办法统一解决!复习的地点,就在这里,公社大院会议室、礼堂,全部开放!”

  “另外,”他提高了声音,“我们请来了辅导老师!由韩立民同志,以及其他几位基础扎实的知青和高中老师,组成辅导小组,负责给大家梳理知识点,答疑解惑!”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坐在前排的韩立民等人身上。

  韩立民站起身,向众人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他深知这个机会的来之不易,也感激诛皎将如此重任交给他。

  “时间紧,任务重!”诛皎的目光变得锐利,“我知道大家基础不同,心里没底。但我要告诉大家,现在全国的青年,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都荒废了十年!比的就是谁更拼命!谁更能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从今天起,忘记你们是农民,是知青,是工人!你们只有一个身份——考生!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学习!往死里学!”

  他的话语,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个人的心头。

  “公社就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有什么困难,直接提出来,公社想办法解决!我只有一个要求,拿出你们当年搞生产、学大寨的那股子拼劲和狠劲,把丢掉的知识,给我抢回来!”

  “有没有信心?”

  “有!”

  台下,七八十人异口同声,吼声震天,之前所有的迷茫和焦虑,在这一刻,仿佛都被这强大的组织力量和坚定的决心驱散了。

  会议结束后,整个公社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围绕着“高考”这个中心,高速运转起来。

  诛皎亲自坐镇指挥。

  教材短缺?他立刻发动所有关系,派人前往县城、地区,甚至省城的书店、废品收购站、图书馆,搜寻一切可能找到的复习资料和过往的习题集。

  同时,他让韩立民等人,根据记忆和手头有限的资料,连夜刻写蜡纸,油印复习提纲和模拟试题,尽管字迹可能模糊,纸张粗糙,但在考生们眼中,却比黄金还要珍贵。

  后勤保障?公社食堂专门开小灶,保证复习学员的伙食,虽然也只是粗茶淡饭,但能吃饱。

  晚上学习到深夜,公社提供煤油灯,甚至拉来了电线,临时安装了几个大灯泡,将会议室照得亮如白昼。

  学习管理?韩立民等人将学员按照基础和报考志愿粗略分班,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表,从清晨到深夜,课程排得满满当当。

  早上天不亮,教室里就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深夜,灯火通明的会议室里,依旧是埋头苦读的身影和沙沙的书写声。

  没有人叫苦,没有人抱怨。

  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渴望改变命运的火焰。

  他们知道,这个机会,是诛书记和公社为他们拼命争取来的,他们不能辜负。

  诛皎时常会深夜来到复习班,默默地看一会儿,有时会带来一些通过特殊渠道搞到的、更权威的复习资料,或者只是一句简短的鼓励。

  他的到来,总是能让学员们更加振奋。

  整个百家镇,都被这股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所感染。

  老农们会自觉地放轻从会议室附近经过的脚步声。

  妇女们会主动帮复习学员家属多干些农活。

  所有人都明白,这些年轻人,是在为百家镇的未来,拼一个更高的起点。

  抢时间,抢机遇,抢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在这恢复高考的第一个冬天到来之前,百家镇的这片土地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轰轰烈烈地打响。

  而诛皎,就是这场战役最早、也是最坚定的指挥者。他要用这次高考,让百家镇的人才,率先突围,抢占时代的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