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指示代理囤地皮-《重生1950神秘桃园空间》

  尼克松访华带来的宏观震动,在百家镇这片土地上,最终化为了社员们茶余饭后一阵略带惊奇的议论,以及公社干部们更加坚定的“抓生产”决心。

  波澜过后,生活依旧沿着它固有的轨道前行。

  但诛皎心中的那盘大棋,却因为这一历史性事件,落下了一颗更为关键的棋子。

  夜深人静,书房里的灯光再次亮起。

  诛皎面前铺开的,并非公社的文件,而是几张通过秘密渠道辗转送来、关于香江经济社会情况的摘要信息。

  这些信息同样经过处理,隐去了敏感来源,只留下一些看似零散的数据和现象描述。

  然而,在诛皎超越时代的眼光解读下,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的却是一幅香江经济即将起飞的清晰图景。

  信息显示,随着东南亚局势趋稳,以及西方资本寻求新的投资洼地,香江的转口贸易额在持续增长。

  与之相伴的,是人口的持续流入,对住房和商业空间的需求正在悄然累积。

  一些原本偏僻的街区,地价已经开始有缓慢抬头的迹象,虽然幅度不大,但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更重要的是,诛皎结合前世的记忆知道,就在这几年,香江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新市镇,兴建公共屋邨,并推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政府行为,将如同强心剂,彻底引爆香江的房地产市场,造就一轮长达十数年、涨幅惊人的地产牛市。

  现在,正是风暴来临前,最后的平静,也是布局的黄金窗口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诛皎没有丝毫犹豫,再次取出了密写信纸。

  这一次,他的指令更加明确,更加坚决。

  在信中,他首先肯定了阿荣前期在“硬通货”收购方面的成绩,强调这是“家族”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压舱石”,要求其继续稳健推进。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将重点放在了“家乡”的“房产”上。

  他没有使用“地产”或“地皮”这样直白的词汇,而是用了“房产”和“老旧街坊”来代指。

  他用密语清晰地指示阿荣:立即调整资金配置优先级,将后续通过“工艺品”利润和“山货”变现所得的大部分资金,以及之前投资中能够快速回笼的现金流,集中起来,用于大规模购置“房产”。

  他特别强调了购置的原则:

  第一,目标区域。重点关注那些目前看来位置偏僻、地价低廉,但靠近未来政府可能规划的新市镇、交通枢纽(如未来地铁沿线)、或者有填海造地潜力的临海荒地。这些地方,眼下是“鸡肋”,未来却是“黄金”。

  第二,购置方式。尽可能购买地皮,或者带有地皮的老旧唐楼、厂房。产权要清晰,面积不嫌大。可以分散在不同区域,由阿荣控制的不同空壳公司出面购买,避免引起外界注意和地价过早飙升。

  第三,资金来源。操作必须隐蔽,资金流向要复杂,避免被追踪到最终源头。可以充分利用香江复杂金融体系和地下钱庄的便利。

  第四,持有策略。购入之后,以持有为主,除非有极其优越的置换机会,否则绝不轻易出售。甚至可以暂时闲置,或者以极低租金租给可靠的自己人看管,等待时机的到来。

  他在信中写道:“……家中长辈笃信,未来人口汇聚,安居方能乐业,此类老旧街坊虽眼下破败,然根基尚在,位置犹存,假以时日,必成家族世代基业之依托……望你排除万难,放手为之,资金若有不逮,可再设法筹措……”

  这封信,几乎是将未来香江地产发展的脉络,以一种隐晦却笃定的方式,提前告知了阿荣,并赋予了他在前方临机决断、调动资源的极大权力。

  写完密信,处理妥当,诛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一步棋,风险同样巨大。

  将巨额资金投入此时尚不明朗的香江地产,在很多人看来,无疑是疯狂的赌博。

  一旦判断失误,或者遭遇不可控的政治经济风险,前期所有的积累都可能付诸东流。

  但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历史的趋势。

  更相信,在阿荣的谨慎操作下,能够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这不仅仅是为了财富的增值。

  更深层的用意在于,他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在香江这个未来的东方之珠,提前扎下一根坚实的楔子,建立一个隐秘而强大的资本支点。

  这个支点,在未来,不仅可以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更能成为他引进技术、获取信息、甚至进行更深远布局的重要平台。

  将密信藏好,诛皎吹熄了油灯,书房陷入黑暗。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越过了千山万水,落在了那片即将沸腾的热土上。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在阿荣的运作下,一笔笔资金如同溪流汇入大江,悄无声息地转化为一张张地契,一片片看似荒芜却蕴藏着无限潜力的土地。

  这些土地,现在还在沉睡。

  但它们终将苏醒,并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令人眩目的光芒。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今夜,就在他这封跨越时空的密信指令之中。

  布局,已然完成。

  现在,只需要时间和耐心,等待那颗叫做“时代”的种子,在他选定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做完这一切,诛皎才感到一丝疲惫袭来。

  他悄然回到卧室,在妻子陈兰兰身边躺下,很快进入了沉稳的梦乡。

  梦中,他似乎看到了多年以后的百家镇,道路宽阔,厂房林立,学校传出朗朗书声,老人们安享晚年,孩子们快乐成长……

  而这一切的美好,都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他在香江布下的棋子,正是为了支撑起这幅宏大的蓝图。

  夜色深沉,但黎明终将到来。

  就如同那远在香江的土地,此刻虽沉寂,但终将在时代的旭日照耀下,变得寸土寸金。

  而他,将是这一切背后,那个最早播下种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