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三国33-《艺之神》

  三国食趣:宫束班戏闹观慈厨

  第一场:许昌郊野桃林畔

  【时】建安十三年暮春,辰时

  【地】许昌城外十里桃林,林边搭着青竹凉棚,棚下摆着四张乌木案,案上散落着油纸包的蜜饯、陶壶盛的米酒。桃瓣随风落在案角,几只蜜蜂绕着案上的梅子酱打转

  【人】

  - 赵夯:宫束班班主,三十岁,络腮胡,穿粗布短打,腰间别着把铜柄小刀,正用手指沾着梅子酱往嘴里抹

  - 钱二:二十岁,瘦高个,扎着歪发髻,手里把玩着一枚桃木枝,枝上还挂着半块啃剩的麦饼

  - 孙三:十九岁,圆脸,穿补丁摞补丁的布衣,正蹲在凉棚下逗一只卷毛小狗

  - 李四:二十一岁,背微驼,怀里抱着个布囊,里面装着宫束班的家伙什(铜锣、竹板),时不时探头往桃林外张望

  - 左慈:八十余岁,鹤发童颜,穿素色道袍,手持拂尘,从桃林小径缓步走来,身后跟着个提着竹篮的小道童

  (赵夯把手指上的梅子酱舔干净,一拍乌木案,惊飞了案边的蜜蜂)

  赵夯:(嗓门洪亮)我说你们仨,昨日在城里演《三英战吕布》,孙三你那“张飞”的丈八蛇矛都甩到台下观众头上了,今日还敢躲这儿偷懒?

  孙三:(连忙站起来,小狗蹭着他的裤腿)班主,不是偷懒!是城里的张屠户说,今日有个老神仙要在这桃林附近露一手,做的吃食能让人忘了饿,咱们来瞧瞧热闹,回头也好编段新戏文啊!

  钱二:(晃了晃桃木枝)可不是嘛班主!我昨儿在酒楼听掌柜的讲,那老神仙能从空盘子里变出鲈鱼,比咱们变戏法还厉害呢!

  李四:(突然指着桃林小径)哎!来了来了!你看那老道,是不是就是掌柜说的老神仙?

  (众人顺着李四指的方向看去,左慈已走到凉棚前,道童放下竹篮,退到一旁。左慈拂尘一摆,冲众人拱手)

  左慈:(声音清越)贫道左慈,见过各位壮士。今日在此处烹食,若扰了各位雅兴,还望海涵。

  赵夯:(连忙起身拱手,差点碰倒案上的陶壶)原来是左仙人!我们是宫束班的,就是些耍把戏的憨货,听闻仙人厨艺高超,特来叨扰,想见识见识!

  左慈:(莞尔一笑)无妨,厨艺本就是给人看、给人尝的。诸位若不嫌弃,便在此稍坐,待贫道做两道小菜。

  第二场:凉棚下烹食

  【时】辰时过半

  【地】依旧是青竹凉棚下,左慈打开竹篮,里面只有一只铜盘、一把银勺、一小罐盐,别无他物。赵夯、钱二、孙三、李四围在案前,眼睛瞪得溜圆,连蹲在一旁的小狗都竖起了耳朵

  孙三:(小声对钱二说)就这几样东西?连菜叶子都没有,怎么做菜啊?莫不是咱们听岔了?

  钱二:(赶紧捂住孙三的嘴)别瞎说!仙人自有门道!

  (左慈仿佛没听见两人的嘀咕,拿起铜盘放在案上,手持拂尘对着铜盘轻轻一扫,拂尘丝掠过铜盘时,竟带起一阵水汽。众人屏住呼吸,只见铜盘里渐渐浮现出一层清水,水面还泛着细小的波纹)

  赵夯:(揉了揉眼睛,拉了拉李四的胳膊)李四,你瞧见没?盘子里出水了!这是怎么弄的?

  李四:(头摇得像拨浪鼓)没瞧明白!比咱们变“吞剑”的戏法还邪乎!

  (左慈又从道童手里接过一个空陶碗,放在铜盘旁,手指在碗口一点,碗里忽然多了些米粒,米粒颗颗饱满,还带着淡淡的稻香。他拿起银勺,舀了一勺米粒撒进铜盘的水里,又从怀里摸出一粒红色的药丸,捏碎了撒进去)

  左慈:此乃“水孕米”,用江南新收的早稻,配着山泉水催生,片刻便能熟透。

  (话音刚落,铜盘里的水面开始冒起细小的气泡,米粒渐渐胀大,浮在水面上,散发出阵阵米香。孙三忍不住咽了口唾沫,小狗也凑到案边,对着铜盘“汪汪”叫了两声)

  钱二:(伸手想去碰铜盘,被左慈用拂尘拦住)仙人,这米真能马上熟?咱们平时煮粥,最少也得半个时辰啊!

  左慈:(笑着摇头)凡俗煮食,靠的是柴火;贫道烹食,靠的是“气”。诸位再看——

  (左慈拿起银勺,在铜盘里轻轻搅动,水面突然泛起一阵红光,米粒瞬间变成了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裹着一层淡淡的红晕,还飘出了桂花的香气。他把银勺一扬,珍珠般的米粒纷纷落入陶碗中,堆成了一座小山)

  赵夯:(凑到陶碗前闻了闻,惊叹道)我的娘啊!这是珍珠饭?还带着桂花香!仙人,这桂花是从哪儿来的?现在还没到桂花开的时节啊!

  左慈:(拂尘一摆,案角突然多了一枝盛开的桂花,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此乃去年深秋收的桂花瓣,用蜜封存,藏于袖中,借今日阳气催开,便有了新鲜桂花的香气。

  (孙三刚想伸手去抓碗里的珍珠饭,左慈又拿起铜盘,对着凉棚外的桃林挥了挥。只见一片桃瓣飘进铜盘,左慈用银勺一压,桃瓣竟变成了一块粉红色的糕饼,糕饼上还印着桃瓣的纹路,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孙三:(手停在半空,眼睛盯着糕饼)仙人!这桃瓣还能变糕饼?我能尝一口吗?

  左慈:(把糕饼递给孙三)壮士请尝。此乃“桃瓣糕”,用桃瓣的清甜,配着蜂蜜和糯米粉,不沾牙,也不腻口。

  (孙三接过糕饼,咬了一大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含糊不清地说)

  孙三:好吃!比城里点心铺的桂花糕还好吃!班主,你也尝尝!

  (赵夯、钱二、李四也围了上来,左慈又用同样的方法,从铜盘里变出了鲈鱼羹、酱鸭舌,甚至还有一壶琥珀色的葡萄酒,酒香混合着食物的香气,飘满了整个桃林。众人一边吃,一边惊叹,连小道童都忍不住偷偷拿了一块桃瓣糕)

  第三场:戏闹谈艺

  【时】午时

  【地】青竹凉棚下,案上的食物已所剩无几,陶壶里的葡萄酒也见了底。赵夯打着饱嗝,钱二靠在竹柱上剔牙,孙三抱着小狗,李四则摸着肚子,一脸满足

  赵夯:(拍着左慈的肩膀,差点把左慈的道袍扯歪)左仙人!您这厨艺,真是绝了!咱们宫束班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大厨,没一个能比得上您的!要是您愿意跟咱们走,咱们保准让您天天有酒有肉!

  左慈:(笑着拂开赵夯的手)班主客气了。贫道云游四方,只求温饱,不求富贵。不过,诸位的戏法,贫道倒也有些兴趣。方才听闻孙壮士演张飞,把矛甩到了观众头上?

  孙三:(脸一下子红了,挠了挠头)仙人见笑了!那日人太多,我一紧张,手就滑了。后来还是班主给观众赔了两斤蜜饯,才没闹出事来。

  钱二:(凑过来说)仙人,咱们班主最厉害的是变“遁地术”!上次在徐州,官府要抓咱们去演堂会,班主往地上一钻,就不见了,把官差都看傻了!

  左慈:(点头笑道)遁地术靠的是机关和手法,与贫道的烹食之术,倒有几分相似——都是借外物,显奇能。不过,戏法要让观众信,烹食要让食客喜,都得用心。

  李四:(突然想起什么,从布囊里掏出一面铜锣,“哐”地敲了一声)仙人!要不咱们合作一段?您变食物,我们变戏法,肯定能吸引好多观众!

  赵夯:(眼睛一亮)对啊!就叫《仙人烹食》!咱们先在许昌演,再去荆州、益州,保准能火!

  左慈:(摇头失笑)诸位的心意,贫道心领了。不过,贫道近日要去荆州见刘表,怕是不能与诸位同行。不过,贫道倒可以教诸位一个小法子——用桃花瓣泡米酒,能解乏,也能添些香气,日后诸位演戏累了,便可试试。

  (左慈说着,从道童的竹篮里拿出一小包桃花瓣,递给赵夯。赵夯接过,如获至宝,连忙塞进怀里)

  赵夯:多谢仙人!日后咱们宫束班要是火了,定要编一段戏,把您的厨艺写进去,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左仙人的厉害!

  左慈:(拂尘一摆,起身道)贫道告辞了。诸位后会有期。

  (左慈和道童转身走进桃林,身影渐渐消失在桃瓣中。众人望着桃林,还在回味刚才的美食)

  孙三:(摸了摸肚子)要是天天能吃到仙人做的食物,我宁愿不当戏子了!

  钱二:(敲了孙三一下)你就知道吃!咱们得把仙人教的法子记下来,回头泡些桃花米酒,下次演完戏,咱们也尝尝!

  赵夯:(看着怀里的桃花瓣,哈哈大笑)没错!咱们这群憨货,今日也算开了眼界!日后再有人说咱们只会耍把戏,咱们就说,咱们见过左仙人烹食,那才叫真本事!

  (众人笑着收拾案上的东西,小狗跟在孙三身后,时不时蹭蹭他的腿。桃林里的风又起,带着桃花的香气和淡淡的酒香,飘向远方)

  第四场:尾声

  【时】暮时

  【地】许昌城内宫束班的住处,一间简陋的小院,院里搭着一个灶台,赵夯正往锅里倒米酒,钱二往锅里撒桃花瓣,孙三蹲在灶台边烧火,李四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个陶碗,等着喝米酒

  (锅里的米酒渐渐沸腾,飘出阵阵桃花香。孙三凑到锅边,深吸了一口气)

  孙三:真香!比咱们上次喝的米酒香多了!

  赵夯:(用勺子搅了搅锅里的米酒)仙人的法子就是不一样!等会儿咱们喝完,就商量编新戏的事,把今日见左仙人的事,都写进去!

  钱二:(笑着说)班主,咱们得把孙三抢糕饼的样子也写进去,肯定好笑!

  孙三:(瞪了钱二一眼)你还好意思说我!你刚才抢鲈鱼羹的时候,差点把勺子都吞下去了!

  (众人哈哈大笑,锅里的米酒冒着热气,小院里满是欢声笑语。夕阳透过院墙,洒在众人身上,也洒在灶台上的陶锅里,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