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点破-《一人掀翻一座王朝》

  李先生?

  在公主抵达的时候,许多人就注意到了与之同乘的李明夷,只是不清楚他的身份。

  此刻见昭庆竟开口询问,连严宽也不由凝神打量这个少年人。

  “殿下,我只是有些好奇。”李明夷泰然自若,浑然没有这个年纪应有的局促。

  “好奇什么?”昭庆公主配合地充当捧哏。

  李明夷表情真挚,目光扫过拥堵的丁字路,说道:

  “我很奇怪,为何这么巧。就这么不偏不倚地,滕王与严主簿同时找到了这里?这不是很奇怪吗?”

  滕王一愣。

  他急于立功,得到消息后火速前来,就遭遇严宽,头脑处于发热状态,没想那么多。

  此刻被提醒,才后知后觉,醒悟这局面的确过于巧合了。

  世界上当然存在诸多巧合,但秦皇后的下落不为人知,自己都是意外得知,严宽怎么知道的,且不快不慢地与自己堵在门口?

  “敢问殿下是从何得知景平皇后下落的?”李明夷追问。

  “是下属禀告……”滕王下意识回答,而后干脆转过身,目光在人群中逡巡着,而后忽地用手一指:

  “你!对了,就是你!出来说话!”

  被点到的士兵容貌平庸,属于人堆里会被忽视的类型,此刻脸色变了变,硬着头皮走出来,抱拳躬身:“殿下。”

  滕王说道:“你来回答他,怎么得知的情报?”

  士兵转向李明夷,低着头,一副胆怯模样:

  “是……是殿下传令,要我们分开四处打探景平皇后行踪,然后……我从百姓口中得知,有人目睹疑似秦皇后的人朝这边来……”

  李明夷逼视他:“那百姓如何确定,景平皇后来了怡茶坊?”

  “……哦,是有人看见她进去这楼里。”

  “是吗?这大雪天,城中兵乱,哪个百姓如此勇武,有胆量在街上闲逛?”

  “这……许是生计所迫……”

  “好,”李明夷点头,改换问题:“是你独自探访得知,还是与同袍一起?”

  “我们分散开,是我一人。”

  “在哪里得到的消息?具体一点。”

  “……三滂街。”

  “再具体,从哪边走,哪条巷子,第几户人家,是做什么的,那户人家里有几人?年岁如何?”李明夷连珠炮发问。

  士兵额头沁出冷汗,支支吾吾:“我……”

  “这么短的时间,你总不会忘记了吧。”李明夷似笑非笑。

  昭庆公主眸光幽冷,滕王也察觉出不对劲,他沉着脸盯着那士卒,手中鞭子抖落开:

  “说!”

  扑通!

  士兵双膝一软,竟跪在地上。

  “他答不上来的,”李明夷淡淡道:

  “仓促之际,如何编造的出?哪怕他编的出,只要派人去核查一番,谎言自破。”

  昭庆公主平静道:“先生的意思是……”

  李明夷环视众人,朗声道:

  “若刨除巧合,想达成如今的局面,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滕王殿下的人,将情报透露给了严主簿……”

  “不可能,”滕王断然道,“我得知消息,火速前来,没有耽搁一分,纵然有人想传递消息,也来不及。”

  恩,这名士兵虽有机会传递,但那就没必要也禀告滕王,除非另有所图。

  李明夷点头道: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种可能,是严主簿得知了消息,并将之透露给了殿下……

  呵,当然,也不排除这士兵先得到情报,再告知严主簿,之后再告知殿下的可能,不过……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严主簿授意。”

  国字脸,穿靛青长袍的严宽脸色变了变,不得不开口:

  “话不能乱说,你只凭猜测,便可污蔑本官么?”

  李明夷压根没搭理他,继续分析道:

  “那严主簿有何动机呢?”

  “他当然有动机,”昭庆公主冷笑出声,“只要故意引滕王来此,制造冲突局面,终会有人受益。”

  谁受益?

  自然是太子。

  太子不缺这一件功劳,但若能借此激怒年轻的滕王,让他犯错,显然更值得。

  只是这些话,点到即止,不好公开明说,但在场的聪明人哪里还想不明白?

  “好哇,你个叛徒!”

  小王爷愣了下,也反应过来,一张脸骤然铁青。

  他手中的马鞭突兀扬起,“啪”的一声,抽在空气里,旋即重重摔在跪地的士兵身上。

  “啊!”士兵一声惨叫,身体踉跄着趴在了雪地里。

  滕王鼻子险些气歪:

  “鬼叫个什么?这么厚的甲胄,根本就不疼!来人,把他皮甲扒了!”

  “……”李明夷。

  立即有孔武士兵上前,将其扒得只剩下一身单衣。

  这下鞭子抽下去,单衣上迅速浮现猩红血痕,惨叫声也真正撕心裂肺起来。

  ……

  啪!啪!啪!

  大雪中,鞭笞声,惨叫声,回荡在整座路口,眼看这样下去,要活活打死人,浑身是血的士兵终于扛不住,五指张开,豁然朝一旁的严宽虚抓:

  “主簿大人!救我啊!您说过我要出事,您会搭救我的!”

  严宽面色铁青,后退一步,厉声呵斥:

  “好一个贼子,竟公然污蔑攀咬本官!”

  死不认账。

  士兵绝望,先是破口大骂,而后流着泪向滕王求饶:

  “王爷饶命!小的也是被胁迫的啊,这严宽找到我,威逼利诱,命我将情报给您,我也没办法……”

  “他在说谎。”李明夷淡淡道:“他原本就是某些人安插在殿下身边的,只是一直不曾启用罢了。”

  士兵:“……”

  滕王打得更起劲了。

  终于,等这名叛徒活生生被抽晕过去,滕王也没了力气,将沾满血的鞭子一丢,道:

  “把人拖下去!”

  少顷,地上只留下一条拖曳的血痕,狰狞醒目。

  昭庆公主揉了揉被惨叫声震的生疼的耳朵,转而看向严宽:

  “严主簿,你如何解释?”

  严宽面无表情,瞥了李明夷一眼,道:

  “下官不知公主从哪里寻到这人,妖言惑众,但下官对此的确一无所知。”

  态度很明确:我就是死不承认,你能如何?

  只是他的底气已不如先前,因为这名叛徒被揪出来,无论他承认与否,滕王一方只要死咬着,哪怕闹到大将军面前,他也占不到便宜了。

  这一局的盘面已被对方扳平。

  不过,他心中仍有侥幸,因为滕王固然可以借这个由头发难,出手抢人,但说到底,以武力手段解决麻烦,总归不够漂亮。

  之后被大将军得知,被新朝堂的大臣们看在眼里,滕王仍难免落得个“鲁莽”、“手段稚嫩”的评价。

  昭庆公主显然也意识到了这点,她心中也有破局之法,但始终不大满意,颦了颦眉,她再次看向了李明夷。

  这次,不用她开口,李明夷便在众目睽睽之下,朝严宽走了过去。

  “你要做什么?”严宽警惕质问。

  直到李明夷闲庭信步般一般,走到了距离他只有一臂的距离,二人面对面,交谈声旁人已无从听见。

  李明夷微微一笑,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幽幽道:

  “严主簿,你也不想你收受贿赂,放走王东的事情被太子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