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红帖惊魂
林墨是在搬家的纸箱底翻到那封请柬的。
六月的雨下得黏腻,出租屋的墙角洇着黑绿色的霉斑,他蹲在地上拆最后一个纸箱,指尖突然触到片冰凉的红。那红不是寻常的喜庆红,是像泡过血的暗红,边角磨得发毛,却还透着股说不出的陈旧华贵。
“什么东西?”林墨皱眉扯出来,才发现是个对折的请柬,封面没有字,只有暗纹烫金的鸳鸯——可那鸳鸯的眼睛是黑的,像是用墨点上去,盯着人看时竟透着股寒意。他鬼使神差地翻开,里面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小楷,墨色发黑,笔画却歪歪扭扭,像是写字的人手在抖:“谨定于七月十五夜,迎林郎与吾女阿晚成婚,席设老宅西厢房,盼君至。”
没有落款,没有日期,只有“林郎”两个字刺得他眼疼。
林墨是三天前租下这栋老房子的。房子在城郊的巷子深处,青砖灰瓦,院里有棵半枯的老槐树,房东说这是他太爷爷传下来的老宅,租金便宜,就是年头久了,让他别在意屋里的旧东西。他当时急着找地方住,没多想就签了合同,可现在手里攥着这封冥婚请柬,后颈的汗毛突然全竖了起来。
“林郎?阿晚?”他低声念着名字,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吱呀”一声——是堂屋的木门开了。
林墨猛地回头,院里空荡荡的,只有雨丝打在槐树叶上的沙沙声。风裹着潮气灌进来,请柬上的墨字像是洇开了些,“阿晚”两个字的笔画里,竟像是渗出了淡淡的红。他心里发毛,抓起请柬就往垃圾桶里扔,可刚松手,就听见身后有人轻轻喊:“哥哥,那是我的请柬呀。”
声音很轻,像是个小姑娘,带着点委屈。林墨的后背瞬间僵住,他慢慢转过身,院里还是没人,只有老槐树下的石凳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布娃娃。那布娃娃穿着红色的小袄,头发是黑色的丝线,脸却是用白纸糊的,眼睛是两个黑洞,正对着他的方向。
他头皮发麻,转身就往屋里跑,关上门时,听见布娃娃的方向传来一声轻笑,细若游丝,却清晰地钻进耳朵里:“七月十五,我等你呀。”
那天晚上,林墨没敢关灯。他把所有的灯都打开,缩在沙发上到天亮,期间总听见门外有脚步声,轻轻的,从客厅走到卧室,再走回来,像是有人在屋里来回踱步。天快亮时,他迷迷糊糊睡着,梦见自己站在西厢房里,屋里摆着红烛,墙上贴着喜字,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姑娘背对着他,头发很长,垂到腰际。他想跑,却动不了,姑娘慢慢转过身,脸是白纸糊的,和院里的布娃娃一模一样,她伸手抓他,指尖冰凉:“林郎,我们该拜堂了。”
林墨惊叫着醒来,窗外已经大亮。他喘着粗气走到门口,犹豫了很久才打开门,院里的布娃娃不见了,垃圾桶里的请柬也没了踪影。他以为是自己太累产生了幻觉,可低头时,看见鞋底沾着根红色的丝线——和布娃娃衣服上的丝线一模一样。
当天下午,林墨就去找了房东。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听他说起请柬的事,脸色突然变了,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砸在桌上,茶水溅了一地。“你……你看见那封请柬了?”房东的声音发颤,眼神躲闪着不敢看他。
“叔,到底怎么回事?那请柬是谁的?阿晚又是谁?”林墨追问。
房东沉默了很久,才叹了口气,说这房子里确实死过一个姑娘,叫阿晚,是他太爷爷的侄女。七十多年前,阿晚十五岁,家里给她订了门亲事,可还没成婚,男方就死了。当时的人迷信,说姑娘没嫁出去就成了“望门寡”,会克家,就想给她办冥婚,把她嫁给死去的男方。可阿晚不愿意,在七月十五那天晚上,吊死在了西厢房的房梁上。
“后来呢?”林墨的心跳得飞快。
“后来这屋里就不太平了。”房东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太爷爷想把房子卖了,可没人敢要。有一年来了个道士,说阿晚的魂困在这屋里,是因为没完成婚事,得找个姓林的男人,跟她办场冥婚,她才能安息。可这么多年,也没哪个姓林的敢住进来……”
林墨的后背瞬间出了一层冷汗——他就姓林。
“叔,我……我要退租。”他站起身,腿都在抖。
房东却摇了摇头,苦着脸说:“晚了。你既然看见了请柬,就说明阿晚选中你了。当年那道士说过,被选中的人要是跑了,阿晚就会跟着他,到死都不会放过。”
那天晚上,林墨没敢回老宅。他在网吧待了一夜,可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走到哪都能听见轻轻的脚步声。天亮时,他去便利店买水,看见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后面,跟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脸模糊不清,却对着他笑。
林墨吓得扔掉水就跑,他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
第二章 老宅异事
林墨还是回了老宅。他找了个懂风水的先生,先生拿着罗盘在屋里转了一圈,脸色凝重地说,这屋里的阴气太重,阿晚的魂怨气不散,要是不办冥婚,不出一个月,他肯定会出事。
“那怎么办?真要跟个死人结婚?”林墨急得抓头发。
“也不是没办法。”先生从包里拿出一道黄符,递给林墨,“你把这道符贴在西厢房的门上,再买些纸钱元宝,每天晚上在院里烧,跟阿晚说你不愿意,求她放过你。要是她同意,符会自己掉下来;要是不同意……你就只能认命了。”
林墨抱着符回了家,当天晚上就按照先生说的做了。他在院里烧纸钱,火光映着老槐树的影子,像是张牙舞爪的鬼。他一边烧一边念叨:“阿晚,我知道你可怜,可我不能跟你结婚,你放过我吧,我给你多烧点钱,你找别人行不行?”
纸钱烧完,他把黄符贴在西厢房的门上,符纸刚贴上,就听见屋里传来“咚”的一声,像是有东西掉在地上。林墨吓得后退一步,不敢再看,转身跑回了卧室。
接下来的几天,屋里倒还算平静。没有脚步声,没有怪声,林墨以为阿晚同意了,心里松了口气。可到了第七天晚上,他突然被冻醒了。屋里的空调没开,窗户也关着,可就是冷得像冰窖。他睁开眼,看见床头站着个小姑娘,穿着红嫁衣,脸还是白纸糊的,手里拿着那封冥婚请柬,递到他面前:“哥哥,你为什么不跟我结婚呀?”
林墨吓得大叫,伸手去摸床头的手机,想打电话求救,可手机屏幕是黑的,怎么按都打不开。小姑娘慢慢靠近,指尖碰到他的胳膊,冰凉的触感像针扎一样。“哥哥,我等了你七十多年了,你不能反悔。”她的声音突然变得尖利,“要是你不跟我结婚,我就把你拉下来陪我!”
林墨猛地坐起来,屋里还是冷,可小姑娘不见了。他喘着粗气看向西厢房的方向,突然想起先生的话,赶紧跑过去看——门上的黄符已经变成了黑色,中间破了个洞,像是被什么东西撕过。
第二天,林墨又去找了那个先生。先生看见他,就摇了摇头:“没用了,她不愿意放过你。你还是赶紧准备冥婚吧,不然真的会出事。”
林墨没办法,只能开始准备。他按照先生的吩咐,买了红色的蜡烛、喜字,还有一套纸做的嫁衣和礼服,都放在西厢房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听见西厢房里有动静,像是有人在试衣服,又像是有人在梳头,可他不敢进去看。
有一天晚上,林墨起夜,路过西厢房时,看见屋里亮着灯。他犹豫了很久,还是透过门缝往里看——屋里的红烛燃着,喜字贴在墙上,一个姑娘坐在梳妆台前,背对着他,正在梳头。她的头发很长,黑色的,垂到地上,身上穿着红色的嫁衣,和他买的纸嫁衣不一样,是真的布料,上面绣着鸳鸯。
“阿晚?”林墨下意识地喊了一声。
姑娘停下梳头的动作,慢慢转过身。这一次,她的脸不是白纸糊的了,是张清秀的姑娘脸,眼睛很大,皮肤很白,只是没有血色。她看着林墨,笑了笑:“哥哥,你来了。”
林墨愣在原地,不知道该害怕还是该惊讶。阿晚从梳妆台前站起来,走到门口,推开了门。她的身高只到林墨的肩膀,身上的嫁衣很合身,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小姑娘。“哥哥,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吓人?”她轻声问,眼神里带着点委屈。
“我……”林墨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我不想害人的。”阿晚低下头,手指绞着嫁衣的衣角,“当年我不愿意冥婚,是因为我
林墨是在搬家的纸箱底翻到那封请柬的。
六月的雨下得黏腻,出租屋的墙角洇着黑绿色的霉斑,他蹲在地上拆最后一个纸箱,指尖突然触到片冰凉的红。那红不是寻常的喜庆红,是像泡过血的暗红,边角磨得发毛,却还透着股说不出的陈旧华贵。
“什么东西?”林墨皱眉扯出来,才发现是个对折的请柬,封面没有字,只有暗纹烫金的鸳鸯——可那鸳鸯的眼睛是黑的,像是用墨点上去,盯着人看时竟透着股寒意。他鬼使神差地翻开,里面的字迹是用毛笔写的小楷,墨色发黑,笔画却歪歪扭扭,像是写字的人手在抖:“谨定于七月十五夜,迎林郎与吾女阿晚成婚,席设老宅西厢房,盼君至。”
没有落款,没有日期,只有“林郎”两个字刺得他眼疼。
林墨是三天前租下这栋老房子的。房子在城郊的巷子深处,青砖灰瓦,院里有棵半枯的老槐树,房东说这是他太爷爷传下来的老宅,租金便宜,就是年头久了,让他别在意屋里的旧东西。他当时急着找地方住,没多想就签了合同,可现在手里攥着这封冥婚请柬,后颈的汗毛突然全竖了起来。
“林郎?阿晚?”他低声念着名字,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吱呀”一声——是堂屋的木门开了。
林墨猛地回头,院里空荡荡的,只有雨丝打在槐树叶上的沙沙声。风裹着潮气灌进来,请柬上的墨字像是洇开了些,“阿晚”两个字的笔画里,竟像是渗出了淡淡的红。他心里发毛,抓起请柬就往垃圾桶里扔,可刚松手,就听见身后有人轻轻喊:“哥哥,那是我的请柬呀。”
声音很轻,像是个小姑娘,带着点委屈。林墨的后背瞬间僵住,他慢慢转过身,院里还是没人,只有老槐树下的石凳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布娃娃。那布娃娃穿着红色的小袄,头发是黑色的丝线,脸却是用白纸糊的,眼睛是两个黑洞,正对着他的方向。
他头皮发麻,转身就往屋里跑,关上门时,听见布娃娃的方向传来一声轻笑,细若游丝,却清晰地钻进耳朵里:“七月十五,我等你呀。”
那天晚上,林墨没敢关灯。他把所有的灯都打开,缩在沙发上到天亮,期间总听见门外有脚步声,轻轻的,从客厅走到卧室,再走回来,像是有人在屋里来回踱步。天快亮时,他迷迷糊糊睡着,梦见自己站在西厢房里,屋里摆着红烛,墙上贴着喜字,一个穿着红嫁衣的姑娘背对着他,头发很长,垂到腰际。他想跑,却动不了,姑娘慢慢转过身,脸是白纸糊的,和院里的布娃娃一模一样,她伸手抓他,指尖冰凉:“林郎,我们该拜堂了。”
林墨惊叫着醒来,窗外已经大亮。他喘着粗气走到门口,犹豫了很久才打开门,院里的布娃娃不见了,垃圾桶里的请柬也没了踪影。他以为是自己太累产生了幻觉,可低头时,看见鞋底沾着根红色的丝线——和布娃娃衣服上的丝线一模一样。
当天下午,林墨就去找了房东。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听他说起请柬的事,脸色突然变了,手里的茶杯“哐当”一声砸在桌上,茶水溅了一地。“你……你看见那封请柬了?”房东的声音发颤,眼神躲闪着不敢看他。
“叔,到底怎么回事?那请柬是谁的?阿晚又是谁?”林墨追问。
房东沉默了很久,才叹了口气,说这房子里确实死过一个姑娘,叫阿晚,是他太爷爷的侄女。七十多年前,阿晚十五岁,家里给她订了门亲事,可还没成婚,男方就死了。当时的人迷信,说姑娘没嫁出去就成了“望门寡”,会克家,就想给她办冥婚,把她嫁给死去的男方。可阿晚不愿意,在七月十五那天晚上,吊死在了西厢房的房梁上。
“后来呢?”林墨的心跳得飞快。
“后来这屋里就不太平了。”房东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太爷爷想把房子卖了,可没人敢要。有一年来了个道士,说阿晚的魂困在这屋里,是因为没完成婚事,得找个姓林的男人,跟她办场冥婚,她才能安息。可这么多年,也没哪个姓林的敢住进来……”
林墨的后背瞬间出了一层冷汗——他就姓林。
“叔,我……我要退租。”他站起身,腿都在抖。
房东却摇了摇头,苦着脸说:“晚了。你既然看见了请柬,就说明阿晚选中你了。当年那道士说过,被选中的人要是跑了,阿晚就会跟着他,到死都不会放过。”
那天晚上,林墨没敢回老宅。他在网吧待了一夜,可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走到哪都能听见轻轻的脚步声。天亮时,他去便利店买水,看见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后面,跟着个穿红衣服的小姑娘,脸模糊不清,却对着他笑。
林墨吓得扔掉水就跑,他知道自己躲不过去了。
第二章 老宅异事
林墨还是回了老宅。他找了个懂风水的先生,先生拿着罗盘在屋里转了一圈,脸色凝重地说,这屋里的阴气太重,阿晚的魂怨气不散,要是不办冥婚,不出一个月,他肯定会出事。
“那怎么办?真要跟个死人结婚?”林墨急得抓头发。
“也不是没办法。”先生从包里拿出一道黄符,递给林墨,“你把这道符贴在西厢房的门上,再买些纸钱元宝,每天晚上在院里烧,跟阿晚说你不愿意,求她放过你。要是她同意,符会自己掉下来;要是不同意……你就只能认命了。”
林墨抱着符回了家,当天晚上就按照先生说的做了。他在院里烧纸钱,火光映着老槐树的影子,像是张牙舞爪的鬼。他一边烧一边念叨:“阿晚,我知道你可怜,可我不能跟你结婚,你放过我吧,我给你多烧点钱,你找别人行不行?”
纸钱烧完,他把黄符贴在西厢房的门上,符纸刚贴上,就听见屋里传来“咚”的一声,像是有东西掉在地上。林墨吓得后退一步,不敢再看,转身跑回了卧室。
接下来的几天,屋里倒还算平静。没有脚步声,没有怪声,林墨以为阿晚同意了,心里松了口气。可到了第七天晚上,他突然被冻醒了。屋里的空调没开,窗户也关着,可就是冷得像冰窖。他睁开眼,看见床头站着个小姑娘,穿着红嫁衣,脸还是白纸糊的,手里拿着那封冥婚请柬,递到他面前:“哥哥,你为什么不跟我结婚呀?”
林墨吓得大叫,伸手去摸床头的手机,想打电话求救,可手机屏幕是黑的,怎么按都打不开。小姑娘慢慢靠近,指尖碰到他的胳膊,冰凉的触感像针扎一样。“哥哥,我等了你七十多年了,你不能反悔。”她的声音突然变得尖利,“要是你不跟我结婚,我就把你拉下来陪我!”
林墨猛地坐起来,屋里还是冷,可小姑娘不见了。他喘着粗气看向西厢房的方向,突然想起先生的话,赶紧跑过去看——门上的黄符已经变成了黑色,中间破了个洞,像是被什么东西撕过。
第二天,林墨又去找了那个先生。先生看见他,就摇了摇头:“没用了,她不愿意放过你。你还是赶紧准备冥婚吧,不然真的会出事。”
林墨没办法,只能开始准备。他按照先生的吩咐,买了红色的蜡烛、喜字,还有一套纸做的嫁衣和礼服,都放在西厢房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听见西厢房里有动静,像是有人在试衣服,又像是有人在梳头,可他不敢进去看。
有一天晚上,林墨起夜,路过西厢房时,看见屋里亮着灯。他犹豫了很久,还是透过门缝往里看——屋里的红烛燃着,喜字贴在墙上,一个姑娘坐在梳妆台前,背对着他,正在梳头。她的头发很长,黑色的,垂到地上,身上穿着红色的嫁衣,和他买的纸嫁衣不一样,是真的布料,上面绣着鸳鸯。
“阿晚?”林墨下意识地喊了一声。
姑娘停下梳头的动作,慢慢转过身。这一次,她的脸不是白纸糊的了,是张清秀的姑娘脸,眼睛很大,皮肤很白,只是没有血色。她看着林墨,笑了笑:“哥哥,你来了。”
林墨愣在原地,不知道该害怕还是该惊讶。阿晚从梳妆台前站起来,走到门口,推开了门。她的身高只到林墨的肩膀,身上的嫁衣很合身,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小姑娘。“哥哥,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吓人?”她轻声问,眼神里带着点委屈。
“我……”林墨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
“我不想害人的。”阿晚低下头,手指绞着嫁衣的衣角,“当年我不愿意冥婚,是因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