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还好朱元璋没有下这一刀”-《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光屏画面流转,定格在一口老井旁,几个村民围着刚打捞上来的铁卷

  锈迹斑驳的表面上,不少铭文已经脱落,只剩下模糊的印记。

  解说声带着惋惜:“战乱时期,钱家人为避战火,曾将铁卷沉入井中,再次捞出时,部分字迹已损毁。

  历经近代史的炮火硝烟,这枚千年铁卷,最终只剩180余字尚能辨认。”

  “可惜了……”

  嬴政看着屏幕里残缺的铁卷,语气里满是遗憾,“若能完好保存,定能看清更多唐时铭文,知晓更多往事。”

  直到画面切到1949年的北京,钱氏后人捧着锦盒,走进国家历史博物馆,将铁卷郑重交给工作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钱家人一致决定,将这枚传家千年的铁卷捐给国家,让它从‘钱家至宝’,变成全民族的文化财富。

  如今,它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永久收藏在博物馆,供后人瞻仰。”

  “好!捐得好!”

  朱元璋拍着桌子,眼里满是赞同,“这铁卷本就该属于华夏,藏于民间易损,捐给国家才能传得更久!钱家人,有大局观!”

  【镜头一转,解说声陡然昂扬:“钱氏家族的传奇,远不止一枚铁卷。

  1911年,钱镠的第33代孙钱老降生,而钱氏一族,堪称‘华夏千年第一望族’——江东第一世家的名号,绝非虚传。”】

  【画面弹出一组数据,震撼全场:

  - 历史上,钱氏出了5位君王(吴越国历代君主)、5位状元、350位进士、133位王侯将相,1100余位载入史册的名人;

  - 近现代,钱氏家族人才辈出:1位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2位外交家(钱其琛等)、3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合称“三钱”)、4位国学大师(钱穆、钱钟书等)、5位全国政协副主席、18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

  “5位君王、350位进士?”

  李世民猛地站起来,眼神里满是震惊,“朕大唐五姓七望(崔、卢、李、郑、王等世家)

  在钱氏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才是真正的‘千年望族’,代代有才人,从未断层!”

  刘邦也看得直咋舌:“咱刘家虽出了两汉皇帝,可论后世人才,比钱家差远了!这钱镠的后代,咋这么会读书、会做事?”

  朱元璋更是瞪大了眼睛,嘴里念叨:“18位两院院士?‘三钱’?朕当年没杀钱用勤,竟保下了这么一个‘人才家族’?

  好险好险!要是当年一刀斩了,华夏怕是要少不少栋梁!”

  他连忙叫过朱标,语气急切:“标儿,快写条祖训,暗中吩咐下去,往后对钱氏家族要多加保护,不得随意苛待!这是咱大明的福气,更是华夏的福气!”

  朱标连忙点头,拿起纸笔,心里也满是感慨——父亲当年的一念之仁,竟成就了如此传奇的家族。

  【“当年朱元璋刀下留人,不仅让钱用勤活了下来,更让钱氏家族得以延续;跨越数百年

  钱氏后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担当,成为了护国的‘神兵’,铸成了华夏人的脊梁。”

  画面切到“三钱”在实验室的身影、钱穆在书斋着书的场景、钱其琛在外交场合的从容

  旁白道:“从吴越王钱镠的‘保境安民’,到‘三钱’的‘科技强国’,钱氏家族的初心,从未改变——那就是为国为民,扛起华夏的责任。”】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满是敬佩与自豪,刷屏不断:

  “钱氏家族:从君王到科学家,从状元到院士,千年下来,始终在华夏的‘C位’!”

  “朱元璋:还好当年没下刀,不然哪来这么多国宝级人才?这波血赚!”

  “‘三钱’撑起中国科技半壁江山,钱穆、钱钟书照亮国学殿堂——钱家,是真正的‘华夏脊梁’!”

  “对比其他世家:有的断了传承,有的只知享乐,只有钱家,代代都在为华夏做事!”

  “铁卷是‘信物’,钱氏是‘传人’——千年下来,信物虽残,传人未断,这才是最珍贵的!”

  “唐昭宗赐铁卷时,怕是想不到,他护的不仅是钱镠,更是华夏未来的无数栋梁!”】

  林远看着屏幕里的钱氏家族事迹,心里满是震撼。

  他知道“三钱”,知道钱穆、钱钟书,却没想到他们都出自同一个家族,更没想到这个家族的传承,竟能追溯到千年之前的吴越王钱镠。

  各朝代的帝王们,此刻也都沉默着,眼神里满是敬畏

  嬴政感叹:“大秦虽一统六国,却二世而亡;钱氏虽非帝王正统,却能传千年,靠的不是权势,是家风,是代代相传的‘为国为民’之心。”

  李世民点头:“朕当年想让李唐江山传万世,却没能做到;钱氏靠家风传千年,还能人才辈出,比朕的江山更长久,更难得!”

  朱元璋则摸着胡须,脸上满是庆幸:“还好当年没犯糊涂!保下钱家,就是保下华夏的文脉与根基。

  这祖训,标儿一定要写好,要让后世子孙都记住!”

  光屏暗下去时,最后一幕停在国家博物馆的展柜前:钱镠铁卷静静躺在那里,旁边的展板上,印着钱氏家族历代名人的画像与事迹。

  无数游客驻足,有人看着铁卷,有人读着事迹,眼里满是自豪

  这枚残缺的铁卷,这个千年的家族,共同见证了华夏的沧桑,也共同铸就了华夏的脊梁。

  林远心里想着:或许,真正的“传家宝”,从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免死铁卷

  而是代代相传的家风,是刻在骨子里的“为国为民”的担当。钱氏家族如此,华夏民族,亦是如此。

  林远默默地划到了,下个视频继续,标题——【音乐世家第三代传人—弹棉花?】

  让刚喝了口茶的林远“噗嗤”笑出声:“这标题够离谱,音乐世家跟弹棉花能扯上关系?

  我之前就看过一次,这乐子我得再好好看,挺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