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入秋,曹集镇的桂花迟迟未开。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湿气,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李二男起初只是觉得小腹有些坠胀,像是吃坏了东西。他没当回事,以为是前几日吃了街口王婆卖的凉粉,受了寒。他照例焚了一炷艾草,在屋子里熏了熏,又熬了一碗浓稠的姜汤喝下,便早早睡了。
可第二天,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他小解时,感到一阵尖锐的刺痛,像有无数根细针在膀胱里搅动。他皱着眉,低头看向马桶——水面上,漂浮着几缕鲜红的血丝,在清水中缓缓晕开,像一幅诡异的水墨画。
他的心,猛地一沉。
“血尿……”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他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不可能,我最近日子都选得好好的,没冲撞任何神煞,怎么会得这种病?”
他坚信,自己的身体是受黄历庇护的。只要日子选对了,连蚊子都不会叮他。这血尿,一定是偶然,是暂时的。
他翻出《玉匣记》,仔细查阅了近期的日课。从月初到今日,全是“宜祭祀、祈福、求嗣”的吉日,没有任何“病符”、“灾煞”临门。他松了口气,认定这只是身体的一次小小“失调”。
他开始自我调理。他按照书上“疗病篇”的指引,每日寅时(3-5点)面向东方,吞咽七口晨露;午时(11-13点)用晒干的车前草煮水代茶饮;戌时(19-21点)则盘腿打坐,默念《净心神咒》。
这套流程,是他从一位云游道士那里学来的,据说能驱邪扶正,百病不侵。
儿子李三男从北京打来电话,听出了父亲声音里的虚弱。
“爸,您是不是不舒服?”李三男在电话那头焦急地问,“我听您说话有气无力的。”
李二男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胡说!我好得很!今天可是‘天德日’,诸事大吉,我能有什么事?”
“那就好。”李三男还是不放心,“对了,爸,我下个月有个学术会议在深圳,顺路回来看您和妈。”
“别回来!”李二男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语气太重,赶紧缓和下来,“我是说……你忙你的,不用挂念家里。你妹妹刚生了孩子,你多陪陪她。”
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虚弱的样子,更不想让他知道自己生病了。在他看来,生病是一件很“晦气”的事,会破坏家里的气场,也会给远在他乡的儿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挂了电话,他捂着小腹,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血尿已经变成了暗红色,疼痛也从偶尔的刺痛,变成了持续的钝痛。但他依然固执地认为,只要等到一个真正的“天医日”,一切都会好起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二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像一个困兽,在黄历的迷宫中寻找出口。
他翻遍了手头所有的择日典籍——《协纪辨方书》、《象吉通书》、《鳌头通书》……他一页一页地推演,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比对。他要找一个“天医”、“福德”、“生气”三星同临,且与他本命生肖“虎”完全相合的日子。
然而,命运似乎在和他开玩笑。
要么是“月破日”,主万事不成;要么是“四离日”,天地气绝,百事忌讳;要么就是他的生肖“虎”与当日地支相冲,犯了“岁破”,大凶。
“没有吉日啊……”他叹了口气,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他第一次觉得,《玉匣记》上的字,变得模糊不清,那些曾经清晰无比的吉凶宜忌,此刻却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无意中触犯了什么禁忌?他回想自己近半年的言行,越想越觉得不安。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上次说书时,不小心把铜锣敲错了节奏,得罪了哪路神仙?
这种无端的猜疑,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让他夜不能寐。
女儿李小花也从深圳打来电话,语气比哥哥更直接。
“爸,您到底怎么了?妈说您最近脸色很差,饭也吃得很少。”她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您必须去医院检查!现在就去!”
“胡闹!”李二男的声音严厉起来,“看病是大事,岂能如此草率?万一选错了日子,冲撞了病星,病情只会雪上加霜!你懂什么?”
“我不懂玄学,但我懂医学!”李小花急了,“爸,血尿是癌症的征兆!您再拖下去,就真的没救了!”
“住口!”李二男厉声喝道,“什么癌症?不许你胡说八道!我自有主张,不用你们操心!”
他“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胸口剧烈起伏。女儿的话,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扎进了他心里。他不是不怕,而是不敢信。他宁愿相信黄历,也不愿相信现代医学。因为一旦承认了后者,就意味着他一生所信奉的“道”,彻底崩塌了。
他走到院子里,看着那棵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槐树。树叶已经开始泛黄,一片片地飘落。他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
他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血尿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几乎成了褐色,还带着一股难闻的腥味。他开始频繁地跑厕所,一天要去十几次,每次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他的腰也疼得直不起来,只能佝偻着身子走路。夜里,他常常被疼痛惊醒,冷汗浸透了衣衫。
可他依然强撑着,每天按时起床,焚香,看黄历,仿佛这样就能维持住生活的秩序。
直到那天下午。
他正在院子里晾晒新买的说书用的红布,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他整个人向前栽去,重重地摔在了青石板上。
昏迷前,他最后的念头是:“今天……好像是个‘危日’……”
李三男接到母亲的电话,连夜赶回了曹集镇。
他把父亲送到县医院,医生做了初步检查后,脸色凝重,建议立刻转去省城的大医院。
在省城的肿瘤科,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了。
主治医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专家,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对李三男说:“晚期膀胱癌,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肿瘤很大,而且有转移的迹象。你们怎么拖到现在才来?刚发现有血尿就要来检查...哎!”
李三男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欲言又止。
他知道,父亲不是不想治,而是他一定是没算出黄道吉日来!
李二男躺在病床上,眼神空洞。他听着医生的话,感觉那些医学名词像天书一样陌生。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想找那本《玉匣记》,却发现它不在身边。
李二男起初只是觉得小腹有些坠胀,像是吃坏了东西。他没当回事,以为是前几日吃了街口王婆卖的凉粉,受了寒。他照例焚了一炷艾草,在屋子里熏了熏,又熬了一碗浓稠的姜汤喝下,便早早睡了。
可第二天,症状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他小解时,感到一阵尖锐的刺痛,像有无数根细针在膀胱里搅动。他皱着眉,低头看向马桶——水面上,漂浮着几缕鲜红的血丝,在清水中缓缓晕开,像一幅诡异的水墨画。
他的心,猛地一沉。
“血尿……”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强行压了下去。他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不可能,我最近日子都选得好好的,没冲撞任何神煞,怎么会得这种病?”
他坚信,自己的身体是受黄历庇护的。只要日子选对了,连蚊子都不会叮他。这血尿,一定是偶然,是暂时的。
他翻出《玉匣记》,仔细查阅了近期的日课。从月初到今日,全是“宜祭祀、祈福、求嗣”的吉日,没有任何“病符”、“灾煞”临门。他松了口气,认定这只是身体的一次小小“失调”。
他开始自我调理。他按照书上“疗病篇”的指引,每日寅时(3-5点)面向东方,吞咽七口晨露;午时(11-13点)用晒干的车前草煮水代茶饮;戌时(19-21点)则盘腿打坐,默念《净心神咒》。
这套流程,是他从一位云游道士那里学来的,据说能驱邪扶正,百病不侵。
儿子李三男从北京打来电话,听出了父亲声音里的虚弱。
“爸,您是不是不舒服?”李三男在电话那头焦急地问,“我听您说话有气无力的。”
李二男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也提高了八度:“胡说!我好得很!今天可是‘天德日’,诸事大吉,我能有什么事?”
“那就好。”李三男还是不放心,“对了,爸,我下个月有个学术会议在深圳,顺路回来看您和妈。”
“别回来!”李二男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语气太重,赶紧缓和下来,“我是说……你忙你的,不用挂念家里。你妹妹刚生了孩子,你多陪陪她。”
他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虚弱的样子,更不想让他知道自己生病了。在他看来,生病是一件很“晦气”的事,会破坏家里的气场,也会给远在他乡的儿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挂了电话,他捂着小腹,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血尿已经变成了暗红色,疼痛也从偶尔的刺痛,变成了持续的钝痛。但他依然固执地认为,只要等到一个真正的“天医日”,一切都会好起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二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像一个困兽,在黄历的迷宫中寻找出口。
他翻遍了手头所有的择日典籍——《协纪辨方书》、《象吉通书》、《鳌头通书》……他一页一页地推演,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地比对。他要找一个“天医”、“福德”、“生气”三星同临,且与他本命生肖“虎”完全相合的日子。
然而,命运似乎在和他开玩笑。
要么是“月破日”,主万事不成;要么是“四离日”,天地气绝,百事忌讳;要么就是他的生肖“虎”与当日地支相冲,犯了“岁破”,大凶。
“没有吉日啊……”他叹了口气,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无助。他第一次觉得,《玉匣记》上的字,变得模糊不清,那些曾经清晰无比的吉凶宜忌,此刻却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是不是无意中触犯了什么禁忌?他回想自己近半年的言行,越想越觉得不安。他甚至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上次说书时,不小心把铜锣敲错了节奏,得罪了哪路神仙?
这种无端的猜疑,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让他夜不能寐。
女儿李小花也从深圳打来电话,语气比哥哥更直接。
“爸,您到底怎么了?妈说您最近脸色很差,饭也吃得很少。”她的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您必须去医院检查!现在就去!”
“胡闹!”李二男的声音严厉起来,“看病是大事,岂能如此草率?万一选错了日子,冲撞了病星,病情只会雪上加霜!你懂什么?”
“我不懂玄学,但我懂医学!”李小花急了,“爸,血尿是癌症的征兆!您再拖下去,就真的没救了!”
“住口!”李二男厉声喝道,“什么癌症?不许你胡说八道!我自有主张,不用你们操心!”
他“啪”地一声挂断了电话,胸口剧烈起伏。女儿的话,像一把刀子,狠狠地扎进了他心里。他不是不怕,而是不敢信。他宁愿相信黄历,也不愿相信现代医学。因为一旦承认了后者,就意味着他一生所信奉的“道”,彻底崩塌了。
他走到院子里,看着那棵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槐树。树叶已经开始泛黄,一片片地飘落。他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惧。
他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血尿的颜色越来越深,最后几乎成了褐色,还带着一股难闻的腥味。他开始频繁地跑厕所,一天要去十几次,每次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他的腰也疼得直不起来,只能佝偻着身子走路。夜里,他常常被疼痛惊醒,冷汗浸透了衣衫。
可他依然强撑着,每天按时起床,焚香,看黄历,仿佛这样就能维持住生活的秩序。
直到那天下午。
他正在院子里晾晒新买的说书用的红布,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他整个人向前栽去,重重地摔在了青石板上。
昏迷前,他最后的念头是:“今天……好像是个‘危日’……”
李三男接到母亲的电话,连夜赶回了曹集镇。
他把父亲送到县医院,医生做了初步检查后,脸色凝重,建议立刻转去省城的大医院。
在省城的肿瘤科,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了。
主治医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专家,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对李三男说:“晚期膀胱癌,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肿瘤很大,而且有转移的迹象。你们怎么拖到现在才来?刚发现有血尿就要来检查...哎!”
李三男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欲言又止。
他知道,父亲不是不想治,而是他一定是没算出黄道吉日来!
李二男躺在病床上,眼神空洞。他听着医生的话,感觉那些医学名词像天书一样陌生。他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想找那本《玉匣记》,却发现它不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