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铁火铸犁 海波犁庭-《喋血江山:从边陲狼烟到九五之尊》

  定鼎十四年的春夏之交,靖帝国在风浪中展现出惊人的韧性与决断。海疆的冲突并未动摇帝国的航向,反而如同淬火的锤锻,令其锋芒更盛。

  泉州水师总署,捷报与损失清单同时呈于俞通海案头。“猎鲨支队”以一艘哨船重伤、数十人伤亡的代价,成功重创“飞翔的荷兰人”号,迫使其拖着残破的帆缆,在其余荷兰船只接应下狼狈撤回热兰遮城。

  俞通海面无喜色,凝视海图,手指从热兰遮城缓缓划向澎湖、大员北部。“被动猎鲨,终非长久之计。红毛夷据我大员,此乃心腹之患,如鲠在喉!”他召集心腹将领,定下名为“犁庭”的方略。

  “所谓犁庭,便是要像犁地一样,将红毛夷在大员的据点,连根翻起!”俞通海声如铁石,“其一,封锁加剧。所有通往热兰遮城的航道,皆布设水雷、暗桩,我要让一粒米、一颗钉都运不进去!”

  “其二,清剿外围。大员岛上,凡与荷兰人勾结之土番,或助其运输补给者,发兵剿抚,断其手足!”

  “其三,堡垒推进。在热兰遮城炮火射程之外,择险要处修筑永久炮台、营寨,步步为营,挤压其生存空间!”

  此策一出,众将凛然。这已不再是海上冲突,而是针对一块固定殖民地的系统性军事压迫,旨在通过长期的封锁与围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将敌人逼出决战的战场。靖朝水师对荷兰人的战略,从海上驱离,正式升级为陆地拔点。

  来自岭南的医官队伍,携带着大量特效草药,如青蒿、常山等,终于抵达旧港。为首的是一位姓林的老太医,精研瘴疠。他并未沿用旧方,而是结合当地病情,调整药方,并严格推行“隔离防疫、清洁饮水”之法。

  “瘴疠非鬼神,乃湿热秽气蕴结,蚊虫滋生传播所致!”林太医力排众议,命人填平沼泽,焚烧垃圾,发放驱蚊药草。同时,新到的移民也被要求服用预防汤药。

  措施虽显严苛,效果却立竿见影。月余之后,疫情得到显着控制,病亡率大幅下降。移民与土人信心大增,垦殖速度得以恢复。宣慰使趁机推行“屯垦医官”制度,在每个新辟的屯垦点都配备懂医术之人,并将一些简单的卫生观念编成歌谣,在学堂和屯垦点传唱。文明的扎根,不仅依靠刀剑与农具,也离不开悬壶济世的仁心。

  皇帝楚骁对俞通海“犁庭”策的批复,只有一个字:“准。”

  同时,他对荷兰使者的抗议,通过鸿胪寺给予了强硬回应:“贵国船只擅闯海疆、先行开炮,证据确凿。靖朝水师所为,乃扞卫主权之正当之举。若要谈判,贵国须首先承认大员岛为中国固有疆土,停止一切支持前朝余孽之行为,并严惩肇事者。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这番表态,彻底堵死了荷兰人试图模糊焦点、倒打一耙的企图。朝堂之上,主战派气势如虹。在楚骁的默许甚至推动下,兵部、户部开始向东南水师倾斜更多资源,建造新舰、训练水兵、储备弹药的步伐明显加快。

  皇长子楚琰虽仍持谨慎态度,但也未再公开反对,转而将精力投入到确保漕运畅通、安抚东南民生的实务中,以支持前线的军事行动。皇次子楚琙则更加活跃,频繁往来于兵部与水师驻京机构之间,了解进展,提出建议,其“开拓派”领袖的形象愈发鲜明。

  格物院内,气氛热烈如沸。皇帝要求建造蒸汽明轮试验船的旨意,与“龙吟贰型”的成功几乎同时抵达。王徵、吴昶与福州船厂的大匠们立刻投入了紧张的设计论证。

  “蒸汽机体积重量巨大,置于船舱何处?明轮置于两侧,是否影响火炮布置?锅炉燃煤如何储存?烟囱如何设置不影响帆缆?”无数难题摆在面前。

  众人日夜不休,图纸画了又改,改了又废。最终,一个初步方案形成:选取一艘中型海沧船作为改装平台,将“龙吟贰型”蒸汽机置于船体中部水线以下,通过复杂的齿轮和连杆驱动两侧巨大的明轮;保留原有帆装,作为辅助动力;火炮数量酌情减少,以平衡重量。

  “此船不求战力,只为验证蒸汽动力于海船之可行性!”吴昶对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强调,“若能成,我靖朝舟船,将不再受制于风浪!此乃开天辟地之壮举!”

  项目被命名为“破浪”,寓意着劈波斩浪,开启新时代。福州船厂的一个专用船坞被清理出来,准备迎接这史无前例的改造工程。

  镇北城,麴义并未因增兵而急于求成。他采纳了谋士的建议,推行“釜底抽薪”之策。一方面,他派出更多精通蒙语、俄语的小股精锐,化妆成猎人或商贩,深入北海以西,详细绘制地图,侦察哥萨克营地的虚实与补给线。

  另一方面,他利用朝廷增援的物资和影响力,加大对布里亚特、喀尔喀等蒙古部落的笼络。以优惠的价格收购他们的毛皮,提供粮食、茶叶、铁器等必需品,并承诺保护他们免受“罗刹鬼”的侵害。

  “罗刹人能给你们什么?只有掠夺和奴役!”麴义的使者对各部头人说道,“唯有依靠强大的天朝,才能保住你们的牧场和子孙!” 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向镇北城靠拢,向沙俄哥萨克提供补给和向导的部落逐渐减少。北海周边的形势,正在悄然发生着对靖朝有利的转变。

  帝国的四境,战意与匠心齐飞,铁血与仁术并存。一条条或明或暗的战线,正按照中枢的意志,稳步而坚定地向前推进。犁庭扫穴,已非空谈;破浪远航,梦想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