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光里的“帮倒忙”
舟山的晨雾裹着咸湿的海风,把渔港的石板路浸得发潮,踩上去黏着细碎的沙粒。顾怆跟着许悠悠钻进“浪里鲜”排档后厨时,天刚亮透——铁皮棚顶的雨棚还滴着昨夜的残露,水珠砸在不锈钢操作台的梭子蟹壳上,溅开一小片清光。许悠悠穿件洗得泛白的藏青工装背心,露出的手臂沾着鱼鳞的银屑,腕骨凸起的地方贴着块创可贴,是昨天剖鱼时被鱼鳍划的。
“你先帮我把这筐蛏子泡水里吐沙,盐撒一小勺就行。”他说话时尾音裹着海风的糙,指尖捏着把弯头剪刀,“咔嚓”一下剪开梅鱼的肚腹,鱼籽顺着刀刃滑进瓷碗里。顾怆应声接过竹筐,盯着盆里扭动的蛏子愣了两秒——那软乎乎的肉体裹着灰褐的壳,动起来像一群缩起脚的小虫子。他抬手抓盐罐时没拿稳,半罐粗盐“哗啦”砸进盆里,白花花铺了一层。
“哎——”许悠悠刚把梅鱼的内脏掏干净,回头就见盆里的蛏子直挺挺浮起来,壳张得老大,像被烫熟的玉簪。顾怆慌得去捞,指尖刚碰到盆沿,又带翻了旁边的姜蒜篮,紫皮蒜滚了一地,顺着石板缝钻进排水渠,“咕噜”一声没了影。
排档老板王叔叼着烟从外间进来,烟卷叼得嘴角歪着,瞅见满地狼藉“嗤”地笑出声:“小顾是城里来的文弱少爷吧?这蛏子是要腌成下酒的咸货呐?”
顾怆耳尖霎时红透,手还僵在半空——他长这么大没碰过厨房活计,连剥个鸡蛋都能弄碎壳。许悠悠却先蹲下身,掌心扣住顾怆的手腕把他拉到一边,弯腰捡蒜的动作很利落,发梢垂下来扫过顾怆的手背,带着海风的凉:“王叔别拿他打趣了,是我没说清楚盐的量。”他把蒜拢进篮里,又扯过旁边的清水桶,把浮着的蛏子捡出来冲了三遍,指尖在顾怆手背上轻轻碰了碰:“你去帮我把外面的遮阳伞撑开吧,那伞骨有点锈,得使点劲。”
顾怆攥着伞杆走到棚外时,晨雾刚好散了——朝阳把海面染成橘色,渔船的白帆从浪尖滑过,像撕了片云贴在水上。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伞支棱起来,回头看见许悠悠正替他洗那盆腌坏的蛏子:他指尖浸在凉水里,手腕上的旧银镯磕着盆沿,发出“叮铃”的细碎响,创可贴被水泡得发皱,露出一点泛红的伤口。晨光落在他发顶,把棕褐色的碎发染成浅金,顾怆忽然想起昨天重逢时,许悠悠掌心的温度——那温度裹着海风的潮,却烫得他心口发颤。
(二)忙乱里的“解围”
顾怆没敢再进后厨,捧着块抹布蹲在棚外擦折叠桌,连桌腿的缝隙都擦得发亮。没过多久,许悠悠端着盆洗好的贝类出来,胳膊肘碰了碰他的肩:“别擦了,过来帮我把这盆蛤蜊端到蒸锅里。”
顾怆赶紧起身接盆,谁知脚下踩着颗漏捡的蒜,“吱溜”一下往前滑——盆里的蛤蜊“哗啦”泼了一半,有几只滚到王叔脚边,壳张得老大吐着水。王叔刚点了根新烟,看着顾怆手忙脚乱捡蛤蜊的样子,笑得烟都抖掉了:“小顾啊,你这哪是帮忙,是来给我这排档‘添彩’的吧?再这么下去,我这后厨得提前下班咯。”
周围几个收拾渔获的伙计也跟着笑,顾怆的脸烧得像被朝阳烤着,蹲在地上攥着只蛤蜊,手指都僵了。许悠悠却把空盆往桌上一放,弯腰把顾怆拉起来,掌心按在他后背上轻轻拍了拍灰:“他头回碰这些,王叔你就别笑了——这盆蛤蜊本来就多,泼了正好够第一桌客人吃。”他说着捡起地上的蛤蜊扔进盆里,又扯过顾怆手里的抹布:“你去给那边刚坐的客人倒杯茶水吧,茶杯在柜台上,温的。”
等顾怆端着茶水回来,看见许悠悠正蹲在地上擦他滑出来的水印——他膝盖抵着石板路,工装裤的裤脚卷到小腿,露出一截沾着沙粒的脚踝,后背弯出个柔和的弧度。顾怆忽然想起去年许悠悠走之前,也是这样弯着腰,把他散落在沙发上的文件整理好,指尖划过他的笔记本,留下一道浅淡的折痕。那时候他总觉得许悠悠像阵风,抓不住也留不下,可现在这阵风落在他身边,带着咸湿的潮味,真实得让他想攥紧。
(三)黄昏时的“海风与心声”
日头沉到海平面时,排档的客人渐渐散了——最后一桌客人是对看日落的情侣,临走时把半瓶橘子汽水留在了桌上。许悠悠解下工装背心搭在胳膊上,露出的后背沾着点油渍,顾怆赶紧递过瓶冰可乐,指尖碰了碰他的手腕:“手疼不疼?”
许悠悠低头看了眼发皱的创可贴,笑着晃了晃手:“这点小伤算什么,上次剖金枪鱼,差点把手指削掉半块。”
王叔收账时塞给顾怆一包刚烤好的鱿鱼丝,挤眉弄眼:“小顾啊,下次来别碰这些活了,帮悠悠端端盘子就行——这小子今天手脚比平时快两倍,怕是怕你再把我这排档‘拆’了。”
许悠悠笑着捶了王叔一下,手背撞在王叔肩膀上,发出“咚”的闷响。他转身牵住顾怆的手——顾怆的掌心还沾着可乐罐的凉意,被许悠悠温热的指尖一裹,竟像揣了块暖玉。两人沿着渔港的防波堤走,夕阳把海面烫成一片碎金,浪涛拍着礁石,声音像揉皱的绸缎,裹着咸腥味往鼻腔里钻。
防波堤的石缝里长着丛海草,被浪涛拍得晃来晃去,像许悠悠那会离开时,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那时好像感觉真的又要失去他了。顾怆忽然停下脚步,把许悠悠的手攥得更紧——他掌心的汗裹着海风的潮,把许悠悠的手指都浸得发黏。
“其实我昨天就想告诉你,”许悠悠踢着脚边的贝壳,沙粒从指缝漏下去,钻进鞋缝里,“我在这里攒了半年钱,本来想下个月回A市找你——我怕你早忘了我,又怕你还在等。”他说着抬起头,左眼角的小痣陷在夕阳里,像沾了点碎金,“我走的时候没敢告诉你,是怕你跟着我来这破地方,委屈了你。”
顾怆的喉结滚了滚,伸手碰了碰许悠悠眼角的痣——那痣软乎乎的,像颗沾了糖的小豆子。“我没忘。”他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碎眼前的夕阳,“我查了所有你可能去的沿海城市,每到一个港口就问渔船老板,有没有见过一个左眼角有颗小痣、笑起来有梨涡的男生。”他说着撩起衬衫下摆,露出腰侧一道浅疤——那是去年在温州找许悠悠时,摔下礁石划的,“这疤是找你的时候弄的,我总摸着它想,你肯定在某个浪尖上,等着我过去牵你的手。”
许悠悠的指尖忽然颤了一下,抬手环住顾怆的腰,脸贴在他胸口——顾怆的衬衫上沾着可乐的甜味,还有点蛤蜊的咸腥味,却让他觉得安稳。浪涛刚好涌上来,漫过两人的脚踝,凉意在皮肤上游走,却抵不过顾怆掌心的热。“顾怆,”他埋在顾怆胸口说,声音裹着海风的潮,“你不用再找了。我在这里,以后都在这里——或者,你想带我去哪里都好。”
顾怆弯腰把他裹进怀里,下巴抵在他发顶——许悠悠的发间沾着点鱼鳞的银屑,还有海风的咸,却软得像团云。“我哪里都不去,”他声音贴着许悠悠的耳朵,像海浪拍着礁石,“我就在这里,陪着你洗蛏子、蒸蛤蜊,陪着你看每天的日落——以后你的创可贴,我来帮你贴。”
夕阳沉得更低了,把两人交握的手染成橘色,浪涛卷着碎金涌过来,又退回去,像在重复一句没说出口的承诺。许悠悠抬起头,看见顾怆的眼睛里盛着半片夕阳,还有个小小的、笑着的自己——那是他等了轮回的风景,像把整个舟山的浪涛,都揉进了眼里。
归途向暖,灯火盈门
夕阳最后一抹橘红被海平面狠狠吞尽时,防波堤上的风已褪去白日的暖,裹着浪沫子往人骨缝里钻。许悠悠下意识往顾怆身边缩了缩,肩头微微耸起,工装背心搭在胳膊上,挡不住晚风的凉。顾怆眼疾手快,伸手将那件泛白的藏青背心往他肩上拢了拢,指尖顺带勾住他的腰往自己身侧带——两人的肩膀瞬间紧紧贴在一起,顾怆衬衫上残留的朝阳余温与淡淡的可乐味,透过布料一点点渗过来,稳稳压住了海风的咸寒。
“往这边抄近路,能少走几百米。”许悠悠反手扣紧顾怆的手,牵着他拐进一条窄巷。巷口堆着三两只藤筐,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海鳗干、鱿鱼干垂着边角,被夜风拂得轻轻晃荡,晒透的咸香混着藤筐的草木味,扑得人鼻腔发满。脚下的石板路比渔港主街凹凸得多,不少石块边缘被海水泡得发酥,许悠悠熟稔地避开一块松动的青石板,走两步就回头拽一下顾怆的手腕,掌心的薄茧蹭着顾怆的指腹,糙得却格外安心。“刚到这儿头一个月,我天天踩空这块石头,”他笑着用脚尖点了点那处凹陷的石板,左眼角的小痣随动作晃了晃,“有次赶早市搬扇贝,脚一滑差点摔进渠里,一筐扇贝碎了大半,赔了王叔半个月工钱,那阵子天天吃白粥就咸菜。”
顾怆低头盯着两人交握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掌心那层硬茧——那天在A市的写字楼里,这双手还只握过钢笔和设计图,指腹光滑得能看清纹路,如今却刻满了海风与劳作的痕迹,每一寸粗糙都藏着他看不见的辛苦。“怎么不告诉我?”他的声音轻得像缕烟,被晚风卷着飘到许悠悠耳边,尾音里的心疼却藏不住。
许悠悠的脚步顿了半秒,转头看他时,渐暗的天光刚好落在他脸上,把棕褐色的碎发染成深棕,左眼角的痣也变得若隐若现。“哪能说啊,”他挠了挠头,语气带着点自嘲,“那时候租的棚屋就在码头边,一到雨天就漏雨,晚上得把盆碗摆一地接水,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就是块铺在地上的旧床垫。你在城里住惯了好房子,过来还不得遭罪?”说话间已走到巷尾,一栋矮矮的两层小楼撞进眼里,墙面爬满深绿的爬山虎,卷须垂在窗沿边,窗台上摆着四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大小不一的贝壳,有的被打磨得发亮,有的还沾着浅褐的海泥,都是许悠悠一点点捡回来的。
“到了。”许悠悠掏出串挂着小贝壳的钥匙,指尖捏着钥匙转了两圈,插进锁孔轻轻一拧,“咔嗒”一声轻响,木门“吱呀”着推开,一股混着肥皂香、干柴味与淡淡鱼鲜的暖意,顺着门缝涌了出来,瞬间裹住了两人。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角码着三捆劈得整齐的干柴,横切面还泛着浅黄的木色,应该是刚劈好没多久;中间摆着张缺了个角的旧木桌,桌腿上沾着未擦净的沙粒,桌面有几道浅浅的刀痕,是他平时择菜、剖鱼的痕迹;靠墙的水泥缝里,挤着几株耐盐的太阳花,花瓣虽已闭合,肥厚的叶片却透着鲜活的绿,叶尖还挂着傍晚浇的水珠。
顾怆跟着走进屋,客厅的灯光是暖黄色的,灯泡蒙着层薄灰,却丝毫不显昏暗。陈设简单得很:一张褪色的蓝布沙发,扶手处有些起球,却洗得干干净净,上面搭着件米白色针织衫——是去年他给许悠悠买的生日礼物,当时许悠悠还抱怨“太嫩了不适合干活”,却天天放在身边;茶几是缺了个角的木桌改的,上面摆着个掉了点瓷的搪瓷杯,杯身印着“舟山渔港”四个蓝字,旁边堆着三本翻旧的渔业杂志,页脚都卷了边,不少地方还画着小记号;墙上贴着张泛黄的渔港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六个小点,许悠悠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笑着解释:“那是我去过的码头,每去一个就圈一个,总想着说不定哪天能遇见你,到时候就能带你去看最好的风景。”
“你先坐,我烧点热水,海风凉,暖暖身子。”许悠悠松开他的手,转身走进厨房。顾怆在沙发上坐下,指尖抚过沙发扶手的布料,粗糙的布料上还残留着许悠悠的体温与咸香。他瞥见茶几底下露着个木盒的边角,伸手拖出来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他的照片:有今年在公司楼下被同事抓拍的侧影,有他参加设计展会时的合影,甚至还有一张他低头写文件的特写,应该是许悠悠趁他加班时偷偷拍的。照片底下压着张折得整齐的纸条,字迹带着海风的爽利,却有些地方洇着浅痕,像是被水打湿过:“今天又看了你的照片,扇贝价涨了,再攒三个月,就回A市找你。”
顾怆的喉结轻轻滚了两下,指尖捏着那张薄纸,只觉得分量沉得很。他小心地把纸条折回原样,刚将木盒推回茶几底下,就见许悠悠端着两杯热水过来,手里还拎着个深蓝色的帆布医药箱,边角都磨破了。“过来,把你腰侧的疤给我看看。”他把水杯放在茶几上,杯底垫着块布,怕烫坏桌面,随即拉过顾怆的胳膊,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认真,眼角的痣都透着执拗。
顾怆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撩起衬衫下摆——一道浅粉色的疤痕横在腰侧,约莫三寸长,边缘还有些不规则的凸起,是上个月在温州爬礁石时摔的,当时流了不少血,简单缝了几针就继续找他。许悠悠的指尖轻轻拂过疤痕边缘,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玻璃,眼神瞬间沉了下去,自责爬满了眼底:“都怪我,当时要是能让你等会,你也不会遭这份罪……”
“傻话。”顾怆反手抓住他的手,按在自己的腰上,温热的触感透过皮肤传过来,“能找到你,这点疤算什么?”他的目光落在许悠悠腕上发皱的创可贴,指尖轻轻掀起边角——底下的伤口泛着红,周围的皮肤被水泡得发白,还有细小的鱼鳞粘在旁边。“倒是你,伤口都泡成这样了,还天天剖鱼。”
许悠悠愣了愣,才想起这是昨天被金枪鱼鳍划的,忙说“不碍事”,却被顾怆按住手不许动。他打开医药箱,里面的碘伏、纱布、创可贴都是最基础的款式,却码得整整齐齐,碘伏瓶的标签都贴得方方正正。顾怆倒了点碘伏在棉签上,手腕微微悬着,生怕力道重了弄疼他,一点点顺着伤口边缘涂抹。许悠悠乖乖坐在沙发上,目光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灯光把他的睫毛映得很长,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每一根都清晰可见。这是他想了一年的模样,无数个深夜里,他看着照片里的顾怆,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再这样近距离看着他,如今愿望成真,指尖的暖意烫得他心口发颤。
贴好创可贴时,窗外的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渔港的灯火在远处的海面上闪烁,像谁把碎钻撒在了黑丝绒上,忽明忽暗。许悠悠起身走进厨房,铁锅与灶台碰撞发出“笃笃”的轻响,接着是水流声、打火声,没一会儿,一股鲜香味就飘了出来。他端着两碗面走出来,清汤里卧着两个圆滚滚的荷包蛋,蛋黄微微溏心,汤面上浮着几只肥嫩的蛤蜊,撒了点翠绿的葱花,香气瞬间填满了小小的屋子。“没什么好东西,就剩点早上的蛤蜊,将就吃点。”他把一碗面推到顾怆面前,自己拿起筷子,却先夹起那个最大的荷包蛋,小心翼翼地放进顾怆碗里,“你找我跑了大半个沿海,肯定累坏了,多补补。”
顾怆低头喝了口汤,鲜美的蛤蜊味混着鸡蛋的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胸口都热了。他抬头看向许悠悠,对方正低头吃面,嘴角沾了点葱花,随着咀嚼的动作轻轻晃。顾怆忍不住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擦掉那点绿色,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唇角,温热的触感让两人都顿了顿。许悠悠抬头时,刚好撞进顾怆的眼里,他的眼里盛着灯光,也盛着自己的样子,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有说不清的暖意从眼底漫出来,落在身上,把彼此的影子叠在沙发上,缠缠绕绕,再也分不出你我。
吃完面,顾怆没等许悠悠动手,主动端起碗筷走进厨房。许悠悠跟在后面,靠在门框上看着他:顾怆学着他白天的样子,先把碗里的残渣倒进垃圾桶,再放进清水里冲洗,手指不太灵活地捏着抹布,一点点擦过碗壁,偶尔没抓稳,碗就“叮当”撞一下水槽,溅起细小的水花。水流“哗哗”地响,混着窗外偶尔传来的浪涛声,还有顾怆小声的嘀咕(大概是在抱怨碗太滑),成了夜里最温柔的旋律。许悠悠靠在门框上,看着他生疏却认真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安稳——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就是有人愿意陪着他,哪怕连洗碗这样的小事都做得手忙脚乱。
收拾好厨房时,许悠悠从衣柜里翻出一套干净的睡衣,递到顾怆手里。睡衣是浅蓝色的纯棉布料,领口有些松垮,边角洗得发毛,却带着淡淡的肥皂香,是他昨天刚用海水晒过的。“只有这个了,可能有点小,你凑合一晚。”他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让顾怆住自己的小屋子,总觉得委屈了他。
顾怆接过睡衣走进卫生间,换好出来时,果然有些紧身,布料贴在身上,勾勒出浅浅的腰线。但衣服上满是许悠悠的气息,暖得让他格外安心。此时许悠悠已经铺好了床,是一张不大的双人床,床单是洗得发白的格子纹,上面铺着层薄被,晒过的阳光味混着肥皂香,扑面而来。“床有点小,委屈你挤挤。”他说着,把枕头往旁边挪了挪,腾出大半位置。
两人躺上床时,窗外的浪涛声更清晰了,“哗啦——哗啦——”,带着规律的节奏,像母亲哼的摇篮曲,温柔地裹着屋子。顾怆侧过身,看着身边的许悠悠,他闭着眼睛,呼吸均匀,长长的睫毛在微光里投下细小的阴影,左眼角的小痣若隐若现。顾怆轻轻伸出手,搭在他的腰上,刚碰到布料,许悠悠就像只找到归宿的小猫,立刻往他怀里缩了缩,手臂环住他的胳膊,脸颊贴着他的胸口,鼻尖蹭了蹭他的衬衫。
“顾怆,”许悠悠的声音带着刚要睡着的沙哑,含糊不清地飘出来,“明天我带你去赶早市,凌晨四点就得起,码头的渔获刚上岸,还带着海水的凉,张阿婆的海蛎煎最香,要放两勺辣酱才够味。”
顾怆收紧手臂,把他抱得更紧,下巴抵在他的发顶,闻着他发间淡淡的鱼鳞味与阳光味,心里满得快要溢出来。“好,”他的声音贴着许悠悠的耳朵,像海浪拍着礁石那样温柔,“以后每天都去,你剖鱼我递刀,你卖货我收钱,张阿婆的海蛎煎,我们天天吃。”
许悠悠没再说话,只是往他怀里又靠了靠,呼吸渐渐更均匀了。夜色渐深,渔港的灯火渐渐熄灭,只剩下远处的灯塔还亮着一点光,浪涛一遍遍拍打着礁石,像在为这迟来的重逢,唱一首绵长又安稳的歌。顾怆闭上眼睛,感受着怀里人的温热与心跳,终于不用再辗转寻觅,不用再对着空荡的办公室发呆,不用再在每个港口追问“有没有见过左眼角有痣的男生”——他的浪,他的风,他找了他一世的归处,都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在他稳稳的臂弯里。
作者有话要说
哎,看着这俩孩子窝在小床上相依着的模样,亲妈这颗悬了一年的心总算彻底落回肚子里了。
当初写许悠悠偷偷走的时候,我可是揪着心敲的字,既怕他太执拗委屈了自己,又怕顾怆找不到人熬得难受——毕竟一个是揣着心事不敢回头,一个是抱着执念四处乱撞,哪一个都让我心疼。后来写到顾怆腰上的疤、许悠悠掌心的茧,还有木盒里那些照片和纸条,笔都顿了好几回,总想着赶紧让他们重逢,可又怕太轻易了对不起这一年的等待。
现在好了,舟山的海风总算把这俩凑齐了,以后不用再写顾怆对着地图发呆,也不用写许悠悠剖鱼时盯着银镯走神了。接下来呀,就想给他们写点烟火气的小日子:凌晨赶早市时手里攥着的热豆浆,后厨里顾怆笨手笨脚递刀却没递稳的慌张,傍晚收摊后一起在防波堤捡贝壳的慢悠悠……总之,就是想让我的两个小可怜,往后都是暖乎乎的好日子。
你们要是有啥想看的小片段,也可以跟我说,亲妈一定安排!
舟山的晨雾裹着咸湿的海风,把渔港的石板路浸得发潮,踩上去黏着细碎的沙粒。顾怆跟着许悠悠钻进“浪里鲜”排档后厨时,天刚亮透——铁皮棚顶的雨棚还滴着昨夜的残露,水珠砸在不锈钢操作台的梭子蟹壳上,溅开一小片清光。许悠悠穿件洗得泛白的藏青工装背心,露出的手臂沾着鱼鳞的银屑,腕骨凸起的地方贴着块创可贴,是昨天剖鱼时被鱼鳍划的。
“你先帮我把这筐蛏子泡水里吐沙,盐撒一小勺就行。”他说话时尾音裹着海风的糙,指尖捏着把弯头剪刀,“咔嚓”一下剪开梅鱼的肚腹,鱼籽顺着刀刃滑进瓷碗里。顾怆应声接过竹筐,盯着盆里扭动的蛏子愣了两秒——那软乎乎的肉体裹着灰褐的壳,动起来像一群缩起脚的小虫子。他抬手抓盐罐时没拿稳,半罐粗盐“哗啦”砸进盆里,白花花铺了一层。
“哎——”许悠悠刚把梅鱼的内脏掏干净,回头就见盆里的蛏子直挺挺浮起来,壳张得老大,像被烫熟的玉簪。顾怆慌得去捞,指尖刚碰到盆沿,又带翻了旁边的姜蒜篮,紫皮蒜滚了一地,顺着石板缝钻进排水渠,“咕噜”一声没了影。
排档老板王叔叼着烟从外间进来,烟卷叼得嘴角歪着,瞅见满地狼藉“嗤”地笑出声:“小顾是城里来的文弱少爷吧?这蛏子是要腌成下酒的咸货呐?”
顾怆耳尖霎时红透,手还僵在半空——他长这么大没碰过厨房活计,连剥个鸡蛋都能弄碎壳。许悠悠却先蹲下身,掌心扣住顾怆的手腕把他拉到一边,弯腰捡蒜的动作很利落,发梢垂下来扫过顾怆的手背,带着海风的凉:“王叔别拿他打趣了,是我没说清楚盐的量。”他把蒜拢进篮里,又扯过旁边的清水桶,把浮着的蛏子捡出来冲了三遍,指尖在顾怆手背上轻轻碰了碰:“你去帮我把外面的遮阳伞撑开吧,那伞骨有点锈,得使点劲。”
顾怆攥着伞杆走到棚外时,晨雾刚好散了——朝阳把海面染成橘色,渔船的白帆从浪尖滑过,像撕了片云贴在水上。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伞支棱起来,回头看见许悠悠正替他洗那盆腌坏的蛏子:他指尖浸在凉水里,手腕上的旧银镯磕着盆沿,发出“叮铃”的细碎响,创可贴被水泡得发皱,露出一点泛红的伤口。晨光落在他发顶,把棕褐色的碎发染成浅金,顾怆忽然想起昨天重逢时,许悠悠掌心的温度——那温度裹着海风的潮,却烫得他心口发颤。
(二)忙乱里的“解围”
顾怆没敢再进后厨,捧着块抹布蹲在棚外擦折叠桌,连桌腿的缝隙都擦得发亮。没过多久,许悠悠端着盆洗好的贝类出来,胳膊肘碰了碰他的肩:“别擦了,过来帮我把这盆蛤蜊端到蒸锅里。”
顾怆赶紧起身接盆,谁知脚下踩着颗漏捡的蒜,“吱溜”一下往前滑——盆里的蛤蜊“哗啦”泼了一半,有几只滚到王叔脚边,壳张得老大吐着水。王叔刚点了根新烟,看着顾怆手忙脚乱捡蛤蜊的样子,笑得烟都抖掉了:“小顾啊,你这哪是帮忙,是来给我这排档‘添彩’的吧?再这么下去,我这后厨得提前下班咯。”
周围几个收拾渔获的伙计也跟着笑,顾怆的脸烧得像被朝阳烤着,蹲在地上攥着只蛤蜊,手指都僵了。许悠悠却把空盆往桌上一放,弯腰把顾怆拉起来,掌心按在他后背上轻轻拍了拍灰:“他头回碰这些,王叔你就别笑了——这盆蛤蜊本来就多,泼了正好够第一桌客人吃。”他说着捡起地上的蛤蜊扔进盆里,又扯过顾怆手里的抹布:“你去给那边刚坐的客人倒杯茶水吧,茶杯在柜台上,温的。”
等顾怆端着茶水回来,看见许悠悠正蹲在地上擦他滑出来的水印——他膝盖抵着石板路,工装裤的裤脚卷到小腿,露出一截沾着沙粒的脚踝,后背弯出个柔和的弧度。顾怆忽然想起去年许悠悠走之前,也是这样弯着腰,把他散落在沙发上的文件整理好,指尖划过他的笔记本,留下一道浅淡的折痕。那时候他总觉得许悠悠像阵风,抓不住也留不下,可现在这阵风落在他身边,带着咸湿的潮味,真实得让他想攥紧。
(三)黄昏时的“海风与心声”
日头沉到海平面时,排档的客人渐渐散了——最后一桌客人是对看日落的情侣,临走时把半瓶橘子汽水留在了桌上。许悠悠解下工装背心搭在胳膊上,露出的后背沾着点油渍,顾怆赶紧递过瓶冰可乐,指尖碰了碰他的手腕:“手疼不疼?”
许悠悠低头看了眼发皱的创可贴,笑着晃了晃手:“这点小伤算什么,上次剖金枪鱼,差点把手指削掉半块。”
王叔收账时塞给顾怆一包刚烤好的鱿鱼丝,挤眉弄眼:“小顾啊,下次来别碰这些活了,帮悠悠端端盘子就行——这小子今天手脚比平时快两倍,怕是怕你再把我这排档‘拆’了。”
许悠悠笑着捶了王叔一下,手背撞在王叔肩膀上,发出“咚”的闷响。他转身牵住顾怆的手——顾怆的掌心还沾着可乐罐的凉意,被许悠悠温热的指尖一裹,竟像揣了块暖玉。两人沿着渔港的防波堤走,夕阳把海面烫成一片碎金,浪涛拍着礁石,声音像揉皱的绸缎,裹着咸腥味往鼻腔里钻。
防波堤的石缝里长着丛海草,被浪涛拍得晃来晃去,像许悠悠那会离开时,看着他离自己越来越远那时好像感觉真的又要失去他了。顾怆忽然停下脚步,把许悠悠的手攥得更紧——他掌心的汗裹着海风的潮,把许悠悠的手指都浸得发黏。
“其实我昨天就想告诉你,”许悠悠踢着脚边的贝壳,沙粒从指缝漏下去,钻进鞋缝里,“我在这里攒了半年钱,本来想下个月回A市找你——我怕你早忘了我,又怕你还在等。”他说着抬起头,左眼角的小痣陷在夕阳里,像沾了点碎金,“我走的时候没敢告诉你,是怕你跟着我来这破地方,委屈了你。”
顾怆的喉结滚了滚,伸手碰了碰许悠悠眼角的痣——那痣软乎乎的,像颗沾了糖的小豆子。“我没忘。”他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碎眼前的夕阳,“我查了所有你可能去的沿海城市,每到一个港口就问渔船老板,有没有见过一个左眼角有颗小痣、笑起来有梨涡的男生。”他说着撩起衬衫下摆,露出腰侧一道浅疤——那是去年在温州找许悠悠时,摔下礁石划的,“这疤是找你的时候弄的,我总摸着它想,你肯定在某个浪尖上,等着我过去牵你的手。”
许悠悠的指尖忽然颤了一下,抬手环住顾怆的腰,脸贴在他胸口——顾怆的衬衫上沾着可乐的甜味,还有点蛤蜊的咸腥味,却让他觉得安稳。浪涛刚好涌上来,漫过两人的脚踝,凉意在皮肤上游走,却抵不过顾怆掌心的热。“顾怆,”他埋在顾怆胸口说,声音裹着海风的潮,“你不用再找了。我在这里,以后都在这里——或者,你想带我去哪里都好。”
顾怆弯腰把他裹进怀里,下巴抵在他发顶——许悠悠的发间沾着点鱼鳞的银屑,还有海风的咸,却软得像团云。“我哪里都不去,”他声音贴着许悠悠的耳朵,像海浪拍着礁石,“我就在这里,陪着你洗蛏子、蒸蛤蜊,陪着你看每天的日落——以后你的创可贴,我来帮你贴。”
夕阳沉得更低了,把两人交握的手染成橘色,浪涛卷着碎金涌过来,又退回去,像在重复一句没说出口的承诺。许悠悠抬起头,看见顾怆的眼睛里盛着半片夕阳,还有个小小的、笑着的自己——那是他等了轮回的风景,像把整个舟山的浪涛,都揉进了眼里。
归途向暖,灯火盈门
夕阳最后一抹橘红被海平面狠狠吞尽时,防波堤上的风已褪去白日的暖,裹着浪沫子往人骨缝里钻。许悠悠下意识往顾怆身边缩了缩,肩头微微耸起,工装背心搭在胳膊上,挡不住晚风的凉。顾怆眼疾手快,伸手将那件泛白的藏青背心往他肩上拢了拢,指尖顺带勾住他的腰往自己身侧带——两人的肩膀瞬间紧紧贴在一起,顾怆衬衫上残留的朝阳余温与淡淡的可乐味,透过布料一点点渗过来,稳稳压住了海风的咸寒。
“往这边抄近路,能少走几百米。”许悠悠反手扣紧顾怆的手,牵着他拐进一条窄巷。巷口堆着三两只藤筐,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海鳗干、鱿鱼干垂着边角,被夜风拂得轻轻晃荡,晒透的咸香混着藤筐的草木味,扑得人鼻腔发满。脚下的石板路比渔港主街凹凸得多,不少石块边缘被海水泡得发酥,许悠悠熟稔地避开一块松动的青石板,走两步就回头拽一下顾怆的手腕,掌心的薄茧蹭着顾怆的指腹,糙得却格外安心。“刚到这儿头一个月,我天天踩空这块石头,”他笑着用脚尖点了点那处凹陷的石板,左眼角的小痣随动作晃了晃,“有次赶早市搬扇贝,脚一滑差点摔进渠里,一筐扇贝碎了大半,赔了王叔半个月工钱,那阵子天天吃白粥就咸菜。”
顾怆低头盯着两人交握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他掌心那层硬茧——那天在A市的写字楼里,这双手还只握过钢笔和设计图,指腹光滑得能看清纹路,如今却刻满了海风与劳作的痕迹,每一寸粗糙都藏着他看不见的辛苦。“怎么不告诉我?”他的声音轻得像缕烟,被晚风卷着飘到许悠悠耳边,尾音里的心疼却藏不住。
许悠悠的脚步顿了半秒,转头看他时,渐暗的天光刚好落在他脸上,把棕褐色的碎发染成深棕,左眼角的痣也变得若隐若现。“哪能说啊,”他挠了挠头,语气带着点自嘲,“那时候租的棚屋就在码头边,一到雨天就漏雨,晚上得把盆碗摆一地接水,连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就是块铺在地上的旧床垫。你在城里住惯了好房子,过来还不得遭罪?”说话间已走到巷尾,一栋矮矮的两层小楼撞进眼里,墙面爬满深绿的爬山虎,卷须垂在窗沿边,窗台上摆着四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大小不一的贝壳,有的被打磨得发亮,有的还沾着浅褐的海泥,都是许悠悠一点点捡回来的。
“到了。”许悠悠掏出串挂着小贝壳的钥匙,指尖捏着钥匙转了两圈,插进锁孔轻轻一拧,“咔嗒”一声轻响,木门“吱呀”着推开,一股混着肥皂香、干柴味与淡淡鱼鲜的暖意,顺着门缝涌了出来,瞬间裹住了两人。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井井有条。墙角码着三捆劈得整齐的干柴,横切面还泛着浅黄的木色,应该是刚劈好没多久;中间摆着张缺了个角的旧木桌,桌腿上沾着未擦净的沙粒,桌面有几道浅浅的刀痕,是他平时择菜、剖鱼的痕迹;靠墙的水泥缝里,挤着几株耐盐的太阳花,花瓣虽已闭合,肥厚的叶片却透着鲜活的绿,叶尖还挂着傍晚浇的水珠。
顾怆跟着走进屋,客厅的灯光是暖黄色的,灯泡蒙着层薄灰,却丝毫不显昏暗。陈设简单得很:一张褪色的蓝布沙发,扶手处有些起球,却洗得干干净净,上面搭着件米白色针织衫——是去年他给许悠悠买的生日礼物,当时许悠悠还抱怨“太嫩了不适合干活”,却天天放在身边;茶几是缺了个角的木桌改的,上面摆着个掉了点瓷的搪瓷杯,杯身印着“舟山渔港”四个蓝字,旁边堆着三本翻旧的渔业杂志,页脚都卷了边,不少地方还画着小记号;墙上贴着张泛黄的渔港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六个小点,许悠悠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笑着解释:“那是我去过的码头,每去一个就圈一个,总想着说不定哪天能遇见你,到时候就能带你去看最好的风景。”
“你先坐,我烧点热水,海风凉,暖暖身子。”许悠悠松开他的手,转身走进厨房。顾怆在沙发上坐下,指尖抚过沙发扶手的布料,粗糙的布料上还残留着许悠悠的体温与咸香。他瞥见茶几底下露着个木盒的边角,伸手拖出来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他的照片:有今年在公司楼下被同事抓拍的侧影,有他参加设计展会时的合影,甚至还有一张他低头写文件的特写,应该是许悠悠趁他加班时偷偷拍的。照片底下压着张折得整齐的纸条,字迹带着海风的爽利,却有些地方洇着浅痕,像是被水打湿过:“今天又看了你的照片,扇贝价涨了,再攒三个月,就回A市找你。”
顾怆的喉结轻轻滚了两下,指尖捏着那张薄纸,只觉得分量沉得很。他小心地把纸条折回原样,刚将木盒推回茶几底下,就见许悠悠端着两杯热水过来,手里还拎着个深蓝色的帆布医药箱,边角都磨破了。“过来,把你腰侧的疤给我看看。”他把水杯放在茶几上,杯底垫着块布,怕烫坏桌面,随即拉过顾怆的胳膊,语气里带着不容拒绝的认真,眼角的痣都透着执拗。
顾怆无奈地笑了笑,伸手撩起衬衫下摆——一道浅粉色的疤痕横在腰侧,约莫三寸长,边缘还有些不规则的凸起,是上个月在温州爬礁石时摔的,当时流了不少血,简单缝了几针就继续找他。许悠悠的指尖轻轻拂过疤痕边缘,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玻璃,眼神瞬间沉了下去,自责爬满了眼底:“都怪我,当时要是能让你等会,你也不会遭这份罪……”
“傻话。”顾怆反手抓住他的手,按在自己的腰上,温热的触感透过皮肤传过来,“能找到你,这点疤算什么?”他的目光落在许悠悠腕上发皱的创可贴,指尖轻轻掀起边角——底下的伤口泛着红,周围的皮肤被水泡得发白,还有细小的鱼鳞粘在旁边。“倒是你,伤口都泡成这样了,还天天剖鱼。”
许悠悠愣了愣,才想起这是昨天被金枪鱼鳍划的,忙说“不碍事”,却被顾怆按住手不许动。他打开医药箱,里面的碘伏、纱布、创可贴都是最基础的款式,却码得整整齐齐,碘伏瓶的标签都贴得方方正正。顾怆倒了点碘伏在棉签上,手腕微微悬着,生怕力道重了弄疼他,一点点顺着伤口边缘涂抹。许悠悠乖乖坐在沙发上,目光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灯光把他的睫毛映得很长,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每一根都清晰可见。这是他想了一年的模样,无数个深夜里,他看着照片里的顾怆,总想着什么时候能再这样近距离看着他,如今愿望成真,指尖的暖意烫得他心口发颤。
贴好创可贴时,窗外的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渔港的灯火在远处的海面上闪烁,像谁把碎钻撒在了黑丝绒上,忽明忽暗。许悠悠起身走进厨房,铁锅与灶台碰撞发出“笃笃”的轻响,接着是水流声、打火声,没一会儿,一股鲜香味就飘了出来。他端着两碗面走出来,清汤里卧着两个圆滚滚的荷包蛋,蛋黄微微溏心,汤面上浮着几只肥嫩的蛤蜊,撒了点翠绿的葱花,香气瞬间填满了小小的屋子。“没什么好东西,就剩点早上的蛤蜊,将就吃点。”他把一碗面推到顾怆面前,自己拿起筷子,却先夹起那个最大的荷包蛋,小心翼翼地放进顾怆碗里,“你找我跑了大半个沿海,肯定累坏了,多补补。”
顾怆低头喝了口汤,鲜美的蛤蜊味混着鸡蛋的香,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胸口都热了。他抬头看向许悠悠,对方正低头吃面,嘴角沾了点葱花,随着咀嚼的动作轻轻晃。顾怆忍不住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擦掉那点绿色,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唇角,温热的触感让两人都顿了顿。许悠悠抬头时,刚好撞进顾怆的眼里,他的眼里盛着灯光,也盛着自己的样子,两人相视一笑,没有说话,却有说不清的暖意从眼底漫出来,落在身上,把彼此的影子叠在沙发上,缠缠绕绕,再也分不出你我。
吃完面,顾怆没等许悠悠动手,主动端起碗筷走进厨房。许悠悠跟在后面,靠在门框上看着他:顾怆学着他白天的样子,先把碗里的残渣倒进垃圾桶,再放进清水里冲洗,手指不太灵活地捏着抹布,一点点擦过碗壁,偶尔没抓稳,碗就“叮当”撞一下水槽,溅起细小的水花。水流“哗哗”地响,混着窗外偶尔传来的浪涛声,还有顾怆小声的嘀咕(大概是在抱怨碗太滑),成了夜里最温柔的旋律。许悠悠靠在门框上,看着他生疏却认真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就是他想要的安稳——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就是有人愿意陪着他,哪怕连洗碗这样的小事都做得手忙脚乱。
收拾好厨房时,许悠悠从衣柜里翻出一套干净的睡衣,递到顾怆手里。睡衣是浅蓝色的纯棉布料,领口有些松垮,边角洗得发毛,却带着淡淡的肥皂香,是他昨天刚用海水晒过的。“只有这个了,可能有点小,你凑合一晚。”他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让顾怆住自己的小屋子,总觉得委屈了他。
顾怆接过睡衣走进卫生间,换好出来时,果然有些紧身,布料贴在身上,勾勒出浅浅的腰线。但衣服上满是许悠悠的气息,暖得让他格外安心。此时许悠悠已经铺好了床,是一张不大的双人床,床单是洗得发白的格子纹,上面铺着层薄被,晒过的阳光味混着肥皂香,扑面而来。“床有点小,委屈你挤挤。”他说着,把枕头往旁边挪了挪,腾出大半位置。
两人躺上床时,窗外的浪涛声更清晰了,“哗啦——哗啦——”,带着规律的节奏,像母亲哼的摇篮曲,温柔地裹着屋子。顾怆侧过身,看着身边的许悠悠,他闭着眼睛,呼吸均匀,长长的睫毛在微光里投下细小的阴影,左眼角的小痣若隐若现。顾怆轻轻伸出手,搭在他的腰上,刚碰到布料,许悠悠就像只找到归宿的小猫,立刻往他怀里缩了缩,手臂环住他的胳膊,脸颊贴着他的胸口,鼻尖蹭了蹭他的衬衫。
“顾怆,”许悠悠的声音带着刚要睡着的沙哑,含糊不清地飘出来,“明天我带你去赶早市,凌晨四点就得起,码头的渔获刚上岸,还带着海水的凉,张阿婆的海蛎煎最香,要放两勺辣酱才够味。”
顾怆收紧手臂,把他抱得更紧,下巴抵在他的发顶,闻着他发间淡淡的鱼鳞味与阳光味,心里满得快要溢出来。“好,”他的声音贴着许悠悠的耳朵,像海浪拍着礁石那样温柔,“以后每天都去,你剖鱼我递刀,你卖货我收钱,张阿婆的海蛎煎,我们天天吃。”
许悠悠没再说话,只是往他怀里又靠了靠,呼吸渐渐更均匀了。夜色渐深,渔港的灯火渐渐熄灭,只剩下远处的灯塔还亮着一点光,浪涛一遍遍拍打着礁石,像在为这迟来的重逢,唱一首绵长又安稳的歌。顾怆闭上眼睛,感受着怀里人的温热与心跳,终于不用再辗转寻觅,不用再对着空荡的办公室发呆,不用再在每个港口追问“有没有见过左眼角有痣的男生”——他的浪,他的风,他找了他一世的归处,都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在他稳稳的臂弯里。
作者有话要说
哎,看着这俩孩子窝在小床上相依着的模样,亲妈这颗悬了一年的心总算彻底落回肚子里了。
当初写许悠悠偷偷走的时候,我可是揪着心敲的字,既怕他太执拗委屈了自己,又怕顾怆找不到人熬得难受——毕竟一个是揣着心事不敢回头,一个是抱着执念四处乱撞,哪一个都让我心疼。后来写到顾怆腰上的疤、许悠悠掌心的茧,还有木盒里那些照片和纸条,笔都顿了好几回,总想着赶紧让他们重逢,可又怕太轻易了对不起这一年的等待。
现在好了,舟山的海风总算把这俩凑齐了,以后不用再写顾怆对着地图发呆,也不用写许悠悠剖鱼时盯着银镯走神了。接下来呀,就想给他们写点烟火气的小日子:凌晨赶早市时手里攥着的热豆浆,后厨里顾怆笨手笨脚递刀却没递稳的慌张,傍晚收摊后一起在防波堤捡贝壳的慢悠悠……总之,就是想让我的两个小可怜,往后都是暖乎乎的好日子。
你们要是有啥想看的小片段,也可以跟我说,亲妈一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