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3章 陈玄策平叛,李汉生剿匪-《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

  隔日,沈知韫得知陈玄策要动兵离开。

  “华中一地百姓暴动,皇帝派我前去平定叛乱,你等我回来。”

  他看得出今日匆忙,坐下后灌了一大口茶水。

  沈知韫轻声“啊”了一下,显然很惊讶:“这么快就要离开?”

  他有些无奈,握了握她的手:

  “皇上这是看重我,你等着我挣军功回来,不知县主殿下可应允?”

  这模样,像是恩爱的丈夫临别前依依不舍。

  沈知韫笑道:“自然,你得了军功,我替你欢喜。”

  闻言,陈玄策神色一缓,眉眼柔和。

  “这次走得也匆忙,还有不少事情还没安排好,我叫崔凛留下护你,你安心待在这里。”

  闻言,沈知韫却摇摇头:“崔凛如今是中军校尉,正是一展身手的时候,留下护我不是大材小用?”

  “夫君去平叛,正是需要人手之际。”

  他道:“没事,我身边还有不少人可用,李汉生这次也跟我离开。”

  沈知韫一顿:“李校尉的老母多年卧病在床,他哪能安心?”

  “上次我去他家,他都是不小的官身,日子却过得紧巴,院中除了伺候老母的婆子和方夫人身边的侍女,就一个看门跑腿的下人、和一个洒扫做饭的婆子。”

  “可见这钱都花在他老母身上,你不如叫他留下,既能安心做事,又能看顾母亲?”

  闻言,陈玄策想了想:“有几分道理,这次换崔凛过去?”

  沈知韫给他倒了杯茶:“我只是建议,具体还得看你安排。”

  陈玄策大笑,一把将她搂到怀中:“县主当真贤惠体贴。”

  他听见这几日秋月的称呼,故意打趣她。

  沈知韫没好气地推了他一把,故作不耐,实则真心实意:

  “赶紧走吧,净呆在这里烦我。”

  闻言,陈玄策也不得多待,无奈摇头离开。

  回到书房,他派人告知崔凛随自己出征平叛一事。

  崔凛原先早得到风声,知道这次出征安排,心中正是失落,闻言自是激动不已:“替我多谢将军。”

  他心头平复几分,知道自己本被安排守在城中,不知为何将军突然改了主意,试探一问。

  前来传话的小将与他原先就亲近,不介意透露些消息:“好像是从夫人那回来,就改了主意,李校尉留下,侍奉老母,看守城池。”

  崔凛一愣,心中喃喃,原来是夫人……

  另一边,李汉升原先还担心这次离开很久,他娘身体刚有好转,他放心不下,而且剿匪一事还没成,犹豫着是不是该主动和将军说一声,却被方娘子拦下。

  “你真是不识好歹,有多少人想去还没这个机会呢!”

  “这一次你要是拒了,下次将军还会考虑你吗?日后后悔了,有你好看的。”

  李汉升也知道这个道理,丧丧地应了一声。

  又去看了他娘。

  出来之后,却见有人传来这个好消息,嘴角一咧:“将军体贴俺!俺会好好守着城里!”

  等人走后,方娘子打了他一下:

  “什么将军体贴,明明是夫人明白你的孝心。”

  “还有——”

  “你现在好歹也是个官,能不能不要老是俺来俺去,你知不知道背后有人怎么笑你!”

  李汉升见她动怒,连忙安慰:

  “好娘子别生气,俺改还不成!”

  ……

  将军府。

  书房后的密室里,陈玄策的两位心腹幕僚正侯着。

  一人姓周,多年怀才不遇,心灰意冷之下,得逢明主。

  另一人姓林,曾是上一任天官冢宰的幕僚,后来投入陈玄策的名下。

  两人都有大才,平日里陈玄策待他们极其礼遇。

  几人商议这次平叛一事。

  皇帝或许对他不满,但不能否认如今还要倚靠他的能力。

  这次华中一带旱灾可怖,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暴乱频频。

  暴民夺走两城,打退三波镇压叛乱的朝廷大军,皇帝震怒。

  因此边关稍微安稳,他迫不及待派陈玄策出兵。

  他必须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针对华中局势,两位先生早有看法,他们商议了整整两注香的功夫。

  暂定布局之后,周幕僚问起城中的安排:“此次没个三五个月,怕是不能回来。不知城中如何安排,还是如之前那般,交由范副将与宋司马两人?”

  闻言,陈玄策听出什么:“先生有何高见?”

  周幕僚摇摇头:“不敢,只是上次戎狄来袭,夫人情急之下替主公决策,统揽全局,行事缜密,其才德有目共睹。”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将军在外作战,夫人在城中替主公安抚人心,替您扬恩,才能更好稳定后方。”

  “有些事情,由夫人出面代主公行事,想来效果更佳。”

  林幕僚却没说话。

  他自认比周忘尘更老辣一些,不掺和上位者那些是非,左不过将军心中自有思量。

  陈玄策沉思:“先生所言不无道理。可惜,夫人操持后勤、安抚将士已帮了我大忙,何须再让她劳心劳神?”

  他温和拒绝,未见锋芒。

  周幕僚微微皱眉,知道他定了主意,自是倔强难改,不再劝说。

  林幕僚轻饮了口茶水,掩去嘴角笑意。

  哎,瞧他怎么说的?

  主公虽是勇武过人,用兵如神,但到底心怀戒备。

  那可是明威将军之女。

  主公虽不喜别人谈起当初他依仗岳家提拔一事,若是夫人在军中声望越重,怕是他心里不舒坦。

  林幕僚微不可察地冲着对面挑眉。

  老家伙,今日赌约是你输了。

  ……

  陈玄策离城,沈知韫和几个将领去送别。

  众目睽睽之下,他没说什么,只叫沈知韫等着自己回来,又吩咐李汉升等将领继续消灭匪徒,稳定周边。

  而后,他利落地翻身上马,只带了五百轻骑离开。

  大军调动不易,皇帝早有安排,叫他可统领华中周边的守兵,旨在将暴民一网打尽。

  这时候正好入冬,风吹得冷。

  “该回去了。”

  沈知韫转身上轿前,她顿住,看向一旁的李汉升:“李校尉,不知令尊近日如何?”

  李汉升拱手,客气一礼:“俺娘好多了,说话都有劲儿了。”

  闻言,她笑着应好。

  “令尊身子好,我也就安心了。”

  一旁的范副将询问她可安好?

  昨日沈知韫受惊回城之事,毕竟是探望他的老妻。

  沈知韫温声道:“只是我运气不好,正巧遇到劫匪拦路,李校尉剿匪,算是为我报仇。”

  “只是这劫匪既然敢与官兵对上,定然有几分底气,或许是借助地形,易守难攻……李校尉还请小心,千万别疏忽大意。”

  李汉升一拍胸膛:“夫人放心,包在俺身上。”

  等沈知韫离开后,他也率领三千将士去剿匪。

  沈知韫回府休息去了,今日给陈玄策送行,害她一大早起来。

  好长一段时间不用见到陈玄策,她在府里当家做主,心里松快极了。

  睡醒后,处理了一下午杂事。

  她派人去问李汉升的情况。

  过了好一会儿,秋月过来回话,说是李校尉依旧未归。

  怕是劫匪难缠。

  她知道城外有劫匪作乱,故意带着秦岳往那几个方向过去,正好叫秦岳借机趁乱逃离。

  不知秦岳可曾顺利回去?

  不然,原先许下的十二当家可真成了一句空话。

  第二日,沈知韫依旧没有收到李汉升的消息。

  她眉头微微皱起。

  不应该,李汉生带走三千将士。

  劫匪千人左右,即便他们熟悉地形,可李汉升身经百战,总不会那么快便被打垮。

  直到第二日夜间,依旧未收到李汉升等人的消息,沈知韫坐不住了。

  她主动联系了范副将。

  范副将听闻,叫人传话:“夫人放心,城外地形复杂一时被耽搁也是常有之事,我已经派人去联络。”

  即便这么说,沈知韫依旧不安心。

  上辈子,或许因为戎狄只是暂缓战事,朔风少有商贩往来,那群劫匪不至于如此兴风作浪。

  陈玄策是因汪映葭出城赏景受惊,才察觉劫匪狂妄,叫人剿匪。

  当时李汉生跟着他去平叛,率军剿匪之人是范副将,他苦苦周旋了四五日才负伤而归。

  沈知韫那时因为屹川之死,卧病在床,却听下人提起,说是此次剿匪着实惊险。

  这群劫匪敢在边关混乱之地做着杀人越货的买卖,自然有几分能耐,听说他们倚靠的是一处鹰嘴涧。

  入口宽敞,可进去之后骤然缩紧,仅容两人宽,抬头就是一线天,进去后,本以为会有路,却是三面环山的死胡同!

  若是有人企图杀来,他们把人引到那里去,周边早有人埋伏在高崖两侧,备好滚木雷石,堵死首尾两头。

  想来李汉升怕是落入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