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刻进历史-《我用超量智脑翻天覆地》

  协会长一发话,三千协会成员们全体立刻站了起来。

  这不仅仅是听从当代协会长的指令,更是协会成员们对于陈老良苦用心的一份尊敬。

  在生命尽头考虑自己与家人是人之常情,但能考虑到整个数学界则是人间佳话。

  这其实也是华夏文化和其它国家文化区别之处。

  “传承”这两个字是深刻在华夏人骨子里底蕴。

  所以华夏人能理解,而国外人则是惊叹感慨。

  今天他们就要将这个数学界的佳话推向整个学术界,这样对于整个数学家协会的形象都会有一种正面加持。

  更何况陈老国籍以及身份特殊,美利坚这个霸主以及华夏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双方背书。

  全球没有任何一方势力胆敢在这两个国家面前惹是生非,除非他们已经做好不在蓝星上生存的准备。

  前排协会成员们都起身了,后排相关的从业人员不管心里乐意不乐意都要起身。

  多加新闻媒体镜头在四周左右,场馆内还有协会的监控,谁敢这个时候特立独行就是在找死。

  全场一分钟脱帽默哀。

  这一名场面不出意外将被记者直接搬上热点新闻。

  从此陈老身后名或许要多上一个数学领域的天下半师的称号。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默哀时间到。

  协会长蒂莫西·高尔斯继续开口。

  “感谢各位的配合。

  趁此机会,我本人代表协会在此提前宣布一个消息。

  考虑到目前数学领域内新人在数学研究层面的资本以及规模上难以与领域内先进者相提并论,因此协会准备特立一个数学新人奖项。

  至于新人奖项的资格要求限制条件以及获奖后的相关奖励将在今天过后于全球数学家官网上公布,欢迎各位要点前往官网上查看。

  而在这里,我将正式把这数学新人将命名为陈省身新人奖,以此永久纪念陈老为数学界做出的杰出贡献!”

  高尔斯此一言瞬间激起千层浪。

  这不仅仅是因为奖项名字的事情,还有奖项本身也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要知道全球数学家协会的奖项可是非常过硬的。

  这么说吧,其它学科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形成统一,所以理论上最高奖项是诺奖。

  唯有数学奖项从来没有外流,从来都是全球数学家协会内部颁发,代表的是数学领域绝对的荣誉还有地位。

  而这些奖项三到五年才评选一次,奖项从人数最多的数学贡献奖、沃尔夫数学奖、到终身菲尔兹奖一共也不过三个奖项。

  三个类目的奖项加起来单次能获奖的人最多不超过十五个,相比于三千人的协会正式成员而言绝对算是僧多粥少了。更何况还有个人重复获奖的情况出现,所以开辟一个新的奖项绝对是大势所趋。

  高尔斯反应也是非常迅速,直接将这新出的奖项与陈老联系起来,纪念陈老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广的作用,相信媒体报道的时候一定也会带上新奖项的事情,所以这一波协会可以说是赢麻了。

  ………………

  反客为主的时间到了。

  蒂莫西·高尔斯回头看了秦衡一眼。

  秦衡立刻心领神会上前一步,而高尔斯则是让出主讲台同时开口说道:“下面论证继续,请G组进行质疑。”

  G组成员闻言之后面面相觑,如今都已经变成这种情况了,他们还能质疑什么呢,再质疑下去他们脸还要不要了。

  G成员当中大佬巨佬们小声商议了一下,再次确认了没有人发现秦衡在发言当中存在错漏的情况后,一张纸条交到了发言人爱德华·艾尔利克斯手上。

  爱德华·艾尔利克斯看了眼纸条,脸上露出了微笑。

  秦衡看在眼中,回想心中莫名觉得爱德华似乎对于这个结果早有预料。

  下一秒爱德华发言说道:“G组对论证结果无异议。”

  高尔斯当即主持道:“既然如此,G组质疑点突破,本轮论证结束。下面进入休息时间,各位可以有序退场。”

  话音刚落,多家新闻媒体记者蜂拥而上,直接围住了蒂莫西·高尔斯和秦衡两人,这些都是准备拿第一手专访资料的新闻人。

  秦衡见状第一时间想逃却逃不开,因为协会长高尔斯伸出了他那邪恶的大手,牢牢的抓着秦衡。

  一老一少并肩而立的画面看起来十分和谐,记者的镜头也是连连抓拍这一幕,对他们而言新闻播出时的封面这就有了。

  高尔斯拿起话筒开始慷慨激昂的说出自己和陈老协会长神交已久的那些过往云烟,以及对秦衡这个优秀年轻人未来的看好。

  秦衡发现,像高尔斯以及马丁这种外国人似乎对于说故事这种事有一种天生的本能,一旦开启那可真是滔滔不绝。

  什么数学家协会过往历史和传承,肩负了人类文明的基石与发展,一些有的没的直接将数学吹出了花。

  无处可逃的秦衡只能面无表情的听着,心中满肚子槽点却无处倾泻。

  与秦衡相反的就是那些新闻媒体记者,这些人明明连高数都听不懂,但却对高尔斯口中那些玄之又玄的数学小故事如痴如醉。

  记者们还时不时能发出一些感叹词提供情绪价值,说是一群质量极高的听众也不为过,和高尔斯可以说是双向奔赴了。

  而夹在这当中唯一受苦受难的就只有秦衡一人而已。

  当然,秦衡无法抱怨什么。

  高尔斯刻意将他留下的是出于好意,可以说是将秦衡的名气和地位彻底固定住。

  霍奇猜想的论证成功与否暂无定论。

  但仅凭着今天陈老这个故事,秦衡就已经将自己刻进了数学历史当中。

  至于能刻的有多深,那还要看这个故事流传的有多广泛,普通人能不能被这个故事里陈老的精神感动到等等因素。

  而在这其中,新闻媒体的推广作用以及态度是非常关键的。

  这也是高尔斯无视了秦衡的个人意愿,强迫他留下来和自己接受采访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