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景宸这边的悠闲不同,裴忌的队伍正快马加鞭往临江府赶。官道旁的树林里,几匹骏马喷着白气,裴忌靠在老槐树上,闭着眼养神。
他胡茬冒了半寸,眼底的青黑像泼了墨,身上的玄色劲装沾了不少尘土和草屑。
清风从马上跳下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碗里是掰碎的硬饼,泡在温水里,算是软和些。
他递过去的时候,手还护着碗沿,怕洒了:“二爷,吃点东西吧。您这两天就没正经吃几口,再这么熬,身体扛不住。”
裴忌缓缓睁开眼,眼底的红血丝很明显。他接过碗,指尖碰着碗沿,温温的。“还有多远?”声音有些沙哑,像是磨了砂纸。
“照咱们的脚程,最晚后日一早就能到临江府。”清风站在他身边,压低声音,“咱们抄的是小路,应该能追上二殿下。到了临江府,您先休整一下,然后咱们再去找二殿下汇合。”
裴忌喝了口泡饼的水,喉结动了动。“到了临江府,你就别跟着我了。”他从怀里摸出一张画像,递过去——那是江晚宁的画像,边角被他揣得有些软,“你带着画像,再挑几个手脚麻利的暗卫,分散开找。找到人了,就去临安跟我汇合。”
“可二爷……”清风急了,往前凑了一步,“临江府有瘟疫,您身边没人跟着怎么行?不如让暗卫去寻人,属下跟着您,也好有个照应。”
裴忌抬眼看向他,眼神很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件事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清风看着他的眼神,心里一沉——他知道江晚宁在裴忌心里的分量,也不再劝,只接过画像,郑重地抱在怀里:“二爷放心,属下就是把江南翻过来,也一定找到表小姐。”
“若是……”清风的声音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犹豫,“若是表小姐......您知道眼下的江南可不比从前。”清风没有明说,可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裴忌的手指猛地攥紧了手里的碗,指节泛白,水从碗边晃了出来,滴在草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沉默了片刻,声音低却有力,像砸在石头上:“不管是死是活,我都要找到她。”
说完,他把碗里剩下的泡饼一口咽下去,翻身上马。玄色的身影落在马背上,马鞭一扬,清脆的鞭声划破树林的寂静。
几匹骏马跟着扬起蹄子,朝着临江府的方向奔去,马蹄声震震,惊得树上的飞鸟扑棱着翅膀,飞向暮色渐沉的天空。
而此刻的临江府陈宅,夜色已经浓了。陈青山自从自告奋勇负责城外的防疫棚后,回来的一天比一天晚,有时甚至彻夜不归。
陈夫人放心不下,每晚都坐在堂屋里等,桌上的茶热了又凉,凉了又热,直到听见院门外的脚步声,才肯去睡。
江晚宁怕她孤单,每天晚上都过来陪她说话。此刻,两人坐在窗边,月色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陈夫人手边的针线笸箩上,线轴滚了半圈,缠着的青线松了头。
“万幸青川和青海不在江南。”陈夫人望着窗外的月亮,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摩挲着针线笸里的顶针,“那两个孩子,性子随了青山,都是急脾气,要是在这儿,肯定耐不住性子待在家里,非要去城外帮忙不可。到时候我这颗心,更是悬在半空了。”
“师母别担心。”江晚宁握着陈夫人的手,那手有些凉,“青山兄长做事稳重,知道要顾着自己的身子;青川和青海在京里,有景阳候府照应,肯定会平平安安的。再说,青山兄长现在做的是救人的大事,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师母应该为他骄傲才是。”
“我自然骄傲。”陈夫人笑了笑,眼里却带着泪光,“可为人父母的,哪能不担心?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只要没看见他平平安安站在我面前,我这心就落不下来。”
“师母放心吧,还有沐辰他们跟青山兄长一起,必然出不了什么乱子的。”
“雪儿,这么晚了,你快回去睡吧。白日还要看医书,晚上再这么陪着我,时间长了,身体该吃不消了。”陈夫人忍不住担忧道。
“不妨事的,左右青山兄长和沐辰不回来,我也睡不着。我还让春桃在小厨房看着药膳。最近青山兄长劳累,该好好补补才是。”
陈夫人见状也不再劝了,只是慈爱的拍了拍江晚宁的手,随即说道:“你有心了,你看,我在家闲着无事,为你绣了一条帕子,还差几针就......哎呦。”
陈夫人话音未落,就赶忙抬手,只见银针一不小心刺入手中,手上的帕子也被鲜血染红。
“师母,您没事吧?”
江晚宁急忙起身查看,只见天青色的锦帕上绣着的并蒂莲,此刻被一滴鲜血染红。
而陈夫人见状不禁蹙眉道:“这......这是不是......”陈夫人一脸的担忧。总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
“师母别多想,定是您有些困乏了,才会一不小心的。不会有事的。”江晚宁笑着从陈夫人手中接过锦帕,又随手倒了一杯茶放在陈夫人身旁。
江晚宁还想再说些安慰的话,可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哐哐哐”的砸门声——不是轻轻的叩门,是用拳头猛捶门板的声音,又急又重,像是要把门板撞开。连窗棂都跟着颤了颤,桌上的茶碗晃了晃,溅出几滴茶水。
堂屋里的两人听到声响瞬间就都愣住了,陈夫人手里的顶针“当啷”一声掉在笸箩里,夜色里的砸门声还在继续,混着外面隐约的呼喊声,让原本安静的夜晚,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他胡茬冒了半寸,眼底的青黑像泼了墨,身上的玄色劲装沾了不少尘土和草屑。
清风从马上跳下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碗里是掰碎的硬饼,泡在温水里,算是软和些。
他递过去的时候,手还护着碗沿,怕洒了:“二爷,吃点东西吧。您这两天就没正经吃几口,再这么熬,身体扛不住。”
裴忌缓缓睁开眼,眼底的红血丝很明显。他接过碗,指尖碰着碗沿,温温的。“还有多远?”声音有些沙哑,像是磨了砂纸。
“照咱们的脚程,最晚后日一早就能到临江府。”清风站在他身边,压低声音,“咱们抄的是小路,应该能追上二殿下。到了临江府,您先休整一下,然后咱们再去找二殿下汇合。”
裴忌喝了口泡饼的水,喉结动了动。“到了临江府,你就别跟着我了。”他从怀里摸出一张画像,递过去——那是江晚宁的画像,边角被他揣得有些软,“你带着画像,再挑几个手脚麻利的暗卫,分散开找。找到人了,就去临安跟我汇合。”
“可二爷……”清风急了,往前凑了一步,“临江府有瘟疫,您身边没人跟着怎么行?不如让暗卫去寻人,属下跟着您,也好有个照应。”
裴忌抬眼看向他,眼神很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件事交给别人我不放心。”
清风看着他的眼神,心里一沉——他知道江晚宁在裴忌心里的分量,也不再劝,只接过画像,郑重地抱在怀里:“二爷放心,属下就是把江南翻过来,也一定找到表小姐。”
“若是……”清风的声音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犹豫,“若是表小姐......您知道眼下的江南可不比从前。”清风没有明说,可言下之意已经很明显了。
裴忌的手指猛地攥紧了手里的碗,指节泛白,水从碗边晃了出来,滴在草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他沉默了片刻,声音低却有力,像砸在石头上:“不管是死是活,我都要找到她。”
说完,他把碗里剩下的泡饼一口咽下去,翻身上马。玄色的身影落在马背上,马鞭一扬,清脆的鞭声划破树林的寂静。
几匹骏马跟着扬起蹄子,朝着临江府的方向奔去,马蹄声震震,惊得树上的飞鸟扑棱着翅膀,飞向暮色渐沉的天空。
而此刻的临江府陈宅,夜色已经浓了。陈青山自从自告奋勇负责城外的防疫棚后,回来的一天比一天晚,有时甚至彻夜不归。
陈夫人放心不下,每晚都坐在堂屋里等,桌上的茶热了又凉,凉了又热,直到听见院门外的脚步声,才肯去睡。
江晚宁怕她孤单,每天晚上都过来陪她说话。此刻,两人坐在窗边,月色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陈夫人手边的针线笸箩上,线轴滚了半圈,缠着的青线松了头。
“万幸青川和青海不在江南。”陈夫人望着窗外的月亮,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摩挲着针线笸里的顶针,“那两个孩子,性子随了青山,都是急脾气,要是在这儿,肯定耐不住性子待在家里,非要去城外帮忙不可。到时候我这颗心,更是悬在半空了。”
“师母别担心。”江晚宁握着陈夫人的手,那手有些凉,“青山兄长做事稳重,知道要顾着自己的身子;青川和青海在京里,有景阳候府照应,肯定会平平安安的。再说,青山兄长现在做的是救人的大事,这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师母应该为他骄傲才是。”
“我自然骄傲。”陈夫人笑了笑,眼里却带着泪光,“可为人父母的,哪能不担心?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只要没看见他平平安安站在我面前,我这心就落不下来。”
“师母放心吧,还有沐辰他们跟青山兄长一起,必然出不了什么乱子的。”
“雪儿,这么晚了,你快回去睡吧。白日还要看医书,晚上再这么陪着我,时间长了,身体该吃不消了。”陈夫人忍不住担忧道。
“不妨事的,左右青山兄长和沐辰不回来,我也睡不着。我还让春桃在小厨房看着药膳。最近青山兄长劳累,该好好补补才是。”
陈夫人见状也不再劝了,只是慈爱的拍了拍江晚宁的手,随即说道:“你有心了,你看,我在家闲着无事,为你绣了一条帕子,还差几针就......哎呦。”
陈夫人话音未落,就赶忙抬手,只见银针一不小心刺入手中,手上的帕子也被鲜血染红。
“师母,您没事吧?”
江晚宁急忙起身查看,只见天青色的锦帕上绣着的并蒂莲,此刻被一滴鲜血染红。
而陈夫人见状不禁蹙眉道:“这......这是不是......”陈夫人一脸的担忧。总觉得不是什么好兆头。
“师母别多想,定是您有些困乏了,才会一不小心的。不会有事的。”江晚宁笑着从陈夫人手中接过锦帕,又随手倒了一杯茶放在陈夫人身旁。
江晚宁还想再说些安慰的话,可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哐哐哐”的砸门声——不是轻轻的叩门,是用拳头猛捶门板的声音,又急又重,像是要把门板撞开。连窗棂都跟着颤了颤,桌上的茶碗晃了晃,溅出几滴茶水。
堂屋里的两人听到声响瞬间就都愣住了,陈夫人手里的顶针“当啷”一声掉在笸箩里,夜色里的砸门声还在继续,混着外面隐约的呼喊声,让原本安静的夜晚,瞬间变得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