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这个项目绝不会烂尾-《重生1975,我靠赶海养娇妻》

  张厅长接过陈诚递来的那沓厚厚的规划图纸。

  他没急着展开,只是用指尖不轻不重地敲了敲封面,发出“笃笃”两声。

  这声音不大,却让旁边的县委书记心头一紧,他连忙上前一步,脸上堆着的笑都快挂不住了:“张厅长,您瞧瞧,陈总这个项目,可是我们县今年头号的重点工程,市里都批了的!”

  “重点工程?”

  张厅长终于抬了抬眼皮,慢条斯理地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全省的重点工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能不能干成,可不是嘴上说说,纸上画画就行的。”

  话音一落,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县委书记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陈诚脸上的笑容没变,依旧是那副热情周到的模样。

  他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完了。

  准备好的那套说辞,怕是半句都用不上了。

  这位张厅长,今天压根不是来看项目的。

  这是冲着他来的。

  一瞬间的念头,如电流般窜过陈诚的四肢百骸。

  “张厅长说得对。”

  就在县委书记快要急出心脏病的时候,陈诚脸上的笑容反而更深了,他从张厅长手里抽回那沓厚重的规划图,看都没看,反手就递给了身后的霍明轩。

  “收起来,用不上了。”

  三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三记耳光,抽得在场所有清河县的干部心里一哆嗦。

  霍明轩愣了一下,但还是立马照办。

  陈诚这才转向张厅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态度谦卑得近乎挑衅:

  “纸上谈兵,终究是虚的。既然图纸入不了您的法眼,那咱们就看点实在的?”

  “请!”

  张厅长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裂痕,他从鼻子里哼出一声,算是回应。

  他没说“好”,也没说“走”,只是抬脚就往前迈。

  那意思很明白:你带路。

  陈诚也不在意,坦然自若地走在张厅长身侧,两人并肩而行,身后的一大票人自动隔开了三五米的距离,连大气都不敢喘。

  县委书记几次想凑上去说点什么,可看着前面那两个人的背影,一个威严如山,一个沉静如水,那股无形的压力压得他愣是张不开嘴。

  工地上,除了机器的轰鸣,只剩下脚踩在砂石地上“沙沙”的声响。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众人的心尖上。

  走了约莫百十米,绕过一排临时板房,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无比的基坑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足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深不见底,坑底钢筋林立,几十台挖掘机和塔吊正在协同作业,场面蔚为壮观。

  一股混合着泥土和钢铁味道的热风扑面而来。

  陈诚停下脚步,站在基坑边缘,任由风吹起他的衣角。

  他没有介绍这是什么,也没有解释工程进度。

  他就那么静静地站着,等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失语时,才慢悠悠地转过头,看向身旁的张厅长。

  “张厅长。”

  陈诚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这第一锹土,我们半个月前就挖下去了。”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您给评评,我们这坑……挖得够不够深?”

  刚走了几步,霍明轩凑过来,压低声音:“老陈,这个张厅长我听说过,不太好说话。”

  “我看出来了,”陈诚说,“但越是这样,越得让他看到真东西。”

  工地上,几十台挖掘机正在作业,轰隆隆的机器声震耳欲聋。

  陈诚带着张厅长来到果园区,这里已经平整完毕,几百棵果树苗整齐排列。

  “这是引进的新品种,”李教授赶紧上前介绍,“都是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

  张厅长看了看,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来到蔬菜大棚区,穆勒博士开始讲解自动化灌溉系统。

  “这套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自动调节灌溉量……”

  “停停停,”张厅长摆摆手,打断了穆勒的话,“陈总,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陈诚心里一紧:“张厅长请讲。”

  “第一,你这个项目总投资多少?”

  “五千万。”

  “资金来源呢?”

  “我个人出资三千万,银行贷款两千万。”陈诚说得很清楚。

  张厅长点点头:“第二个问题,你这个项目能带动多少农民就业?”

  这个问题陈诚早就准备好了:“一期工程建成后,能提供至少五百个就业岗位,其中八成会优先招聘本地农民。”

  “听起来不错,”张厅长转过身,“但是陈总,我还有第三个问题。”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

  县委书记额头开始冒汗,其他人也都紧张地看着张厅长。

  “你这个项目,土地流转手续办齐了吗?”

  陈诚愣了一下。

  这个问题他没想到。

  土地流转手续确实还在办理中,县里承诺会尽快批下来,但现在还没拿到正式批文。

  “张厅长,这个手续我们正在办理,”县委书记赶紧接话,“县里已经开了专题会议,很快就能批下来。”

  “很快?”张厅长冷笑一声,“我来之前专门查了,你们这个项目涉及三个村,一千多亩土地,现在连一份正式的流转合同都没有。”

  陈诚脸色有些难看。

  他转头看向县委书记,后者满脸尴尬。

  “陈总,我跟你说句实话,”张厅长背着手,“现在各地都在搞农业现代化,项目多得数不清。但是很多项目都是半途而废,原因就是前期工作没做好,土地问题没解决,资金链断了,最后留下一堆烂摊子。”

  这话说得很重,但陈诚听出来了,张厅长不是故意为难,而是真的在提醒。

  “张厅长说得对,”陈诚深吸一口气,“土地问题确实是我疏忽了。但我可以保证,这个项目绝不会烂尾。”

  “保证?”张厅长看着他,“陈总,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人,这几年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是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周期长,见效慢,稍有不慎就会血本无归。”

  “张厅长,您给我一个机会,”陈诚说,“一个月之内,我把所有手续办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