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咆哮公堂和霸王条款-《欢乐宋》

  被告有座儿吗?邓绾开始思索这个问题。

  通常是没有的,都站着,甚至还有跪着的。但下跪属于被告的自发行为,算是“积极认罪、悔过自新”的表现,量刑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当然,也有坐着的。例如:皇亲国戚、权贵等等。如果这里是县衙,那乡绅来了也可以享受此项特权。

  总之,怎么都行,灵活掌握。

  而且邓绾确信,绝对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则来规范这件事。开玩笑,那可是政治不正确。虽然实际上官员的地位远远高于平民百姓,但落到纸面上的都是官员必须“爱民”,狠狠地爱。

  眼下居然有人敢直眉瞪眼地找自己要座位,该怎么办?当然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喽!本官屁股底下的位子可不是白坐的。这完全取决于今天这趟差事的目的。

  这件案子,是官家指派下来的。

  王韶回京,河湟请求入宋是头等大事,对王韶的处理也极其重要,但官家一直拖着,反而先向王大卫下了手。

  理由嘛!倒也充分。大宋以孝治天下,太皇太后的人受了委屈,那必须得加急处理,置顶。可是,摆到桌面上的理由能是真正的理由?尤其是,自己还被安排在了曾布之后......

  以邓绾的智慧自然不难看出:曾布是礼,自己则是兵,目的只有一个,替官家收服王大卫。

  收服,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同的含义,对官家来说,那就是请你做官——做了我的官,就得听我的话,服我管。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没让你干,你就老老实实地待着。

  你要不肯,那就让你看看不做之后会遇到些什么。

  所以,现在正是个好机会,也不用费劲审什么案子了,直接给这厮扣上一个“咆哮公堂”的罪名,足矣。

  邓绾的手抓起惊堂木......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李师中,秦凤路经略使,曾险些葬身火海,两次,还连着。纵火者至今查不到丝毫踪迹,可那个背后指使的,却一点儿都不难猜。

  堂堂一路经略使的府邸,面积庞大,戒备森严,依然难逃毒手。自己呢?两进小院,还是租的。

  没错,邓绾买不起房。

  他今年四十四,治平四年才考中进士。虽然大宋对官员向来出手阔绰,但这短短五年时间也就将将够他偿还数十年苦读欠下的饥荒而已。

  可汴梁的房价,却高得能吓死人。

  大宋奉行“强干弱枝”的国策,具体来说就是玩命地将权力和资源向汴梁集中,弱化地方,这就导致做京官更吃香,大家都想尽办法进京,再加上本来就冗官,汴梁城里更是冗得一塌糊涂,房价自然始终居高不下。

  居京师,大不易。

  在汴梁做官,你要么能爬上宰相高位,起码也得是三司使这个级别的,这样就能分到一套豪华住宅......的使用权。离职就得搬家,给继任者腾地方。

  要么你家是真有钱,能自掏腰包给你买一套。

  余者,一律租房住。

  为此,大宋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衙门——店宅务,手握汴梁房源,租房子给官员们。听起来像是房产中介,但其实是个衙门,隶属于三司下面的户部。

  官员租房一般都找店宅务,不像王大卫找民间的房牙。道理嘛!你懂的。

  但凡事有利则必然有弊。找店宅务租房,你得自己修缮、维护。指望店宅务?嘿嘿!那帮混蛋只有收租的时候才是准时的。而且,还附带一条霸王条款:因租客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失须按价赔偿。

  那么,假如房子被一把火烧光了呢?原则上,谁的责任谁负。可是,你怎么证明是被人恶意纵火,而不是你自己不小心碰倒了火烛?

  李师中在秦州堪比土皇帝,他都没办法,自己能找得到纵火之人?

  连秦州那破地方都有川越国人,汴梁只会更多。

  店宅务眼下还被“旧党”霸占。没办法,房源都在那些人手里嘛!那他们会不会趁机落井下石,挟私报复,逼自己赔?换位思考一下,肯定的。

  可我真赔不起啊!我要有那些钱早就自己买房了。

  更何况,我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李师中那种逆天的运气,直接就烧死了。

  不能这么干!坚决不能。“咆哮公堂”这种口袋罪今天不能用。得按规矩来,审案子。不能把案子里的仇恨拉到自己身上,那太愚蠢了。好官儿可不是这么做的!

  惊堂木在桌案上敲出清脆的一响。邓绾挥了挥手,示意衙役们给王大卫弄张椅子。

  衙役们面面相觑。这就,给了?这么简单?那,谁去?很快,所有目光都集中到刚才回答问题的那名官差身上。

  怎么又是我?那官差心头瞬间有一万匹马跑了过去。可是,谁让自己收钱了呢?哎!命苦啊!不对,凭啥我只能分到十五两?这,不公平,我要加二两:回答问题,一两;找椅子,也得一两。

  念及此处,他的目光恶狠狠地朝同伴望去,其中饱含深意:待会儿分钱,我十七,你十三。

  不一会儿,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搬来一个坐墩,放到了王大卫身侧,抬头微笑,请王大卫落座。

  王大卫却不坐,绷着脸道:“你这,不对。椅子,椅子,有靠背的那种。”

  啊?这么严格?真有这个必要吗?那官差瞪大双眼,用目光询问。

  王大卫坚定地点头。

  那官差只得弯腰抱起坐墩,同时又朝同伴送去目光:现在是十八对十二啦!

  王大卫要的椅子总算是弄来了。就见他大摇大摆、结结实实地坐了上去,后背靠着椅背,翘起二郎腿,冲邓绾满意地点了点头,似是带着某种赞许。

  惊堂木又是一响。

  邓绾:“王大卫,本官来问你......”

  王大卫:“慢着。邓御史是要审案吗?”

  邓绾冷哼一声:“正是。”

  王大卫:“那我申请公开审理。也就是,请老百姓进来旁听,这院子,起码不能少于一半儿吧!主要是我对你还算有所了解:你这人的官声,啧!啧!说实话真不怎么样。我担心你枉法,那样对我、对你都不好。所以请老百姓进来,监督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