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登车,落座。有侍从关上车门。车门关闭的最后一瞬间,王大卫仿佛看见曾布送来饱含深意的一眼。
马蹄声响,车轮转动。曾布一行人消失在拐角处。
王大卫晃了晃脑袋,开始思考:这辆四轮马车,到底是曾布的,还是三司的?还真不好猜。反正三司和三司使都贼有钱,买得起。哪怕是财政困难的那些年,三司和三司使也亏不着。更何况如今变法变了好几年,更有钱了。
转身回到楼内。
承影迎上来,手中捧着一张纸,请王大卫过目。
竖版的。最右边写着三个字——旧埙噎。好嘞!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啦!继续往左看,王大卫瞬间傻眼,大片的生僻字,都不认识......
慢着,这好像,是乐谱。如果把这些生僻字拆散,其中一部分应该能与音调对应上,至于其他的嘛......
如果给我足够多的乐谱和时间,我一定能破解出来。这应当比禹藏花麻他们家的加密信容易得多。可惜我没时间喽!
王大卫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很好。辛苦了。哦!对了。待会儿还得来人,安排他们去那一间。”
承影一愣,低声道:“公子,不妥吧!奴婢估计,下一波人会......很凶的。”
哎呦!你也读过《商君列传》?真是多才多艺啊!依我看,你去考进士说不定比王厚还要靠谱些。但眼下还是该处理客厅的事儿。
王大卫一梗脖子,理直气壮地说道:“甭管那些。这是咱们的地盘儿,有道是:客随主便,让他们努力适应,适应不了,就继续努力。这么多间,都得利用起来,总不能白弄了,一间一间轮着来。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王大卫上楼,楼上又响起音乐声。
承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同时,心中暗道:难怪七爷能看中这位。这脾气、秉性,当真投契。
楼上,王大卫正在复盘:第三步,自己应了一手,看似强硬,实则无用。先手,还在人家掌握之中。这棋下的......
不知过了多久,承影上楼,告诉他“客人”到了。是两名官差,刑部的。
王大卫下楼,会客。
第二间客厅中有两张躺椅,空着,小火炉也没点燃。两位“客人”拘谨地站在墙角,都挎着刀,并未出鞘,其中一人的腰后隐约能看见铁链。
见王大卫雄赳赳地走进来,两人抢先拱手,作揖。
真不和谐啊!王大卫有点儿懵,随意地拱了拱手,算作回礼,问道:“两位,有何贵干?”
那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讪笑着回答:“见过王公子。是这么回事儿,我们二人受上官指派,请公子跟我们走一趟。”
走一趟?是协助调查还是强制措施啊?这区别可大了。你们也不说清楚。也有可能,大宋朝根本就没这个区别,统统都是“走一趟”。再探探口风吧!
“就,你们两位?”
“诶!诶!就我们俩。”一名官差连连点头。见王大卫皱眉,又赶紧补充:“来之前我们头儿说了,您乃是孤身定河州,匹马闹西凉的大英雄。您要同意,我们俩也就够了。您要不同意,我们全来也没用。这不,最后就我们哥俩来了。”
王大卫的嚣张气焰顿时散得精光。你们刑部真是人才济济啊!搞得洒家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走一趟?好像,必须得走。
出国,就得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在允许买卖枪支的地方,王大卫才会买,不允许,那就换个允许的。
更何况,大宋算不算外国还很难说呢!不算的话,那更得遵守。洒家一向遵纪守法,去年还写过一篇《宋律帖》。
“走吧!”王大卫转身,率先走出一号楼。
楼外,九个人虎视眈眈,各持“兵刃”——扫帚、马鞭、菜刀......
我去!干啥呀这是?要动手我自己就够,你们可别掺和进来,我不好跟曹七交代。王大卫赶紧抬起双臂,安抚众人。
转回头,还想跟那两名官差说声“抱歉”,结果,就见那两人藏在门后,只探出个脑袋,紧张得要死。
啧!啧!真不容易啊!瞧瞧,连辆车都没有,这俩哥们儿是一路腿儿着过来的吧!你们刑部咋这么穷呢?没公务车,囚车也没有?
我可不想跟你俩腿儿回去。
转回头,九个人里他只能叫得出两个名字。谢煊,得留下做饭。那就只有......
“曹有福,套辆车,送我一趟。”
曹有福应了一声,抱着扫帚跑远了。不一会儿,驾着一辆马车驶来。
王大卫拉开车门,坐了进去。有下人过来关门,王大卫一把拦住,提高声调呼喊:“两位差爷,进来一起坐。”
那两名官差面露惊喜,连连拱手、作揖,钻进了马车。
车门关闭,马车启动。
这辆马车的后车厢有两排座椅,前后相对。王大卫坐后排,面冲前。两名官差坐前排,面冲后,不住地向各处张望,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车窗外,风景滑过。马车绕过迎客石,即将驶入官道。
王大卫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枚十两的银锭,握在手中把玩:“两位,帮个忙,到底啥事儿啊?”
银光闪耀,四道贪婪的目光聚焦其上。王大卫信心十足。
然而,片刻之后,他听到的却是:“王大爷,这个,啧!哎!哎!这个,我们,不能说,真不能说。哎!”
嚯!这么有节操!那我要是再掏一锭呢?不,不能这么做。我再掏一锭,那他们就会以为我还能再掏第三锭、第四锭......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王大卫把银锭揣回怀中,扭头望向窗外,完全不理睬那两名官差正在对面彼此“眉目传情”。
一分钟后,一名官差扭头对曹有福喊道:“曹兄,曹兄。麻烦停一下,我内急。”
马车停稳,那名官差打开车门,跳了下去,回手又将车门关闭。车厢外,传来一声:“曹兄,一起啊!离城还挺远呢!”
曹有福也下了车,两人结伴走向路边。
王大卫又掏出那枚银锭,抛了过去。
马蹄声响,车轮转动。曾布一行人消失在拐角处。
王大卫晃了晃脑袋,开始思考:这辆四轮马车,到底是曾布的,还是三司的?还真不好猜。反正三司和三司使都贼有钱,买得起。哪怕是财政困难的那些年,三司和三司使也亏不着。更何况如今变法变了好几年,更有钱了。
转身回到楼内。
承影迎上来,手中捧着一张纸,请王大卫过目。
竖版的。最右边写着三个字——旧埙噎。好嘞!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啦!继续往左看,王大卫瞬间傻眼,大片的生僻字,都不认识......
慢着,这好像,是乐谱。如果把这些生僻字拆散,其中一部分应该能与音调对应上,至于其他的嘛......
如果给我足够多的乐谱和时间,我一定能破解出来。这应当比禹藏花麻他们家的加密信容易得多。可惜我没时间喽!
王大卫笑着点了点头:“不错,很好。辛苦了。哦!对了。待会儿还得来人,安排他们去那一间。”
承影一愣,低声道:“公子,不妥吧!奴婢估计,下一波人会......很凶的。”
哎呦!你也读过《商君列传》?真是多才多艺啊!依我看,你去考进士说不定比王厚还要靠谱些。但眼下还是该处理客厅的事儿。
王大卫一梗脖子,理直气壮地说道:“甭管那些。这是咱们的地盘儿,有道是:客随主便,让他们努力适应,适应不了,就继续努力。这么多间,都得利用起来,总不能白弄了,一间一间轮着来。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王大卫上楼,楼上又响起音乐声。
承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同时,心中暗道:难怪七爷能看中这位。这脾气、秉性,当真投契。
楼上,王大卫正在复盘:第三步,自己应了一手,看似强硬,实则无用。先手,还在人家掌握之中。这棋下的......
不知过了多久,承影上楼,告诉他“客人”到了。是两名官差,刑部的。
王大卫下楼,会客。
第二间客厅中有两张躺椅,空着,小火炉也没点燃。两位“客人”拘谨地站在墙角,都挎着刀,并未出鞘,其中一人的腰后隐约能看见铁链。
见王大卫雄赳赳地走进来,两人抢先拱手,作揖。
真不和谐啊!王大卫有点儿懵,随意地拱了拱手,算作回礼,问道:“两位,有何贵干?”
那两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讪笑着回答:“见过王公子。是这么回事儿,我们二人受上官指派,请公子跟我们走一趟。”
走一趟?是协助调查还是强制措施啊?这区别可大了。你们也不说清楚。也有可能,大宋朝根本就没这个区别,统统都是“走一趟”。再探探口风吧!
“就,你们两位?”
“诶!诶!就我们俩。”一名官差连连点头。见王大卫皱眉,又赶紧补充:“来之前我们头儿说了,您乃是孤身定河州,匹马闹西凉的大英雄。您要同意,我们俩也就够了。您要不同意,我们全来也没用。这不,最后就我们哥俩来了。”
王大卫的嚣张气焰顿时散得精光。你们刑部真是人才济济啊!搞得洒家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走一趟?好像,必须得走。
出国,就得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在允许买卖枪支的地方,王大卫才会买,不允许,那就换个允许的。
更何况,大宋算不算外国还很难说呢!不算的话,那更得遵守。洒家一向遵纪守法,去年还写过一篇《宋律帖》。
“走吧!”王大卫转身,率先走出一号楼。
楼外,九个人虎视眈眈,各持“兵刃”——扫帚、马鞭、菜刀......
我去!干啥呀这是?要动手我自己就够,你们可别掺和进来,我不好跟曹七交代。王大卫赶紧抬起双臂,安抚众人。
转回头,还想跟那两名官差说声“抱歉”,结果,就见那两人藏在门后,只探出个脑袋,紧张得要死。
啧!啧!真不容易啊!瞧瞧,连辆车都没有,这俩哥们儿是一路腿儿着过来的吧!你们刑部咋这么穷呢?没公务车,囚车也没有?
我可不想跟你俩腿儿回去。
转回头,九个人里他只能叫得出两个名字。谢煊,得留下做饭。那就只有......
“曹有福,套辆车,送我一趟。”
曹有福应了一声,抱着扫帚跑远了。不一会儿,驾着一辆马车驶来。
王大卫拉开车门,坐了进去。有下人过来关门,王大卫一把拦住,提高声调呼喊:“两位差爷,进来一起坐。”
那两名官差面露惊喜,连连拱手、作揖,钻进了马车。
车门关闭,马车启动。
这辆马车的后车厢有两排座椅,前后相对。王大卫坐后排,面冲前。两名官差坐前排,面冲后,不住地向各处张望,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车窗外,风景滑过。马车绕过迎客石,即将驶入官道。
王大卫微微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枚十两的银锭,握在手中把玩:“两位,帮个忙,到底啥事儿啊?”
银光闪耀,四道贪婪的目光聚焦其上。王大卫信心十足。
然而,片刻之后,他听到的却是:“王大爷,这个,啧!哎!哎!这个,我们,不能说,真不能说。哎!”
嚯!这么有节操!那我要是再掏一锭呢?不,不能这么做。我再掏一锭,那他们就会以为我还能再掏第三锭、第四锭......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王大卫把银锭揣回怀中,扭头望向窗外,完全不理睬那两名官差正在对面彼此“眉目传情”。
一分钟后,一名官差扭头对曹有福喊道:“曹兄,曹兄。麻烦停一下,我内急。”
马车停稳,那名官差打开车门,跳了下去,回手又将车门关闭。车厢外,传来一声:“曹兄,一起啊!离城还挺远呢!”
曹有福也下了车,两人结伴走向路边。
王大卫又掏出那枚银锭,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