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卫心神激荡,也不想管范良为什么没来了,但面上还得保持风度,随口道:“空手来的?那可不成。”
“不能够啊!”众人连忙辩解,纷纷回身走向四辆马车,开始卸货。鸡、鸭、鱼、肉、瓜、果、梨、桃,充分体现出他们的职业特点。
王大卫笑着将一行人让进食堂。
刚一进门,十一名大厨神色突变,将“礼物”随手放下,用鼻子引路,围拢在一口高压锅旁。
谢煊抄起汤勺,从锅中捞起一块牛肉,放入盘中,接着又捞出一块土豆,再捞,就只是些香料了。
牛肉和土豆是故意剩下的。刚才那顿饭算是王大卫请客,作为客人,不能全吃光,每道菜都得剩一点儿,这是起码的礼数。哪怕你再想吃,也得忍住。
但这一块牛肉和一块土豆肯定不够十一个人分的。不要紧,身为大厨,必须练就另一项绝技:用筷子当牙。
顷刻间,十一双筷子飞起。一秒钟后,牛肉碎成了渣,土豆也成了土豆泥。
“先生,这是什么?”有人问。
“土豆炖牛肉啊!”王大卫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你们没见过?诶!还真有可能。他们不是没见过牛肉,而是没见过土豆。那你们可太惨了,土豆能做出好多菜呢!
狂喜在十一双眼睛中来回流转:今天算是来着了,先生这儿总有新玩意。西王庄的位置,咱们必须霸占。
“先生,这道菜您做了多久?”又有人问。
“四十五分钟。”王大卫没做换算,一年前他就已经普及过了。
更大的狂喜迸发出来。
开酒楼的都要面对一个难题:有些菜需要做很长时间,三个时辰起步,比如炖牛肉,但客人却不管这些,来了就点,点完就要吃,迟了还会骂娘。而酒楼的应对措施也只能是提前准备,天没亮就得起来干活儿。
但这个笨办法却意味着巨大的浪费,突然刮风、下雨,客流减少,甚至有时候都弄不清楚到底为啥。
“因为土豆?”
“不是。”王大卫略带得意地回答,“是锅。这叫高压锅。”
这下不只十一名大厨,连带着另外九个人也齐刷刷看向这口古怪的锅。
“看这没用,关键都在锅盖上。后厨。”
谢煊转身冲进后厨,不多时,抄着两口锅盖回到前厅。
“对,就是这个。”王大卫接过一口,扣在锅上,合拢,打开,演示完毕,开始讲解:“这锅的关键就是密封。平时你们煮菜,最高一百度。密封之后,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也会随之升高......”
王大卫讲完了,十一名大厨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听懂了?真聪明。王大卫不免有些得意。要是换成猴子,哼!我都不稀得说他。
真听懂了吗?还真听懂了。别看王大卫讲得云山雾罩,什么气压、沸点之类的名词层出不穷,但他们却有实操经验。
有一种烹饪方法,食材下锅之后,得盖上锅盖,还要用毛巾封住缝隙,这不就是原始版的高压锅嘛?他们全都会,只不过没听过原理。当然,他们的巧办法肯定比不得王大卫这口如此霸气。
而那种原始高压锅是谁发明的?早已无从考证,但想必是位大聪明。中华大地上从来不缺聪明人,只是,离科学总是差着临门一脚,缺少将其总结成客观规律的最后一步。
为什么会这样?大概,王大卫判断,是因为科举不考吧!
不过他眼下却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十一双渴望的眼神。
“嘿嘿。”王大卫笑了,“想要?没问题。不过,你们最多拿俩,总得给我留一个吧!剩下的,再等等,都会有的。”
一众弟子千恩万谢。
谢煊却又扭捏起来,凑到近前低声道:“先生,我看后厨还有另一种锅,这么大,白白的,五个一排。您看......”
王大卫:“那个啊!那叫空气炸锅。不过你就别惦记了。不是我小气,那种锅是用电的,只能在西王庄这儿用。”
王大卫说得斩钉截铁。他一点儿都不想做光伏板推广大使,售后就得累死。他宁愿开课,传授手搓光伏板的技术。
正说话间,忽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沉重,而又急促。猛回头,果然,门口处出现一个巨大的身影。范良,来了。
只见范良快步走到近前,匆匆鞠躬施礼,起身后满面怒容地说道:“先生,我要告状。”
“啊?告谁啊?”
范良抬手,胖胖的食指扫过众人:“就告他们。本来说好一起的,结果,半路上我坐的车突然轮子掉了,他们居然扔下我不管。嘿!太气人了。还当我是大师兄吗?”
王大卫乐坏了,有生之年从未如此快乐。正要给首席大弟子出气,却听谢煊道:“诶!范良,你是大师兄不假,但咱们今天干啥来了?”
范良:“嗯?当然是看望先生。”
谢煊:“这不结了。你说是你重要,还是先生重要?”
“呃!”范良没词儿了。不停地挠着脑袋,眨巴眼睛。
谢煊:“再说你这不也来了嘛!诶?你咋来的?”
范良闻声一侧身,这才现出身后“藏”着的一人,乃是喻喜。就见范良道:“十三。正好碰上十三师弟。要不然,哼!”
喻喜迈步上前,撩起衣袍......
王大卫眼疾手快,一把搀住。心道:老喻你咋总来这套呢?咱们不兴这个的。你瞧他们就没有,你就不能和光同尘一把?
喻喜其实也不是老古板,他行此大礼的确事出有因。
“启禀先生,守规昨日受军器监征召......”
“哎呦!好事儿啊!”王大卫喜上眉梢,随即追问:“给官儿了吗?可别白使唤人。”
喻喜连连点头:“给了。特授将仕郎,权充军器监监作,月俸七贯,米三石。”
王大卫颔首,心中得意:我懂,猴子跟我说过。将仕郎是寄禄官,七贯钱和三石米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个什么监作则是差遣,纯干活儿的,没用。就是不知道将仕郎是什么等级,离太子中允、司空还差多少?
“不能够啊!”众人连忙辩解,纷纷回身走向四辆马车,开始卸货。鸡、鸭、鱼、肉、瓜、果、梨、桃,充分体现出他们的职业特点。
王大卫笑着将一行人让进食堂。
刚一进门,十一名大厨神色突变,将“礼物”随手放下,用鼻子引路,围拢在一口高压锅旁。
谢煊抄起汤勺,从锅中捞起一块牛肉,放入盘中,接着又捞出一块土豆,再捞,就只是些香料了。
牛肉和土豆是故意剩下的。刚才那顿饭算是王大卫请客,作为客人,不能全吃光,每道菜都得剩一点儿,这是起码的礼数。哪怕你再想吃,也得忍住。
但这一块牛肉和一块土豆肯定不够十一个人分的。不要紧,身为大厨,必须练就另一项绝技:用筷子当牙。
顷刻间,十一双筷子飞起。一秒钟后,牛肉碎成了渣,土豆也成了土豆泥。
“先生,这是什么?”有人问。
“土豆炖牛肉啊!”王大卫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你们没见过?诶!还真有可能。他们不是没见过牛肉,而是没见过土豆。那你们可太惨了,土豆能做出好多菜呢!
狂喜在十一双眼睛中来回流转:今天算是来着了,先生这儿总有新玩意。西王庄的位置,咱们必须霸占。
“先生,这道菜您做了多久?”又有人问。
“四十五分钟。”王大卫没做换算,一年前他就已经普及过了。
更大的狂喜迸发出来。
开酒楼的都要面对一个难题:有些菜需要做很长时间,三个时辰起步,比如炖牛肉,但客人却不管这些,来了就点,点完就要吃,迟了还会骂娘。而酒楼的应对措施也只能是提前准备,天没亮就得起来干活儿。
但这个笨办法却意味着巨大的浪费,突然刮风、下雨,客流减少,甚至有时候都弄不清楚到底为啥。
“因为土豆?”
“不是。”王大卫略带得意地回答,“是锅。这叫高压锅。”
这下不只十一名大厨,连带着另外九个人也齐刷刷看向这口古怪的锅。
“看这没用,关键都在锅盖上。后厨。”
谢煊转身冲进后厨,不多时,抄着两口锅盖回到前厅。
“对,就是这个。”王大卫接过一口,扣在锅上,合拢,打开,演示完毕,开始讲解:“这锅的关键就是密封。平时你们煮菜,最高一百度。密封之后,气压升高,水的沸点也会随之升高......”
王大卫讲完了,十一名大厨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听懂了?真聪明。王大卫不免有些得意。要是换成猴子,哼!我都不稀得说他。
真听懂了吗?还真听懂了。别看王大卫讲得云山雾罩,什么气压、沸点之类的名词层出不穷,但他们却有实操经验。
有一种烹饪方法,食材下锅之后,得盖上锅盖,还要用毛巾封住缝隙,这不就是原始版的高压锅嘛?他们全都会,只不过没听过原理。当然,他们的巧办法肯定比不得王大卫这口如此霸气。
而那种原始高压锅是谁发明的?早已无从考证,但想必是位大聪明。中华大地上从来不缺聪明人,只是,离科学总是差着临门一脚,缺少将其总结成客观规律的最后一步。
为什么会这样?大概,王大卫判断,是因为科举不考吧!
不过他眼下却要面对另一个问题:十一双渴望的眼神。
“嘿嘿。”王大卫笑了,“想要?没问题。不过,你们最多拿俩,总得给我留一个吧!剩下的,再等等,都会有的。”
一众弟子千恩万谢。
谢煊却又扭捏起来,凑到近前低声道:“先生,我看后厨还有另一种锅,这么大,白白的,五个一排。您看......”
王大卫:“那个啊!那叫空气炸锅。不过你就别惦记了。不是我小气,那种锅是用电的,只能在西王庄这儿用。”
王大卫说得斩钉截铁。他一点儿都不想做光伏板推广大使,售后就得累死。他宁愿开课,传授手搓光伏板的技术。
正说话间,忽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传来。沉重,而又急促。猛回头,果然,门口处出现一个巨大的身影。范良,来了。
只见范良快步走到近前,匆匆鞠躬施礼,起身后满面怒容地说道:“先生,我要告状。”
“啊?告谁啊?”
范良抬手,胖胖的食指扫过众人:“就告他们。本来说好一起的,结果,半路上我坐的车突然轮子掉了,他们居然扔下我不管。嘿!太气人了。还当我是大师兄吗?”
王大卫乐坏了,有生之年从未如此快乐。正要给首席大弟子出气,却听谢煊道:“诶!范良,你是大师兄不假,但咱们今天干啥来了?”
范良:“嗯?当然是看望先生。”
谢煊:“这不结了。你说是你重要,还是先生重要?”
“呃!”范良没词儿了。不停地挠着脑袋,眨巴眼睛。
谢煊:“再说你这不也来了嘛!诶?你咋来的?”
范良闻声一侧身,这才现出身后“藏”着的一人,乃是喻喜。就见范良道:“十三。正好碰上十三师弟。要不然,哼!”
喻喜迈步上前,撩起衣袍......
王大卫眼疾手快,一把搀住。心道:老喻你咋总来这套呢?咱们不兴这个的。你瞧他们就没有,你就不能和光同尘一把?
喻喜其实也不是老古板,他行此大礼的确事出有因。
“启禀先生,守规昨日受军器监征召......”
“哎呦!好事儿啊!”王大卫喜上眉梢,随即追问:“给官儿了吗?可别白使唤人。”
喻喜连连点头:“给了。特授将仕郎,权充军器监监作,月俸七贯,米三石。”
王大卫颔首,心中得意:我懂,猴子跟我说过。将仕郎是寄禄官,七贯钱和三石米就是从这儿来的。那个什么监作则是差遣,纯干活儿的,没用。就是不知道将仕郎是什么等级,离太子中允、司空还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