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练幽明一直盯着那黑衣老人,吴奎忍不住催促道:“哎呀,练大哥,别看了,快去厕所吧,我都要憋不住了。”
练幽明只好收回视线,“咱们这片林场存在的时间很长么?”
吴奎想也不想地道:“是啊,听说建国前就有了,不过那时候肯定不归咱们管,不是老蒋就是一些土匪绺子。”
二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在林场的西北方找到一排漏风的木屋,这便是男厕所。而女厕所在距离他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中间还隔着一堵木栅栏,上面写着不少旧时的标语。
林场寂静,霜雪无言。
白皑皑的雪地上堆放着不少伐好的木材,还有一大片开垦出来的菜地。
眼下刚入秋不久,想不到天气竟然冷得这么快,突如其来下了这么一场大雪。
“练大哥,等会林场分工你想干啥?”
厕所里,吴奎迎着坑底的冷风,撅着白花花的大腚,鼓足了劲儿,脸都给憋红了。
练幽明的肚子也有些不舒服,想是昨晚喝了沈姨那盒半冷不热的排骨汤,这会儿再被凉气一冲,肚里就跟翻江倒海一样,当即也挑了个茅坑蹲了下来。
“难道还能自己选?”
“这有啥,又不是运动刚开始那会儿。以前讲究艰苦奋斗,眼下讲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肯定要挑自己擅长的。不过现在天一冷,伐木肯定不行,除了种地,就是掏粪沤肥,劈柴挑水,保不准下几场大雪,咱们还得下去。”
“下去?”
“我哥之前就在东北插队。说这里一年四季也就春夏两季能呆得住,万一遇到大雪封山的天气,知青们都得下山。不过现在不比以前,那会儿他们都住帐篷,打地铺,哪像咱们,都有热炕了。外面还开了路,大抵会在山里守着,正好用来读书。”
吴奎像是个话痨,一开口就停不住。
他语气稍稍一顿,又接着道:“而且趁着现在还没彻底入冬,肯定要喊人走山打猎赶冬荒的。得背着枪负责巡视周围的山林,既是为了保护林场,也是为了驱赶野兽,顺带打点野味儿,摘点山货什么的。再说了,咱们总不能天天棒子碴粥,玉米面窝头吧,吃的除了自己种,也得自己打。”
听到还能拿枪,练幽明顿时来了精神。
有个精通枪械的老爹,还能有不懂枪的儿子。
就行囊里的那个弹弓他早就玩腻了。
然而没等他仔细询问呢,吴奎话锋忽改,也不知道想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傻兮兮的一乐,“嘿嘿,也可以弄点文艺活动,和那些女知青一起编排点节目。你不知道,我连手风琴都带来了。在这冰天雪地里,在这艰苦奋斗的岁月中,我渴望一段刻骨铭心且又真挚美好的……唔……”
话到最后,吴奎双手紧握,鼓足了劲儿,憋的脸色发青,硬是拉不出来。
反观一旁的练幽明则是一泄如注,屁股底下稀里哗啦,那叫一个天崩地裂,裤裆底下再顶着剌肉一般的冷风,最后拉的是两腿发软,眼前发黑。
等两人颤颤巍巍地走出去,天已经快要大亮了。
回去的路上,练幽明又朝那空地瞥了一眼,却是再没看见黑衣老人。
二人走到宿舍外,就见两个一模一样的青年拎着水桶,正刷洗着里头的尿渍,边上还站着个民兵排长。
“你俩干什么去了?”
民兵大哥三十出头的模样,浓眉大眼,嘴唇上生着一圈刚冒出头的短髭,饱经风霜,肤色黝黑,一双大手满是老茧。
吴奎腼腆内向,先前聊天还能放的开,这会儿却是翕动着嘴唇,半天回不上话。
练幽明道:“闹肚子,上厕所。”
民兵点点头,又看向余文余武两兄弟,黑着脸批评道:“人家就知道找厕所,偏偏你俩尿在水桶里,你们这么能耐咋不尿炕头上呢?这屋里的每一件东西那都是老前辈留下的,你们不稀罕,有的是人稀罕。既然你们这么喜欢撒尿,那打今儿起,男厕就归你们打扫,粪也归你们掏。”
余文余武苦着脸,欲哭无泪。
“还有你们,赶紧洗漱一下,完事了都去林场的饭堂集合。”
民兵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余文拎着桶,哀叹道:“我去,想不到小爷我下乡插队的火热激情竟然被一泡尿给浇没了。完了,这以后满身屎尿味儿,还怎么和那些女知青搭腔啊。”
练幽明可没心思搭理这兄弟俩,他还惦记着拿枪的事儿呢,听说要到食堂集合,便手脚利索的洗漱完,然后冲着饭堂走去。
等他过去的时候,饭堂里还没什么人。
正中间摆放着一些桌椅,角落里架着大锅大灶,墙上还挂着蒜头,以及一些晒干的蘑菇、木耳,连同一些野菜之类的。
既是自给自足,那饭食肯定也要他们自己做。
练幽明百无聊赖地四下看了看,目光转动,却是透过一扇结着蛛网的窗户,发现饭堂后面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空场。
这片空场不同于林场,像是圈养牲畜的地方,雪地上都能瞅见一群母鸡蹦跶来去,不远处还飘来一股子猪粪味儿。而在空场边缘,立有一排老旧破落的土屋,隐隐散着炊烟。
这种地方居然有人。
难道是那些民兵的住所?
也不对啊。
看管林场的几个民兵都在东边,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山下屯子里的村民,除了看管林场的人员,其他的都待在山下,平时也就送物资的时候进山。
“啧啧啧,怪,真怪!”
练幽明越看越觉得古怪。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什么城区,而是大兴安岭腹地,还是林场,四面全都是原始森林,少不了猎食性野兽出没,熊、狼、豹子、猞猁、老虎保不准都能撞上。可他就见这些母鸡一只比一只圆,窝里堆满了鸡蛋,喂养的年头分明不短。
再一细数,还不少,大概有十来只。
“嗯?”
猝然,练幽明就见那土屋里走出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猎户打扮,背着杆土猎枪,腰挎猎刀,手里拎着个篮子,正兴高采烈地捡着鸡蛋。
只说练幽明正看的出神,那窗户前冷不防升起一张挂着刀眼鹰鼻的老脸,凶神恶煞,苍老阴森,再配上一身黑衣,简直就跟青天白日撞鬼一样。
“哎呦卧槽!”
练幽明头皮一炸,触电般蹦出四五米远。
“小子,再敢瞎看,小心我剜了你的眼睛。”老人语气冰冷,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这人赫然就是那打拳的黑衣老者。
练幽明深吸了一口气,连忙后退数步,未有多言。
正在这时,就听吴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练大哥你咋走的这么快?我都追不上你了。”
练幽明回头看去,发现已有不少知青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他又深深看了眼那个窗户,方才融入了队伍里。
不多时,先前民兵排长也进来了。
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等众人到齐了,这人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叫杨大炮,然后极为利索的给知青们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
男知青负责采伐搬运木材,然后还有植树造林,砍柴驯驴等体力活,女知青负责挑水做饭,磨米碾谷子,再有便是照顾菜地。
反正就一句话,生活自理,自给自足。
但让练幽明高兴的是果然和吴奎说的一样,民兵排长要挑选两名知青负责林场的看管,还要配枪。
主要还是今年天气冷得太早,要提前储备过冬的食物。有了枪,闲时不但可以走山打猎,也能去山里敲敲松子,不然真到了大雪封山的时候,就进不去了。
听到这么冷的天要去山里头转悠,一群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大眼瞪小眼。
“我。”
练幽明可是早就等不及了。
他原本凭着身高体型就比较惹眼,此刻再主动请缨,高喊着不惧严寒,战天斗地的口号,立马博得了民兵排长的欣赏。
“还有我。”
让人意外的是,女知青那边也走出来一人。
那女知青身形高挑,瞧着非但不显瘦弱,反倒有股子精悍干练。
眼见也没其他人出列,民兵排长只把二人叫到了林场的空地上,试了试他们的枪法。
可看着发到手里的汉阳造,练幽明眼里的兴奋劲儿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掂了下份量,稍稍试了试手感,再瞧瞧上面刀劈火烧的痕迹,显然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指不定比他爹妈的岁数加起来都大,里头的膛线都快磨没了。
“这是枪还是烧火棍呐?八成还不如自己的弹弓呢。”
练幽明心里泛着嘀咕,可看着那女知青十分娴熟的装填着子弹,他哪能认怂,也开始了动作。
只在民兵排长的示意下,遂见二人拉了枪机,再听“啪啪”两声枪响,二人的子弹齐齐打在一根木桩上,溅起一团雪花。
排长乐呵一笑,“还行。”
可他们现在还不能拿枪,等了一会儿,就见林场外面来了两个人,一老一少,全都是山下的村民,而且是打猎的好手。
老人一副猎户的打扮穿着,留着山羊胡,背的是民间的土猎枪,腰间绑着囊袋和铜壶,里头装的是火药和铁砂。至于小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腰挎猎刀,手里也扛着一把土枪,屁股后头还跟着一只毛发油亮的大狼狗,居然就是刚才那个捡鸡蛋的小姑娘。
民兵排长叮嘱道:“往后半拉月你俩先跟着他们熟悉熟悉林场周围的环境,每次走山只准从我这里领五发子弹,打了枪弹壳也得拿回来校验,要是丢了一发,扣工分。”
交代完了一切,排长就把他们派给了两个村民。
等大伙儿做好早饭,喝了碗棒子碴粥吃了两窝头,女知青便跟着少女走了,练幽明则背着破枪跟着老头走向了另一边。
打这儿起,上山插队的生活便算是开始了。
……
……
……
“谢老叔,这山里真有猛兽么?”
练幽明跟在老头屁股后面,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又四下瞧瞧。
老人叫谢老三,别看身子瘦小,但动作那叫一个灵活,而且眼力还惊人,就这一会儿功夫,已经打了两只野鸡和一只野兔了。
谢老三头也不回地道:“那可不是吓唬你们。一旦入了冬,这山里的猛兽就活泛了,兴许前一秒还在你眼巴前的人,转眼就没影了,等找到的时候,已经被野兽掏了心肝。”
练幽明跟在后面负责收捡猎物,打下手,“诶,谢老叔,我看饭堂后头有片空场,里头那位是啥来历你晓得不?”
谢老三先是摇摇头,但说出来的话却把练幽明吓了一跳,“打从我懂事起那人就在那儿了,大伙儿以前都喊他守山老人。前些年支书看他孤苦伶仃的,就给老人取了个名字,挂户在了双儿他们家。可这人死活就是不愿意下山,一直在林场待着,也就双儿那丫头时常会去看望一下。”
练幽明吃惊道:“谢老叔,你得五六十了吧?”
谢老三回道:“六十八了。”
练幽明满目骇然,“这么说来,饭堂后面的那人不得八九十了。”
却见谢老三神神秘秘地道:“不止。当年那人就已是三四十岁的模样了,依我看如今少说百岁有余。”
练幽明狠咽了一口唾沫,“你们就没摸摸那人的底细?”
谢老三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他一个人呆在这深山老林里能安然无恙,你当是寻常?早年间,双儿他爹走山的时候被一头东北虎给咬死了。结果不出半月,那老虎就在河沟里被人给发现了,你猜怎么死的?”
不等练幽明回应,老人哑声道:“是被人用巴掌给拍死的,听说脑门上还落着掌印呢。”
练幽明听到这句话,顿觉毛骨悚然,肌肤起栗。
谢老三又说,“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练幽明抬眼瞧去。
只见老人感慨万千地道:“世人都说天下无有真佛,可真佛当面,又岂是凡俗肉眼所能看见的?而在那些常人看不见的地方,便是这世上的另一片天地……既有天地,自有真佛。”
不知为何,迎着老人的目光,再听那玄之又玄的话,练幽明鬼使神差地道:“武功!”
武功便是进入那片天地的钥匙。
谢老三似笑非笑,像是经历过什么,然后又神情复杂的吐出四个字,“谈何容易。”
二人至此无话,似是各怀心事,一直在山里转悠到了下午三四点。
这会儿日出雪融,莽莽山林虽还残存着一丝绿意,却也难掩消残。
两个人收获不小,就是练幽明也打了不少猎物,但却不是用枪打的,而是用自己的弹弓,十发九中,惹得谢老三连连称赞。
就这样,转眼便过去大半个月,时入深秋,满山草木愈发消残。
林场的生活是枯燥且乏味的,而且艰苦,随着天气越来越酷寒,虽说没有下雪,但早晚都结上了冷霜。
不同于那些农村落户的知识青年,他们这些人名义上属于支边的兵团知青,可如今知青运动已到了末尾,不少农场、林场在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后都不再接收插队的学生了。
而他们这些人作为最后一批上山的知识青年,便落在这片林场里,虽说没有真正下到兵团,但还是由杨排长带领着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想来杨排长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这场运动会彻底落下帷幕,随着天气一冷,对众人的管理明显宽松了不少。而且在伙食上那是一点不含糊,隔三差五蒸大馒头,炒菜,再加上几个走山打猎的带回来的肉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但工分还是要按出工的实际情况来算的。
林场里的男知青一天十个工分,女知青一天能挣八个公分,十个公分一块钱。
然而随着天气一冷,很多人实在顶不住,不是猫在宿舍里不想动弹,就是在下了工之后钻进练幽明他们的宿舍,一群人凑在一张炕上,眼巴巴地等着。
等啥?
等刘大彪说天津快板。
余文余武两个四九城的孩子王在旁边帮腔起调,闹腾的不行。
若有闲暇,其他知青也能亮亮才艺,算是众人的一丝慰籍,精神食粮。
女知青那边也相差不远,有人还没等到彻底过冬呢,手脚先生了冻疮,血痂沾着袜子脱都脱不下来,疼得天天抹泪。
林场虽然有赤脚医生,但用的多是土方,压根不起作用。
练幽明的工作比较简单,天冷了,早上出去走山,中午或是劈柴挑水,或是跟着其他人抬木头。
趁着眼下还没有下雪,要把那些伐好的木材送出去。
倒也不用搬上车,只需要用铁丝绳把放倒的木头拉到林场的西南角,那里有一处陡坡,把木头放下去就能滚到山脚,会有村民收捡。
除此之外,等到下了工,趁着宿舍里闹腾的时候,练幽明便一个人找到个僻静处琢磨着锦帛上的功夫,尤其是那金钟罩,没事了便照着上面的动作摆摆姿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他发现这金钟罩和少林寺压根扯不上什么关系,更没有那些武侠小说中的玄妙内力,而是以人体的十二条正经为根基,每练通一条,便相当于打破一关。
但上面很多地方练幽明还是觉得太过晦涩,不敢胡乱揣摩,只依着那些人像上的筋肉走势,自己一有空就暗暗尝试着用意念去调动牵动。
哪想不知不觉,竟然饭量大增,身体各处一些僵硬的筋肉也慢慢松动了起来。
就这样,日子虽说平淡,但好在充实。
不知不觉,已是到了十月底。
练幽明也以为自己会在这种充实且辛勤的日常劳作中结束自己上山的生涯。要是没记错,八零年的秋天,这场运动会彻底结束,那他们也能返城了。
可哪想十月的最后一天,林场生了变故……
练幽明只好收回视线,“咱们这片林场存在的时间很长么?”
吴奎想也不想地道:“是啊,听说建国前就有了,不过那时候肯定不归咱们管,不是老蒋就是一些土匪绺子。”
二人边走边说,不一会儿就在林场的西北方找到一排漏风的木屋,这便是男厕所。而女厕所在距离他们二三十米远的地方,中间还隔着一堵木栅栏,上面写着不少旧时的标语。
林场寂静,霜雪无言。
白皑皑的雪地上堆放着不少伐好的木材,还有一大片开垦出来的菜地。
眼下刚入秋不久,想不到天气竟然冷得这么快,突如其来下了这么一场大雪。
“练大哥,等会林场分工你想干啥?”
厕所里,吴奎迎着坑底的冷风,撅着白花花的大腚,鼓足了劲儿,脸都给憋红了。
练幽明的肚子也有些不舒服,想是昨晚喝了沈姨那盒半冷不热的排骨汤,这会儿再被凉气一冲,肚里就跟翻江倒海一样,当即也挑了个茅坑蹲了下来。
“难道还能自己选?”
“这有啥,又不是运动刚开始那会儿。以前讲究艰苦奋斗,眼下讲究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肯定要挑自己擅长的。不过现在天一冷,伐木肯定不行,除了种地,就是掏粪沤肥,劈柴挑水,保不准下几场大雪,咱们还得下去。”
“下去?”
“我哥之前就在东北插队。说这里一年四季也就春夏两季能呆得住,万一遇到大雪封山的天气,知青们都得下山。不过现在不比以前,那会儿他们都住帐篷,打地铺,哪像咱们,都有热炕了。外面还开了路,大抵会在山里守着,正好用来读书。”
吴奎像是个话痨,一开口就停不住。
他语气稍稍一顿,又接着道:“而且趁着现在还没彻底入冬,肯定要喊人走山打猎赶冬荒的。得背着枪负责巡视周围的山林,既是为了保护林场,也是为了驱赶野兽,顺带打点野味儿,摘点山货什么的。再说了,咱们总不能天天棒子碴粥,玉米面窝头吧,吃的除了自己种,也得自己打。”
听到还能拿枪,练幽明顿时来了精神。
有个精通枪械的老爹,还能有不懂枪的儿子。
就行囊里的那个弹弓他早就玩腻了。
然而没等他仔细询问呢,吴奎话锋忽改,也不知道想到什么开心的事情了,傻兮兮的一乐,“嘿嘿,也可以弄点文艺活动,和那些女知青一起编排点节目。你不知道,我连手风琴都带来了。在这冰天雪地里,在这艰苦奋斗的岁月中,我渴望一段刻骨铭心且又真挚美好的……唔……”
话到最后,吴奎双手紧握,鼓足了劲儿,憋的脸色发青,硬是拉不出来。
反观一旁的练幽明则是一泄如注,屁股底下稀里哗啦,那叫一个天崩地裂,裤裆底下再顶着剌肉一般的冷风,最后拉的是两腿发软,眼前发黑。
等两人颤颤巍巍地走出去,天已经快要大亮了。
回去的路上,练幽明又朝那空地瞥了一眼,却是再没看见黑衣老人。
二人走到宿舍外,就见两个一模一样的青年拎着水桶,正刷洗着里头的尿渍,边上还站着个民兵排长。
“你俩干什么去了?”
民兵大哥三十出头的模样,浓眉大眼,嘴唇上生着一圈刚冒出头的短髭,饱经风霜,肤色黝黑,一双大手满是老茧。
吴奎腼腆内向,先前聊天还能放的开,这会儿却是翕动着嘴唇,半天回不上话。
练幽明道:“闹肚子,上厕所。”
民兵点点头,又看向余文余武两兄弟,黑着脸批评道:“人家就知道找厕所,偏偏你俩尿在水桶里,你们这么能耐咋不尿炕头上呢?这屋里的每一件东西那都是老前辈留下的,你们不稀罕,有的是人稀罕。既然你们这么喜欢撒尿,那打今儿起,男厕就归你们打扫,粪也归你们掏。”
余文余武苦着脸,欲哭无泪。
“还有你们,赶紧洗漱一下,完事了都去林场的饭堂集合。”
民兵说完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余文拎着桶,哀叹道:“我去,想不到小爷我下乡插队的火热激情竟然被一泡尿给浇没了。完了,这以后满身屎尿味儿,还怎么和那些女知青搭腔啊。”
练幽明可没心思搭理这兄弟俩,他还惦记着拿枪的事儿呢,听说要到食堂集合,便手脚利索的洗漱完,然后冲着饭堂走去。
等他过去的时候,饭堂里还没什么人。
正中间摆放着一些桌椅,角落里架着大锅大灶,墙上还挂着蒜头,以及一些晒干的蘑菇、木耳,连同一些野菜之类的。
既是自给自足,那饭食肯定也要他们自己做。
练幽明百无聊赖地四下看了看,目光转动,却是透过一扇结着蛛网的窗户,发现饭堂后面还有一片不大不小的空场。
这片空场不同于林场,像是圈养牲畜的地方,雪地上都能瞅见一群母鸡蹦跶来去,不远处还飘来一股子猪粪味儿。而在空场边缘,立有一排老旧破落的土屋,隐隐散着炊烟。
这种地方居然有人。
难道是那些民兵的住所?
也不对啊。
看管林场的几个民兵都在东边,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山下屯子里的村民,除了看管林场的人员,其他的都待在山下,平时也就送物资的时候进山。
“啧啧啧,怪,真怪!”
练幽明越看越觉得古怪。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什么城区,而是大兴安岭腹地,还是林场,四面全都是原始森林,少不了猎食性野兽出没,熊、狼、豹子、猞猁、老虎保不准都能撞上。可他就见这些母鸡一只比一只圆,窝里堆满了鸡蛋,喂养的年头分明不短。
再一细数,还不少,大概有十来只。
“嗯?”
猝然,练幽明就见那土屋里走出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猎户打扮,背着杆土猎枪,腰挎猎刀,手里拎着个篮子,正兴高采烈地捡着鸡蛋。
只说练幽明正看的出神,那窗户前冷不防升起一张挂着刀眼鹰鼻的老脸,凶神恶煞,苍老阴森,再配上一身黑衣,简直就跟青天白日撞鬼一样。
“哎呦卧槽!”
练幽明头皮一炸,触电般蹦出四五米远。
“小子,再敢瞎看,小心我剜了你的眼睛。”老人语气冰冷,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
这人赫然就是那打拳的黑衣老者。
练幽明深吸了一口气,连忙后退数步,未有多言。
正在这时,就听吴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练大哥你咋走的这么快?我都追不上你了。”
练幽明回头看去,发现已有不少知青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他又深深看了眼那个窗户,方才融入了队伍里。
不多时,先前民兵排长也进来了。
没有什么长篇大论,等众人到齐了,这人先是自我介绍了一番,叫杨大炮,然后极为利索的给知青们分配好了各自的工作。
男知青负责采伐搬运木材,然后还有植树造林,砍柴驯驴等体力活,女知青负责挑水做饭,磨米碾谷子,再有便是照顾菜地。
反正就一句话,生活自理,自给自足。
但让练幽明高兴的是果然和吴奎说的一样,民兵排长要挑选两名知青负责林场的看管,还要配枪。
主要还是今年天气冷得太早,要提前储备过冬的食物。有了枪,闲时不但可以走山打猎,也能去山里敲敲松子,不然真到了大雪封山的时候,就进不去了。
听到这么冷的天要去山里头转悠,一群知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大眼瞪小眼。
“我。”
练幽明可是早就等不及了。
他原本凭着身高体型就比较惹眼,此刻再主动请缨,高喊着不惧严寒,战天斗地的口号,立马博得了民兵排长的欣赏。
“还有我。”
让人意外的是,女知青那边也走出来一人。
那女知青身形高挑,瞧着非但不显瘦弱,反倒有股子精悍干练。
眼见也没其他人出列,民兵排长只把二人叫到了林场的空地上,试了试他们的枪法。
可看着发到手里的汉阳造,练幽明眼里的兴奋劲儿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掂了下份量,稍稍试了试手感,再瞧瞧上面刀劈火烧的痕迹,显然是上了年头的老物件,指不定比他爹妈的岁数加起来都大,里头的膛线都快磨没了。
“这是枪还是烧火棍呐?八成还不如自己的弹弓呢。”
练幽明心里泛着嘀咕,可看着那女知青十分娴熟的装填着子弹,他哪能认怂,也开始了动作。
只在民兵排长的示意下,遂见二人拉了枪机,再听“啪啪”两声枪响,二人的子弹齐齐打在一根木桩上,溅起一团雪花。
排长乐呵一笑,“还行。”
可他们现在还不能拿枪,等了一会儿,就见林场外面来了两个人,一老一少,全都是山下的村民,而且是打猎的好手。
老人一副猎户的打扮穿着,留着山羊胡,背的是民间的土猎枪,腰间绑着囊袋和铜壶,里头装的是火药和铁砂。至于小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腰挎猎刀,手里也扛着一把土枪,屁股后头还跟着一只毛发油亮的大狼狗,居然就是刚才那个捡鸡蛋的小姑娘。
民兵排长叮嘱道:“往后半拉月你俩先跟着他们熟悉熟悉林场周围的环境,每次走山只准从我这里领五发子弹,打了枪弹壳也得拿回来校验,要是丢了一发,扣工分。”
交代完了一切,排长就把他们派给了两个村民。
等大伙儿做好早饭,喝了碗棒子碴粥吃了两窝头,女知青便跟着少女走了,练幽明则背着破枪跟着老头走向了另一边。
打这儿起,上山插队的生活便算是开始了。
……
……
……
“谢老叔,这山里真有猛兽么?”
练幽明跟在老头屁股后面,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又四下瞧瞧。
老人叫谢老三,别看身子瘦小,但动作那叫一个灵活,而且眼力还惊人,就这一会儿功夫,已经打了两只野鸡和一只野兔了。
谢老三头也不回地道:“那可不是吓唬你们。一旦入了冬,这山里的猛兽就活泛了,兴许前一秒还在你眼巴前的人,转眼就没影了,等找到的时候,已经被野兽掏了心肝。”
练幽明跟在后面负责收捡猎物,打下手,“诶,谢老叔,我看饭堂后头有片空场,里头那位是啥来历你晓得不?”
谢老三先是摇摇头,但说出来的话却把练幽明吓了一跳,“打从我懂事起那人就在那儿了,大伙儿以前都喊他守山老人。前些年支书看他孤苦伶仃的,就给老人取了个名字,挂户在了双儿他们家。可这人死活就是不愿意下山,一直在林场待着,也就双儿那丫头时常会去看望一下。”
练幽明吃惊道:“谢老叔,你得五六十了吧?”
谢老三回道:“六十八了。”
练幽明满目骇然,“这么说来,饭堂后面的那人不得八九十了。”
却见谢老三神神秘秘地道:“不止。当年那人就已是三四十岁的模样了,依我看如今少说百岁有余。”
练幽明狠咽了一口唾沫,“你们就没摸摸那人的底细?”
谢老三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他一个人呆在这深山老林里能安然无恙,你当是寻常?早年间,双儿他爹走山的时候被一头东北虎给咬死了。结果不出半月,那老虎就在河沟里被人给发现了,你猜怎么死的?”
不等练幽明回应,老人哑声道:“是被人用巴掌给拍死的,听说脑门上还落着掌印呢。”
练幽明听到这句话,顿觉毛骨悚然,肌肤起栗。
谢老三又说,“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练幽明抬眼瞧去。
只见老人感慨万千地道:“世人都说天下无有真佛,可真佛当面,又岂是凡俗肉眼所能看见的?而在那些常人看不见的地方,便是这世上的另一片天地……既有天地,自有真佛。”
不知为何,迎着老人的目光,再听那玄之又玄的话,练幽明鬼使神差地道:“武功!”
武功便是进入那片天地的钥匙。
谢老三似笑非笑,像是经历过什么,然后又神情复杂的吐出四个字,“谈何容易。”
二人至此无话,似是各怀心事,一直在山里转悠到了下午三四点。
这会儿日出雪融,莽莽山林虽还残存着一丝绿意,却也难掩消残。
两个人收获不小,就是练幽明也打了不少猎物,但却不是用枪打的,而是用自己的弹弓,十发九中,惹得谢老三连连称赞。
就这样,转眼便过去大半个月,时入深秋,满山草木愈发消残。
林场的生活是枯燥且乏味的,而且艰苦,随着天气越来越酷寒,虽说没有下雪,但早晚都结上了冷霜。
不同于那些农村落户的知识青年,他们这些人名义上属于支边的兵团知青,可如今知青运动已到了末尾,不少农场、林场在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后都不再接收插队的学生了。
而他们这些人作为最后一批上山的知识青年,便落在这片林场里,虽说没有真正下到兵团,但还是由杨排长带领着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想来杨排长也知道用不了多久这场运动会彻底落下帷幕,随着天气一冷,对众人的管理明显宽松了不少。而且在伙食上那是一点不含糊,隔三差五蒸大馒头,炒菜,再加上几个走山打猎的带回来的肉食,可以说是相当不错。
但工分还是要按出工的实际情况来算的。
林场里的男知青一天十个工分,女知青一天能挣八个公分,十个公分一块钱。
然而随着天气一冷,很多人实在顶不住,不是猫在宿舍里不想动弹,就是在下了工之后钻进练幽明他们的宿舍,一群人凑在一张炕上,眼巴巴地等着。
等啥?
等刘大彪说天津快板。
余文余武两个四九城的孩子王在旁边帮腔起调,闹腾的不行。
若有闲暇,其他知青也能亮亮才艺,算是众人的一丝慰籍,精神食粮。
女知青那边也相差不远,有人还没等到彻底过冬呢,手脚先生了冻疮,血痂沾着袜子脱都脱不下来,疼得天天抹泪。
林场虽然有赤脚医生,但用的多是土方,压根不起作用。
练幽明的工作比较简单,天冷了,早上出去走山,中午或是劈柴挑水,或是跟着其他人抬木头。
趁着眼下还没有下雪,要把那些伐好的木材送出去。
倒也不用搬上车,只需要用铁丝绳把放倒的木头拉到林场的西南角,那里有一处陡坡,把木头放下去就能滚到山脚,会有村民收捡。
除此之外,等到下了工,趁着宿舍里闹腾的时候,练幽明便一个人找到个僻静处琢磨着锦帛上的功夫,尤其是那金钟罩,没事了便照着上面的动作摆摆姿势。
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他发现这金钟罩和少林寺压根扯不上什么关系,更没有那些武侠小说中的玄妙内力,而是以人体的十二条正经为根基,每练通一条,便相当于打破一关。
但上面很多地方练幽明还是觉得太过晦涩,不敢胡乱揣摩,只依着那些人像上的筋肉走势,自己一有空就暗暗尝试着用意念去调动牵动。
哪想不知不觉,竟然饭量大增,身体各处一些僵硬的筋肉也慢慢松动了起来。
就这样,日子虽说平淡,但好在充实。
不知不觉,已是到了十月底。
练幽明也以为自己会在这种充实且辛勤的日常劳作中结束自己上山的生涯。要是没记错,八零年的秋天,这场运动会彻底结束,那他们也能返城了。
可哪想十月的最后一天,林场生了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