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眠眠转过头,冲着苏老太眨了眨眼。
苏老太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摇头。
“你这丫头,真是没完没了,才歇一口气,又来活儿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不得被你使唤散架喽!”
话虽这么说,她的语气里却没有半点责怪。
苏眠眠从灶台底下掏出好几个细长的竹筒。
她挨个分给大家,一边分一边解释道。
“好了,接下来咱们开始抽丝啦!这竹筒是用来卷丝的,得慢慢地、均匀地卷,不能急,不然丝线容易断。”
她从后院搬出一筐还没动过的蚕茧。
她一人分了五六颗,叮嘱道。
“一次别拿太多,抽丝讲究的是耐性,心急可不行。”
转眼一个时辰过去了。
大家的手指都因为长时间的动作而微微发酸。
苏眠眠抬了抬手,笑着宣布。
“行了,今天先到这儿吧,都歇会儿,喝口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熟悉的呼喊声。
“娘,我们回来啦!”
众人闻声抬头,只见门口站着两个女子。
她们身边还跟着两个男人,肩上扛着包袱,一看就是从远处赶来的。
另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眉眼几乎一模一样。
“哎哟,娇香、佳语回来啦!”
苏老太一听声音,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来。
她一边走一边念叨,声音里满是心疼与埋。
“你瞧你瞧,都怀着身子了还往这儿跑?看看这肚子,都快赶上小山包了,走路都费劲,也不怕路上颠着了?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了吧!”
苏佳语去年十八才嫁到隔壁余村,亲事还是自己相看后点头应下的。
今年好不容易怀上了娃,苏家上下都当宝贝一样惦记着。
据苏眠眠知道,这两个姑姑都是自己挑的郎君。
日子虽然不算富裕,可夫妻俩感情极好。
这不,俩姑父今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肩上扛着给老丈人家带的土产。
“这不是过节嘛,给娘捎点东西过来。”
苏小妹笑着说。
她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是啊是啊,娘,今天过节嘛,顺路碰上小妹,就一块回来了。”
苏大姐接过话说。
她提着手里的竹篮,语气轻快。
“外婆!”
那对和苏眠眠差不多高的小男孩小女孩脆生生地叫了一声。
“星星、月月来啦!快进来,跟外婆进屋坐。”
苏老太高兴地牵着他们进门。
她一边走一边念叨。
“哎哟,两个小家伙长得真快,都快赶上眠眠高了。”
苏小妹轻轻摸着自己的肚子。
旁边的余明飞一脸温柔地看着她。
他把背上的竹篓往上托了托,随后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往里走。
余明飞和曾浩把带来的粽子和一斤肥猪肉放在桌上。
两人安静地坐在一旁,神情拘谨却透着真诚。
苏老爹走进客厅。
他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主动走到两人面前,跟他们聊了起来。
两个孩子一路小跑着穿过天井,嘴里还喊着“眠眠姐姐”。
“人来了就好,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苏老爹摆摆手,语气温和中带着几分责备。
“咱们一家人,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
他顿了顿,又关切地问。
“最近田里收成咋样?春播都忙完了没?”
“挺好咧,岳父,该种的地都种完了。”
曾浩如实回答。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天公也作美,雨水匀,秧苗长得壮实,照这势头,秋收应该差不了。”
“我家也是。”
余明飞接过话头。
“您之前提过的那种番薯,我们在荒地上开了几亩地种,现在那些番薯叶子也能吃。摘下来煮汤,清香得很,孩子们都爱吃。”
他笑了笑,又说。
“多余的叶子就喂鸡,家里鸡都养得胖乎乎的,蛋也下得勤,前两天还腌了一坛咸蛋。”
俩人一来二去就聊多了,你一句我一句,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嗯,好事儿,好事儿。”
苏老爹点点头,满脸欣慰。
他语气转为郑重。
“其实我本来打算过几天去找你们的。”
他看了眼两人疑惑的表情,便继续道。
“你也知道,我家现在镇上开了家‘苏豆’铺子,做的是豆腐、豆干、豆皮这些营生。村里也有作坊,专门磨豆子、榨豆油。生意慢慢上了轨道,人手却越来越紧张。”
他目光在两人脸上缓缓扫过。
“我对你们为人清楚,信得过。所以,我想请你们来帮个忙,一起做事。若是愿意,可以来铺子里管账、管工,或是进作坊带人,待遇不会亏待你们。”
“岳父!您这话真是说得我心里热乎啊!”
曾浩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哽咽。
“当初招工时我们也想去,可娇香总觉得不好意思,说怕人家说她攀亲戚走后门,结果就没敢报上名。”
他抬起头,眼里闪着光。
“谁不想多挣点钱,让家人过得舒坦些呢?能靠自己的力气吃饭,还能跟着您学点门道,那是福分。”
“那岳父,您想让我们做啥呢?”
余明飞干脆直接地问。
他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必须认真对待。
苏老爹看了看两人的反应,心里挺满意。
他知道,这两个人,靠得住。
他转头看向苏大姐,语气温和地说道。
“自己家的生意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呢?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早就想好了,打算安排你们两个,一个去镇上的‘苏豆’铺子当掌柜;另一个呢,去作坊当个小管事。这两个位置都挺重要的,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曾浩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开口说。
“爹,我是这么琢磨的,妹夫余明飞性格开朗,让他去管作坊里的工人,肯定能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而且小妹现在怀着孩子,行动不方便,要是住得离家近一点,也能时常照应着。我这边平日搭大哥的牛车去镇上也不算远。妹夫,你说我这个安排咋样?”
余明飞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为家族出力,还不耽误正事。
他语气诚恳地说。
“姐夫这主意不错,考虑得真周全。就是辛苦你每天跑镇上跑作坊的,得多早起赶路。不过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爹和姐夫的信任。”
苏老太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摇头。
“你这丫头,真是没完没了,才歇一口气,又来活儿了?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还不得被你使唤散架喽!”
话虽这么说,她的语气里却没有半点责怪。
苏眠眠从灶台底下掏出好几个细长的竹筒。
她挨个分给大家,一边分一边解释道。
“好了,接下来咱们开始抽丝啦!这竹筒是用来卷丝的,得慢慢地、均匀地卷,不能急,不然丝线容易断。”
她从后院搬出一筐还没动过的蚕茧。
她一人分了五六颗,叮嘱道。
“一次别拿太多,抽丝讲究的是耐性,心急可不行。”
转眼一个时辰过去了。
大家的手指都因为长时间的动作而微微发酸。
苏眠眠抬了抬手,笑着宣布。
“行了,今天先到这儿吧,都歇会儿,喝口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伴随着熟悉的呼喊声。
“娘,我们回来啦!”
众人闻声抬头,只见门口站着两个女子。
她们身边还跟着两个男人,肩上扛着包袱,一看就是从远处赶来的。
另外,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眉眼几乎一模一样。
“哎哟,娇香、佳语回来啦!”
苏老太一听声音,立马从椅子上站起来。
她一边走一边念叨,声音里满是心疼与埋。
“你瞧你瞧,都怀着身子了还往这儿跑?看看这肚子,都快赶上小山包了,走路都费劲,也不怕路上颠着了?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了吧!”
苏佳语去年十八才嫁到隔壁余村,亲事还是自己相看后点头应下的。
今年好不容易怀上了娃,苏家上下都当宝贝一样惦记着。
据苏眠眠知道,这两个姑姑都是自己挑的郎君。
日子虽然不算富裕,可夫妻俩感情极好。
这不,俩姑父今天也跟着一起回来了,肩上扛着给老丈人家带的土产。
“这不是过节嘛,给娘捎点东西过来。”
苏小妹笑着说。
她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是啊是啊,娘,今天过节嘛,顺路碰上小妹,就一块回来了。”
苏大姐接过话说。
她提着手里的竹篮,语气轻快。
“外婆!”
那对和苏眠眠差不多高的小男孩小女孩脆生生地叫了一声。
“星星、月月来啦!快进来,跟外婆进屋坐。”
苏老太高兴地牵着他们进门。
她一边走一边念叨。
“哎哟,两个小家伙长得真快,都快赶上眠眠高了。”
苏小妹轻轻摸着自己的肚子。
旁边的余明飞一脸温柔地看着她。
他把背上的竹篓往上托了托,随后伸出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她往里走。
余明飞和曾浩把带来的粽子和一斤肥猪肉放在桌上。
两人安静地坐在一旁,神情拘谨却透着真诚。
苏老爹走进客厅。
他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主动走到两人面前,跟他们聊了起来。
两个孩子一路小跑着穿过天井,嘴里还喊着“眠眠姐姐”。
“人来了就好,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苏老爹摆摆手,语气温和中带着几分责备。
“咱们一家人,讲究这些虚礼做什么。”
他顿了顿,又关切地问。
“最近田里收成咋样?春播都忙完了没?”
“挺好咧,岳父,该种的地都种完了。”
曾浩如实回答。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天公也作美,雨水匀,秧苗长得壮实,照这势头,秋收应该差不了。”
“我家也是。”
余明飞接过话头。
“您之前提过的那种番薯,我们在荒地上开了几亩地种,现在那些番薯叶子也能吃。摘下来煮汤,清香得很,孩子们都爱吃。”
他笑了笑,又说。
“多余的叶子就喂鸡,家里鸡都养得胖乎乎的,蛋也下得勤,前两天还腌了一坛咸蛋。”
俩人一来二去就聊多了,你一句我一句,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嗯,好事儿,好事儿。”
苏老爹点点头,满脸欣慰。
他语气转为郑重。
“其实我本来打算过几天去找你们的。”
他看了眼两人疑惑的表情,便继续道。
“你也知道,我家现在镇上开了家‘苏豆’铺子,做的是豆腐、豆干、豆皮这些营生。村里也有作坊,专门磨豆子、榨豆油。生意慢慢上了轨道,人手却越来越紧张。”
他目光在两人脸上缓缓扫过。
“我对你们为人清楚,信得过。所以,我想请你们来帮个忙,一起做事。若是愿意,可以来铺子里管账、管工,或是进作坊带人,待遇不会亏待你们。”
“岳父!您这话真是说得我心里热乎啊!”
曾浩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哽咽。
“当初招工时我们也想去,可娇香总觉得不好意思,说怕人家说她攀亲戚走后门,结果就没敢报上名。”
他抬起头,眼里闪着光。
“谁不想多挣点钱,让家人过得舒坦些呢?能靠自己的力气吃饭,还能跟着您学点门道,那是福分。”
“那岳父,您想让我们做啥呢?”
余明飞干脆直接地问。
他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必须认真对待。
苏老爹看了看两人的反应,心里挺满意。
他知道,这两个人,靠得住。
他转头看向苏大姐,语气温和地说道。
“自己家的生意有什么好难为情的呢?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早就想好了,打算安排你们两个,一个去镇上的‘苏豆’铺子当掌柜;另一个呢,去作坊当个小管事。这两个位置都挺重要的,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法?”
曾浩认真地想了想,然后抬起头开口说。
“爹,我是这么琢磨的,妹夫余明飞性格开朗,让他去管作坊里的工人,肯定能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而且小妹现在怀着孩子,行动不方便,要是住得离家近一点,也能时常照应着。我这边平日搭大哥的牛车去镇上也不算远。妹夫,你说我这个安排咋样?”
余明飞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既能照顾家里,又能为家族出力,还不耽误正事。
他语气诚恳地说。
“姐夫这主意不错,考虑得真周全。就是辛苦你每天跑镇上跑作坊的,得多早起赶路。不过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爹和姐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