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弹劾帝师?-《我在古代当县令,开局改造贫困县》

  马头县秘密船坞的那声惊天炮响,不仅炸碎了一艘充当靶子的三桅帆船,其掀起的滔天巨浪,更是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跨越数百里之遥,狠狠地拍在了京州城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权力堤坝之上。

  消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的。

  尽管龙景然和郭伴伴对马头县之行三缄其-其口,但皇家海军督造总署那块烫金的牌匾,以及从国库和内帑如流水般划拨出去的巨额银两,还是不可避免地在京州城的朝堂之上,掀起了一场剧烈的风暴。

  开物元年,冬末。

  金銮殿内,瑞兽香炉里吐出的袅袅青烟,混杂着百官身上名贵的熏香,企图营造出一种祥和庄重的氛围。

  然而,今日殿内的空气,却比殿外那呼啸的寒风还要冰冷,还要压抑。

  龙景然身着一身庄重的十二章纹衮龙袍,端坐在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上。他头戴十二旒冕冠,珠帘轻垂,遮住了他大半的面容,也遮住了他那双平静得有些过分的眼眸。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殿下,一场针对帝师林凡的弹劾,正如火如荼。

  “陛下!”

  一位须发皆白、身着一品武将麒麟补子官袍的老将,手捧一卷奏折,颤巍巍地从队列中走出。他每走一步,身上那副跟随先帝南征北战留下的陈旧铠甲,便发出一阵细微的摩擦声,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荣耀。

  此人,正是大周水师的定海神针,历经两朝而不倒的老将——定海侯,陈望。

  “老臣,兵部尚书,定海侯陈望,今日斗胆,弹劾帝师林凡,祸国殃民,当诛!”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却字字千钧,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哗——”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所有官员都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位在军中德高望重、向来不参与党政之争的老将。

  弹劾帝师?还是“祸国殃民,当诛”这等要命的罪名?

  这……这是要变天了吗?

  龙景然依旧没有说话,他只是抬了抬手,示意一旁的郭伴伴将奏折呈上来。

  郭伴伴连忙迈着小碎步上前,接过奏折,恭恭敬敬地递到龙椅之上。

  龙景然没有立刻打开,他只是将奏折放在龙案上,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语气问道:“陈爱卿,平身。你说帝师祸国殃民,不知……所指何事啊?”

  陈望没有起身,他依旧跪在冰冷的金砖上,抬起那张布满了沟壑与风霜的老脸,浑浊的老眼中,竟是老泪纵横。

  “陛下!老臣听闻,那林凡蛊惑圣听,竟在马头县耗费数百万两巨资,建造一种闻所未闻的‘无帆之船’!此船,通体由钢铁包裹,无一根桅杆,全靠一个什么劳什子的‘蒸汽机’驱动。陛下啊!自古以来,船行于海,靠的是风帆之力,是天时地利!那林凡一介黄口小儿,从未出过海,竟敢妄言用一个烧开水的炉子,去驱动一艘数万斤的铁疙瘩?这……这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谬!”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都在颤抖,“老臣执掌水师三十载,大小海战经历上百场,深知海战之艰险!风向、洋流,稍有不慎,便是船毁人亡!他那‘钢铁妖船’,若是到了海上,遇上风浪,怕是连自保都难,如何能抵御倭寇?!”

  “如今东南战事吃紧,泉州百姓尸骨未寒!国库本就空虚,理应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多造楼船,多募水手!可那林凡,竟将这救命的钱粮,尽数投入到他那华而不实的‘无帆之船’上!此等行径,与通敌叛国何异?!此非祸国殃民,又是什么?!”

  这番话,说得是声泪俱下,掷地有声。

  殿内不少武将,尤其是水师出身的将领,纷纷出列附和。

  “陛下!定海侯所言极是!末将也以为,无帆之船,乃无稽之谈!”

  “请陛下下旨,立刻停止那‘钢铁妖船’的建造,将林凡押送回京,交由三司会审!”

  一时间,群情激奋。

  户部尚书也趁机站了出来,他苦着一张脸,对着龙景然哭穷:“陛下,陈侯爷所言不虚啊!那‘皇家海军督造总署’,自成立以来,就像个无底洞。林大人一道道的条子递上来,户部的银子流水价地往外拨,如今……如今连明年开春修缮河道的钱,都快要垫进去了啊!老臣……老臣实在是……心疼啊!”

  龙景然静静地听着,他没有看那些义愤填膺的武将,也没有理会哭穷的户部尚-书,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那位跪在殿中央、须发皆白的老将身上。

  他知道,陈望不是为了权力,更不是为了私利。这位老将,是真的将一生都献给了大周的水师,他是真的在为这个国家的万里海疆担忧。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话,才最有分量,也最能煽动人心。

  龙景然缓缓地站起身,他没有发怒,也没有辩解,只是用一种平静的、却带着一丝穿透力的声音,缓缓开口。

  “陈爱卿,你的忠勇,朕知道。你为我大周镇守海疆三十载,劳苦功高,朕也从不敢忘。”

  他顿了顿,话锋却陡然一转,那声音,也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但朕想问陈爱卿一句,你口口声声说,船行于海,靠的是风帆之力。那为何,我大周水师拥有当世最庞大的楼船舰队,却在东南沿海,被一股小小的倭寇,打得节节败退,连泉州府城都丢了?!”

  “朕再问你一句,你所说的祖宗之法,难道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朕的子民被屠戮,看着朕的疆土被侵占,却依旧抱着那些早已被证明是失败的‘传统’,固步自封吗?!”

  “这,就是你镇守了三十年的……大周水师的荣耀吗?!”

  这一连串的反问,如同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定海侯陈望的脸上,也抽在了所有主张守旧的官员脸上。

  陈望的身体猛地一颤,他张了张嘴,那张总是写满了威严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和一丝羞愧。

  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是啊,败了,就是败了。

  败得那么惨,那么彻底。

  任何荣耀和传统,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