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茶已备妥-《七零:毒舌老父杀疯了,白眼狼跪了》

  赵丰年叩击铁门的声音,在死寂的废墟中回荡,带着一种奇特的、属于金属的空旷质感。

  他没有等待回应,因为他知道,这扇门后的世界,早已为他虚位以待。

  他向后退开半步,目光落在门上那把锈迹斑斑的大锁上。

  那是一件饱经风霜的古老造物,锁芯里恐怕早已被时光的尘埃彻底填满。

  然而,就在他思考着是否需要呼叫支援进行破拆时,一阵微风拂过。

  那把看似坚固的大锁,仿佛承受不住这最后一点轻柔的压力,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牙酸的“咯吱”声。

  随即,它从锁扣上悄然滑落,在空中划过一道短暂的弧线,最终“啪”地一声,摔在地上,碎裂成几块毫无生气的铁锈。

  门,自己开了。

  一道狭长的、通往无尽黑暗的缝隙,如同一道沉默的邀请,在他面前缓缓洞开。

  赵丰年的瞳孔微微收缩。

  这极致的巧合,已经超越了陷阱的范畴,更像是一种近乎傲慢的炫技。

  对方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这里没有机关,没有埋伏,只有你渴望的答案,以及答案背后更深的谜题。

  你敢进来吗?

  他深吸一口气,那混杂着铁锈与尘土的气味灌入肺中,冰冷而呛人。

  他没有丝毫犹豫,侧身挤进了那道门缝。

  仓库内部的空间,远比想象中要庞大。

  这里像是一座被遗弃的钢铁巨兽的骸骨,高耸的穹顶在昏暗中消失于视线之外,只有几缕光线从屋顶破损的窟窿中射下,如同教堂里的圣光,精准地照亮了空气中亿万颗悬浮舞动的尘埃。

  巨大的空间里空无一物,让他的脚步声产生了空旷而悠长的回响,每一步都像踩在历史空洞的鼓面上。

  腐朽、潮湿、以及一种陈年纸张被焚烧后残留的淡淡焦糊味,混合成了这里的独特气息。

  赵丰年像一头孤独的猎豹,警惕地走在这片巨大的阴影中。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寸地面,试图寻找任何蛛丝马迹。

  然而这里太干净了,干净得不正常。

  除了厚厚的积灰,没有任何杂物,没有任何脚印,仿佛在五十年前那场大火之后,时间便在这里彻底停摆。

  直到他走到仓库的正中央。

  那片被光柱笼罩的区域里,突兀地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

  那是一套最老式的办公桌椅,深色的油漆早已斑驳脱落,露出木料本身的粗糙纹理。

  它们就像是舞台上唯一的道具,被聚光灯精准地打亮,静静地等待着主角的登场。

  这荒诞而诡异的场景,让赵丰年心中的警兆提升到了顶点。

  他缓缓走近,皮鞋踩在光洁的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哒、哒”

  声。

  桌面上同样一尘不染,只在正中央,摆放着一部黑色的、造型古旧的电话。

  那种由胶木制成的、带着一个巨大拨盘的电话机,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记。

  电话线被齐整地切断,它只是一个沉默的摆设。

  赵丰年没有去碰那部电话。

  他的视线,落在了桌子那唯一的一个抽屉上。

  抽屉的拉环是黄铜的,在光线下反射着幽暗的光泽。

  他伸出手,缓缓拉开了抽屉。

  没有爆炸,没有毒气,甚至没有任何声音。

  抽屉里,只静静地躺着一张照片。

  一张黑白照片。

  赵丰年将其拿起,照片的边角已经微微泛黄,带着一种特有的僵硬质感。

  照片的背景似乎是一个会议室,后面挂着一条模糊的横幅。

  画面里,是五个身穿中山装的男人。

  他的目光瞬间被其中一人牢牢吸住。

  那人站在正中,英气勃发,眼神锐利如鹰,正是他在档案里见过无数次的,年轻时的叶问天。

  而在叶问天的身侧,站着一个略显青涩的年轻人,眉眼间的轮廓,与公安大学里那个叫周学海的图书管理员,有七分相似。

  线索,在这里完美地闭合了。

  然而,赵丰年的心脏却骤然一紧。

  他的目光,越过叶问天和周学海,死死地定格在了照片最右侧的一个人身上。

  那是一个面容清瘦、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

  他不像叶问天那样气势逼人,也不像周学海那样略带拘谨。

  他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温和的微笑。

  可就是这抹微笑,却让赵丰年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深处升腾而起。

  那是一种洞悉一切、却又置身事外的微笑。

  仿佛照片里的所有人,甚至包括手持相机的摄影师,都只是他眼中一场有趣的戏剧。

  在这张合影里,叶问天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这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却像一个站在主角身后的……

  导演。

  这张照片,就是江老先生为他备好的“茶”。

  它解答了一个疑问,却又抛出了一个更巨大、更令人不寒而栗的谜团。

  与此同时,数公里外的一栋烂尾楼顶。

  建筑师面前的虚拟屏幕上,正清晰地显示着赵丰年拿起照片后,那瞬间的表情变化。

  “目标心率瞬间提升百分之十七,瞳孔放大零点三毫米,面部出现典型的震惊与困惑的微表情。”

  他用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分析道,“他找到了我们为他准备的‘面包屑’。”

  马丁端着一杯热咖啡,靠在冰冷的护栏上。

  他看着屏幕里那个陷入沉思的中国警察,嘴角勾起一抹猎人般的微笑。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剧本发展,这个固执的警察,正在他铺设的轨道上,一步步滑向他预设的终点。

  “很好。”

  马丁轻呷了一口咖啡,“现在,他会去疯狂地调查照片上的每一个人。把官方的力量,变成我们探路的工兵。继续监视,不要惊动他。”

  然而,他没有注意到,在他视线的死角,更远处的一座信号塔上。

  一个身穿电信维修工制服的男人,正用一部伪装成测距仪的高倍望远镜,冷冷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没有去看仓库里的赵丰年,他的镜头,始终锁定着马丁和建筑师所在的这栋烂尾楼。

  他看到了建筑师面前那道若隐若现的虚拟屏幕,看到了马丁脸上那自信的笑容。

  他收起望远镜,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毫不起眼的翻盖手机,编辑了一条短信。

  【池塘边,来了两个带新渔具的洋人。鱼,已被惊动。】

  短信的接收方,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

  那位正在园林里修剪兰花枝叶的国画大师,苏文山。

  江家小院。

  江建国放下手中的报纸,端起桌上的紫砂茶壶,为自己续了一杯热茶。

  茶香袅袅,沁人心脾。

  “先生,”

  王大力从屋里走出,低声道,“三方都已入局。我们留在仓库里的那张照片,现在应该已经到了警察手上。”

  “嗯。”

  江建国应了一声,目光落在院中那棵老槐树上。

  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叽叽喳喳,为这安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气。

  “那张照片……”

  王大力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除了叶先生和周先生,另外三个人,究竟是……”

  江建国吹了吹杯口的茶叶,没有直接回答。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大力,你知道这世上最厉害的棋手,是什么样的吗?”

  王大力摇了摇头。

  “不是那些能算出百步之外的国手。”

  老人呷了一口茶,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仿佛能看透时光的沧桑。

  “而是那些,能让对手明明看到了棋盘上所有的子,却偏偏看不懂这盘棋,究竟是谁在和谁下的人。”

  他放下茶杯,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现在,茶已经敬上。就看这几位客人,谁能先品出这茶里,究竟藏着几重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