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叹息,发自肺腑。
前世的他,曾沉迷于一些扮演王朝争霸的电子游戏。
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一切都简单明了。
玩家要知道一个臣子的忠诚与否,只需点开他的属性面板,便有一目了然的数值。
玩家如同全知全能的上帝,俯瞰着一切,掌控着一切。
可真实的世界与游戏世界完全不一样。
真实的世界,是一片混沌。
人心,如流云,若逝水,瞬息万变。
今日对你忠心耿耿的臣子,或许明日,便会因为一丝贪念、一点私怨,反戈相向。
这个庞大的帝国,如同一部无比庞大无比精密的机器,他可以设定其运转的方向,却永远无法洞悉其中每一颗齿轮的细微变化。
因此,发生任何“意外”,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那陛下当时是故意忍而不发?”徐妙锦追问道,她总觉得,朱允熥在文庙内的应对,有些不太正常。
“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叛乱。”朱允熥的脸上,又恢复了那份运筹帷幄的自信,“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连一支真正有建制军队都没有,仅凭一些武丁和官府衙役,就想行兵谏之事?何其荒唐可笑!”
“说句狂妄的话,即便你未能及时控制住外围,朕只需在文庙内振臂一呼,也有十足的把握,让那些被裹挟的士卒,立刻倒戈相向,反客为主。”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无反意,只是盲从罢了。”
“朕不说话,他们就当朕默许,当朕懦弱。”
“朕真要发威,他们就不敢了!”
时至今日,朱允熥在许多底层的士兵和百姓眼中,不仅仅是大明的皇帝,更与神明无异。
《大明日报》长年累月的宣传与引导也不是白费的,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经下意识的认为,他们的大明皇帝,乃是上天派来的,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本事。
何况,大明真真切切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更证实了报纸上的宣传,让他们不得不信。
人在群体中,智商是会降低的。
当大多数人都开始相信的时候,剩下的人,也会跟着一起。
若有说朱允熥不是神,恐怕反而会遭到无数人的嘲笑,认为他太过无知!
说白了,现在的朱允熥就算真的“表演”一次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大明的绝大部分百姓也不会觉得奇怪。
反而会认为大明天子,就该有这样的本事。
现在没有“表演”,也只是天子不想惊世骇俗罢了。
“朕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任由他们上蹿下跳,”朱允熥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锋芒,“不过是想顺水推舟,看看这场突如其来的浑水,究竟能炸出多少……潜藏在深渊里的大鱼。”
朱允熥说完,用带着几分惊奇和欣赏的目光看着徐妙锦,道路:“说实话,朕唯一没想到的,是你。”
“朕没想到,你竟能如此果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将孔府内外的所有人马都牢牢控制在手中,让王守廉他们的叛乱,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徐妙锦脸上露出一丝歉意,道:“我是不是……打乱了你的计划?”
“不,你做得很对,非常好。”朱允熥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周王朱橚的出现,是真真正正的意料之外。”
“朕虽然有把握在乱军之中平定局势,但人心叵测,子弹,更不长眼。”
“谁能保证,混乱之中,不会有哪个亡命之徒,向朕胡乱开上一枪?”
“若真如此,那朕之前所有的布置,最后就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抓着徐妙锦的手,道:“你雷厉风行地控制住外围,至少,是百分之百地确保了朕的人身安全。”
“也正是因为局面被你稳住了,朕才敢当机立断,将计就计,把这出戏,演得更真一些。”
“原来如此。”徐妙锦恍然大悟,但随即又蹙起了秀眉,道:“可你又怎么知道,这背后,一定还有大鱼?”
“王守廉死了,周王朱橚也死了。”
“有没有可能,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那个逃藩的周王呢?”
“绝无可能。”朱允熥断然摇头,道:“朱橚,指挥不动王守廉这种自诩为‘圣人门徒’的老顽固。”
“王守廉要的是‘清君侧’,是维护他心中的‘道统’,朱橚要的,是皇位。”
“他们二人,看似一拍即合,实则根本不是一路人。”
“在金陵的朝堂之上,一定还有一个身居高位之人,在暗中支持着王守廉。”
徐妙锦问道:“那……会是谁?”
“政务大臣。”朱允熥吐出了这四个字,道:“而且,朕相信,这位政务大臣的背后,一定还有另一位,或者说,另几位皇室宗亲的支持。”
“朱橚,他不过是一枚被推到台前,用来吸引所有人目光的弃子罢了。”
“在他身后,还潜藏着一个……或者一群,更聪明、也更沉得住气的亲王。”
徐妙锦不解问道:“可诸王不都早已被分封海外了吗?”
“他们远在万里之外,鞭长莫及,又如何能在中原作乱?”
朱允熥笑道:“人是活的,是可以动的。他们,难道就不能偷偷地回来吗?”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徐妙锦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她之前所有的疑惑,此刻都豁然开朗。
是啊,既然周王朱橚可以潜藏回来,在山东掀起风浪,那其他被分封海外的亲王,为何就不能暗中潜回大明,在背后布局呢?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理。
只不过,她身在局中,竟是连这一点都忽略了。
所谓当局者谜,大抵便是如此了。
徐妙锦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许久,才发出一声既像是佩服又像是自嘲的感叹:“我自以为读过几本书,便可知晓天下大势。”
“当初在府中,还时常对大哥他们指点江山,自以为聪明。”
“今日才知,与陛下的经天纬地之才相比,我这点小聪明,当真是萤火之于皓月了。”
“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徐妙锦收敛心神,好奇的问道。
“什么都不用做。”朱允熥的脸上,浮现掌控全局的自信与从容。
“我们,即刻返回金陵。”
“安安静静地,等着他们自己,一个个地,都跳上钩来。”
“很快就可以收网了。”
“那些阻碍大明前进的顽石,这次都能基本清扫干净。”
……
……
……
福建,海边的一幢大宅前。
朱棡宅邸,望向眼前的大海,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脸上露出了无比舒畅的表情。
“还是大明的空气好啊,”他张开双臂,感慨万千,“湿润、温和,带着故土的芬芳,比那新大陆蛮荒之地的空气,要清新百倍!回家,真好!”
跟在他身侧的一名青衫谋士,眼内却带着几分忧虑,低声道:“王爷,此次您私自归国,终究是冒了天大的风险。万一朝廷怪罪下来……”
“怕什么?”朱棡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脸上满是自得与算计,“咱爹,大明的无上皇,还活得好好的。”
“他朱允熥就算再不满,敢对咱这个亲叔叔翻脸吗?”
“他敢不顾及老头子的感受吗?”
“再者,”他指着远处海岸边停泊的几条大船,得意地笑道:“本王这次回来,可是给他朱允熥带了一份天大的厚礼!”
“足足一亿两白银,还有堆积如山的铜料!”
“朱允熥有一点没说谎,新大陆虽然是蛮荒之地,那里的土著皆野蛮无比,没有一点礼义教化,但那地方,遍地是宝,金山银山,取之不尽!”
回想起自己在新大陆攻城掠地,朱棡也不禁生出几分感叹,又道:“伸手不打笑脸人。”
“我给他进贡这么多真金白银,替他充实国库,他朱允熥就算心里再不情愿,脸上也得给我挂着笑。”
“更何况,本王此次回来的由头,是‘思乡心切,兼之积劳成疾,需回大明延请大夫调养’。”
“合情,合理,他找不到任何发难的借口。”
“说到底,”朱棡的语气,变得阴冷而决绝,“富贵,终究要险中求。”
“不回来,如何能掌控大局?”
“只要朱允熥一死,那之前所有的规矩、律法,就都成了废纸一张!”
两人聊着,谋士又提起了山东的事。
朱棡浮现出毫不掩饰的鄙夷:“我那个四弟朱橚,就是个十足的傻子!”
“也难怪父皇以前总骂他‘愚不可及’。”
“他还真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却不知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一枚棋子。”
“正好让他去背上那一口‘弑君杀侄’的黑锅,再合适不过了。”
谋士依旧有些不安:“王爷,山东之事,能否功成,尚在两说……”
“必定功成!”朱棡却是信心十足。
他踱着步,开始批判起朱允熥的国策:“那小子虽然把大明弄得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却根本不懂,人心,才是帝王之术的根本!”
“人心败坏了,百姓再有钱有什么用?驭民之道,首在‘穷民、疲民’!”
朱棡说起自己的统治哲学:“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若是百姓都吃饱了,那就会有时间,有精力去琢磨一些他们本不该琢磨的事情。”
“他们还会瞎折腾,永远欲求不满。”
“要让天下百姓,永远挣扎在将饱未饱的活命线上,让他们为了下一顿饭食而终日劳碌,疲于奔命!”
“如此,他们才没心思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才会老老实实地听话!”
“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他朱允熥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什么都不懂!”
谋士躬身附和:“王爷英明!《商君书》有云,‘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治国五术,愚、弱、疲、辱、贫,此乃万世不易之至理!”
“正是此理!”朱棡意气风发,开始畅想自己登基之后的宏图霸业,“待本王君临天下,必效仿前元,行军户之制,令我大明全民皆兵!”
“朕要组建一支席卷天下的无敌大军,将四海之内,所有不臣之地,尽数征服!”
“而不是像朱允熥那般软弱,搞什么勘定边界、签订条约的妇人之仁!”
“还给海外的国家贷款,驻军。”
“大明只靠做生意赚钱,简直是太蠢了!”
就在他二人唾沫横飞,畅想着未来之时,一名亲信脚步匆匆地跑过来,脸上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王爷!王爷!朝廷的加急电报!”
那亲信将一份译好的电文,双手呈上:“金陵急电!着您立刻启程,前往京师!”
“另,山东密报,曲阜事变,陛下……陛下他驾崩了!”
“什么?!”朱棡一把夺过电文,飞速扫了一眼,随即,爆发出了一阵股抑不住的、欣喜若狂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成了!竟然真的成了!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
谋士凑上前看完,脸上虽有喜色,却又露出一幅若有所思的表情,警惕道:“王爷,此事未免太过顺利了。”
“从兵谏到驾崩,再到朝廷直接发报召您入京,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得有些不合常理。小心有诈。”
“有诈?”朱棡此刻早已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反问道:“能有什么诈?”
谋士皱眉道:“即令王东之事真的成功,皇帝已然驾崩。可皇后尚在金陵,她仍可出面,暂稳朝局。”
“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里,大多皆是皇帝的亲信,他们也会听皇帝的。”
“即便是要挑选新皇,也不会这般轻易同意推举您。”
朱杄冷笑一声,满脸傲慢地说道:“那是因为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大势已去,人心所向,根本无可阻挡!”
“本王回京登基,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富贵,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他一挥手,再不理会谋士的劝谏,意气风发地高声下令:
“来人!备船!备马!”
“本王,即刻启程,前往金陵!”
……
前世的他,曾沉迷于一些扮演王朝争霸的电子游戏。
在那个虚构的世界里,一切都简单明了。
玩家要知道一个臣子的忠诚与否,只需点开他的属性面板,便有一目了然的数值。
玩家如同全知全能的上帝,俯瞰着一切,掌控着一切。
可真实的世界与游戏世界完全不一样。
真实的世界,是一片混沌。
人心,如流云,若逝水,瞬息万变。
今日对你忠心耿耿的臣子,或许明日,便会因为一丝贪念、一点私怨,反戈相向。
这个庞大的帝国,如同一部无比庞大无比精密的机器,他可以设定其运转的方向,却永远无法洞悉其中每一颗齿轮的细微变化。
因此,发生任何“意外”,其实都在情理之中。
“那陛下当时是故意忍而不发?”徐妙锦追问道,她总觉得,朱允熥在文庙内的应对,有些不太正常。
“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叛乱。”朱允熥的脸上,又恢复了那份运筹帷幄的自信,“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连一支真正有建制军队都没有,仅凭一些武丁和官府衙役,就想行兵谏之事?何其荒唐可笑!”
“说句狂妄的话,即便你未能及时控制住外围,朕只需在文庙内振臂一呼,也有十足的把握,让那些被裹挟的士卒,立刻倒戈相向,反客为主。”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无反意,只是盲从罢了。”
“朕不说话,他们就当朕默许,当朕懦弱。”
“朕真要发威,他们就不敢了!”
时至今日,朱允熥在许多底层的士兵和百姓眼中,不仅仅是大明的皇帝,更与神明无异。
《大明日报》长年累月的宣传与引导也不是白费的,许多人的脑海中,已经下意识的认为,他们的大明皇帝,乃是上天派来的,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本事。
何况,大明真真切切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这更证实了报纸上的宣传,让他们不得不信。
人在群体中,智商是会降低的。
当大多数人都开始相信的时候,剩下的人,也会跟着一起。
若有说朱允熥不是神,恐怕反而会遭到无数人的嘲笑,认为他太过无知!
说白了,现在的朱允熥就算真的“表演”一次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大明的绝大部分百姓也不会觉得奇怪。
反而会认为大明天子,就该有这样的本事。
现在没有“表演”,也只是天子不想惊世骇俗罢了。
“朕之所以一直隐忍不发,任由他们上蹿下跳,”朱允熥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锋芒,“不过是想顺水推舟,看看这场突如其来的浑水,究竟能炸出多少……潜藏在深渊里的大鱼。”
朱允熥说完,用带着几分惊奇和欣赏的目光看着徐妙锦,道路:“说实话,朕唯一没想到的,是你。”
“朕没想到,你竟能如此果决,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将孔府内外的所有人马都牢牢控制在手中,让王守廉他们的叛乱,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徐妙锦脸上露出一丝歉意,道:“我是不是……打乱了你的计划?”
“不,你做得很对,非常好。”朱允熥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周王朱橚的出现,是真真正正的意料之外。”
“朕虽然有把握在乱军之中平定局势,但人心叵测,子弹,更不长眼。”
“谁能保证,混乱之中,不会有哪个亡命之徒,向朕胡乱开上一枪?”
“若真如此,那朕之前所有的布置,最后就都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抓着徐妙锦的手,道:“你雷厉风行地控制住外围,至少,是百分之百地确保了朕的人身安全。”
“也正是因为局面被你稳住了,朕才敢当机立断,将计就计,把这出戏,演得更真一些。”
“原来如此。”徐妙锦恍然大悟,但随即又蹙起了秀眉,道:“可你又怎么知道,这背后,一定还有大鱼?”
“王守廉死了,周王朱橚也死了。”
“有没有可能,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就是那个逃藩的周王呢?”
“绝无可能。”朱允熥断然摇头,道:“朱橚,指挥不动王守廉这种自诩为‘圣人门徒’的老顽固。”
“王守廉要的是‘清君侧’,是维护他心中的‘道统’,朱橚要的,是皇位。”
“他们二人,看似一拍即合,实则根本不是一路人。”
“在金陵的朝堂之上,一定还有一个身居高位之人,在暗中支持着王守廉。”
徐妙锦问道:“那……会是谁?”
“政务大臣。”朱允熥吐出了这四个字,道:“而且,朕相信,这位政务大臣的背后,一定还有另一位,或者说,另几位皇室宗亲的支持。”
“朱橚,他不过是一枚被推到台前,用来吸引所有人目光的弃子罢了。”
“在他身后,还潜藏着一个……或者一群,更聪明、也更沉得住气的亲王。”
徐妙锦不解问道:“可诸王不都早已被分封海外了吗?”
“他们远在万里之外,鞭长莫及,又如何能在中原作乱?”
朱允熥笑道:“人是活的,是可以动的。他们,难道就不能偷偷地回来吗?”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徐妙锦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她之前所有的疑惑,此刻都豁然开朗。
是啊,既然周王朱橚可以潜藏回来,在山东掀起风浪,那其他被分封海外的亲王,为何就不能暗中潜回大明,在背后布局呢?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推理。
只不过,她身在局中,竟是连这一点都忽略了。
所谓当局者谜,大抵便是如此了。
徐妙锦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许久,才发出一声既像是佩服又像是自嘲的感叹:“我自以为读过几本书,便可知晓天下大势。”
“当初在府中,还时常对大哥他们指点江山,自以为聪明。”
“今日才知,与陛下的经天纬地之才相比,我这点小聪明,当真是萤火之于皓月了。”
“那你接下来,准备怎么做?”徐妙锦收敛心神,好奇的问道。
“什么都不用做。”朱允熥的脸上,浮现掌控全局的自信与从容。
“我们,即刻返回金陵。”
“安安静静地,等着他们自己,一个个地,都跳上钩来。”
“很快就可以收网了。”
“那些阻碍大明前进的顽石,这次都能基本清扫干净。”
……
……
……
福建,海边的一幢大宅前。
朱棡宅邸,望向眼前的大海,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脸上露出了无比舒畅的表情。
“还是大明的空气好啊,”他张开双臂,感慨万千,“湿润、温和,带着故土的芬芳,比那新大陆蛮荒之地的空气,要清新百倍!回家,真好!”
跟在他身侧的一名青衫谋士,眼内却带着几分忧虑,低声道:“王爷,此次您私自归国,终究是冒了天大的风险。万一朝廷怪罪下来……”
“怕什么?”朱棡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脸上满是自得与算计,“咱爹,大明的无上皇,还活得好好的。”
“他朱允熥就算再不满,敢对咱这个亲叔叔翻脸吗?”
“他敢不顾及老头子的感受吗?”
“再者,”他指着远处海岸边停泊的几条大船,得意地笑道:“本王这次回来,可是给他朱允熥带了一份天大的厚礼!”
“足足一亿两白银,还有堆积如山的铜料!”
“朱允熥有一点没说谎,新大陆虽然是蛮荒之地,那里的土著皆野蛮无比,没有一点礼义教化,但那地方,遍地是宝,金山银山,取之不尽!”
回想起自己在新大陆攻城掠地,朱棡也不禁生出几分感叹,又道:“伸手不打笑脸人。”
“我给他进贡这么多真金白银,替他充实国库,他朱允熥就算心里再不情愿,脸上也得给我挂着笑。”
“更何况,本王此次回来的由头,是‘思乡心切,兼之积劳成疾,需回大明延请大夫调养’。”
“合情,合理,他找不到任何发难的借口。”
“说到底,”朱棡的语气,变得阴冷而决绝,“富贵,终究要险中求。”
“不回来,如何能掌控大局?”
“只要朱允熥一死,那之前所有的规矩、律法,就都成了废纸一张!”
两人聊着,谋士又提起了山东的事。
朱棡浮现出毫不掩饰的鄙夷:“我那个四弟朱橚,就是个十足的傻子!”
“也难怪父皇以前总骂他‘愚不可及’。”
“他还真以为自己能掌控一切,却不知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一枚棋子。”
“正好让他去背上那一口‘弑君杀侄’的黑锅,再合适不过了。”
谋士依旧有些不安:“王爷,山东之事,能否功成,尚在两说……”
“必定功成!”朱棡却是信心十足。
他踱着步,开始批判起朱允熥的国策:“那小子虽然把大明弄得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却根本不懂,人心,才是帝王之术的根本!”
“人心败坏了,百姓再有钱有什么用?驭民之道,首在‘穷民、疲民’!”
朱棡说起自己的统治哲学:“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若是百姓都吃饱了,那就会有时间,有精力去琢磨一些他们本不该琢磨的事情。”
“他们还会瞎折腾,永远欲求不满。”
“要让天下百姓,永远挣扎在将饱未饱的活命线上,让他们为了下一顿饭食而终日劳碌,疲于奔命!”
“如此,他们才没心思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才会老老实实地听话!”
“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他朱允熥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什么都不懂!”
谋士躬身附和:“王爷英明!《商君书》有云,‘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治国五术,愚、弱、疲、辱、贫,此乃万世不易之至理!”
“正是此理!”朱棡意气风发,开始畅想自己登基之后的宏图霸业,“待本王君临天下,必效仿前元,行军户之制,令我大明全民皆兵!”
“朕要组建一支席卷天下的无敌大军,将四海之内,所有不臣之地,尽数征服!”
“而不是像朱允熥那般软弱,搞什么勘定边界、签订条约的妇人之仁!”
“还给海外的国家贷款,驻军。”
“大明只靠做生意赚钱,简直是太蠢了!”
就在他二人唾沫横飞,畅想着未来之时,一名亲信脚步匆匆地跑过来,脸上满是难以抑制的激动与狂喜。
“王爷!王爷!朝廷的加急电报!”
那亲信将一份译好的电文,双手呈上:“金陵急电!着您立刻启程,前往京师!”
“另,山东密报,曲阜事变,陛下……陛下他驾崩了!”
“什么?!”朱棡一把夺过电文,飞速扫了一眼,随即,爆发出了一阵股抑不住的、欣喜若狂的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成了!竟然真的成了!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
谋士凑上前看完,脸上虽有喜色,却又露出一幅若有所思的表情,警惕道:“王爷,此事未免太过顺利了。”
“从兵谏到驾崩,再到朝廷直接发报召您入京,这一切,都顺理成章得有些不合常理。小心有诈。”
“有诈?”朱棡此刻早已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反问道:“能有什么诈?”
谋士皱眉道:“即令王东之事真的成功,皇帝已然驾崩。可皇后尚在金陵,她仍可出面,暂稳朝局。”
“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里,大多皆是皇帝的亲信,他们也会听皇帝的。”
“即便是要挑选新皇,也不会这般轻易同意推举您。”
朱杄冷笑一声,满脸傲慢地说道:“那是因为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大势已去,人心所向,根本无可阻挡!”
“本王回京登基,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富贵,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他一挥手,再不理会谋士的劝谏,意气风发地高声下令:
“来人!备船!备马!”
“本王,即刻启程,前往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