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那声疯狂的命令,还在广场上空回荡。
回应他的,不是士卒们的冲锋呐喊,而是一声从天而降、清脆而又致命的爆响!
“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当下方乱军在内讧时,高墙之上,一双最冷静的眼睛,早已透过准星,锁定了那个最关键的目标。
贵妃娘娘的命令十分简单,也无比清晰。
寻找机会,击毙周王朱橚!
狙击手一直在等待,等待着一个一击必杀的良机。
现在,当朱橚高声呼喊,将自己彻底暴露在空地中央时,这个时机,到了。
一颗呼啸的弹丸,携着风火,精准无误地从高墙上飞掠而下,钻入了朱橚那因过度兴奋而高昂的额头。
他前冲的姿势猛然一僵,高举的手臂无力地垂落。
身体,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陀螺般地转了半圈,重重地摔倒在地,再无声息。
直到最后一刻,他那双眼睛依旧圆睁着,嘴巴微微张开,里面凝固的,是未曾喊出的“皇帝”梦,以及满脸的不可置信。
自己竟然死在了即将成为“皇帝”的最后一刻!
大明周王,朱橚,就此毙命。
死寂,笼罩了整个广场。
随即,墙头上响起了一片机括拉动的金属声,数十个黑洞洞的枪口,如死神的眼睛,俯瞰着下方每一个惊恐的灵魂。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高墙上传来,如同天神的审判:
“尔等听着!此番作乱的首恶王守廉、朱橚皆已伏诛!”
“尔等皆是受其蒙蔽,才犯下大逆不道之罪!”
“陛下素来圣心仁厚,体谅尔等苦衷!”
“现在,立刻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可赦免死罪!”
“再有任何反抗,千刀万剐,九族尽诛。”
这番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主心骨已死,求生的欲望瞬间吞噬了一切。
众士卒面面相觑,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尽的恐惧与挣扎。
终于,“当啷”一声脆响,一名士兵将手中的火枪扔在了地上,随即软软地跪倒,叩首哭喊:“我降!请陛下恕罪!”
有人带头,其他人便再也撑不住那紧绷的神经。
“当啷!”
“当啷!”
兵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
很快,广场上跪倒了一大片缴械投降的叛军。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被彻底逼入绝境的亡命之徒,依旧紧握着火枪,犹豫不决。
就在此时,广场一侧通往电报房的小门被猛地撞开,一队装备精良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进来!
“砰!”
混乱中,一名仍持枪的叛军,出于恐惧或是最后的疯狂,竟下意识地朝着大殿方向扣动了扳机。
下一刻,回答他的,是暴雨般的枪声!
“砰!砰!砰!砰!”
墙头上,以及侧门冲入的士兵同时开火,那名负隅顽抗的士卒,瞬间被打成了血筛子,哼也未哼一声便倒了下去。
这最后的血腥,彻底击溃了所有人的侥幸心理。
孔府内,与文庙相通的侧门不远处,徐妙锦身穿戎装,一脸严肃。
她并未草率地亲自踏入文庙内这片混乱之地,只是冷静地下达着一道道命令。
各路人马从正门、侧门分头涌入,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广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解除了所有残余叛军的武装。
整个过程,顺畅得如同一场精确的演练。
除了最初的几声零星抵抗,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反抗。
那些跟随王守廉一起进谏的官员,除了几个人当场自杀之外,剩下的皆下跪求饶。
这场惊动帝国朝野的“兵谏”,就此,被彻底平息。
一直到所有的“叛军”皆被解除武装,徐妙锦这才从侧门进入文庙内。
此时的广场上,已经没有了叛军的影子。
徐妙锦并未立刻上前,而是先派遣天枢司护卫,指挥众官兵,将整个战场清理了一遍,收缴所有兵刃,押解所有俘虏,确保不留下任何一丝一毫的隐患。
文庙内,硝烟与血腥的气味交织在一起,令人作呕。
直到确认万无一失,她才整理好仪容,穿过那片狼藉的广场,一步步走向那扇紧闭的殿门。
殿内依旧死寂,这是清场时特意大声传达的指示。
为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扰,在外部威胁彻底肃清之前,殿内护卫不得擅开殿门。
以确保皇帝不出任何意外。
这是最稳妥的万全之策。
徐妙锦站在殿前,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敛衽一礼,用平稳的声音恭声道:“启禀陛下,外面逆贼皆已平定。圣躬无虞,可以开门了。”
她的声音,如同投入死水中的一颗石子。
殿内先是一片沉寂,随即,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带着哭腔的惊喜呼喊:“是贵妃娘娘……是贵妃娘娘的声音!”
沉重的殿门,在“吱呀”声中,被从内里拉开了一道缝隙。
徐妙锦提步而入。
然而,就在她踏入殿内的那一瞬间,眼前的景象,让她脑中“轰”的一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瞳孔骤然紧缩,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
只见大殿中央的地面上,朱允熥静静地躺在那里,龙袍上浸满了鲜血。他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如纸,一只手无力地按在腹部,那里,正在不断地向外渗出猩红。
他的周围,跪满了天枢卫与内侍,每个人都面如死灰,无声地垂泪。
“这……这……是……怎么回事?”徐妙锦只觉得天旋地转,身体一软,险些栽倒在地。
幸得身旁的侍卫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
跪在最前方的宦官赵瑞,抬起那张早已被泪水冲刷得不成样子的脸,用一种绝望到麻木的语调,泣不成声地禀报道:“贵妃娘娘……方才乱军之中,有流弹……有流弹击中了陛下……陛下……龙驭……殡天了!”
最后四个字,如同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了徐妙-锦的心上。
她只觉眼前一黑,耳中嗡鸣,若非有人搀扶,早已昏厥过去。
赵瑞强撑着哭丧道:“娘娘……还请节哀顺变。”
“陛下……陛下临终前,留下遗诏……”
他哽咽着,一字一顿地传达着那最后的旨意:
“其一,太上皇年事已高,恐难承此噩耗。在太上皇返回金陵之前,务必封锁消息,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其二,着皇后娘娘,会同政务处、军务处大臣,于宗室子弟之中,择一贤德之人,继承大统。”
“其三,新君即位之前,为免国本动摇,陛下驾崩之讯,暂不对外公布,秘不发丧……”
……
……
……
金陵,勤政殿。
纱帘之后,顾盼君的身影显得有些朦胧。
她斜倚在软榻上,双目紧闭,呼吸平缓,好似已经睡去。
然而,那在凤袍袖口下,因用力而指节微微泛白的手,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此刻的她,又哪里还睡得着。
只不过强装镇定之后,精力交瘁,闭目养神罢了。
殿内,灯火通明,十几名帝国的中枢重臣,此刻皆汇聚于此。
他们或低头疾书,或低声议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召人进来的交谈声、以及压抑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紧张到极致的交响。
每个人都像一根绷紧的弦,维系着这个庞大帝国在遭遇突然变故后的艰难运转。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电文转译的内侍,手捧着一纸薄薄的电文,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
他那张惶恐到毫无血色的脸,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殿内,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姚广孝缓缓站起身,望向内侍,沉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那内侍嘴唇哆嗦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用颤抖的手,将那份刚刚破译出的电文呈了上去。
姚广孝接过电文,只扫了一眼,他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血色瞬间褪尽。
他身形猛地一晃,险些站立不稳,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骇然与……悲恸。
杨士奇察觉不对,立刻上前一步,从姚广孝手中接过电文。
片刻之后,这位以稳重著称的政务大臣,竟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手中的电文,轻飘飘地滑落,掉在了金砖地面上。
“这……这不可能……”杨士奇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无法置信之色。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大臣的心都沉入了谷底。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乌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蓝玉、徐辉祖等人纷纷围了上去,当他们看清那张纸上的内容时,所有人皆脸色大变。
“曲阜事变已平,首恶伏诛。然,陛下于乱军之中,不幸中弹……龙驭殡天。”
后面还有更多的内容,包括朱允熥留下的三条“遗诏”。
但仅上面的短短数语,已如万钧雷霆,将所有政务大臣,军务大臣,连同这座象征着帝国权柄的勤政殿,都劈得摇摇欲坠。
“陛下……”
“陛下驾崩了?”
压抑的惊呼与啜泣声开始在大殿内蔓延。
蓝玉这位百战宿将,虎目之中瞬间盈满了泪水,他猛地跪倒在地,朝着东方的曲阜方向,发出一声压抑的悲吼。
就在这人心惶惶,几近崩溃的时刻,一道清冷,却无比沉稳的声音,从那薄薄的纱帘之后传了出来。
“慌什么?”
顾盼君不知何时已经坐直了身子。
她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波澜,仿佛刚才那份足以颠覆天下的噩耗,与她全无关系。
“姚师,”她缓缓说道,“将电文,呈上来。”
姚广孝捡起地上的电文,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步履沉重地走到帘前,双手高高举起。
一只素白的手从帘后伸出,将那张承载着国殇的纸,轻轻地接了过去。
纱帘之后,陷入了长久的、令人心悸的沉默。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无法想象,这位身怀“六甲”的皇后,在得知自己夫君的死讯后,该是何等的肝肠寸断。
但他们等来的,却不是悲恸的哭泣,而是一句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命令。
“传本宫旨意,”顾盼君的声音再次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川之下迸出:“封锁勤政殿,自即刻起,不仅是你们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所有办差人员,皆在里面留宿。”
“有需要传达的命令,只有声讯,或奏本,批文传达。”
“内外转交,人员不动。”
“所有从曲阜来的电报,一律先呈送本宫,违令者,以谋逆论处!”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陛下驾崩的消息,若有半个字从这殿内传扬出去,不论是谁,本宫必诛其九族!”
这番话,若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悲伤与慌乱的大臣头上,让他们瞬间清醒过来。
他们这才意识到,此刻,远不是悲伤的时候。
皇帝驾崩,国无长君,这消息一旦泄露,刚刚压下去的暗流,必将以更汹涌百倍的姿态,彻底吞噬整个大明!
杨士奇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跪倒在地,高声道:“臣,遵皇后娘娘懿旨!”
“臣等遵旨!”其余大臣也纷纷跪下。
唯独王佐却犹豫了一下,才跪下去,又立即抬头,进言道:“娘娘节哀……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是否应立刻根据遗诏,商议选择新君继位之事?”
王佐此言一出,犹如在滚油中泼入了一瓢冷水,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众人皆议论纷纷。
“放肆!”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将所有议论都压了下去。
蓝玉猛地从凳上站起,猩红的双目死死地瞪着王佐,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煞气,让王佐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王佐,你安的是什么心?!”蓝玉的声音如雷,又透着几分嘶哑,以及狂怒:“陛下尸骨未寒,你竟然就急着要另立新君?”
“你眼里还有没有先帝,还有没有皇后娘娘腹中的嫡嗣!”
……
回应他的,不是士卒们的冲锋呐喊,而是一声从天而降、清脆而又致命的爆响!
“砰!”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当下方乱军在内讧时,高墙之上,一双最冷静的眼睛,早已透过准星,锁定了那个最关键的目标。
贵妃娘娘的命令十分简单,也无比清晰。
寻找机会,击毙周王朱橚!
狙击手一直在等待,等待着一个一击必杀的良机。
现在,当朱橚高声呼喊,将自己彻底暴露在空地中央时,这个时机,到了。
一颗呼啸的弹丸,携着风火,精准无误地从高墙上飞掠而下,钻入了朱橚那因过度兴奋而高昂的额头。
他前冲的姿势猛然一僵,高举的手臂无力地垂落。
身体,如同被抽走了所有骨头,陀螺般地转了半圈,重重地摔倒在地,再无声息。
直到最后一刻,他那双眼睛依旧圆睁着,嘴巴微微张开,里面凝固的,是未曾喊出的“皇帝”梦,以及满脸的不可置信。
自己竟然死在了即将成为“皇帝”的最后一刻!
大明周王,朱橚,就此毙命。
死寂,笼罩了整个广场。
随即,墙头上响起了一片机括拉动的金属声,数十个黑洞洞的枪口,如死神的眼睛,俯瞰着下方每一个惊恐的灵魂。
一道洪亮的声音,从高墙上传来,如同天神的审判:
“尔等听着!此番作乱的首恶王守廉、朱橚皆已伏诛!”
“尔等皆是受其蒙蔽,才犯下大逆不道之罪!”
“陛下素来圣心仁厚,体谅尔等苦衷!”
“现在,立刻放下武器,跪地投降,可赦免死罪!”
“再有任何反抗,千刀万剐,九族尽诛。”
这番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主心骨已死,求生的欲望瞬间吞噬了一切。
众士卒面面相觑,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无尽的恐惧与挣扎。
终于,“当啷”一声脆响,一名士兵将手中的火枪扔在了地上,随即软软地跪倒,叩首哭喊:“我降!请陛下恕罪!”
有人带头,其他人便再也撑不住那紧绷的神经。
“当啷!”
“当啷!”
兵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
很快,广场上跪倒了一大片缴械投降的叛军。
然而,总有那么几个被彻底逼入绝境的亡命之徒,依旧紧握着火枪,犹豫不决。
就在此时,广场一侧通往电报房的小门被猛地撞开,一队装备精良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进来!
“砰!”
混乱中,一名仍持枪的叛军,出于恐惧或是最后的疯狂,竟下意识地朝着大殿方向扣动了扳机。
下一刻,回答他的,是暴雨般的枪声!
“砰!砰!砰!砰!”
墙头上,以及侧门冲入的士兵同时开火,那名负隅顽抗的士卒,瞬间被打成了血筛子,哼也未哼一声便倒了下去。
这最后的血腥,彻底击溃了所有人的侥幸心理。
孔府内,与文庙相通的侧门不远处,徐妙锦身穿戎装,一脸严肃。
她并未草率地亲自踏入文庙内这片混乱之地,只是冷静地下达着一道道命令。
各路人马从正门、侧门分头涌入,如潮水般淹没了整个广场,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解除了所有残余叛军的武装。
整个过程,顺畅得如同一场精确的演练。
除了最初的几声零星抵抗,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反抗。
那些跟随王守廉一起进谏的官员,除了几个人当场自杀之外,剩下的皆下跪求饶。
这场惊动帝国朝野的“兵谏”,就此,被彻底平息。
一直到所有的“叛军”皆被解除武装,徐妙锦这才从侧门进入文庙内。
此时的广场上,已经没有了叛军的影子。
徐妙锦并未立刻上前,而是先派遣天枢司护卫,指挥众官兵,将整个战场清理了一遍,收缴所有兵刃,押解所有俘虏,确保不留下任何一丝一毫的隐患。
文庙内,硝烟与血腥的气味交织在一起,令人作呕。
直到确认万无一失,她才整理好仪容,穿过那片狼藉的广场,一步步走向那扇紧闭的殿门。
殿内依旧死寂,这是清场时特意大声传达的指示。
为免引起不必要的惊扰,在外部威胁彻底肃清之前,殿内护卫不得擅开殿门。
以确保皇帝不出任何意外。
这是最稳妥的万全之策。
徐妙锦站在殿前,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敛衽一礼,用平稳的声音恭声道:“启禀陛下,外面逆贼皆已平定。圣躬无虞,可以开门了。”
她的声音,如同投入死水中的一颗石子。
殿内先是一片沉寂,随即,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带着哭腔的惊喜呼喊:“是贵妃娘娘……是贵妃娘娘的声音!”
沉重的殿门,在“吱呀”声中,被从内里拉开了一道缝隙。
徐妙锦提步而入。
然而,就在她踏入殿内的那一瞬间,眼前的景象,让她脑中“轰”的一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瞳孔骤然紧缩,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在这一刻凝固。
只见大殿中央的地面上,朱允熥静静地躺在那里,龙袍上浸满了鲜血。他双目紧闭,面色苍白如纸,一只手无力地按在腹部,那里,正在不断地向外渗出猩红。
他的周围,跪满了天枢卫与内侍,每个人都面如死灰,无声地垂泪。
“这……这……是……怎么回事?”徐妙锦只觉得天旋地转,身体一软,险些栽倒在地。
幸得身旁的侍卫眼疾手快,一把将她扶住。
跪在最前方的宦官赵瑞,抬起那张早已被泪水冲刷得不成样子的脸,用一种绝望到麻木的语调,泣不成声地禀报道:“贵妃娘娘……方才乱军之中,有流弹……有流弹击中了陛下……陛下……龙驭……殡天了!”
最后四个字,如同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了徐妙-锦的心上。
她只觉眼前一黑,耳中嗡鸣,若非有人搀扶,早已昏厥过去。
赵瑞强撑着哭丧道:“娘娘……还请节哀顺变。”
“陛下……陛下临终前,留下遗诏……”
他哽咽着,一字一顿地传达着那最后的旨意:
“其一,太上皇年事已高,恐难承此噩耗。在太上皇返回金陵之前,务必封锁消息,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其二,着皇后娘娘,会同政务处、军务处大臣,于宗室子弟之中,择一贤德之人,继承大统。”
“其三,新君即位之前,为免国本动摇,陛下驾崩之讯,暂不对外公布,秘不发丧……”
……
……
……
金陵,勤政殿。
纱帘之后,顾盼君的身影显得有些朦胧。
她斜倚在软榻上,双目紧闭,呼吸平缓,好似已经睡去。
然而,那在凤袍袖口下,因用力而指节微微泛白的手,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此刻的她,又哪里还睡得着。
只不过强装镇定之后,精力交瘁,闭目养神罢了。
殿内,灯火通明,十几名帝国的中枢重臣,此刻皆汇聚于此。
他们或低头疾书,或低声议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召人进来的交谈声、以及压抑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紧张到极致的交响。
每个人都像一根绷紧的弦,维系着这个庞大帝国在遭遇突然变故后的艰难运转。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电文转译的内侍,手捧着一纸薄薄的电文,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
他那张惶恐到毫无血色的脸,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殿内,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心跳。
姚广孝缓缓站起身,望向内侍,沉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那内侍嘴唇哆嗦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用颤抖的手,将那份刚刚破译出的电文呈了上去。
姚广孝接过电文,只扫了一眼,他那张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血色瞬间褪尽。
他身形猛地一晃,险些站立不稳,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骇然与……悲恸。
杨士奇察觉不对,立刻上前一步,从姚广孝手中接过电文。
片刻之后,这位以稳重著称的政务大臣,竟如遭雷击般僵在原地,手中的电文,轻飘飘地滑落,掉在了金砖地面上。
“这……这不可能……”杨士奇喃喃自语,眼中满是无法置信之色。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所有大臣的心都沉入了谷底。
一种不祥的预感,如乌云般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蓝玉、徐辉祖等人纷纷围了上去,当他们看清那张纸上的内容时,所有人皆脸色大变。
“曲阜事变已平,首恶伏诛。然,陛下于乱军之中,不幸中弹……龙驭殡天。”
后面还有更多的内容,包括朱允熥留下的三条“遗诏”。
但仅上面的短短数语,已如万钧雷霆,将所有政务大臣,军务大臣,连同这座象征着帝国权柄的勤政殿,都劈得摇摇欲坠。
“陛下……”
“陛下驾崩了?”
压抑的惊呼与啜泣声开始在大殿内蔓延。
蓝玉这位百战宿将,虎目之中瞬间盈满了泪水,他猛地跪倒在地,朝着东方的曲阜方向,发出一声压抑的悲吼。
就在这人心惶惶,几近崩溃的时刻,一道清冷,却无比沉稳的声音,从那薄薄的纱帘之后传了出来。
“慌什么?”
顾盼君不知何时已经坐直了身子。
她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一毫的波澜,仿佛刚才那份足以颠覆天下的噩耗,与她全无关系。
“姚师,”她缓缓说道,“将电文,呈上来。”
姚广孝捡起地上的电文,强忍着巨大的悲痛,步履沉重地走到帘前,双手高高举起。
一只素白的手从帘后伸出,将那张承载着国殇的纸,轻轻地接了过去。
纱帘之后,陷入了长久的、令人心悸的沉默。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无法想象,这位身怀“六甲”的皇后,在得知自己夫君的死讯后,该是何等的肝肠寸断。
但他们等来的,却不是悲恸的哭泣,而是一句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命令。
“传本宫旨意,”顾盼君的声音再次响起,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冰川之下迸出:“封锁勤政殿,自即刻起,不仅是你们政务大臣和军务大臣,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所有办差人员,皆在里面留宿。”
“有需要传达的命令,只有声讯,或奏本,批文传达。”
“内外转交,人员不动。”
“所有从曲阜来的电报,一律先呈送本宫,违令者,以谋逆论处!”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
“陛下驾崩的消息,若有半个字从这殿内传扬出去,不论是谁,本宫必诛其九族!”
这番话,若一盆冰水,兜头浇在了所有悲伤与慌乱的大臣头上,让他们瞬间清醒过来。
他们这才意识到,此刻,远不是悲伤的时候。
皇帝驾崩,国无长君,这消息一旦泄露,刚刚压下去的暗流,必将以更汹涌百倍的姿态,彻底吞噬整个大明!
杨士奇第一个反应过来,立刻跪倒在地,高声道:“臣,遵皇后娘娘懿旨!”
“臣等遵旨!”其余大臣也纷纷跪下。
唯独王佐却犹豫了一下,才跪下去,又立即抬头,进言道:“娘娘节哀……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我等,是否应立刻根据遗诏,商议选择新君继位之事?”
王佐此言一出,犹如在滚油中泼入了一瓢冷水,整个大殿瞬间炸开了锅。
众人皆议论纷纷。
“放肆!”一声雷鸣般的暴喝,将所有议论都压了下去。
蓝玉猛地从凳上站起,猩红的双目死死地瞪着王佐,那股从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煞气,让王佐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王佐,你安的是什么心?!”蓝玉的声音如雷,又透着几分嘶哑,以及狂怒:“陛下尸骨未寒,你竟然就急着要另立新君?”
“你眼里还有没有先帝,还有没有皇后娘娘腹中的嫡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