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修理-《我在虫族那些事》

  院门吱呀一声打开,徐岁寒推着那辆黑色的凤凰牌自行车走了出去。

  车轮在石板路上缓缓滚动的声音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村道的转弯处。

  宿墨站在原地,目送他的背影逐渐隐没在视野尽头,心中忽而涌起一种微妙的感觉——这是他第一次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独自面对未知的考验。

  “走,我带你到村里转转。”李大爷轻轻敲了敲烟斗,将残留的烟灰倒在地上,脚下一顿便站了起来,“先去看看水渠工地,让你心里有个数。”

  两人踏出院子,走上村里的主干道。

  午后的阳光刺眼,但笼罩着一层温暖的气息。

  村民们大多躲在家里午休,或是在阴凉处纳凉,偶尔有几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路边觅食。

  见到生人走近,它们咯咯叫着慌忙逃开,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在空气中荡漾。

  “小宿,你是哪里人?”李大爷边走边问,语调平和却暗藏试探的意味。

  “苏州的。”宿墨回答得简洁明了,目光同时在四周的建筑格局间游移。

  他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感,“小时候跟着父母搬过几次家,后来参军,就到处跑了。”

  老人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感到满意。

  他们经过一户人家的院门时,里面传来了女人的声音,带着几分好奇与热情:“老李,这就是捡回来的娃啊?看着挺俊的嘞!”

  “是老徐家岁寒的战友,来住几天。”李大爷回应道,声音中透着一股保护性的意味,“人家小伙子懂技术,要帮咱们修水渠哩。”

  “哎呀,那敢情好!”女人的声音更显热情,“小伙子,晚上到婶婶家来吃饭,我给你做拿手的汽锅鸡!”

  宿墨礼貌地向院子里点头致意,声音平静却带着拒绝的分寸:“谢谢婶婶,不用麻烦您了。”

  李大爷满意地拍了拍宿墨的肩膀,低声说道:“这就对了,咱们村里的人都热情,但也不能太随便。保持点距离,反而更让人放心。”

  两人继续向村东走去,路过一片梯田时,宿墨的目光被田间劳作的几个农民吸引住了。

  锄头在泥土中起起落落,每一镐都翻出新鲜的泥香。

  这种原始却踏实的劳动场景,在他所熟悉的星际时代早已绝迹,但此刻却让他心底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

  他不禁停下脚步,凝视片刻,仿佛那些劳动者的身影正在书写一段属于这片土地的悠久诗篇。

  走过几户农家,小路逐渐收窄,两旁竹林幽深,野生芭蕉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李大爷步伐沉稳,时不时驻足指点周围的地形,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树木都承载着他熟悉的记忆。

  蝉鸣如潮,在竹叶间交错起伏,远山如墨,云雾缭绕,如同一幅静谧而生动的画卷。

  “到了!”老人停下脚步,用手中烟杆指向眼前开阔的空地,“这就是咱们要修的水渠。”

  宿墨抬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工地。

  几十名村民正挥舞着铁锹与锄头,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浸透了粗糙的衣衫。

  土石堆积成小山,简陋的测量工具散落在木箱周围,显出几分仓促与无奈。

  元帅敏锐的目光快速扫过整个工地,对工程的规模和技术难度有了初步判断。

  “老李来了啊!快来看看这个水准仪,咋调都调不准嘞。”一个满脸汗珠的中年汉子撂下铁锹,朝他们迎了过来。

  他卷起的袖子露出被烈日炙烤得黝黑的手臂,手掌厚实,纹路分明,显然是经年累月劳作的痕迹。

  “这是村里的技术员老王,”李大爷向宿墨介绍道,“修这水渠全靠他操心。老王,这位是岁寒的战友宿墨,懂测量技术。”

  老王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快步走到宿墨面前,伸出满是老茧的手:“太好了!我正为这测量的事发愁呢,县里的工程师又不常来,全靠我一个人摸索。”

  宿墨伸手与他相握,感受到对方掌心传来的温热与厚实。

  这一瞬间,他仿佛触摸到了这片土地深处的坚韧与力量。

  周围的村民们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好奇地围拢过来,低声议论着这个陌生的年轻人。

  “这娃儿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真能干这种粗活吗?”

  “别看他斯文,站军姿可标准得很,肯定有本事。”

  “听说是特殊部队出来的,那可不得了。”

  宿墨并未理会这些窃窃私语,径直走向那台老式的水准仪。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终端意识迅速检索着相关的技术资料,同时剖析仪器的构造原理。

  尽管这设备与星际时代的精密仪器相比显得极为简陋,但基本的工作逻辑并无二致。

  “问题在这儿,”宿墨指着仪器上的一个调节螺丝,语气平静却笃定,“水平泡没有居中,需要重新校准。”

  他手指灵巧地转动螺丝,几个简单的调整便让水准仪恢复了正常运作。

  围观的村民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声,老王更是激动得连连拍腿:“厉害啊!我琢磨半天都没搞定,你三下两下就弄好了!”他竖起大拇指,脸上满是钦佩之色。

  李大爷站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目光中流露毫不掩饰的欣赏。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金色光辉铺满工地,一切仿佛在这一刻焕发出生机。

  宿墨感受到众人投来的注视目光,心底悄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老王师傅,这条水渠的总长度是多少?”宿墨开口询问,目光顺势扫向远处起伏的地形。

  “按设计图纸,主渠道三千五百米,支渠加起来差不多七千米。”老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声音略显疲惫,“关键是这段山坡地形复杂,高程控制尤其重要。”

  宿墨通过水准仪观测远方的地势,脑海中飞速构建出三维的地貌模型。

  这种空间分析能力曾是他征战星际战场的必备技能,如今却被用于修建一条水渠。

  “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大概还需要多久完工?”

  “照这样干下去,怎么也得三个月。”一名年轻的村民插话道,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主要是测量太费时间,返工的情况太多。”

  宿墨闻言微微颔首,元帅的战略思维开始运转。

  他深知,自己必须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同时赢得这些朴实村民的信任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