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从北面吹来,带着干枯的草木气息。小七把陶罐扶正后,指尖沾着的灰蹭在裤腿上,没再理会。他扫完院子,回屋睡觉。街对面茶摊的灰衣人合上记录簿,低头看见自己食指沾了灶灰,藏进袖中,悄然退走。
云来客栈内,萧灼坐在灯下,手里握着一把旧柴刀。刀身布满细小缺口,刃口发钝,连劈柴都费劲。他拿块粗布慢慢擦拭,动作不急不缓,像是每日必做的功课。
“这刀早该扔了。”小七路过时嘀咕一句,“掌柜的留着它,比我还惜命。”
“用顺了手的东西,换不得。”萧灼头也不抬,“你明天去买两捆新柴,放东墙根晾着,别靠墙太近,潮气重。”
小七应了一声,心想掌柜最近怪得很,一会儿说木头潮,一会儿又怕火烧,明明平日最抠门,如今倒主动添柴防火。
萧灼没再多言,收了布,将柴刀放回原处——灶台边那个不起眼的木架第三格,正对着洗菜盆。他起身走到厨房,打开油壶盖闻了闻,又掂了掂分量,随手摆在灶沿最显眼的位置。接着,他弯腰把原本堆在西墙角的干柴一捆捆挪到院中空地,码得整整齐齐。
老周披衣出来解手,见状问:“这是防贼还是防火?”
“防蠢人做事不留神。”萧灼淡淡道,“油洒了、火窜了,都是小事,可一旦烧起来,救都来不及。”
老周嘟囔着回房,心里却嘀咕:掌柜平时对这些琐事从不上心,今儿怎么突然讲究起来了?
萧灼回到卧房,站在窗前看了会儿天。星子稀疏,风势未减,空气干得像能点着。他盯着对面屋顶的轮廓,眼神平静,没有停留太久,转身吹灯躺下。
他知道有人在记他的每一个动作,甚至可能猜到他在掩饰什么。所以他不能只藏东西,还得藏心思。
城南青砖小院,烛火跳动。
四皇子翻着最新一册《徐容行止录》,手指停在一页上:“亥时三刻,目标移柴出屋,距墙三尺七寸;油壶置灶台明面,未加盖。疑似强化防火意识,或为误导监视者判断藏物位置。”
他冷笑一声:“装模作样。他越是摆出一副怕火烧的样子,就越说明那灶台底下藏着要命的东西。”
谋士立于侧旁,语气沉稳:“属下仍以为,此刻动手为时尚早。若仅焚屋毁物,未必能动摇其心志。此人惯于隐忍,纵失旧物,亦可能另起炉灶。不如继续施压,令其日夜难安,终有一日自露破绽。”
“我等得起吗?”四皇子猛地拍案,震得砚台翻了一角,“他活着一天,我就睡不安稳!三年前宫变,他替父皇挡毒酒,救的是谁?是我母妃!可转头他就被贬出京,凭什么?就凭他那一身本事,谁都想用,谁都不敢留!”
他站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现在他缩在这破店里,守着个灶台当祖宗供着——好啊,既然他把过去看得比命重,那就让他亲眼看着,一把火烧成灰!”
谋士沉默片刻,低头道:“殿下既已决意,臣便献策。选风高物燥之夜,多处点火,制造意外失火之象。死士由‘焰影’部出动,皆习火攻,擅潜行匿踪。趁乱探查灶台暗格,确认目标物后立即销毁。”
“嫁祸呢?”四皇子眯眼。
“现场留下半截军制火折,印纹与大皇子麾下巡防营一致。再散布流言,称有江湖马贼觊觎此地过往权贵秘藏,夜袭纵火。届时两方必起争端,我们坐山观虎斗。”
“好!”四皇子一掌拍在桌上,“就定在五日后,甲子夜。那时风向偏北,火势顺延极快,半个时辰就能吞了整栋屋子。我要让徐容——不,让那个萧灼,跪在焦土上哭都找不到坟头!”
“是。”谋士躬身领命,退出门外。
四皇子独自站在烛光下,盯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旧画。画中少年身穿紫金蟒袍,立于殿前校场,手持长枪,枪尖挑落三支箭矢,英姿勃发。题款写着:“二皇子萧灼,年十六,御前演武夺魁。”
他伸手抚过画中人脸,忽然用力一扯,将画撕成两半。
“你当年风光无限,如今不过是个修门板的店老板。”他低声说,“我看你能护得住几块烂砖、一口破灶。”
同一时刻,云来客栈。
萧灼躺在床上,闭着眼,呼吸均匀。但他并未入睡。耳朵听着屋外风声,脑子里过着这几日的安排。
他知道对方已经盯上了灶台。但他也知道,真正的杀招,不会只冲着一个暗格来。
所以他在灶台明面上摆油壶,在院里晒干柴,做出一副“我很在意火灾”的样子。可真正重要的东西,早在三天前就被他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不是烟道,也不是床底,而是客栈地基深处的一处废弃井眼,封在铁匣里,外层裹着湿泥与石板。
他现在做的事,不是防御,是钓鱼。
只要对方敢动手,哪怕是烧他一间屋,他也有了出手的理由。
他缓缓睁开眼,望着黑漆漆的房顶。
“快了。”他轻声道。
不是预知阴谋,而是武者对危险的本能感应。就像野兽能嗅到雷雨前的静电,他也能感觉到,这场风雨,已经压到了屋檐上。
他翻身坐起,没点灯,也没穿鞋,赤脚走到柜前,拉开第二层抽屉。里面叠着一件旧袍,颜色褪尽,边角磨损,却是他每日酉时必取出擦拭一遍的物件。
他伸手摸了摸袖口内侧,那里缝着一枚断玉佩,另一半早已不知所踪。
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他顿了一下,随即收回手,关上抽屉。
然后他走回床边,重新躺下,拉过薄被盖住身子。
窗外风声渐紧。
次日清晨,小七照例扫地。
扫到东墙角时,发现那几捆新柴又被风吹散了些,忙蹲下整理。他无意间抬头,看见掌柜正站在厨房门口,目光落在油壶上。
“掌柜的,油要不要收进来?”他问。
“不用。”萧灼摇头,“让它晒着。油见光才不容易馊。”
小七挠头,心想这话怎么跟昨天说的不一样?
萧灼没解释,转身进了厨房,开始淘米做饭。
他动作如常,脸上无波无澜,仿佛昨夜根本没想过有人要烧他的店。
街对面茶摊,灰衣人再次合上记录簿,写下一行字:
“辰时整,掌柜亲置油壶于日晒处,与昨日防火举动相悖,疑为迷惑监视。”
他收起本子,抬眼望向客栈二楼窗户。
窗帘未动,可他总觉得,里面有双眼睛,也在看着他。
他低头整理袖口,忽然发现自己的右手食指,不知何时沾了一点灶灰——昨夜换岗时,曾无意碰到烟道口的砖缝。
他怔了怔,慢慢将手指藏进袖中。
云来客栈内,萧灼坐在灯下,手里握着一把旧柴刀。刀身布满细小缺口,刃口发钝,连劈柴都费劲。他拿块粗布慢慢擦拭,动作不急不缓,像是每日必做的功课。
“这刀早该扔了。”小七路过时嘀咕一句,“掌柜的留着它,比我还惜命。”
“用顺了手的东西,换不得。”萧灼头也不抬,“你明天去买两捆新柴,放东墙根晾着,别靠墙太近,潮气重。”
小七应了一声,心想掌柜最近怪得很,一会儿说木头潮,一会儿又怕火烧,明明平日最抠门,如今倒主动添柴防火。
萧灼没再多言,收了布,将柴刀放回原处——灶台边那个不起眼的木架第三格,正对着洗菜盆。他起身走到厨房,打开油壶盖闻了闻,又掂了掂分量,随手摆在灶沿最显眼的位置。接着,他弯腰把原本堆在西墙角的干柴一捆捆挪到院中空地,码得整整齐齐。
老周披衣出来解手,见状问:“这是防贼还是防火?”
“防蠢人做事不留神。”萧灼淡淡道,“油洒了、火窜了,都是小事,可一旦烧起来,救都来不及。”
老周嘟囔着回房,心里却嘀咕:掌柜平时对这些琐事从不上心,今儿怎么突然讲究起来了?
萧灼回到卧房,站在窗前看了会儿天。星子稀疏,风势未减,空气干得像能点着。他盯着对面屋顶的轮廓,眼神平静,没有停留太久,转身吹灯躺下。
他知道有人在记他的每一个动作,甚至可能猜到他在掩饰什么。所以他不能只藏东西,还得藏心思。
城南青砖小院,烛火跳动。
四皇子翻着最新一册《徐容行止录》,手指停在一页上:“亥时三刻,目标移柴出屋,距墙三尺七寸;油壶置灶台明面,未加盖。疑似强化防火意识,或为误导监视者判断藏物位置。”
他冷笑一声:“装模作样。他越是摆出一副怕火烧的样子,就越说明那灶台底下藏着要命的东西。”
谋士立于侧旁,语气沉稳:“属下仍以为,此刻动手为时尚早。若仅焚屋毁物,未必能动摇其心志。此人惯于隐忍,纵失旧物,亦可能另起炉灶。不如继续施压,令其日夜难安,终有一日自露破绽。”
“我等得起吗?”四皇子猛地拍案,震得砚台翻了一角,“他活着一天,我就睡不安稳!三年前宫变,他替父皇挡毒酒,救的是谁?是我母妃!可转头他就被贬出京,凭什么?就凭他那一身本事,谁都想用,谁都不敢留!”
他站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现在他缩在这破店里,守着个灶台当祖宗供着——好啊,既然他把过去看得比命重,那就让他亲眼看着,一把火烧成灰!”
谋士沉默片刻,低头道:“殿下既已决意,臣便献策。选风高物燥之夜,多处点火,制造意外失火之象。死士由‘焰影’部出动,皆习火攻,擅潜行匿踪。趁乱探查灶台暗格,确认目标物后立即销毁。”
“嫁祸呢?”四皇子眯眼。
“现场留下半截军制火折,印纹与大皇子麾下巡防营一致。再散布流言,称有江湖马贼觊觎此地过往权贵秘藏,夜袭纵火。届时两方必起争端,我们坐山观虎斗。”
“好!”四皇子一掌拍在桌上,“就定在五日后,甲子夜。那时风向偏北,火势顺延极快,半个时辰就能吞了整栋屋子。我要让徐容——不,让那个萧灼,跪在焦土上哭都找不到坟头!”
“是。”谋士躬身领命,退出门外。
四皇子独自站在烛光下,盯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旧画。画中少年身穿紫金蟒袍,立于殿前校场,手持长枪,枪尖挑落三支箭矢,英姿勃发。题款写着:“二皇子萧灼,年十六,御前演武夺魁。”
他伸手抚过画中人脸,忽然用力一扯,将画撕成两半。
“你当年风光无限,如今不过是个修门板的店老板。”他低声说,“我看你能护得住几块烂砖、一口破灶。”
同一时刻,云来客栈。
萧灼躺在床上,闭着眼,呼吸均匀。但他并未入睡。耳朵听着屋外风声,脑子里过着这几日的安排。
他知道对方已经盯上了灶台。但他也知道,真正的杀招,不会只冲着一个暗格来。
所以他在灶台明面上摆油壶,在院里晒干柴,做出一副“我很在意火灾”的样子。可真正重要的东西,早在三天前就被他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不是烟道,也不是床底,而是客栈地基深处的一处废弃井眼,封在铁匣里,外层裹着湿泥与石板。
他现在做的事,不是防御,是钓鱼。
只要对方敢动手,哪怕是烧他一间屋,他也有了出手的理由。
他缓缓睁开眼,望着黑漆漆的房顶。
“快了。”他轻声道。
不是预知阴谋,而是武者对危险的本能感应。就像野兽能嗅到雷雨前的静电,他也能感觉到,这场风雨,已经压到了屋檐上。
他翻身坐起,没点灯,也没穿鞋,赤脚走到柜前,拉开第二层抽屉。里面叠着一件旧袍,颜色褪尽,边角磨损,却是他每日酉时必取出擦拭一遍的物件。
他伸手摸了摸袖口内侧,那里缝着一枚断玉佩,另一半早已不知所踪。
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他顿了一下,随即收回手,关上抽屉。
然后他走回床边,重新躺下,拉过薄被盖住身子。
窗外风声渐紧。
次日清晨,小七照例扫地。
扫到东墙角时,发现那几捆新柴又被风吹散了些,忙蹲下整理。他无意间抬头,看见掌柜正站在厨房门口,目光落在油壶上。
“掌柜的,油要不要收进来?”他问。
“不用。”萧灼摇头,“让它晒着。油见光才不容易馊。”
小七挠头,心想这话怎么跟昨天说的不一样?
萧灼没解释,转身进了厨房,开始淘米做饭。
他动作如常,脸上无波无澜,仿佛昨夜根本没想过有人要烧他的店。
街对面茶摊,灰衣人再次合上记录簿,写下一行字:
“辰时整,掌柜亲置油壶于日晒处,与昨日防火举动相悖,疑为迷惑监视。”
他收起本子,抬眼望向客栈二楼窗户。
窗帘未动,可他总觉得,里面有双眼睛,也在看着他。
他低头整理袖口,忽然发现自己的右手食指,不知何时沾了一点灶灰——昨夜换岗时,曾无意碰到烟道口的砖缝。
他怔了怔,慢慢将手指藏进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