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扫帚声还在院子里响着,一下一下,像是在数着日子。小七弯着腰,把昨夜落的树叶攒成一堆,顺手往墙角药棚那边瞥了眼——陈郎中正蹲在竹匾前翻晒药材,动作慢但稳,像只老猫理毛。
萧灼坐在柜台后,手里捏着一把铜钱,一枚一枚地擦。刚收的定钱,边口有点毛糙,他不喜欢这种不规矩的东西。擦完最后一枚,他抬眼看了看天色,灰蒙蒙的,雾还没散尽,巷口静得反常。
他放下铜钱,起身往外走,脚步不紧不慢。井台边上,挑水桶还搁在那儿,是小七早上打的水。他蹲下身,手指蹭了蹭桶内壁,指尖传来一丝极淡的涩意,像是铁锈混了腐叶泡过水的味道。
他没说话,直起身,顺手拎起桶往灶房走。路过药棚时,陈郎中抬头看了他一眼:“这水……不太对劲?”
“你鼻子比狗还灵。”萧灼把桶放地上,“闻出什么?”
“不是毒,至少不是急性。”陈郎中凑近嗅了嗅,“但有股子阴湿气,像是什么东西在慢慢烂。”
萧灼点点头,转身进了灶房,从柜子里取出一根银针,蘸了点水,在火上燎了一下。针尖微微泛青,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他把针收好,出来时正好碰上小七抱着扫帚进来:“掌柜的,今天还烧热水吗?”
“换缸里的雨水。”萧灼说,“从今天起,井水谁也不准用,做饭洗衣都改用后院储水缸。”
“啊?”小七愣住,“那……那我白打一趟水了?”
“你不缺这点力气。”萧灼拍了他后脑勺一巴掌,“去把所有盐罐、油瓶都查一遍,一个角落都不能漏。”
小七缩着脖子跑了。老周从账房探出头来:“是不是又出事了?”
“没事。”萧灼靠在门框上,“就是觉得今天这雾太安静,安静得不像话。”
老周咂咂嘴,没再问。他知道,掌柜的说“没事”的时候,往往是最该提防的时候。
萧灼回到柜台,翻开账本,一笔一笔核对着昨日支出。笔尖顿了顿,他在“药材”那一栏后面添了一行小字:“试水银针一支,损。”然后合上本子,盯着墙上那块歪了半寸的木板发呆。
他知道是谁在动心思。
大皇子喜欢砸门,三皇子喜欢递帖子,只有四皇子,专挑人看不见的地方下刀子。上次盐里掺毒,还没吃进嘴里就被识破,这次换成水,想让他一点一点地烂在根上。
他想起三年前宫里那个死在偏殿的老太妃——说是积劳成疾,可她临死前指甲发黑,关节僵硬如枯枝。后来查出来,是有人每天往她的茶壶里滴一滴“百骸散”,连着二十一天,药性才彻底发作。
那时候,四皇子才十六岁。
萧灼站起身,走到后院柴房,掀开一块松动的地砖,从底下摸出一张泛黄的纸。纸上写着三个名字,墨迹早已干透。他盯着“萧燊”两个字看了几秒,把纸塞回原处,重新压好砖。
天快亮时,他上了屋顶。
不是为了看风景,是为了看井。
他蹲在屋檐角,手里捏着另一根银针,眼睛盯着巷口。雾气里,一个挑夫模样的老头慢慢走近,肩上扛着空扁担,脚上那双旧布鞋踩在地上几乎没声。但他走路的节奏不对——左脚落地比右脚轻半拍,像是怕惊动什么。
萧灼眯起眼。
那人走到井边,放下扁担,从怀里摸出个小瓷瓶,拧开盖子,往井口倒了一点东西。动作很轻,像撒香灰。
倒完,他盖上瓶盖,塞回怀里,扛起扁担就走,背影佝偻,步伐却比来时利索。
萧灼没动。
等那人拐出巷子,他才从屋顶下来,手里银针已经弯成个钩子。他走到井边,蹲下身,用指尖蘸了点井沿上的水,在鼻下一抹——一股极淡的杏仁味混着铁锈钻进脑子。
他站起身,把银针攥进掌心,硌得生疼。
这不是普通的毒,是调过方的“百骸散”,加了岭南瘴气里的腐骨藤汁,发作更慢,痕迹更少。普通人喝上十天半个月,只会觉得疲乏无力,等察觉不对,五脏早就蚀空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
雾开始散了,阳光斜斜地照在井台上,水面上浮着一层油光,像死鱼的眼睛。
他转身回屋,从灶膛里扒出一块烧了一半的木炭,在墙上划了道线。然后掏出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记下一笔:“修井用工一人,二百文。”
老周听见声音跑出来:“谁要修井?咱们井好好的!”
“预防万一。”萧灼头也不抬,“你去告诉街坊,就说云来客栈请人淘井,工钱现结,不拖欠。”
“这……这时候淘井?”
“越这时候越要淘。”萧灼把算盘推到一边,“不然等哪天突然没人挑水了,大家才该慌。”
老周嘀咕着走了。萧灼坐在那儿,手指敲着桌面,一下一下,像在数心跳。
他知道,四皇子这次是真急了。
之前夜袭、栽赃、差役上门,都是试探。现在直接动手灭门,说明他已经不在乎暴露,只想让他死。
而且要死得无声无息,像条野狗一样烂在泥里。
他站起身,走到院中,看着那口井。井口黑洞洞的,像一张等着吞人的嘴。
他忽然笑了。
笑得很轻,像风吹过枯草。
然后他回屋,从床底下拖出一口旧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根铁钉,长短不一,粗细不同。他挑了一根最细的,夹在指间,轻轻弹了弹。
钉子飞出去,钉在井沿上,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他盯着那根钉子看了一会儿,转身进了厨房。
锅里还温着半碗粥。他舀了一勺,倒在井边的石槽里。一只麻雀飞下来啄了一口,蹦跶两下,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他站在那儿,没动。
过了半炷香时间,那只麻reek又飞回来,落在井沿上,抖了抖羽毛,低头继续啄。
萧灼松了口气。
量还不大,只是试探性投毒,还没到致命浓度。
他转身回屋,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空白契约纸,提笔写下几个字:“今收到徐容付井水清毒费三百文整。”
写完,他把纸折好,塞进信封,封口盖了个假印。
然后他叫来小七:“拿去城南杂货铺,交给掌柜的,说是还他爹当年欠的井泥清理钱。”
小七接过信封:“可咱没欠过啊?”
“现在欠了。”萧灼拍拍他肩膀,“记住,一定要当着他店里伙计的面给钱,最好让几个人都看见。”
小七挠挠头,还是跑了。
萧灼站在门口,看着他跑远,眼神一点点冷下来。
他知道,这封信不会真的送到杂货铺。
它会在半路上,被某个“恰好路过”的人截走,送到四皇子案前。
而当他看到这张伪造的“付毒资”凭证时,一定会以为——萧灼已经中招,开始花钱消灾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错觉。
他转身回屋,从灶底抽出一块砖,把剩下的银针和那瓶从井边采的水样塞进去,重新封好。
然后他坐回柜台,拿起抹布,继续擦那堆铜钱。
一枚,一枚,擦得锃亮。
巷口传来脚步声,是挑水的老李来了。
萧灼抬起头,笑着喊:“老李,今天水价涨一成,别怪我没提前说啊。”
萧灼坐在柜台后,手里捏着一把铜钱,一枚一枚地擦。刚收的定钱,边口有点毛糙,他不喜欢这种不规矩的东西。擦完最后一枚,他抬眼看了看天色,灰蒙蒙的,雾还没散尽,巷口静得反常。
他放下铜钱,起身往外走,脚步不紧不慢。井台边上,挑水桶还搁在那儿,是小七早上打的水。他蹲下身,手指蹭了蹭桶内壁,指尖传来一丝极淡的涩意,像是铁锈混了腐叶泡过水的味道。
他没说话,直起身,顺手拎起桶往灶房走。路过药棚时,陈郎中抬头看了他一眼:“这水……不太对劲?”
“你鼻子比狗还灵。”萧灼把桶放地上,“闻出什么?”
“不是毒,至少不是急性。”陈郎中凑近嗅了嗅,“但有股子阴湿气,像是什么东西在慢慢烂。”
萧灼点点头,转身进了灶房,从柜子里取出一根银针,蘸了点水,在火上燎了一下。针尖微微泛青,像是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
他把针收好,出来时正好碰上小七抱着扫帚进来:“掌柜的,今天还烧热水吗?”
“换缸里的雨水。”萧灼说,“从今天起,井水谁也不准用,做饭洗衣都改用后院储水缸。”
“啊?”小七愣住,“那……那我白打一趟水了?”
“你不缺这点力气。”萧灼拍了他后脑勺一巴掌,“去把所有盐罐、油瓶都查一遍,一个角落都不能漏。”
小七缩着脖子跑了。老周从账房探出头来:“是不是又出事了?”
“没事。”萧灼靠在门框上,“就是觉得今天这雾太安静,安静得不像话。”
老周咂咂嘴,没再问。他知道,掌柜的说“没事”的时候,往往是最该提防的时候。
萧灼回到柜台,翻开账本,一笔一笔核对着昨日支出。笔尖顿了顿,他在“药材”那一栏后面添了一行小字:“试水银针一支,损。”然后合上本子,盯着墙上那块歪了半寸的木板发呆。
他知道是谁在动心思。
大皇子喜欢砸门,三皇子喜欢递帖子,只有四皇子,专挑人看不见的地方下刀子。上次盐里掺毒,还没吃进嘴里就被识破,这次换成水,想让他一点一点地烂在根上。
他想起三年前宫里那个死在偏殿的老太妃——说是积劳成疾,可她临死前指甲发黑,关节僵硬如枯枝。后来查出来,是有人每天往她的茶壶里滴一滴“百骸散”,连着二十一天,药性才彻底发作。
那时候,四皇子才十六岁。
萧灼站起身,走到后院柴房,掀开一块松动的地砖,从底下摸出一张泛黄的纸。纸上写着三个名字,墨迹早已干透。他盯着“萧燊”两个字看了几秒,把纸塞回原处,重新压好砖。
天快亮时,他上了屋顶。
不是为了看风景,是为了看井。
他蹲在屋檐角,手里捏着另一根银针,眼睛盯着巷口。雾气里,一个挑夫模样的老头慢慢走近,肩上扛着空扁担,脚上那双旧布鞋踩在地上几乎没声。但他走路的节奏不对——左脚落地比右脚轻半拍,像是怕惊动什么。
萧灼眯起眼。
那人走到井边,放下扁担,从怀里摸出个小瓷瓶,拧开盖子,往井口倒了一点东西。动作很轻,像撒香灰。
倒完,他盖上瓶盖,塞回怀里,扛起扁担就走,背影佝偻,步伐却比来时利索。
萧灼没动。
等那人拐出巷子,他才从屋顶下来,手里银针已经弯成个钩子。他走到井边,蹲下身,用指尖蘸了点井沿上的水,在鼻下一抹——一股极淡的杏仁味混着铁锈钻进脑子。
他站起身,把银针攥进掌心,硌得生疼。
这不是普通的毒,是调过方的“百骸散”,加了岭南瘴气里的腐骨藤汁,发作更慢,痕迹更少。普通人喝上十天半个月,只会觉得疲乏无力,等察觉不对,五脏早就蚀空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
雾开始散了,阳光斜斜地照在井台上,水面上浮着一层油光,像死鱼的眼睛。
他转身回屋,从灶膛里扒出一块烧了一半的木炭,在墙上划了道线。然后掏出算盘,噼里啪啦打了一通,记下一笔:“修井用工一人,二百文。”
老周听见声音跑出来:“谁要修井?咱们井好好的!”
“预防万一。”萧灼头也不抬,“你去告诉街坊,就说云来客栈请人淘井,工钱现结,不拖欠。”
“这……这时候淘井?”
“越这时候越要淘。”萧灼把算盘推到一边,“不然等哪天突然没人挑水了,大家才该慌。”
老周嘀咕着走了。萧灼坐在那儿,手指敲着桌面,一下一下,像在数心跳。
他知道,四皇子这次是真急了。
之前夜袭、栽赃、差役上门,都是试探。现在直接动手灭门,说明他已经不在乎暴露,只想让他死。
而且要死得无声无息,像条野狗一样烂在泥里。
他站起身,走到院中,看着那口井。井口黑洞洞的,像一张等着吞人的嘴。
他忽然笑了。
笑得很轻,像风吹过枯草。
然后他回屋,从床底下拖出一口旧箱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根铁钉,长短不一,粗细不同。他挑了一根最细的,夹在指间,轻轻弹了弹。
钉子飞出去,钉在井沿上,发出“叮”的一声脆响。
他盯着那根钉子看了一会儿,转身进了厨房。
锅里还温着半碗粥。他舀了一勺,倒在井边的石槽里。一只麻雀飞下来啄了一口,蹦跶两下,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他站在那儿,没动。
过了半炷香时间,那只麻reek又飞回来,落在井沿上,抖了抖羽毛,低头继续啄。
萧灼松了口气。
量还不大,只是试探性投毒,还没到致命浓度。
他转身回屋,从抽屉里取出一张空白契约纸,提笔写下几个字:“今收到徐容付井水清毒费三百文整。”
写完,他把纸折好,塞进信封,封口盖了个假印。
然后他叫来小七:“拿去城南杂货铺,交给掌柜的,说是还他爹当年欠的井泥清理钱。”
小七接过信封:“可咱没欠过啊?”
“现在欠了。”萧灼拍拍他肩膀,“记住,一定要当着他店里伙计的面给钱,最好让几个人都看见。”
小七挠挠头,还是跑了。
萧灼站在门口,看着他跑远,眼神一点点冷下来。
他知道,这封信不会真的送到杂货铺。
它会在半路上,被某个“恰好路过”的人截走,送到四皇子案前。
而当他看到这张伪造的“付毒资”凭证时,一定会以为——萧灼已经中招,开始花钱消灾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错觉。
他转身回屋,从灶底抽出一块砖,把剩下的银针和那瓶从井边采的水样塞进去,重新封好。
然后他坐回柜台,拿起抹布,继续擦那堆铜钱。
一枚,一枚,擦得锃亮。
巷口传来脚步声,是挑水的老李来了。
萧灼抬起头,笑着喊:“老李,今天水价涨一成,别怪我没提前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