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钢笔与薯片的学术碰撞
零点刚过,陆砚之睁开眼,脑子里三条热搜还热乎着。他没急着动,手指在床头柜上敲了三下——这是小唐教他的“防梦醒混淆仪式”,毕竟连续三十天接收未来词条,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没被系统腌入味。
他起身第一件事不是写通稿,而是翻出西装最上面那颗扣子。拧开,取出藏在里面的微型U盘,插进笔记本。屏幕亮起,文档标题赫然写着:《论懒是一种生产关系变革》。
两小时后,传媒学院报告厅门口挤满了学生。
“听说陆教授今天要讲顾晚舟?”
“不止,PPT里还有她打哈欠的动图!”
“这课迟早变追星现场。”
门一开,陆砚之走进来,金丝眼镜反着光,袖口墨迹新鲜,手里捏着一支老式钢笔。他在讲台站定,不说开场白,直接点鼠标。
大屏亮起,标题:《娱乐经济学中的行为符号学》。
底下一片安静,连刷手机的都抬起了头。
“先说结论。”他声音不高,“‘慵懒美学’不是营销话术,是一场静默的罢工。”
有人举手:“老师,您是不是太夸张了?不就是穿睡袍卖货吗?”
陆砚之转了转钢笔,不答反问:“你们知道她那件睡袍上市前三天,品牌客服接到多少咨询电话吗?”
摇头。
“八万两千个。问题高度一致:‘我上班能穿吗?’‘会被领导说吗?’‘如果穿去开会算不算违纪?’”他顿了顿,“看见没?大家不是在问穿搭,是在问——我有没有权利不做戏。”
台下开始嗡嗡议论。
他继续推进PPT,准备切入第三节《非表演性身体语言的传播效力》,结果幻灯片跳转瞬间卡了一下,画面猛地切到一段动图——
顾晚舟窝在沙发上,眼睛闭着,薯片袋搁肚子上,脚尖晃着高跟鞋,慢悠悠咬了一口薯片,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全场爆笑。
后排男生直接喊出声:“这不就是她的日常状态吗!”
前排女生拍照上传社交平台,配文:“陆教授上课放顾影后睡觉视频,我宣布这学期选对课了。”
#陆教授上课放顾影后睡觉视频#五分钟冲上趋势榜第七。
助教慌了,赶紧过来调电脑。
陆砚之摆摆手,接过激光笔,指着屏幕上她晃动的脚尖:“笑够了吧?现在看频率——每分钟37次,匀速,无抖动,说明什么?”
没人回答。
“说明这不是困,是屏蔽外界的节拍器。”他语气平静,“当整个行业要求女明星永远甜美、活力、元气满满的时候,她偏要躺着,偏要打哈欠,偏要把脚翘得像在自家客厅——这是一种精准的情绪防御机制。”
他放大画面,圈出她手腕上露出的一截薯片包装袋边缘:“注意这个细节。她签合同时用左手,右手始终举着零食。这意味着什么?劳动和休闲的界限,由她自己划定。别人想让她‘营业’,她偏要‘进食’。这不是懒,是主权宣示。”
全场静了两秒。
然后掌声哗地炸开。
有人吹口哨,有人拍桌子,后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激动道:“所以她说‘真正的懒,是懒得说假话’,其实是……反抗PUA?”
“聪明。”陆砚之点头,“你们被训练得太久了——上班要装开心,加班要说热爱,连休息都要发朋友圈配文案‘充电完毕,继续战斗’。她没发明新活法,她只是第一个撕掉剧本的人。”
正说着,陈墨端着咖啡从侧门进来,走上来递给他一杯。
“你喝的是双份浓缩。”陈墨压低声音,“别忘了,顾晚舟刚发消息,说你领带松了。”
前排学生耳朵灵,立马起哄:“谁啊?顾影后关心你穿搭?”
陆砚之低头一看,愣住。
领带不是早上那条素色真丝,而是深蓝色丝绸,上面印着Q版顾晚舟——戴着墨镜,靠在沙发里,脚边一堆薯片袋,旁边一行小字:“GWZ-036”。
他指尖一顿。
编号036?今天是第36次热搜联动?
他没摘,也没遮,反而将领带轻轻扯正,抬头看向全场:“有人问我为什么拿这个当教具?因为它证明了一件事——符号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会失控。”
他顿了顿:“昨天它是合同争议品,今天它是学术样本,明天它可能出现在小学生课本插图里。至于谁换的……等她下次来听课,我再问。”
台下笑成一片。
这时,窗外长焦镜头接连闪烁,狗仔已经蹲守多时。
讲座接近尾声,陆砚之合上电脑,正准备走,后排突然有人举手:“老师!那您觉得‘陆顾CP’到底是不是真的?”
空气一静。
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
“CP?”他推了下眼镜,挡住眼底一闪而过的无奈,“你们刷短视频看多了吧?我们合作是因为专业互补,不是因为睡前互道晚安。”
“可你们互动也太频繁了!”
“热搜都快成连载剧了!”
“上次她发自拍,你七分钟后就发文解读,这叫巧合?”
陆砚之叹了口气:“你们以为我写那些通稿是为了炒热度?错了。我是为了让她少出门。”
全場一愣。
“她嫌麻烦。每次出事,她第一反应是‘关机睡觉’。可舆论不会等她睡醒。所以我得提前把火灭了。”他语气平淡,“我不是在造梗,是在做危机代偿。她负责懒,我负责怼人。就这么简单。”
有人嘀咕:“听着像情侣分工……”
“那是你们脑补能力强。”他拎起公文包,“再说了,真要是恋爱,我能让她穿着睡袍上封面,自己穿一身沾墨水的旧西装?我要是真喜欢她,至少得把领带系好看点。”
全场哄笑。
陈墨在旁边扶额:“你这解释等于没解释。”
话音未落,陆砚之手机震了一下。
他掏出来看了一眼。
是顾晚舟发来的照片——
画面里是他的背影,站在讲台前,灯光打下来,领带上的Q版她正冲镜头眨眼。
配文只有两个字:“及格。”
他嘴角抽了抽,回了个:“下次换条不这么丑的。”
刚发出去,小唐的消息跳出来:“老板!财经组刚截到数据,‘慵懒美学’旗舰店销量破两亿了!”
陆砚之没说话,把手机塞回口袋,转身走向窗边。
外头阳光刺眼,几台长焦相机对着他猛拍。
他抬手,慢慢将领带结松开半寸,又重新拉直。
动作停在一半。
陈墨走过来,拍拍他肩:“行了,别装深沉了。这课要是录下来,B站标题我都想好了——《钢笔与薯片的学术碰撞:论顶流如何用懒癌颠覆资本主义》。”
“申遗都够格。”
“建议改名叫《陆教授的单向暗恋实录》。”
“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学生们吵吵嚷嚷往外走,有人回头拍照,有人讨论论文选题,还有人已经开始剪短视频。
陆砚之站在原地,没动。
手机又震了一下。
他拿出来,锁屏显示一条新消息。
来自顾晚舟。
只有五个字:
“你领带歪了。”
零点刚过,陆砚之睁开眼,脑子里三条热搜还热乎着。他没急着动,手指在床头柜上敲了三下——这是小唐教他的“防梦醒混淆仪式”,毕竟连续三十天接收未来词条,谁都不敢保证自己没被系统腌入味。
他起身第一件事不是写通稿,而是翻出西装最上面那颗扣子。拧开,取出藏在里面的微型U盘,插进笔记本。屏幕亮起,文档标题赫然写着:《论懒是一种生产关系变革》。
两小时后,传媒学院报告厅门口挤满了学生。
“听说陆教授今天要讲顾晚舟?”
“不止,PPT里还有她打哈欠的动图!”
“这课迟早变追星现场。”
门一开,陆砚之走进来,金丝眼镜反着光,袖口墨迹新鲜,手里捏着一支老式钢笔。他在讲台站定,不说开场白,直接点鼠标。
大屏亮起,标题:《娱乐经济学中的行为符号学》。
底下一片安静,连刷手机的都抬起了头。
“先说结论。”他声音不高,“‘慵懒美学’不是营销话术,是一场静默的罢工。”
有人举手:“老师,您是不是太夸张了?不就是穿睡袍卖货吗?”
陆砚之转了转钢笔,不答反问:“你们知道她那件睡袍上市前三天,品牌客服接到多少咨询电话吗?”
摇头。
“八万两千个。问题高度一致:‘我上班能穿吗?’‘会被领导说吗?’‘如果穿去开会算不算违纪?’”他顿了顿,“看见没?大家不是在问穿搭,是在问——我有没有权利不做戏。”
台下开始嗡嗡议论。
他继续推进PPT,准备切入第三节《非表演性身体语言的传播效力》,结果幻灯片跳转瞬间卡了一下,画面猛地切到一段动图——
顾晚舟窝在沙发上,眼睛闭着,薯片袋搁肚子上,脚尖晃着高跟鞋,慢悠悠咬了一口薯片,发出咔嚓一声脆响。
全场爆笑。
后排男生直接喊出声:“这不就是她的日常状态吗!”
前排女生拍照上传社交平台,配文:“陆教授上课放顾影后睡觉视频,我宣布这学期选对课了。”
#陆教授上课放顾影后睡觉视频#五分钟冲上趋势榜第七。
助教慌了,赶紧过来调电脑。
陆砚之摆摆手,接过激光笔,指着屏幕上她晃动的脚尖:“笑够了吧?现在看频率——每分钟37次,匀速,无抖动,说明什么?”
没人回答。
“说明这不是困,是屏蔽外界的节拍器。”他语气平静,“当整个行业要求女明星永远甜美、活力、元气满满的时候,她偏要躺着,偏要打哈欠,偏要把脚翘得像在自家客厅——这是一种精准的情绪防御机制。”
他放大画面,圈出她手腕上露出的一截薯片包装袋边缘:“注意这个细节。她签合同时用左手,右手始终举着零食。这意味着什么?劳动和休闲的界限,由她自己划定。别人想让她‘营业’,她偏要‘进食’。这不是懒,是主权宣示。”
全场静了两秒。
然后掌声哗地炸开。
有人吹口哨,有人拍桌子,后排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激动道:“所以她说‘真正的懒,是懒得说假话’,其实是……反抗PUA?”
“聪明。”陆砚之点头,“你们被训练得太久了——上班要装开心,加班要说热爱,连休息都要发朋友圈配文案‘充电完毕,继续战斗’。她没发明新活法,她只是第一个撕掉剧本的人。”
正说着,陈墨端着咖啡从侧门进来,走上来递给他一杯。
“你喝的是双份浓缩。”陈墨压低声音,“别忘了,顾晚舟刚发消息,说你领带松了。”
前排学生耳朵灵,立马起哄:“谁啊?顾影后关心你穿搭?”
陆砚之低头一看,愣住。
领带不是早上那条素色真丝,而是深蓝色丝绸,上面印着Q版顾晚舟——戴着墨镜,靠在沙发里,脚边一堆薯片袋,旁边一行小字:“GWZ-036”。
他指尖一顿。
编号036?今天是第36次热搜联动?
他没摘,也没遮,反而将领带轻轻扯正,抬头看向全场:“有人问我为什么拿这个当教具?因为它证明了一件事——符号一旦进入公共领域,就会失控。”
他顿了顿:“昨天它是合同争议品,今天它是学术样本,明天它可能出现在小学生课本插图里。至于谁换的……等她下次来听课,我再问。”
台下笑成一片。
这时,窗外长焦镜头接连闪烁,狗仔已经蹲守多时。
讲座接近尾声,陆砚之合上电脑,正准备走,后排突然有人举手:“老师!那您觉得‘陆顾CP’到底是不是真的?”
空气一静。
他知道这个问题迟早会来。
“CP?”他推了下眼镜,挡住眼底一闪而过的无奈,“你们刷短视频看多了吧?我们合作是因为专业互补,不是因为睡前互道晚安。”
“可你们互动也太频繁了!”
“热搜都快成连载剧了!”
“上次她发自拍,你七分钟后就发文解读,这叫巧合?”
陆砚之叹了口气:“你们以为我写那些通稿是为了炒热度?错了。我是为了让她少出门。”
全場一愣。
“她嫌麻烦。每次出事,她第一反应是‘关机睡觉’。可舆论不会等她睡醒。所以我得提前把火灭了。”他语气平淡,“我不是在造梗,是在做危机代偿。她负责懒,我负责怼人。就这么简单。”
有人嘀咕:“听着像情侣分工……”
“那是你们脑补能力强。”他拎起公文包,“再说了,真要是恋爱,我能让她穿着睡袍上封面,自己穿一身沾墨水的旧西装?我要是真喜欢她,至少得把领带系好看点。”
全场哄笑。
陈墨在旁边扶额:“你这解释等于没解释。”
话音未落,陆砚之手机震了一下。
他掏出来看了一眼。
是顾晚舟发来的照片——
画面里是他的背影,站在讲台前,灯光打下来,领带上的Q版她正冲镜头眨眼。
配文只有两个字:“及格。”
他嘴角抽了抽,回了个:“下次换条不这么丑的。”
刚发出去,小唐的消息跳出来:“老板!财经组刚截到数据,‘慵懒美学’旗舰店销量破两亿了!”
陆砚之没说话,把手机塞回口袋,转身走向窗边。
外头阳光刺眼,几台长焦相机对着他猛拍。
他抬手,慢慢将领带结松开半寸,又重新拉直。
动作停在一半。
陈墨走过来,拍拍他肩:“行了,别装深沉了。这课要是录下来,B站标题我都想好了——《钢笔与薯片的学术碰撞:论顶流如何用懒癌颠覆资本主义》。”
“申遗都够格。”
“建议改名叫《陆教授的单向暗恋实录》。”
“不,是《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学生们吵吵嚷嚷往外走,有人回头拍照,有人讨论论文选题,还有人已经开始剪短视频。
陆砚之站在原地,没动。
手机又震了一下。
他拿出来,锁屏显示一条新消息。
来自顾晚舟。
只有五个字:
“你领带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