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伦在朝中一手遮天,但他头脑简单,一切的计谋都是出自孙秀。司马伦对孙秀言听计从,去他家拜访的人从街头排到了街尾。
听说设计贾后的计谋就是孙秀出的。
他和司马伦本是贾后一党,怕太子上位会清算他们,于是孙秀假意答应了太子党,却在暗中煽风点火,迫使贾南风沉不住气杀了太子,之后打着为太子报仇的旗号废了贾后。
真是好算计啊,难怪太子党对司马伦和孙秀恨之入骨。
我没去司马伦府上,直接去找了孙秀,他虽然坏,但不蠢。
可笑我并没有排队,当时就被带进了孙府。
他见了我很是客气,似乎很想展现出某种气度,大概是想表明他跟那时的我一样,不会因为出身和官职而看不起人,以此来证明当时的我多有眼光。
寒暄过后他硬是拉着我去喝酒,说我不依附贾谧那些凶恶之徒,现在来找他是看得起他。
也对,我也就这点名声了。
我没驳他的面子,顺着他的意思听着他讲一路的辛酸,多少也为他不平。
人一旦自觉成功,就很喜欢跟人讲他如何过来的。一旦你听了他的奋斗史,他就会暂时把你当自己人,有兴趣听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劝他。
“赵王要加九锡,孙兄怎么看?”
“陛下厚恩,封赏赵王,该是一件美事吧。倒是延祖兄有意见可是人人皆知了,不过有我在,你也不必在意。”
“唉,孙兄可知此路的凶险?”
“自然知道,无非是有进无退罢了。”
“孙兄,如今天下藩王各自为政,都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赵王若是走错一步都将是万劫不复,你们怎么能在这时候走到台前当靶子呢?”
“人嘛,不搏一搏怎么知道呢?想我孙秀几年前不还是一条丧家之犬?如今呢?满朝文武谁敢不敬我!”
“孙兄,这几年你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些人虽然人前敬你,心里却都在等着落井下石。更严重的是,皇室宗亲对赵王不满但他毕竟是王室长辈。而你孙秀呢?赵王对你言听计从,王室贵胄、各地藩王怎么可能不恨你?
你现在处境非常危险啊,怎么能支持赵王加九锡给别人打击你的口实呢?”
孙秀一步登天让他看不清自己了,所以当我说完他第一反应是生气,而后斜着眼问我:“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孙兄,如今国乱新平君主积弱,此时若你能劝阻赵王好好辅佐陛下,将是我大晋朝之周公、召公,留美名于千古,岂不美哉。
后世说起你们,无不揖礼而道先贤古圣,这难道不是大家都求而不得的吗?”
等我说完,孙秀好半天没说话,连着自饮了好几杯,而后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延祖兄误会了,赵王加九锡也能更好的辅佐陛下啊,且赵王不也没同意吗?你说的好像我们是乱臣贼子,你呀。
你说我树敌多,这我认,所以我根本就没有退路。延祖兄,当取不取反受其害,你不会不懂吧?
我也说几句心里话吧。
我从小就因为出身寒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族们连跟我说话都觉得失了身份,上官根本就不把你当人看,对朝廷命官随意打骂。我兢兢业业做着最苦最累的活,他们一个个贪腐堕落不做实事,但升迁永远没有我的份。
你说,我哪里做错了!
现在你说的好听,你怎么不劝他们把人当人看!你怎么不劝他们量才任用!你怎么不劝他们忠君爱国?
在这荒唐颠倒的朝廷里,凭什么要求我一个人!就因为我出身寒门没有大族撑腰吗!”
“唉……我父亲说过,在颠倒的世界里最正确的做法是守正,我是认同的,这些年前一刻得意忘形后一刻被族灭的例子数不胜数。我知道这世界不公平,也知道寒门受的委屈,但我们可以慢慢去改变,我劝你是真的不想看到你后悔啊。”
“延祖兄,你不用劝我了,这些年菜市口杀的人不知多少了,我会不明白吗?我就是要那些高高在上的头颅,有一天能一个个摆在我脚下!我要让他们知道,寒门不可欺!”
“唉,既然如此,那只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孙兄保重。”
“延祖兄,我知你光明磊落,但请别太令赵王为难。请便吧。”
走出孙府,我看着阴暗的夜空又生出了深深的无力。
这暗夜不是一时半会才这么暗的。
同样是寒门,赵真郁愤而死,孙秀得势猖狂,被压抑久了,大多会变成这样吧……
剖生活不下去参与了叛乱,孙秀得不到尊重丢掉了道德,他们都不会管这世界的死活,只是因为这世界没人管过他们的死活。
那些高高在上觉得一切尽在掌控的人,总有一天要承受他们自己点燃的怒火,总有一天要偿还这无尽的孽债。
第二天司马伦受了九锡,天下人都知道,从丞相到九锡,就是既定的篡位步伐。
也只有傻皇帝不知道吧……
他在贾南风死后不久就病了,朝政就任由司马伦处置。
第二年元日刚过不久,有人梦见司马懿显神要求赵王继承大统,荒唐地在大殿上求司马伦入主西宫主政。
我上前质问,鬼神之说怎么能拿在大殿上说?立时就有多人站出来反驳。
这时孙秀出来打圆场,把这事抹了过去。
几天后孙秀又故伎重演,到处散播司马懿显神托司马伦照看天下的流言,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揣摩心思站队。
南方人大多信五斗米教,世人戏称‘米道’、‘鬼道’。这一教派多信奉鬼神,把很多上古神仙编入了他们体系。除此之外,一些名人也被他们敬奉。
北方传过来一个鬼教分支,王公大臣很多都在信奉,他们把司马懿敬成了神灵。
能把司马懿当神灵敬奉的教派,杀了我都不会去信的。
孙秀信,所以他借教搞事,王公大臣信,所以他们接受了这一流言。
孙秀至少证明了一件事,篡司马衷的位实在太简单了。
他们掏出假禅位诏书,司马伦再假意推脱,然后众臣去他家劝进……
我怀着最后的希望去见了陛下,可陛下左右早就是司马伦的人了,他们根本不让我接近陛下。
我去找禁军护卫,可禁军首领更是上前质问我想干什么。
我叹了口气,这皇宫已经都是司马伦的人了,索性守在了陛下寝宫外。
第二天,司马威带人闯进了宫,我大喊一声想要拦住,可惜被他甩了出去。
等司马威从寝宫出来后,从怀里掏出一张诏书说:“陛下欲效仿尧舜,已经禅位赵王。”
我深深吸了口气道:“我誓死效忠陛下,绝不认其他人。”
司马威抽出宝剑,恶狠狠地盯着我看了好一会,作势要刺可终是没刺下来,随即转身离去。
紧接着司马伦带着大军入主太极殿,改元建始,大赦天下。
如果篡位这么简单,那想过皇帝瘾的人可就多了。
傻皇帝虽然傻,但只要他正统的名义在,别人就得掂量掂量,现在司马伦这么粗暴地篡位,算是开了先河。
朝会结束后,我陪着傻皇帝去往后宫,他当了他叔祖父的太上皇,这怕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吧,不知道他们见了面该如何称呼……
陛下一直捂着手指头,一边哭一边愤怒地骂着,“坏人,他们都是奸臣!”
除了叹气,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还没走多远,突然一道旨意传来,说是在金墉城修了宫院请太上皇去休养。
司马衷嘴一抿,还是乖乖接了旨。
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去那里吗……
新上任没几天的皇后羊献容此刻已经是太后了,当她扶着司马衷慢悠悠上了车时,我当即心下一酸流出了眼泪。
陛下放下手指,带着泪花道:“咳咳咳,寡……我觉得轻松多了,你不要难过。”
“谢陛下关心,以后您就好好保重身体吧。”
这皇帝从始至终都是善良的,可惜太傻了。
我一直陪着司马衷到了金墉城,这是我第三次来了吧,短短两年,看着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一家三口依次被发配到此。
这景象太过不真实了,恍惚觉得自己一直都只是在做梦。
听说设计贾后的计谋就是孙秀出的。
他和司马伦本是贾后一党,怕太子上位会清算他们,于是孙秀假意答应了太子党,却在暗中煽风点火,迫使贾南风沉不住气杀了太子,之后打着为太子报仇的旗号废了贾后。
真是好算计啊,难怪太子党对司马伦和孙秀恨之入骨。
我没去司马伦府上,直接去找了孙秀,他虽然坏,但不蠢。
可笑我并没有排队,当时就被带进了孙府。
他见了我很是客气,似乎很想展现出某种气度,大概是想表明他跟那时的我一样,不会因为出身和官职而看不起人,以此来证明当时的我多有眼光。
寒暄过后他硬是拉着我去喝酒,说我不依附贾谧那些凶恶之徒,现在来找他是看得起他。
也对,我也就这点名声了。
我没驳他的面子,顺着他的意思听着他讲一路的辛酸,多少也为他不平。
人一旦自觉成功,就很喜欢跟人讲他如何过来的。一旦你听了他的奋斗史,他就会暂时把你当自己人,有兴趣听你接下来要说什么。
我看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劝他。
“赵王要加九锡,孙兄怎么看?”
“陛下厚恩,封赏赵王,该是一件美事吧。倒是延祖兄有意见可是人人皆知了,不过有我在,你也不必在意。”
“唉,孙兄可知此路的凶险?”
“自然知道,无非是有进无退罢了。”
“孙兄,如今天下藩王各自为政,都对储君之位虎视眈眈,赵王若是走错一步都将是万劫不复,你们怎么能在这时候走到台前当靶子呢?”
“人嘛,不搏一搏怎么知道呢?想我孙秀几年前不还是一条丧家之犬?如今呢?满朝文武谁敢不敬我!”
“孙兄,这几年你也得罪了不少人,有些人虽然人前敬你,心里却都在等着落井下石。更严重的是,皇室宗亲对赵王不满但他毕竟是王室长辈。而你孙秀呢?赵王对你言听计从,王室贵胄、各地藩王怎么可能不恨你?
你现在处境非常危险啊,怎么能支持赵王加九锡给别人打击你的口实呢?”
孙秀一步登天让他看不清自己了,所以当我说完他第一反应是生气,而后斜着眼问我:“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孙兄,如今国乱新平君主积弱,此时若你能劝阻赵王好好辅佐陛下,将是我大晋朝之周公、召公,留美名于千古,岂不美哉。
后世说起你们,无不揖礼而道先贤古圣,这难道不是大家都求而不得的吗?”
等我说完,孙秀好半天没说话,连着自饮了好几杯,而后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延祖兄误会了,赵王加九锡也能更好的辅佐陛下啊,且赵王不也没同意吗?你说的好像我们是乱臣贼子,你呀。
你说我树敌多,这我认,所以我根本就没有退路。延祖兄,当取不取反受其害,你不会不懂吧?
我也说几句心里话吧。
我从小就因为出身寒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族们连跟我说话都觉得失了身份,上官根本就不把你当人看,对朝廷命官随意打骂。我兢兢业业做着最苦最累的活,他们一个个贪腐堕落不做实事,但升迁永远没有我的份。
你说,我哪里做错了!
现在你说的好听,你怎么不劝他们把人当人看!你怎么不劝他们量才任用!你怎么不劝他们忠君爱国?
在这荒唐颠倒的朝廷里,凭什么要求我一个人!就因为我出身寒门没有大族撑腰吗!”
“唉……我父亲说过,在颠倒的世界里最正确的做法是守正,我是认同的,这些年前一刻得意忘形后一刻被族灭的例子数不胜数。我知道这世界不公平,也知道寒门受的委屈,但我们可以慢慢去改变,我劝你是真的不想看到你后悔啊。”
“延祖兄,你不用劝我了,这些年菜市口杀的人不知多少了,我会不明白吗?我就是要那些高高在上的头颅,有一天能一个个摆在我脚下!我要让他们知道,寒门不可欺!”
“唉,既然如此,那只能道不同不相为谋了,孙兄保重。”
“延祖兄,我知你光明磊落,但请别太令赵王为难。请便吧。”
走出孙府,我看着阴暗的夜空又生出了深深的无力。
这暗夜不是一时半会才这么暗的。
同样是寒门,赵真郁愤而死,孙秀得势猖狂,被压抑久了,大多会变成这样吧……
剖生活不下去参与了叛乱,孙秀得不到尊重丢掉了道德,他们都不会管这世界的死活,只是因为这世界没人管过他们的死活。
那些高高在上觉得一切尽在掌控的人,总有一天要承受他们自己点燃的怒火,总有一天要偿还这无尽的孽债。
第二天司马伦受了九锡,天下人都知道,从丞相到九锡,就是既定的篡位步伐。
也只有傻皇帝不知道吧……
他在贾南风死后不久就病了,朝政就任由司马伦处置。
第二年元日刚过不久,有人梦见司马懿显神要求赵王继承大统,荒唐地在大殿上求司马伦入主西宫主政。
我上前质问,鬼神之说怎么能拿在大殿上说?立时就有多人站出来反驳。
这时孙秀出来打圆场,把这事抹了过去。
几天后孙秀又故伎重演,到处散播司马懿显神托司马伦照看天下的流言,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揣摩心思站队。
南方人大多信五斗米教,世人戏称‘米道’、‘鬼道’。这一教派多信奉鬼神,把很多上古神仙编入了他们体系。除此之外,一些名人也被他们敬奉。
北方传过来一个鬼教分支,王公大臣很多都在信奉,他们把司马懿敬成了神灵。
能把司马懿当神灵敬奉的教派,杀了我都不会去信的。
孙秀信,所以他借教搞事,王公大臣信,所以他们接受了这一流言。
孙秀至少证明了一件事,篡司马衷的位实在太简单了。
他们掏出假禅位诏书,司马伦再假意推脱,然后众臣去他家劝进……
我怀着最后的希望去见了陛下,可陛下左右早就是司马伦的人了,他们根本不让我接近陛下。
我去找禁军护卫,可禁军首领更是上前质问我想干什么。
我叹了口气,这皇宫已经都是司马伦的人了,索性守在了陛下寝宫外。
第二天,司马威带人闯进了宫,我大喊一声想要拦住,可惜被他甩了出去。
等司马威从寝宫出来后,从怀里掏出一张诏书说:“陛下欲效仿尧舜,已经禅位赵王。”
我深深吸了口气道:“我誓死效忠陛下,绝不认其他人。”
司马威抽出宝剑,恶狠狠地盯着我看了好一会,作势要刺可终是没刺下来,随即转身离去。
紧接着司马伦带着大军入主太极殿,改元建始,大赦天下。
如果篡位这么简单,那想过皇帝瘾的人可就多了。
傻皇帝虽然傻,但只要他正统的名义在,别人就得掂量掂量,现在司马伦这么粗暴地篡位,算是开了先河。
朝会结束后,我陪着傻皇帝去往后宫,他当了他叔祖父的太上皇,这怕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吧,不知道他们见了面该如何称呼……
陛下一直捂着手指头,一边哭一边愤怒地骂着,“坏人,他们都是奸臣!”
除了叹气,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还没走多远,突然一道旨意传来,说是在金墉城修了宫院请太上皇去休养。
司马衷嘴一抿,还是乖乖接了旨。
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去那里吗……
新上任没几天的皇后羊献容此刻已经是太后了,当她扶着司马衷慢悠悠上了车时,我当即心下一酸流出了眼泪。
陛下放下手指,带着泪花道:“咳咳咳,寡……我觉得轻松多了,你不要难过。”
“谢陛下关心,以后您就好好保重身体吧。”
这皇帝从始至终都是善良的,可惜太傻了。
我一直陪着司马衷到了金墉城,这是我第三次来了吧,短短两年,看着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一家三口依次被发配到此。
这景象太过不真实了,恍惚觉得自己一直都只是在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