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废后废储?-《逆转因果倒寻因》

  “卿说的太多,寡人也记不住,再说朝堂大臣也没谁像坏人啊,这些事还是交给皇后和众大臣就好。”

  当陛下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已经知道事不可为了。

  我硬着头皮又说了一些大道理,陛下硬是忍着听了半天,最终憋出几个字,“寡人累了,以后再说吧。”

  他倒是很有耐心,能听我说那么久,难为他了……

  我现在有三条路,一是选边站,选好了荣华富贵,选不好人头落地,可我不喜欢依附别人;二是辞官回家,若是辞官,那我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他日魂归地府我又该如何面对父亲?三是装聋作哑,断除一切来往,不做任何表态,这样还不如辞官回家……

  三条我都不想选。

  陛下的愚蠢让我失去了坚持大义的方向,有种有力没处使的感觉。那时司马炎问我敢不敢做晁错,我现在可以告诉他,我敢,可现在我连机会都不会有了。

  未来如何都好,既然想不通,那就让以后的经历告诉我吧。

  不久后,后宫传来消息说贾后有了身孕。

  而后朝中就有人议论说贾谧跟贾后密谋要废太子,一些太子党坐不住了,不断拉拢势力想要废了贾后,可惜大家像约好了一样都在坐着看戏。

  当我深夜造访时,张华还没有睡,他正在油灯下把玩着腰间的宝剑。

  “延祖来的正好,看看我这宝剑怎么样?”

  我没心思欣赏,只是附和了几声好。

  “张公,深夜唐突造访还请见谅,我实在是有话要跟张公您说。”

  他抬手请我坐下,“说吧。”

  “下官听说太子处境危险,这事涉及国之根基万不能动摇,下官斗胆再次请张公做主,联合众臣消除国家隐患。”

  张华玩味地看着宝剑轻声道:“你听谁说的?谁又是隐患呢?”

  我咬了咬牙,索性豁出去了。

  “张公自然是明白人,像您这样的玉人怕是比我通透多了,我也不藏头露尾,若是张公想要治罪,悉听尊便。

  太子处境危险是个人都能看得出,贾后终于对外宣称怀了身孕,太子的地位怕是不会稳当。况且贾谧目中无人多次开罪太子,听说他一直在劝贾后废掉太子,您真没听说吗?

  以往争斗且说为了制衡,但是现在,这样的斗争必会伤及国本,更会让原本没有野心的人生出僭越的想法,这难道不值得警惕吗?

  这最大的隐患当然是贾后,她动了对付太子的心思,就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万望张公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废掉皇后!”

  “你好大的胆子!小小的黄门郎竟敢妄议朝政,你现在就回去,我可以当你什么都没说。”

  “张公!这事已经无法再拖了!请务必下决断。”

  “住口!朝政大事自有各位大人主持,谁也翻不了天,你今天说的够多了,请吧。”

  “张华!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到现在你还在优柔寡断,你会为你的自负付出代价的!”

  “来人,送客!”

  我狠狠哼了一声拂袖而去,张华的态度已经不是让我愤怒了,更多的是失落。

  又过了大半年,贾后的儿子终于被宣告出生了。

  很快,在没人敢担当的情况下,大家都等来了那个最坏的结局。

  贾后有了儿子就开始为换太子造势,不久就上演了一出顽劣太子意图谋反被废的大戏。

  听说太子酒后写下了大逆不道的言论,气地陛下脸色铁青,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老实巴交的皇帝发那么大火。

  当贾南风建议陛下杀了这个儿子时,满朝重臣竟然都默不作声,我看着低着头数着脚趾头的王戎,不知道该不该怨他,毕竟朝堂这种风气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了。

  所幸这时裴頠、张华站了出来,一口咬定那些话不是太子写的,一直跟贾后的人争到了晚上。

  贾后怕生变故,于是上表建议废掉太子,陛下当即同意,这事也就暂告结束。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当时如果张华能听裴頠的废掉贾后,哪有现在的事呢。

  几天后当值时我想去探探陛下的口风,可他垂头丧气地看着我就说了一句。

  “你们都要来教寡人,要不寡人这个位置你们去做吧?”

  我只能吓地跪倒在地,看来私下里很多人都来劝过他了。

  “连太子都觉得寡人没用,你们是不是也这么想?”

  我知道无法再说了,只能找出他的优点夸了一番,安抚好他的情绪后,我坐在殿前大哭了一场。

  没想到陛下看到我哭,竟然抹了抹眼泪安慰起我了。等陛下平复后,我提出替他去问问太子,看有没有什么隐情。

  他同意了。

  果然,对不够聪明的人来说,用感情切入才是最好的办法……

  金墉城,先前杨骏的女儿前皇后杨芷就被贾后幽禁在这,之后绝食而死。现在这个二十二岁的前太子,正满脸恐惧地蜷缩在角落里撕扯着衣角。

  经过仔细的询问,我才知道是贾南风诱骗太子喝醉,而后拿出一篇谋逆草稿让他抄写,他醉酒后根本不知道写了什么,只知道贾南风说是父皇让他抄的。

  看的出来,他很累,很恐惧,可却又有一丝放松,好像是终于解脱了。

  他可能不知道,他所关心的生母和宠妃已经被贾后活活打死了。

  权利的终点永远只是冷漠和恐惧,傻皇帝感觉的不真切,只是因为他傻,太子却感受的很深刻……

  在回去的路上我看到有人抬着棺材要去死谏,看到那股子正气让我热血沸腾。

  扪心自问,我大概是不敢的,我没有家世撑腰丢了命不要紧,怕是家人也要受牵连。

  他坚持的义或许比我要纯粹吧。

  我在路上想着如何利用太子的口供,太子党虽然到处拉拢人,可他们的势力毕竟不大,这次一定要说动张华他们废后才行。

  可惜的是还没等我到皇宫,一个太监就主动自首说太子与他密谋造反,贾后拿着口供给众人看时他们有话也说不出了。

  贾后说盛怒之下的皇帝生气地砍了这个太监,这下真遭了,太子要翻案,除非先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