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话 边关急报,世子入京-《全家读心后炮灰崽崽成团宠》

  第28话边关急报,世子入京

  西北边关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朝堂激起了千层浪。

  军报称,盘踞西域多年的乌斯部族,趁大周新帝初立、朝局未稳之际,纠结数个部落,集结重兵,突袭了边境重镇玉门关。守关将士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玉门关外围防线被突破,情况万分危急!镇守西北的大将林风重伤,请求朝廷速发援兵!

  消息传来,景和帝又惊又怒。他年轻即位,最怕的就是边境不宁,动摇国本。朝堂之上,主战主和之声立刻吵成一团。主和者认为新朝初立,国库不丰,当以安抚为主,可许以财帛,暂缓兵锋;主战者则力陈乌斯部狼子野心,若不迎头痛击,必致边疆糜烂,国威受损。

  争论的焦点,很快集中在了挂帅人选上。西北局势复杂,林风将军重伤,需要一位既有威望、又通军事、更能震慑各方的大将前去稳定局面。

  几番讨论,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站在武官首位、沉默不语的靖公楚怀山。他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极高,且刚正不阿,无疑是最佳人选。然而,楚怀山如今是国公,位极人臣,更是新帝倚重的托孤重臣,是否还适合亲自远征?若他离京,京畿防务和朝局平衡又当如何?

  景和帝也颇为犹豫,目光复杂地看向楚怀山:“靖公,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何人可挂此帅印?”

  楚怀山出列,神色凝重。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挂帅之人不仅要能打仗,更要能统筹全局,处理好与周边部落、乃至朝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他若亲自前往,自然胜算大增,但正如皇帝和众臣所虑,他离京的连锁反应太大。

  正当他沉吟未决之时,一个洪亮而略显年轻的声音在殿外响起:

  “陛下!臣,镇北王府世子萧煜,愿请缨前往西北,戴罪立功,以解朝廷之忧!”

  话音未落,一名身着玄色劲装、风尘仆仆的青年大步踏入殿中,单膝跪地。他约莫十八九岁年纪,剑眉星目,面容俊朗虽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自带一股沙场历练出的悍勇之气。

  满朝文武皆是一愣。镇北王世子萧煜?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京城?

  镇北王萧远,乃是大周开国功臣之后,世代镇守北疆,抵御北方狄戎,军权在握,地位超然,某种程度上,与坐镇西北的林风、中枢的楚怀山形成鼎足之势。只是镇北王府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境,与京城交往不多,且这位世子爷据说性子桀骜不驯,怎会此时入京,还主动请缨去西北?

  景和帝也是面露诧异:“萧爱卿平身。你何时入的京?为何说是‘戴罪立功’?”

  萧煜起身,拱手道:“回陛下,臣半月前接到父王密信,言及乌斯部或有异动,命臣速入京城禀报陛下,并听候调遣。臣日夜兼程,方才抵达,不想还是晚了一步。臣未能及时预警,致使玉门关告急,此为一罪;臣身为将门之后,国家有难,岂能坐视?故请陛下允臣前往西北,驰援林将军,痛击乌斯部,将功折罪!”

  他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说明了入京缘由,又将请战之意表达得合情合理。

  楚怀山打量着这位突然出现的世子,心中飞快盘算。镇北王府此时派世子入京,真的只是预警和请战?还是有更深层的目的?是想借机将势力渗透进西北?还是单纯地想为朝廷分忧,展现镇北王府的忠诚?

  朝堂之上,议论声再起。有人怀疑镇北王府的动机,有人则认为萧煜年轻气盛,恐难当大任。

  就在这时,一个只有楚怀山和楚珩能听见的、带着浓浓好奇和一点点兴奋的小奶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哇!这个黑衣服的哥哥是谁呀?长得真好看!比大哥还……呃,差不多好看!气势好足呀,像戏文里的大将军!他说要去打坏人?爹爹,我觉得他可以呀!他眼睛里好像有火,肯定很能打!】

  楚怀山:“……”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晞儿这关注点……还真是与众不同。不过,女儿这句“我觉得他可以”,虽然充满主观色彩,却莫名地让他心中一动。他仔细看向萧煜,那年轻人眼神清澈坦荡,虽有桀骜之气,却并无奸猾之相,而且那份请战的急切与真诚,不似作伪。

  更重要的是,由镇北王府世子挂帅,有几个好处:其一,可暂时避免他这位国公离京带来的朝局动荡;其二,镇北王府与西北并无直接利害关系,由萧煜去,或许更能超脱地方派系争斗,公正处事;其三,这也是对镇北王府忠诚的一次考验和拉拢。

  权衡利弊之后,楚怀山心中已有决断。他出列躬身,对景和帝道:“陛下,萧世子年少有为,忠勇可嘉,且镇北王府世代忠良,精通兵事。臣以为,由萧世子挂帅援驰西北,确是眼下较为稳妥的选择。臣愿举荐萧世子,并可从京营中抽调精锐,助其一臂之力。”

  楚怀山一表态,许多原本犹豫的大臣也纷纷附和。

  景和帝见楚怀山都如此支持,又见萧煜确实英气勃勃,颇具其父之风,便也不再犹豫,当即下旨:“好!既然如此,朕便封萧煜为平西将军,即日点兵两万,驰援玉门关!望爱卿不负朕望,扬我国威!”

  “臣,领旨!必不负陛下重托!”萧煜朗声应道,眼中闪过灼热的光芒。他下意识地抬头,目光恰好与楚怀山投来的审视眼神相遇。一瞬间,这位年轻世子的心头竟莫名一凛,仿佛被这位久经沙场的靖公看透了什么。

  朝议散去,楚怀山与楚珩并肩走出大殿。

  “父亲,您觉得这位萧世子……”楚珩低声问道。

  楚怀山目光深邃:“是柄利剑,但用得好,可斩敌酋;用不好,亦可能伤及自身。且看他在西北的表现吧。珩儿,你稍后去一趟京营,协助萧世子点兵,也……多观察观察他。”

  “是,父亲。”

  而此刻,靖公府内,对此一无所知的楚云晞,正努力地试图迈出她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她摇摇晃晃,张开双臂保持平衡,小脸上满是专注和紧张。

  【一步……两步……哎呀!要摔了!……没摔!哈哈,我走过来啦!等黑衣服哥哥打完仗回来,我是不是就能跑着去迎接他啦?】

  她成功地扑进了等候在前方的赵嬷嬷怀里,咯咯地笑了起来,全然不知自己无心的一句“心声”,可能已经悄然影响了一位年轻将军的命运,也为她自己未来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充满变数的种子。西北的战火,京城的风云,以及这位突然闯入视野的镇北王世子,都将成为她“团宠”人生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