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阮氏三雄-《水浒:从风雪山神庙开始》

  赵叹也起身还礼,并示意大家坐下聊。

  阮小二坐定,再次开口相询:“赵官人,林教头,武二哥。三位非是寻常人物,今日特意来寻我兄弟三人,不知所为何事?”

  赵叹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此处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先吃酒,酒足饭饱之后,寻一僻静之处,小弟自当有泼天富贵相赠。"

  阮氏兄弟听他这么说,也只好按捺下来,当即开始推杯换盏,大快朵颐。

  这一顿酒,直吃到日落西山。

  六人皆是酒足饭饱,赵叹唤来小二结了账,扔下一大锭银子,也不要找零,便出了酒楼。

  反正钱是柴进给的,来的容易,去的也就马虎。

  阮小七提议:“赵官人,若要寻僻静处说话,不如去我与五哥家中。我二人尚未娶亲,家中除了一个老娘,再无旁人,最是方便。”

  "如此甚好!”赵叹当即应下。

  于是阮小五带着武松、林冲,阮小七带着赵叹与阮小二,六人乘两船,朝着湖中阮家所在的高地划去。

  小船在湖面上飘荡,四周是白茫茫的水雾,寒风吹过,酒意也醒了三分。

  赵叹坐在船边,看似在欣赏湖景,实则一颗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方才在酒楼那番做派,是险中求胜,不露些财力,如何能勾起阮氏三雄的贪念?

  可财一露白,他自己也危险了,这茫茫水泊之上,漫说是林冲武松,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任由这几条水耗子摆布。

  如此行径,无异于一场豪赌,赌的是这阮氏兄弟虽是亡命之徒,却也不是没脑子的蠢货。

  果然,他正思量间,却见前面划着桨的阮小七,不动声色地回头,看向自家二哥。

  阮小二混迹江湖多年,心思比两个兄弟要缜密得多。

  这赵官人出手阔绰,谈吐不凡,能被他称之为“泼天富贵”的,又岂是身上些许碎银可比。

  为了点蝇头小利,错过一场天大的机缘,这等蠢事,阮小二自然是不会做的。

  见二哥朝自己轻轻摇头,阮小七当即回过头去,也不言语,继续划船。

  一场致命的风波,消弭于无形。

  赵叹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背上早已被冷汗浸透。他强作镇定,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仿佛对刚才的一切毫无察觉。

  看来,是赌对了。

  他清了清嗓子,主动开口,打破了船上的沉默:“二哥,方才在镇上不曾细问,你们这打鱼的收成,近来可好?”

  阮小二听赵叹问起生计,叹了口气:“唉!从前一网下去,能拉出四五百斤鱼,甚至十几斤的大鱼都能捞着,收成还算不错。可现在,不行了!”

  赵叹故作不解:“这是为何?莫不是这湖里的鱼学精了?”

  阮小二摇摇头:“赵官人有所不知,我们这石碣湖,不过是梁山泊旁一水洼。水浅,大鱼很少,以往打鱼都去那里,如今可去不得了!”

  赵叹心中嘿嘿一笑,顺着话头接问:“这里离梁山泊不远,水路也是相通,为何去不得?”

  “嗨!别提了!”船头的阮小七一桨拍在船舷上,“梁山泊那地方,如今被一伙强人占了,不让打鱼!他们聚了五七百人,在山上筑了寨子,整日打家劫舍,我们已经一年多没去那边下过网了。说起来,一言难尽!”

  正说着话,小船已经靠上了阮家所在的那块高地。

  众人弃船上岸,阮小五在前头引路,将几人带到了一个用竹子和茅草搭成的草亭之中。

  亭子虽然简陋,但收拾得还算干净,亭中摆着石桌石凳,正对着茫茫湖面,倒也别有一番景致。

  几人坐下,赵叹又将话题拉了回来:“这般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官府就不管吗?”

  阮小五冷笑一声:“官府比那强人还不如!他们派来捕盗的官员,下乡来不先管强人,反倒先到我们百姓家里,把猪羊鸡鹅吃个干净,临走时还索要盘缠!”

  “如今梁山泊那伙人,闹得可凶,谁又敢真去送死?官差都不敢正眼看他们,在村里待个四五日,便回去交差。”

  武松听得火起,一拳砸在石桌上:“恁地一群废物!白拿朝廷的俸禄!”

  赵叹摆了摆手,示意武松稍安勿躁:“这么说来,那些强人倒潇洒快活?”

  “怎不快活?”阮小七艳羡地说,“他们占着那风水宝地,天不怕地不怕,官府也奈何不得他们!我听人说,他们在山寨里,论秤分金银,穿整匹的锦缎,整坛喝酒,大块吃肉。”

  “我们兄弟空有一身本事,却不能像他们那样,只能在这小小的石碣村里混日子,真是气煞人也!”

  赵叹嘴角的笑意几乎要压抑不住,他干咳一声,问道:“三位哥哥既有这般本事,日子又过得这般苦楚,为何不干脆上山去入伙呢?”

  此话一出,阮小五和阮小七都闭上了嘴,齐齐看向自家二哥。

  阮小二长叹一声,神色颇为沮丧:“赵官人,不瞒你说,我们兄弟三个,也曾商议过多次,想去那梁山泊入伙。只是听说那山寨之主王伦,是个心胸狭隘之人,但凡有比他本事大的好汉前去投奔,他总要寻些由头,或是刁难,或是拒之门外。”

  “我兄弟三人也有些武艺,却是怕投奔无门,反惹他猜忌,白白丢了性命。因此,这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他话音刚落,林冲和武松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凛。幸好,若非赵叹拦着,他们此刻恐怕已经在那王伦面前,进退两难了。

  三弟当真是深谋远虑,算无遗策。

  赵叹见话说开了,时机已然成熟,便不再绕弯子:“倘若,有那识货的英雄好汉,肯引你们上山,你们可敢去?”

  “敢!怎么不敢!”阮小七一听,立刻跳了起来,“若真有那等人物肯提携我们兄弟一把,别说是梁山泊,便是刀山火海,我们也敢去闯一闯!只恨我等兄弟三人,空有一身本事,却无人识得,无人赏识!憋屈!”

  赵叹使劲掐着自己的大腿,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强压下心中的狂喜,面上却是一副淡然的表情,他缓缓开口:“谁说无人认得?今日我不就与三位相识了?”

  阮小二终于是听出了赵叹的话外音,他也猛地站起身来,拉着阮小五和阮小七,便朝着赵叹拜了下去,声音激动:“赵官人肯用我们一天,便是我们兄弟的恩主!水里火里,刀山油锅,我等都去得!便是死了,也甘心!”

  赵叹终于不用再拧大腿了,他仰天放声大笑,赶紧上前扶起阮氏三雄:“三位兄长快快请起!莫要再唤我什么‘赵官人’了,兄弟相称即可。”

  “既然三位兄长如此信任,小弟也定不负众望!如今我有一计,非但能让三位哥哥上得梁山,更能叫那王伦将出寨主之位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