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兄弟快快说来!”林冲和武松齐齐看向他。
“大官人可先派三名心腹庄客,扮作客商,提前出关。明日一早,大官人再带上二三十名家仆,备好弓箭猎犬,装作外出狩猎的模样。”
“我等三人,便混在这队伍之中。待出了关,再与那三名庄客相换,如此便可蒙混过关。”
柴进一听,抚掌大笑:“妙!此计甚妙!来人,速去准备!明日一早,外出狩猎!”
众人皆大喜,纷纷举碗庆贺。
可就在这时,赵叹想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他端着酒碗,干咳了两声:“那个……大官人,有件事,小弟忘了说。”
“何事?”柴进问道。
“小弟……小弟不会骑马。”
“噗——”
武松刚喝进嘴里的一口酒,直接喷了出来。
林冲和柴进也是先一愣,随即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武松笑得前仰后合:“兄弟你竟不会骑马?这可如何是好?明日难道要装成小媳妇,坐轿出关不成?”
赵叹一张脸涨得通红。
这能怪他吗?他一个现代人,穿越过来才几天,上哪学骑马去。
看着两个笑得直不起腰的哥哥,赵叹也是路易十六上吊——脸上挂不住了。
“笑什么笑!”他没好气地说道,“现在学,来不来得及!”
林冲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来得及!怎么来不及!走!哥哥我兴致正好,现在就教你!”
说罢,他便拉着赵叹,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厅堂。
赵叹心说,这刚喝完酒就去学骑马?这不酒驾吗?
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几人当即便从酒席上起身,来到庄里的马厩。
林冲找出一匹性情温顺的老马,扶着赵叹颤颤巍巍地坐了上去。
“身子放轻松!用腿夹住马腹!不是用屁股坐!”林冲一边说,一边亲自做着示范。
酒壮怂人胆,这话是一点不假。
换作平时,赵叹怕摔怕疼,定是畏首畏尾。可此刻酒意上头,反倒没那么多顾虑了。
他学着林冲的样子,一夹马腹,那马稍微一动,他便吓得死死地抱住马脖子,惹得林冲和武松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兄弟!你抱那马脖子作甚!晚上哥哥们可是要闹洞房了?”武松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赵叹被笑得脸上一阵发烫,也不言语,按着林冲的指点,双腿夹紧马腹,跟着马的节奏起伏。
渐渐的,竟被他找到一些感觉,到得傍晚时分,已经能勉强控制着马,在院子里小跑几圈了。
不得不说,头一次骑马就敢酒后驾马,没摔死他也算他命不该绝。
林冲看着气喘吁吁的赵叹,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明日跟在队伍中间,定不会露出破绽。”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整个柴家庄便动了起来。
四人依计而行,柴进召集了三十余名庄客,备上好马,带上弓箭旗枪,又牵出十几条精壮的猎狗。
林冲和武松、赵叹三人换上庄客的衣服,戴上毡帽,将面容遮去大半,混在人群之中,一齐上马,都投关外而去。
到了关隘前,只见几个军官正在那里盘查过往客商。
那把头的军官在关上,一眼便看见了柴进的队伍,连忙起身相迎。
这军官早年未袭得官职时,曾在柴进庄上受过恩惠,因此与柴进很是熟络。
“大官人今日好兴致,又要去打猎?”军官笑着拱手道。
柴进到了关前,下了马笑道:“正是。闲来无事,带庄客们去松快松快。几位官人为何在此?”
那军官答道:“不瞒大官人说,是沧州府尹下了文书,画影图形,要捉拿一个叫林冲的要犯。特差我等在此把守,但有过往客商,都需一一盘问,验明身份,才可放出关去。”
柴进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用马鞭指了指身后的一众人马,开玩笑道:“我这一伙人里,就夹带着那林冲,你为何不认得?”
军官也跟着笑道:“大官人说笑了。您是何等人物,最是识法度的,怎会做这等夹带犯人的事?快请!快请!请尊便上马。”
柴进又笑道:“当真就这般信得过我?等我猎得野味,回来时定送些与几位官人尝鲜!”
“多谢大官人!”
作别了军官,柴进翻身上马,大喝一声“走”,一行人便催动坐骑,顺利地出了关隘。
行出关外十四五里,果然见到先前派出的三个庄客,正牵着三匹马,在一个小树林边等候。
赵叹三人下了马,脱去打猎的衣裳,换上庄客带来的自家衣裳,各自系了腰刀,戴上毡笠,这才与柴进拱手作别。
“大官人高义,此番恩情,我等兄弟三人永世不忘!”林冲郑重其事地躬身一拜。
柴进虚扶一把,笑道:“兄长言重了,你我相交一场,理当如此。此去山高水远,诸位多多保重。”
他又看了赵叹一眼:“自此一别,再无回头之路,你可想好?”
赵叹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却笑嘻嘻地答非所问:“多谢大官人招待我等,日后来了梁山,我等定当倒屣相迎。”
柴进点点头,不再多言,三人跨马转身,朝着茫茫雪野深处走去,很快便消失在萧瑟的冬景里。
柴进目送他们离开,直至再也看不见半点人影,这才调转马头,带着一众庄客继续往林子深处打猎去了。
到了傍晚时分,一行人满载而归,依旧从那关隘经过。柴进特意挑了几只肥硕的野兔山鸡,送与那几个守关的军官,军官们自然是千恩万谢。
柴进一行人顺利回了庄子,仿佛听从了赵叹那席话一般,柴家庄自此闭门谢客,不再理会江湖事,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林冲、武松、赵叹三人,出离了沧州,一路向东,专拣那荒僻的小路行走。白天赶路,晚上便寻个破庙、荒村歇脚。
如此行了十余日,风餐露宿,终于踏入了济州地界。
又往前行了三日有余,这日午后,三人翻过一道低矮的山梁,遥遥望见前方一片浩瀚的水域,一望无际,水天相接,气势雄伟至极。
时值寒冬,湖面上结着薄冰,冰面上凝着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将远处的山峦岛屿笼罩其中,只露出些许模糊的轮廓,好一派雄浑气象!
饶是林冲这等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也不由得被眼前这壮阔的景象所震撼。
“好大的一片水泊!”武松勒住马,眯着眼眺望,“想来这便是那八百里水泊梁山了!”
林冲也点头道:“不错,定是此地。”
三人沿着湖岸又行出数里,见湖岸边孤零零地立着一个酒家。
酒肆的屋顶上,压着一层厚厚的白雪,门前挑着一面半旧的酒旗,在寒风中“呼啦啦”地招展。
武松一见,顿时来了精神,他这一路为了赶路,酒瘾犯了也只能强忍着,此刻见了酒家,哪里还按捺得住。
“大哥,三弟,快看!有酒家!走了这许多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快!我们去吃他几碗热酒,暖暖身子!”
说罢,他便要翻身下马。
“二哥且慢!”赵叹一把拉住了他的缰绳。
武松不解:“怎么了?莫不是怕那是黑店?”
赵叹没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着那面在风中飘摇的酒旗。
旁人不知,他赵叹岂能不知?
“大哥二哥,这看似普通的酒家,正是梁山泊设在岸边的眼线暗哨,店主便是那江湖人称“旱地忽律”的朱贵。”
武松听完更为不解:“咱们千里迢迢地赶来,不就是为了投奔梁山?怎地到了门口,反倒不进了?”
林冲也觉得奇怪,问道:“是啊兄弟,可是有何不妥吗?”
“大官人可先派三名心腹庄客,扮作客商,提前出关。明日一早,大官人再带上二三十名家仆,备好弓箭猎犬,装作外出狩猎的模样。”
“我等三人,便混在这队伍之中。待出了关,再与那三名庄客相换,如此便可蒙混过关。”
柴进一听,抚掌大笑:“妙!此计甚妙!来人,速去准备!明日一早,外出狩猎!”
众人皆大喜,纷纷举碗庆贺。
可就在这时,赵叹想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他端着酒碗,干咳了两声:“那个……大官人,有件事,小弟忘了说。”
“何事?”柴进问道。
“小弟……小弟不会骑马。”
“噗——”
武松刚喝进嘴里的一口酒,直接喷了出来。
林冲和柴进也是先一愣,随即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武松笑得前仰后合:“兄弟你竟不会骑马?这可如何是好?明日难道要装成小媳妇,坐轿出关不成?”
赵叹一张脸涨得通红。
这能怪他吗?他一个现代人,穿越过来才几天,上哪学骑马去。
看着两个笑得直不起腰的哥哥,赵叹也是路易十六上吊——脸上挂不住了。
“笑什么笑!”他没好气地说道,“现在学,来不来得及!”
林冲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来得及!怎么来不及!走!哥哥我兴致正好,现在就教你!”
说罢,他便拉着赵叹,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厅堂。
赵叹心说,这刚喝完酒就去学骑马?这不酒驾吗?
可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几人当即便从酒席上起身,来到庄里的马厩。
林冲找出一匹性情温顺的老马,扶着赵叹颤颤巍巍地坐了上去。
“身子放轻松!用腿夹住马腹!不是用屁股坐!”林冲一边说,一边亲自做着示范。
酒壮怂人胆,这话是一点不假。
换作平时,赵叹怕摔怕疼,定是畏首畏尾。可此刻酒意上头,反倒没那么多顾虑了。
他学着林冲的样子,一夹马腹,那马稍微一动,他便吓得死死地抱住马脖子,惹得林冲和武松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
“兄弟!你抱那马脖子作甚!晚上哥哥们可是要闹洞房了?”武松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赵叹被笑得脸上一阵发烫,也不言语,按着林冲的指点,双腿夹紧马腹,跟着马的节奏起伏。
渐渐的,竟被他找到一些感觉,到得傍晚时分,已经能勉强控制着马,在院子里小跑几圈了。
不得不说,头一次骑马就敢酒后驾马,没摔死他也算他命不该绝。
林冲看着气喘吁吁的赵叹,满意地点了点头:“行了,明日跟在队伍中间,定不会露出破绽。”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整个柴家庄便动了起来。
四人依计而行,柴进召集了三十余名庄客,备上好马,带上弓箭旗枪,又牵出十几条精壮的猎狗。
林冲和武松、赵叹三人换上庄客的衣服,戴上毡帽,将面容遮去大半,混在人群之中,一齐上马,都投关外而去。
到了关隘前,只见几个军官正在那里盘查过往客商。
那把头的军官在关上,一眼便看见了柴进的队伍,连忙起身相迎。
这军官早年未袭得官职时,曾在柴进庄上受过恩惠,因此与柴进很是熟络。
“大官人今日好兴致,又要去打猎?”军官笑着拱手道。
柴进到了关前,下了马笑道:“正是。闲来无事,带庄客们去松快松快。几位官人为何在此?”
那军官答道:“不瞒大官人说,是沧州府尹下了文书,画影图形,要捉拿一个叫林冲的要犯。特差我等在此把守,但有过往客商,都需一一盘问,验明身份,才可放出关去。”
柴进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他用马鞭指了指身后的一众人马,开玩笑道:“我这一伙人里,就夹带着那林冲,你为何不认得?”
军官也跟着笑道:“大官人说笑了。您是何等人物,最是识法度的,怎会做这等夹带犯人的事?快请!快请!请尊便上马。”
柴进又笑道:“当真就这般信得过我?等我猎得野味,回来时定送些与几位官人尝鲜!”
“多谢大官人!”
作别了军官,柴进翻身上马,大喝一声“走”,一行人便催动坐骑,顺利地出了关隘。
行出关外十四五里,果然见到先前派出的三个庄客,正牵着三匹马,在一个小树林边等候。
赵叹三人下了马,脱去打猎的衣裳,换上庄客带来的自家衣裳,各自系了腰刀,戴上毡笠,这才与柴进拱手作别。
“大官人高义,此番恩情,我等兄弟三人永世不忘!”林冲郑重其事地躬身一拜。
柴进虚扶一把,笑道:“兄长言重了,你我相交一场,理当如此。此去山高水远,诸位多多保重。”
他又看了赵叹一眼:“自此一别,再无回头之路,你可想好?”
赵叹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却笑嘻嘻地答非所问:“多谢大官人招待我等,日后来了梁山,我等定当倒屣相迎。”
柴进点点头,不再多言,三人跨马转身,朝着茫茫雪野深处走去,很快便消失在萧瑟的冬景里。
柴进目送他们离开,直至再也看不见半点人影,这才调转马头,带着一众庄客继续往林子深处打猎去了。
到了傍晚时分,一行人满载而归,依旧从那关隘经过。柴进特意挑了几只肥硕的野兔山鸡,送与那几个守关的军官,军官们自然是千恩万谢。
柴进一行人顺利回了庄子,仿佛听从了赵叹那席话一般,柴家庄自此闭门谢客,不再理会江湖事,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林冲、武松、赵叹三人,出离了沧州,一路向东,专拣那荒僻的小路行走。白天赶路,晚上便寻个破庙、荒村歇脚。
如此行了十余日,风餐露宿,终于踏入了济州地界。
又往前行了三日有余,这日午后,三人翻过一道低矮的山梁,遥遥望见前方一片浩瀚的水域,一望无际,水天相接,气势雄伟至极。
时值寒冬,湖面上结着薄冰,冰面上凝着一片白茫茫的雾气,将远处的山峦岛屿笼罩其中,只露出些许模糊的轮廓,好一派雄浑气象!
饶是林冲这等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也不由得被眼前这壮阔的景象所震撼。
“好大的一片水泊!”武松勒住马,眯着眼眺望,“想来这便是那八百里水泊梁山了!”
林冲也点头道:“不错,定是此地。”
三人沿着湖岸又行出数里,见湖岸边孤零零地立着一个酒家。
酒肆的屋顶上,压着一层厚厚的白雪,门前挑着一面半旧的酒旗,在寒风中“呼啦啦”地招展。
武松一见,顿时来了精神,他这一路为了赶路,酒瘾犯了也只能强忍着,此刻见了酒家,哪里还按捺得住。
“大哥,三弟,快看!有酒家!走了这许多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快!我们去吃他几碗热酒,暖暖身子!”
说罢,他便要翻身下马。
“二哥且慢!”赵叹一把拉住了他的缰绳。
武松不解:“怎么了?莫不是怕那是黑店?”
赵叹没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着那面在风中飘摇的酒旗。
旁人不知,他赵叹岂能不知?
“大哥二哥,这看似普通的酒家,正是梁山泊设在岸边的眼线暗哨,店主便是那江湖人称“旱地忽律”的朱贵。”
武松听完更为不解:“咱们千里迢迢地赶来,不就是为了投奔梁山?怎地到了门口,反倒不进了?”
林冲也觉得奇怪,问道:“是啊兄弟,可是有何不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