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杨厂长栽了-《四合院之院里众人助我升职》

  返回四九城的物资列车车厢里,空气沉闷。

  车轮与铁轨撞击发出单调的“哐当”声。

  杨厂长坐在靠窗位置,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脸上带着完成任务的松弛。

  他对坐在附近的保卫干事并不在意。

  张霖闭目养神,手指偶尔在膝盖上轻敲。

  列车中途停靠大站。

  杨厂长下车透气,两名干事紧随。

  他在月台抽烟、踱步,干事保持一步距离。

  杨厂长突然加快脚步想走向远处,立刻被干事拦下。

  “我去解手!”杨厂长不满道。

  “处长吩咐,务必保证您的安全。”

  干事语气平静却坚决。

  杨厂长脸色阴沉,瞪了他们一眼,骂了句“岂有此理”,转身回车厢。

  气氛更僵了。

  长时间的行驶,列车终于驶入四九城站。

  车未停稳,贺堂已部署好人。

  两名干事拿起杨厂长的行李,另外两人一左一右“陪同”在他身边。

  “车在站外等了。”贺堂公事公办地说。

  杨厂长冷笑:“张处长排场真大。”

  他没反抗,只是那冰冷的笑容里带着秋后算账的决心,然后跟着下了车。

  一辆吉普车等在站外和一辆卡车。

  张霖示意,贺堂请杨厂长上了第一吉普车,他和另一名干事立刻分坐两侧。

  车门关上。

  车队先开往部里。

  张霖独自下车进去,二十分钟后出来,脸色凝重。

  “回厂。”他对司机说。

  杨厂长在两位保卫干事的‘簇拥下’,静静的看着着一切。

  他觉得不对劲,这个流程不对劲。为什么要先来部里?不应该直接回厂子吗?

  车队驶向红星轧钢厂。

  杨书记的秘书已等在门口,车子直开办公楼。

  杨书记站在楼门口,面色严肃。

  看到杨厂长在干事“陪同”下下车,他目光与之短暂接触后迅速移开,对张霖点头:“先到小会议室。”

  一行人沉默上楼。

  顶层最里间的小会议室,隔音很好。

  到门口,杨书记对着张霖点点头,张霖对两位保卫干事说:“守好门口,不让任何人进来。”

  “老杨,先进去坐。”杨书记语气听不出波澜。

  杨厂长终于忍不住,指着张霖:“杨书记!你看!张霖这是什么意思?一路拿我当犯人押回来!现在关我?我要向部里反映!”

  杨书记没接话,重复道:“先进去。”

  杨厂长瞪了张霖一眼,喘着粗气大步进去坐下。

  房里只有杨书记、杨厂长和张霖三人。

  杨书记坐下,双手放桌上,看着杨厂长:“老杨,现在没外人。说说,在堡钢,怎么回事?为什么私自接触苏联专家?”

  杨厂长瞬间激动:“什么私自接触?杨书记!你这是审问我?我偶然遇到的!碰上了,聊聊天,怎么了?这也错了?我们厂给堡钢提供了设备,我作为厂长,和他们的专家聊几句家常,犯法了?张霖!你就这么打小报告?”

  他转向张霖,目光愤怒。

  张霖平静开口:“杨厂长。第一,是不是偶遇有待调查。第二,聊天内容或许家常,但未经批准单独接触外方专家,本身就是违反外事纪律。第三,对方专家伊万同志事后向堡钢保卫部门表示了对此次突兀接触的困惑。这是堡钢方面的非正式记录。”

  他将一张纸放在杨书记面前。

  杨书记快速浏览,脸色沉下。

  杨厂长脸一白,强自镇定:“胡说!什么记录?谁能证明?就是张霖打击报复!因为之前的矛盾!杨书记,你要明察!”

  “报复?”张霖声音冷下来,“杨厂长,是你一直在针对我,我何时对你动过念头?”

  张霖的话很平常,像是在陈述事实,但是语气里却带着一丝轻蔑,似乎在说,你特么算什么东西。

  “张霖!你放肆!”杨厂长猛地站起,手指发抖地指着他。

  “够了!”杨书记一拍桌子,巨响。

  他胸口起伏,看着杨厂长,眼神失望、愤怒、无力。

  他压低声音:“老杨!你糊涂!你知道这什么性质?无组织无纪律!私下接触外方人员!还在被发现后隐瞒、对抗审查!你让我怎么说你!”

  “杨书记!我…”

  “你闭嘴!”杨书记痛心疾首,“现在不是辩细节!老杨,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老实待着,把经过、所有谈话内容,一字不漏写出来!这是你唯一选择!”

  他从抽屉拿出稿纸钢笔,重重放杨厂长面前。

  “写!现在!写不清楚,谁也救不了你!”

  杨厂长看着纸笔,又看杨书记和张霖,身体一晃,瘫坐椅上。

  额头冒汗,他知道事态严重。

  “书记…”他语气软下,带上一丝哀求。

  杨书记扭过头不看他,对张霖说:“张处长,你在这陪着写。需要什么,让门口人办。写完的材料,密封,你和我立刻去市局汇报。”

  “是,杨书记。”

  杨书记最后看了眼失魂的杨厂长,重叹口气,转身离开,带上门。

  房里只剩张霖和杨厂长。

  张霖拉过椅子,坐会议桌另一头。

  “杨厂长,请吧。”声音无情绪,“从到堡钢第一天写。重点写接触伊万专家的动机、过程、全部谈话内容。实事求是。”

  杨厂长抬头,眼神复杂,有怨恨、恐惧、挣扎。

  他知道这材料的分量。

  窗外传来下工广播声,喧闹人声衬得室内死寂。

  他颤抖着手,拿起钢笔。

  他开始写。

  很慢,字迹潦草,不时停顿。

  张霖不催,静坐。

  杨厂长写了划,划了写,汗越来越多。

  张霖起身给他倒了杯热水放桌边。

  杨厂长没碰。

  很久,杨厂长写满两页纸。

  放下笔,像耗尽力气,推过稿纸。

  张霖拿起看。

  内容强调“偶遇”、“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因为苏联专家帮助我厂攻破技术难关所以对苏联专家抱有好感”,坚称纯属私人友好交流,无涉任何事务。

  张霖放回稿纸。

  “杨厂长,这不够。为什么对这位伊万专家有如此强烈的交流欲望?您需要写出真实动机和内心想法。”

  杨厂长脸色由白转红,抬头:“张霖!我还要怎么写?我就是对苏联专家有感情!要是没有他们,哪有厂里的无缝钢管?聊聊天怎么了?你非要逼死我?”

  “我在执行职责,弄清事实。您的材料与观察记录和堡钢反馈有出入。这无法交代。”

  “你…”

  “如果您不写,接下来就是在市局或更正式的地方,由更专业同志询问。那时,性质不同。”张霖声音不高,每个字却砸在杨厂长心上。

  杨厂长双手捂脸,肩膀垮下。

  漫长沉默。

  他终于重拿起笔,沙哑道:“我再写。”

  这次更艰难,笔尖几次划破纸。

  他开始写入对支援轧钢厂的苏联专家的怀念,以及因此对所有苏联专家产生的莫名信任和亲切感,承认是特意制造机会,只想找人聊聊,重温那种感觉。

  张霖不再说话,给足时间。

  杨厂长再次停笔,已写满四页纸。

  窗外天已黑。

  张霖拿起材料细读。

  这次写出了部分真实情感,但仍强调毫无他意。

  张霖收好材料。“今天就到这。杨厂长,您休息。需要什么和门口干事说。”

  “张霖!”杨厂长叫住他,带最后希冀,“张处长,杨书记他……”

  “杨书记去市局汇报了。”张霖打断,“一切等组织决定。”

  他走出会议室,对贺堂低声交代:“看好了,除我和杨书记,任何人不得进。他任何要求,必须两人同时在场。记录一切言行。”

  “明白,处长!”

  张霖拿材料快步去党委办公室。

  杨书记已从市局回来,脸色铁青地抽烟,烟灰缸满溢。

  “杨书记,这是杨厂长写的材料。”张霖递过。

  杨书记快速翻阅,越看越气,摔材料在桌:“避重就轻!感情用事!到现在还不认清错误!”

  “他承认了特意等待和聊天,动机归于个人情感,否认涉及事务。”张霖客观报告。

  “市局领导指示,”杨书记压低声,沉重,“立即成立内部调查组,我任组长,你副组长。彻底查清,控制影响。上级明确前,杨厂长‘休息’在小会议室。保卫处负责安全,办公室安排可靠人员负责起居,绝对保密。”

  “是。”

  “你亲自带队,立刻秘密搜查杨厂长办公室和……家里,查找任何可能异常物品,注意方式。”

  “明白。”

  张霖带两名可靠干事,以安全检查名,进入杨厂长办公室细致搜查。

  所有抽屉、文件柜、书籍逐一检查。

  又去了他的家里。

  初始的时候,得到了他家里人的激烈反抗,不过,在张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之下,调查还是顺利的完成了。

  家里枕下有一本俄语日常用语手册,扉页写着“向老大哥学习”。

  未见异常技术资料或通信。

  发现物被拍照、记录、封存。

  晚十点,调查组再聚小会议室。

  杨书记、张霖、厂纪委副书记在场。

  杨厂长看到纪委副书记,脸色更灰败。

  张霖将合影和手册放桌上。

  “杨厂长,请您说明这些物品。尤其这手册,近期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杨厂长心理防线在看到这些个人物品后受冲击,情绪激动:“这也要审?手册是…是想有机会能和他们简单说几句他们的语言,表示友好!这也有错吗?难道对苏联同志有感情就是罪过?”他声音哽咽,“咱们国家多少工业基础是他们的专家帮咱们打下的!咱们厂的无缝钢管也是在他们的指导下才做了出来!”

  杨书记猛地打断:“没人忘!但感情是感情,纪律是纪律!你私下接触的是堡钢的专家,不是瓦西里!你的行为可能造成误解,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不是你个人的事!”

  张霖补充:“您的行为,无论动机如何,已违反外事纪律流程。您的主观好感不能替代组织原则和必要的安全程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杨厂长张了张嘴,最终无言以对,颓然低头。

  “继续深刻反省!写出真正认识错误的检查!等待处理!”杨书记说完,与其他两人离开房间。

  门再次关上。

  杨厂长独自对着稿纸,窗外一片漆黑。

  他必须面对的不是“泄密”的指控,而是“因个人情感无视纪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同样沉重。

  他拿起笔,手依旧颤抖,但这次需要书写的不再是经过,而是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