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安通过观察发现,那张嬷嬷虽在内院作威作福,但有个习惯。每隔两日午饭后,她必要亲自去后巷斜对面的一家老字号点心铺“李记糕团”,买一包她最爱的桂花松仁糖糕,雷打不动。这或许是她忙碌差事中唯一一点私人享受,也彰显她不同于普通仆妇的“体面”。
从赵府角门到李记铺子,需经过一段约十丈长的巷子,其中有一段路面因排水不畅,常积着薄薄的泥水,下面隐藏着滑腻的青苔。
林岁安的计划悄然形成。她不需要混入赵府,她只需要一场“意外”。
这日午后,细雨刚歇。林岁安提前来到那段湿滑路面附近,找了个角落假装是在蹲在那边玩石子,目光却锐利地锁定赵府角门。而她手中真的拿着一枚边缘略显锋利的石子,这是她从空间里精心挑选的。
未几,角门开启,张嬷嬷果然扭着腰肢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惯有的倨傲,径直朝着李记铺子走去。
林岁安耐心等待着,等着她买完糕点往回走。
林岁安屏住呼吸,计算着她的步伐。就在张嬷嬷一只脚即将踏在那片湿滑青苔区域的重心点时。
“咻!”一声极轻微的破空声。
林岁安指尖发力,那枚石子精准无比地射出,并非射向张嬷嬷,而是射向她身前半步之外,一块略微松动的青石板边缘!
“咔哒”一声轻响,卵石撞击石板缝隙的力道恰到好处,让那块本就有些不稳的石板猛地向下歪斜,溅起一小片污水!
正巧,张嬷嬷的脚落下了!她猝不及防,脚下猛地一滑!“哎哟!”她惊呼一声,整个人失去平衡,肥胖的身躯重重向后坐倒,手里刚买来的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桂花松仁糖糕也脱手飞了出去,“啪”地一下,不偏不倚,正掉进旁边一个因雨水积成的浑浊小泥水洼里!
“天杀的!哪个缺德鬼弄松了石板!哎呦......我的老腰......”张嬷嬷摔得七荤八素,浑身泥水,疼得龇牙咧嘴,狼狈不堪。
路过的两个小贩和附近店铺的伙计闻声看来,有人想笑又不敢笑,有人下意识想上前搀扶。
就在这时,林岁安动了。她如同一条滑溜的小鱼,从角落里迅速钻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和同情,第一个冲到张嬷嬷身边,声音清脆又着急:“哎呀!这位婆婆您没事吧?摔得重不重?快起来,地上凉!”
她一边说着,一边非常“自然”地伸手先去捡那包掉在泥水里的糖糕,这是人之常情,贵重物品先捡起来。
“婆婆,您的糕......可惜沾了泥水了,您把这些沾了泥水的赏给我吧,扔掉太可惜了,剩下的这些都是好的。”林岁安把沾了泥水的四块糕拿出,将油纸包重新包好递过去,原先有六块的现在里面的糖糕就剩下两块了。
她的动作极快,手指在拿起油纸包的那一瞬间,借着油纸和泥水的掩护,意念微动,那细微如尘的紫金沙已经从空间直接出现在了油纸包内层,紧紧吸附在干净的那两块糖糕上!油纸上的泥水污浊完美掩盖了任何可能存在的细微痕迹。
张嬷嬷被摔得又痛又怒又丢脸,此刻哪还有心思细看糖糕?也没计较这个小姑娘把那几块脏的拿走。她一把抓过油纸包,看都没看就揣进怀里。在林岁安和另一个好心人的搀扶下骂骂咧咧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回走,嘴里不住咒骂那“该死的破路”和“该死的衙门不修路”。
林岁安搀扶了她几步,便乖巧地松开手,低声道:“婆婆您慢点,我......我先走了。”说完,不等张嬷嬷反应,便迅速转身,消失在巷口人流中。
整个过程,她只是一个“好心路过、顺手帮忙”的陌生小姑娘。甚至连那枚导致石板松动的石子,也早已被她用巧妙的角度弹射到了更远处的墙根,混入无数碎石中,无人会注意。
完成那场“意外”后,林岁安并未立刻远离。她像一滴水融入大海般,消失在湖州府嘈杂的街巷中,回到了与大舅母落脚的小客栈。
这一夜,她睡得并不踏实。并非因为恐惧,而是在等待结果验证的焦灼,她唯一担心的是会伤及无辜。
次日清晨,她早早醒来,对王氏只说是想去街上逛逛,买两个热包子。王氏并未多问,在她看来,岁安比谁都机敏,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她会说的。
林岁安再次来到了那个距离赵府不远不近、消息灵通的简陋茶摊。她依旧要了一碗茶,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小口啃着包子,目光低垂,心神却全部集中在周围的谈话声中。
茶摊里的人比昨日午后更多了些,多是赶早工的力夫和轮休换班的各府仆役。喧闹声中,信息的碎片不断飘过。
她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心渐渐有些下沉。就在她开始怀疑那点剂量是否不足,或是出了其他纰漏时,两个穿着赵府低等仆役号衣的年轻人打着哈欠坐到了邻桌,一边抱怨着没睡好,一边聊了起来。
“……真是晦气,折腾到大半夜,觉都没睡安生。”一个圆脸小厮揉着眼睛道。
“谁说不是呢?张嬷嬷平时瞧着挺硬朗,怎么说没就没了?”另一个瘦些的接话。
林岁安的呼吸几不可查地顿了一瞬,捏着包子的手指微微用力。
圆脸小厮压低了点声音,但还是能听见:“可不是么!听说前天下午还好好的,还出去买了李记的糕呢。晚上值夜时说白天的时候摔着了要早早歇下。谁成想突然就发了急症,听到动静跑过去看得小丫鬟说,就看到张嬷嬷拉开屋门,掐着喉咙,嗬嗬两声就倒地不起了”
“请大夫了没?”
“请了!深更半夜砸门请来的!可有什么用?大夫到的时候人就瞪着眼没气儿了!脸都憋紫了,瞧着吓人得很!”圆脸小厮说着,似乎心有余悸地搓了搓胳膊。
瘦子咂咂嘴:“啧,真是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说是啥病啊?”
“大夫也说不准,只模棱两可说是恶痧冲心,像是极厉害的绞肠痧!发作太快了!”圆脸小厮叹了口气,
“虽说张嬷嬷脾气是坏了点,可这死法……也真是够受罪的。”
“唉,也是。府里管事早上怎么说?”
“能怎么说?一个嬷嬷,又不是主子,还是得急症死的,难不成还报官开膛破肚地查?赶紧让仵作简单看了两眼,定了急病暴毙,已经着人去买棺材了,今天就得抬出去埋了,免得晦气。”瘦子的语气里带着事不关己的淡漠。
两人唏嘘了几句,话题很快转向了谁会接替张嬷嬷的位子,以及希望新来的管事能好相处一点。
从赵府角门到李记铺子,需经过一段约十丈长的巷子,其中有一段路面因排水不畅,常积着薄薄的泥水,下面隐藏着滑腻的青苔。
林岁安的计划悄然形成。她不需要混入赵府,她只需要一场“意外”。
这日午后,细雨刚歇。林岁安提前来到那段湿滑路面附近,找了个角落假装是在蹲在那边玩石子,目光却锐利地锁定赵府角门。而她手中真的拿着一枚边缘略显锋利的石子,这是她从空间里精心挑选的。
未几,角门开启,张嬷嬷果然扭着腰肢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惯有的倨傲,径直朝着李记铺子走去。
林岁安耐心等待着,等着她买完糕点往回走。
林岁安屏住呼吸,计算着她的步伐。就在张嬷嬷一只脚即将踏在那片湿滑青苔区域的重心点时。
“咻!”一声极轻微的破空声。
林岁安指尖发力,那枚石子精准无比地射出,并非射向张嬷嬷,而是射向她身前半步之外,一块略微松动的青石板边缘!
“咔哒”一声轻响,卵石撞击石板缝隙的力道恰到好处,让那块本就有些不稳的石板猛地向下歪斜,溅起一小片污水!
正巧,张嬷嬷的脚落下了!她猝不及防,脚下猛地一滑!“哎哟!”她惊呼一声,整个人失去平衡,肥胖的身躯重重向后坐倒,手里刚买来的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桂花松仁糖糕也脱手飞了出去,“啪”地一下,不偏不倚,正掉进旁边一个因雨水积成的浑浊小泥水洼里!
“天杀的!哪个缺德鬼弄松了石板!哎呦......我的老腰......”张嬷嬷摔得七荤八素,浑身泥水,疼得龇牙咧嘴,狼狈不堪。
路过的两个小贩和附近店铺的伙计闻声看来,有人想笑又不敢笑,有人下意识想上前搀扶。
就在这时,林岁安动了。她如同一条滑溜的小鱼,从角落里迅速钻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和同情,第一个冲到张嬷嬷身边,声音清脆又着急:“哎呀!这位婆婆您没事吧?摔得重不重?快起来,地上凉!”
她一边说着,一边非常“自然”地伸手先去捡那包掉在泥水里的糖糕,这是人之常情,贵重物品先捡起来。
“婆婆,您的糕......可惜沾了泥水了,您把这些沾了泥水的赏给我吧,扔掉太可惜了,剩下的这些都是好的。”林岁安把沾了泥水的四块糕拿出,将油纸包重新包好递过去,原先有六块的现在里面的糖糕就剩下两块了。
她的动作极快,手指在拿起油纸包的那一瞬间,借着油纸和泥水的掩护,意念微动,那细微如尘的紫金沙已经从空间直接出现在了油纸包内层,紧紧吸附在干净的那两块糖糕上!油纸上的泥水污浊完美掩盖了任何可能存在的细微痕迹。
张嬷嬷被摔得又痛又怒又丢脸,此刻哪还有心思细看糖糕?也没计较这个小姑娘把那几块脏的拿走。她一把抓过油纸包,看都没看就揣进怀里。在林岁安和另一个好心人的搀扶下骂骂咧咧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回走,嘴里不住咒骂那“该死的破路”和“该死的衙门不修路”。
林岁安搀扶了她几步,便乖巧地松开手,低声道:“婆婆您慢点,我......我先走了。”说完,不等张嬷嬷反应,便迅速转身,消失在巷口人流中。
整个过程,她只是一个“好心路过、顺手帮忙”的陌生小姑娘。甚至连那枚导致石板松动的石子,也早已被她用巧妙的角度弹射到了更远处的墙根,混入无数碎石中,无人会注意。
完成那场“意外”后,林岁安并未立刻远离。她像一滴水融入大海般,消失在湖州府嘈杂的街巷中,回到了与大舅母落脚的小客栈。
这一夜,她睡得并不踏实。并非因为恐惧,而是在等待结果验证的焦灼,她唯一担心的是会伤及无辜。
次日清晨,她早早醒来,对王氏只说是想去街上逛逛,买两个热包子。王氏并未多问,在她看来,岁安比谁都机敏,想让自己知道的事情她会说的。
林岁安再次来到了那个距离赵府不远不近、消息灵通的简陋茶摊。她依旧要了一碗茶,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小口啃着包子,目光低垂,心神却全部集中在周围的谈话声中。
茶摊里的人比昨日午后更多了些,多是赶早工的力夫和轮休换班的各府仆役。喧闹声中,信息的碎片不断飘过。
她等了约莫半个时辰,心渐渐有些下沉。就在她开始怀疑那点剂量是否不足,或是出了其他纰漏时,两个穿着赵府低等仆役号衣的年轻人打着哈欠坐到了邻桌,一边抱怨着没睡好,一边聊了起来。
“……真是晦气,折腾到大半夜,觉都没睡安生。”一个圆脸小厮揉着眼睛道。
“谁说不是呢?张嬷嬷平时瞧着挺硬朗,怎么说没就没了?”另一个瘦些的接话。
林岁安的呼吸几不可查地顿了一瞬,捏着包子的手指微微用力。
圆脸小厮压低了点声音,但还是能听见:“可不是么!听说前天下午还好好的,还出去买了李记的糕呢。晚上值夜时说白天的时候摔着了要早早歇下。谁成想突然就发了急症,听到动静跑过去看得小丫鬟说,就看到张嬷嬷拉开屋门,掐着喉咙,嗬嗬两声就倒地不起了”
“请大夫了没?”
“请了!深更半夜砸门请来的!可有什么用?大夫到的时候人就瞪着眼没气儿了!脸都憋紫了,瞧着吓人得很!”圆脸小厮说着,似乎心有余悸地搓了搓胳膊。
瘦子咂咂嘴:“啧,真是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说是啥病啊?”
“大夫也说不准,只模棱两可说是恶痧冲心,像是极厉害的绞肠痧!发作太快了!”圆脸小厮叹了口气,
“虽说张嬷嬷脾气是坏了点,可这死法……也真是够受罪的。”
“唉,也是。府里管事早上怎么说?”
“能怎么说?一个嬷嬷,又不是主子,还是得急症死的,难不成还报官开膛破肚地查?赶紧让仵作简单看了两眼,定了急病暴毙,已经着人去买棺材了,今天就得抬出去埋了,免得晦气。”瘦子的语气里带着事不关己的淡漠。
两人唏嘘了几句,话题很快转向了谁会接替张嬷嬷的位子,以及希望新来的管事能好相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