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认命地起身,只觉得额角隐隐作痛,仿佛那千斤重担并未因一夜安眠而卸下分毫。
她揉了揉太阳穴,心下自嘲:
大约这劳碌命便是如此了,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竟连片刻喘息都成了奢望。
她暗忖,待这番仆役采买、新人调教,并书铺掌柜寻定诸事稍见眉目后,无论如何也得给自己排个空闲。
是得好生歇上一歇,否则这般连轴转下去,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她一边思量着,一边已扬声吩咐下去,让人先将云行简领到璋哥儿院里,想必此时东平王已在那边“操练”开了;
又将尹老夫人和子熙径直请到正院花厅奉茶。
自己则不敢耽搁,迅速唤了汀雨、汀茶进来伺候梳洗。
汀雨手脚利落地帮她挽了个简洁大方的圆髻,只簪了一支素银点翠簪并两朵小巧的绒花,既不失礼,又免了过分隆重。
望舒对镜自照,见眼底淡淡青痕犹在,只得用些脂粉稍作遮掩,又选了件藕荷色暗纹绫缎长袄,系上月白绫裙,颜色清雅,行动间亦不觉累赘。
她心中不免疑惑,尹老夫人府上离此虽不算极远,却也不近,何以每次都能赶得这般早?
倒像是掐着晨光初露的点儿便出了门。
待她收拾停当,步入花厅时,尹老夫人已端着茶盏,正含笑望来,未语先带了几分打趣:
“可是被我们这不懂事的老少给折腾起来了?委实是我们来得太早,扰了你清梦。”
望舒忙福了一礼,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与亲近:
“老夫人快别如此说,原是我起晚了,倒劳动您二位久候,实在是我的不是。”
一旁穿着水红色绣缠枝莲纹夹袄的子熙,正努力睁着尚存几分迷蒙的大眼睛。
闻言立刻撅起了小嘴,声音还带着刚醒不久的糯软,抢白道:
“姑姑莫听祖母的,分明是她太过份了。
我还在梦里迷糊着,就被硬生生从被窝里挖了出来,梳头时我都未睁眼。
上了马车又迷迷糊糊睡了一路,这会儿魂儿怕是还没全跟过来呢。”
说着,还配合地打了个小哈欠,模样娇憨可爱。
望舒这才恍然,原来并非尹府素日起得这般早,而是因着今日要来拜见郡主,特意赶早,以免迟了失礼。
她不由得失笑,看向尹老夫人。
尹老夫人放下茶盏,无奈又宠溺地看了孙女一眼,才对望舒解释道:
“人老了,习惯难改。
年轻时陪着我们家老爷子,他要么挑灯夜读,要么五更上朝,我这伺候笔墨、打理晨炊的,也跟着养成了早起的毛病。
今日要来见贵人,心里总惦记着,生怕路上有个耽搁,或是仪容有何不妥,宁可早些到你这里。
若有不便,也好在你这边从容调整一番,免得仓促间失了礼数。”
望舒闻言,心下了然,温言道:
“老夫人考虑周全。不过您且放宽心,我家堂祖母那人,其实并不十分看重那些虚礼规矩,反而更喜真性情。”
尹老夫人却缓缓摇头,神色间颇有些历经世事的通透:
“话虽如此,可这世道,规矩二字,在不同的人眼里,分量是不同的。
在你这里,郡主娘娘许你自在,那是你的体面与缘分。
可到了我们这等人家,面对贵人,谨守规矩方是立身之本,不出错便是最大的便宜。
至于其他终究还得看个人的缘法眼缘了。”
她轻叹一声,“总之,守着规矩总不会出错。”
望舒听罢,心中微动,不由得想起自己初见安平郡主时,那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情景。
那时即便有人劝她放松些,她又何尝敢真的放开?
不过是步步谨慎,唯恐行差踏错罢了。
如今能与郡主这般亲近说笑,也是历经了许多事,才慢慢磨合出的情分。
她心下感慨,对尹老夫人的谨慎便更多了几分理解。
说话间,丫鬟们已端上几碟精巧的点心,并新沏的香茗。
望舒忙请尹老夫人和子熙再用些茶点,权当陪着自己再用些早膳。
“郡主那边素日起居有时,约莫还要半个时辰才会传早膳。等我们用完,再过去请安,时辰应是刚好的。”
子熙一听有点心,眼睛立刻亮了几分,连连点头:
“要吃的要吃的!早起那碗粥早不知去哪儿了。”
她拿起一块芙蓉糕,又想起什么,问道:
“姑姑,表弟他们那边也有吃的吗?”
望舒被她逗笑,亲手给她倒了杯热奶子,笑道:
“放心,王爷虽严,却也不会饿着孩子们。他那边的膳食,我都是特意吩咐厨房单做的,管饱又耐饿。”
尹老夫人看着孙女这馋嘴的模样,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轻声提醒道:
“子熙,稍后见了郡主娘娘,可不能再这般随意了,需得守礼,知道吗?”
子熙嘴里正含着半块糕,闻言努力咽下,鼓着腮帮子含糊道:
“知道啦知道啦,祖母,您孙女我什么时候给你丢过脸?这般玩闹,也只在姑姑、祖母和相熟的姐妹面前才有的。”
望舒见她模样可爱,也帮着解围:
“老夫人您就放心吧。
不瞒您说,我昨日已在堂祖母面前提过子熙,说她是个活泼伶俐的姑娘,堂祖母听了,倒生出几分兴趣,说想见见呢。
依我看,您二位年岁相仿,经历世事也多,或许都喜欢子熙这般天真烂漫的性子。
孩子家,若克制太过,失了这份天性,反倒不美了。”
子熙一听,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对对对!姑姑说得再对没有了!越是真的,才越招人喜欢呢。像我这样的,那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望舒忍俊不禁,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粉嫩的脸颊,打趣道:
“我捏着这面皮儿,倒也不算顶厚啊,怎地就养出你这样会自夸的姑娘来了?”
说说笑笑间,气氛愈发融洽。
尹老夫人似想起一事,转了话头道:
“顺便与你说个正事。昨儿晚上,我收到了京里大儿媳的信。”
望舒精神一振,目光立刻专注起来。
尹老夫人继续道:
“你托付的那匣子东西,已然送出去了。我那儿媳信里估算,一个来回,约莫七日内便能送到荣国府那边。
只等她那边确认收到东西,便会即刻下了拜帖,借着林御史的名头,再以子熙娘亲的身份过去探望。
如此安排,既不显突兀,也能全了礼数。”
望舒听罢,心中一块石头稍稍落地,但另一块却又悬得更高。
东西是送出去了,可黛玉在贾府境况究竟如何?
那紫檀木匣子里的心意,能否顺利送到侄女手中?贾母、王夫人那边又会是何反应?
这一切,在未得确切消息前,都如同雾里看花,让她这颗心七上八下,难以真正安稳。
她敛衽,郑重地向尹老夫人道谢:“有劳老夫人和夫人如此费心周旋,望舒感激不尽。”
尹老夫人摆摆手:“力所能及之事,不必挂怀。只盼一切顺利才好。”
言谈间,下人们已悄无声息地撤去点心碟子,将早膳正式摆了上来。
因有尹老夫人在,望舒特意吩咐厨房准备得清淡些。
没想到,一向嗜好浓油赤酱的子熙,对着这桌清淡饮食,竟也胃口大开,吃得头也不抬,连话都顾不上说了。
望舒瞧着稀奇,饭后便笑问她:“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子熙姑娘竟转了性,爱吃这些清汤寡水的了?”
子熙闻言,立刻委屈地撇了撇嘴,指着自己嘴角一颗若隐若现的小红痘,抱怨道:
“姑姑快别取笑我了。
您看,都怪它们!前几日贪嘴,连着吃了好几日那油焖大虾、红烧蹄髈,结果就上火了,嗓子疼,嘴里还长了泡。
请了大夫来看,开了清火的汤药不说,还严令这些时日只能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馋死我了!”
尹老夫人在一旁又是心疼又是好气,嗔道:
“活该!早跟你说那些东西性热,不可多食,你偏不听,如今受了罪,可算知道厉害了?”
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望舒早已让丫鬟留意着西厢院的动静。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那边传来消息,郡主已用罢早膳,正在喝茶消食。
望舒便起身,领着尹老夫人和子熙前往西厢院。
入院时,恰见丫鬟们正端着撤下的碗筷食盒出来。望舒正要引着二人上前行礼拜见,却见安平郡主已笑着招手,目光直接落在了子熙身上。
郡主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缠枝牡丹纹的常服,并未过多装饰,只腕上一对通透的翡翠镯子,衬得她气度雍容。
她径直拉过子熙的手,上下仔细打量,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呦,这就是我这孙媳妇昨日里夸了又夸的灵动小姑娘?快抬起头来让我好好瞧瞧。”
她指尖温热,力道适中,既显亲近又不失分寸。
“嗯,眉眼生得果然好,清澈灵动,瞧着就让人心里欢喜。”
子熙虽天性活泼,但面对这位声名在外的郡主,又是初次正式拜见,不免有些紧张,小脸微红,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子熙给郡主娘娘请安,娘娘万福。”
望舒见子熙有些放不开,忙上前一步,笑着凑趣道:
“堂祖母这可真是有了新人忘旧人了。见了这般可人疼的小姑娘,眼里就没我这孙媳妇了不成?”
安平郡主故意板起脸,斜睨了望舒一眼,笑骂道:
“呸!你这张脸我日日看着,早看腻了。
哪有小姑娘家鲜嫩活泼招人爱?
你看看她这想说话又不敢的模样,精怪里透着老实,多有意思!”
说着,她便从自己右手腕上褪下一只镯子。
那镯子亦是翡翠质地,但颜色更显娇嫩,是那种阳俏的苹果绿,水头极足,莹莹润润,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她亲手将镯子套在了子熙纤细的手腕上,“好孩子,这个给你戴着玩,莫要推辞。”
尹老夫人见状,连忙替孙女道谢:“郡主娘娘太破费了,这如何敢当?”
望舒为了活络气氛,也让子熙放松些,便故意拉过子熙戴了镯子的手,细细端详,语气里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醋意”:
“堂祖母您可真偏心,给子熙的这见面礼,可比当初给我的那支镯子好看多了,这水头,这颜色,真是惹人爱。”
郡主被她这模样逗得直乐,轻轻拍了她一下,笑道:
“胡说!你当初一个新媳妇,难道也要戴这般鲜嫩颜色不成?没的让人笑话不稳重。”
子熙见望舒这般插科打诨,郡主体态可亲,那份拘谨果然散了大半,胆子也壮了起来,顺着话头就接了过去:
“就是就是!姑姑您可比我还高着一辈儿呢,怎么能跟我这小丫头争宠?羞也不羞!”
她这话语清脆,带着小女儿家的娇憨,安平郡主听了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愈发开怀,朗声笑了起来。
她直接拉着子熙坐到自己身侧的软榻上,又命丫鬟给尹老夫人和望舒看了座。
尹老夫人见郡主确是真心喜欢孙女,心下稍安,眼中掠过一丝感激,对着望舒微微颔首。
子熙也是个有眼色的,坐下后便主动执起小茶壶,小心翼翼地为郡主斟了一杯热茶,双手奉上,这才端了自己的杯子。
几人正说笑间,忽听院外传来东平王中气十足、略带不满的声音:
“小妹,你这早膳都用完了,也不派人去知会我一声?莫非是有了小的,就忘了老的?”
话音未落,人已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今日穿着一身藏蓝色劲装,更显身形魁梧挺拔。
尹老夫人和望舒连忙起身见礼。子熙也要跟着站起来,却被安平郡主一把按住手腕:
“好孩子,你坐着陪我便好。
她们有规矩的让她们行礼去,咱们这没规矩的,不跟她们学。”
说罢,她才抬眼看向兄长,佯怒道:
“你这会儿不该在前头兢兢业业地当你的严师,教导弟子吗?跑我这儿来摆什么王爷架子?”
望舒抬眼,见王爷身后果然跟着两个小子。
林承璋发髻有些松散,额上带着薄汗,云行简虽也略显狼狈,袍角沾了些尘土,但步履尚稳,神情依旧沉静。
望舒心下怜惜,面上却不露,只关切问道:“王爷可用过早膳了?可要再添些点心?”
东平王大手一挥,浑不在意:
“免了这些虚礼。我的早食不是你一早安排人送过去的?份量足得很。”
他目光扫过两个小的,落在望舒身上,带着几分了然。
“我知道你心疼这两个小的,特意带他们过来,让你瞅一眼安心。
行了,人你带下去吧,让他们洗漱收拾,歇息半个时辰。时辰一到,自个儿回来继续。”
望舒的心思被点破,也不尴尬,只笑着向郡主请示:
“堂祖母,那我先带他们下去拾掇一下?子熙就先留在您这儿陪您说话可好?”
她看得出郡主是真心喜欢子熙,乐得成全。
子熙心里其实也想跟着望舒和弟弟他们一道出去松散片刻,但接收到祖母递来的眼色,只得按捺住想起身的冲动,乖乖坐稳。
安平郡主自然满口答应:
“那自然是要留在我这儿的!
你们快去,王爷你也别在这儿杵着了,该干嘛干嘛去,别耽搁我们这一老一少‘没规矩’的自在玩耍。”
郡主既已发话,众人便皆依言退了出来。
望舒与尹老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刚要转身,还听得王爷在屋里不满地嘀咕:“这就撵我走了?我这才刚来……”
一行人离了西厢院远些,林承璋立刻原形毕露,一把抱住望舒的胳膊,开始诉苦:
“姑母,还是您最疼璋儿!
王爷师父他不是人啊,明明说是去习字读书,可那凳子我连边都没摸到!
不是扎马步就是练什么‘悬腕’,手腕上还吊着小沙袋。
您看您看,胳膊都快不是我的了!”他夸张地甩着自己的小胳膊,模样委屈。
云行简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偷笑,虽同样一身汗湿,但那通身的书卷气却未被这狼狈掩盖分毫。
尹老夫人看着两个孩子的模样,尤其是娘家侄孙儿那明显经历了一番“锤炼”的状态,忍不住向望舒探询道:
“王爷平日里便是这般教导孩子们的?”
望舒摸不清老夫人对此是喜是忧,斟酌着言辞回道:
“王爷教导的方式,确是独特了些。
不瞒老夫人,初时我也心疼。
不过,这般操练了一段时日,别的不说,璋哥儿这身子骨倒是肉眼可见地结实了许多。
想来,于筋骨强健总归是有益的。”
她见老夫人沉吟未语,便又补充道:“先前煜哥儿也对此颇为受用。”
她话音刚落,林承璋就迫不及待地拆台,嚷嚷道:
“姑母骗人,表哥才不是喜欢,他是被逼的!”
云行简见小伙伴“口无遮拦”,一本正经地拆穿:“我倒是觉得这般锻炼甚好。以后去学堂游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没有个好身板如何能行?”
“游学?”林承璋的注意力果然被这两个字吸引,眼睛瞬间瞪得溜圆,“云哥哥,游学都要做什么?”
云行简见他上钩,慢条斯理地继续“下饵”:“自然好玩。要亲自下河摸鱼,补充膳食;夜了或许还需露宿荒野,自己搭灶生火……”
林承璋听得心驰神往,对望舒急切地道:“姑母,您快些送我去学堂吧!我要去游学!”
尹老夫人被两个孩子这番对话逗得笑了起来,脸上的些许忧色也散去不少。
她看向望舒,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道:
“望舒啊,听你这么一说,我倒真动了心思。
你说,我若是将行简这小子,也说合过来,让他每日里跟着璋哥儿一道,由王爷这般‘教导’着,可行否?”
? ?点外卖去了,又晚了10分钟
她揉了揉太阳穴,心下自嘲:
大约这劳碌命便是如此了,事情一桩接着一桩,竟连片刻喘息都成了奢望。
她暗忖,待这番仆役采买、新人调教,并书铺掌柜寻定诸事稍见眉目后,无论如何也得给自己排个空闲。
是得好生歇上一歇,否则这般连轴转下去,便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
她一边思量着,一边已扬声吩咐下去,让人先将云行简领到璋哥儿院里,想必此时东平王已在那边“操练”开了;
又将尹老夫人和子熙径直请到正院花厅奉茶。
自己则不敢耽搁,迅速唤了汀雨、汀茶进来伺候梳洗。
汀雨手脚利落地帮她挽了个简洁大方的圆髻,只簪了一支素银点翠簪并两朵小巧的绒花,既不失礼,又免了过分隆重。
望舒对镜自照,见眼底淡淡青痕犹在,只得用些脂粉稍作遮掩,又选了件藕荷色暗纹绫缎长袄,系上月白绫裙,颜色清雅,行动间亦不觉累赘。
她心中不免疑惑,尹老夫人府上离此虽不算极远,却也不近,何以每次都能赶得这般早?
倒像是掐着晨光初露的点儿便出了门。
待她收拾停当,步入花厅时,尹老夫人已端着茶盏,正含笑望来,未语先带了几分打趣:
“可是被我们这不懂事的老少给折腾起来了?委实是我们来得太早,扰了你清梦。”
望舒忙福了一礼,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歉意与亲近:
“老夫人快别如此说,原是我起晚了,倒劳动您二位久候,实在是我的不是。”
一旁穿着水红色绣缠枝莲纹夹袄的子熙,正努力睁着尚存几分迷蒙的大眼睛。
闻言立刻撅起了小嘴,声音还带着刚醒不久的糯软,抢白道:
“姑姑莫听祖母的,分明是她太过份了。
我还在梦里迷糊着,就被硬生生从被窝里挖了出来,梳头时我都未睁眼。
上了马车又迷迷糊糊睡了一路,这会儿魂儿怕是还没全跟过来呢。”
说着,还配合地打了个小哈欠,模样娇憨可爱。
望舒这才恍然,原来并非尹府素日起得这般早,而是因着今日要来拜见郡主,特意赶早,以免迟了失礼。
她不由得失笑,看向尹老夫人。
尹老夫人放下茶盏,无奈又宠溺地看了孙女一眼,才对望舒解释道:
“人老了,习惯难改。
年轻时陪着我们家老爷子,他要么挑灯夜读,要么五更上朝,我这伺候笔墨、打理晨炊的,也跟着养成了早起的毛病。
今日要来见贵人,心里总惦记着,生怕路上有个耽搁,或是仪容有何不妥,宁可早些到你这里。
若有不便,也好在你这边从容调整一番,免得仓促间失了礼数。”
望舒闻言,心下了然,温言道:
“老夫人考虑周全。不过您且放宽心,我家堂祖母那人,其实并不十分看重那些虚礼规矩,反而更喜真性情。”
尹老夫人却缓缓摇头,神色间颇有些历经世事的通透:
“话虽如此,可这世道,规矩二字,在不同的人眼里,分量是不同的。
在你这里,郡主娘娘许你自在,那是你的体面与缘分。
可到了我们这等人家,面对贵人,谨守规矩方是立身之本,不出错便是最大的便宜。
至于其他终究还得看个人的缘法眼缘了。”
她轻叹一声,“总之,守着规矩总不会出错。”
望舒听罢,心中微动,不由得想起自己初见安平郡主时,那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情景。
那时即便有人劝她放松些,她又何尝敢真的放开?
不过是步步谨慎,唯恐行差踏错罢了。
如今能与郡主这般亲近说笑,也是历经了许多事,才慢慢磨合出的情分。
她心下感慨,对尹老夫人的谨慎便更多了几分理解。
说话间,丫鬟们已端上几碟精巧的点心,并新沏的香茗。
望舒忙请尹老夫人和子熙再用些茶点,权当陪着自己再用些早膳。
“郡主那边素日起居有时,约莫还要半个时辰才会传早膳。等我们用完,再过去请安,时辰应是刚好的。”
子熙一听有点心,眼睛立刻亮了几分,连连点头:
“要吃的要吃的!早起那碗粥早不知去哪儿了。”
她拿起一块芙蓉糕,又想起什么,问道:
“姑姑,表弟他们那边也有吃的吗?”
望舒被她逗笑,亲手给她倒了杯热奶子,笑道:
“放心,王爷虽严,却也不会饿着孩子们。他那边的膳食,我都是特意吩咐厨房单做的,管饱又耐饿。”
尹老夫人看着孙女这馋嘴的模样,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轻声提醒道:
“子熙,稍后见了郡主娘娘,可不能再这般随意了,需得守礼,知道吗?”
子熙嘴里正含着半块糕,闻言努力咽下,鼓着腮帮子含糊道:
“知道啦知道啦,祖母,您孙女我什么时候给你丢过脸?这般玩闹,也只在姑姑、祖母和相熟的姐妹面前才有的。”
望舒见她模样可爱,也帮着解围:
“老夫人您就放心吧。
不瞒您说,我昨日已在堂祖母面前提过子熙,说她是个活泼伶俐的姑娘,堂祖母听了,倒生出几分兴趣,说想见见呢。
依我看,您二位年岁相仿,经历世事也多,或许都喜欢子熙这般天真烂漫的性子。
孩子家,若克制太过,失了这份天性,反倒不美了。”
子熙一听,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
“对对对!姑姑说得再对没有了!越是真的,才越招人喜欢呢。像我这样的,那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望舒忍俊不禁,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粉嫩的脸颊,打趣道:
“我捏着这面皮儿,倒也不算顶厚啊,怎地就养出你这样会自夸的姑娘来了?”
说说笑笑间,气氛愈发融洽。
尹老夫人似想起一事,转了话头道:
“顺便与你说个正事。昨儿晚上,我收到了京里大儿媳的信。”
望舒精神一振,目光立刻专注起来。
尹老夫人继续道:
“你托付的那匣子东西,已然送出去了。我那儿媳信里估算,一个来回,约莫七日内便能送到荣国府那边。
只等她那边确认收到东西,便会即刻下了拜帖,借着林御史的名头,再以子熙娘亲的身份过去探望。
如此安排,既不显突兀,也能全了礼数。”
望舒听罢,心中一块石头稍稍落地,但另一块却又悬得更高。
东西是送出去了,可黛玉在贾府境况究竟如何?
那紫檀木匣子里的心意,能否顺利送到侄女手中?贾母、王夫人那边又会是何反应?
这一切,在未得确切消息前,都如同雾里看花,让她这颗心七上八下,难以真正安稳。
她敛衽,郑重地向尹老夫人道谢:“有劳老夫人和夫人如此费心周旋,望舒感激不尽。”
尹老夫人摆摆手:“力所能及之事,不必挂怀。只盼一切顺利才好。”
言谈间,下人们已悄无声息地撤去点心碟子,将早膳正式摆了上来。
因有尹老夫人在,望舒特意吩咐厨房准备得清淡些。
没想到,一向嗜好浓油赤酱的子熙,对着这桌清淡饮食,竟也胃口大开,吃得头也不抬,连话都顾不上说了。
望舒瞧着稀奇,饭后便笑问她:“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们子熙姑娘竟转了性,爱吃这些清汤寡水的了?”
子熙闻言,立刻委屈地撇了撇嘴,指着自己嘴角一颗若隐若现的小红痘,抱怨道:
“姑姑快别取笑我了。
您看,都怪它们!前几日贪嘴,连着吃了好几日那油焖大虾、红烧蹄髈,结果就上火了,嗓子疼,嘴里还长了泡。
请了大夫来看,开了清火的汤药不说,还严令这些时日只能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馋死我了!”
尹老夫人在一旁又是心疼又是好气,嗔道:
“活该!早跟你说那些东西性热,不可多食,你偏不听,如今受了罪,可算知道厉害了?”
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望舒早已让丫鬟留意着西厢院的动静。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那边传来消息,郡主已用罢早膳,正在喝茶消食。
望舒便起身,领着尹老夫人和子熙前往西厢院。
入院时,恰见丫鬟们正端着撤下的碗筷食盒出来。望舒正要引着二人上前行礼拜见,却见安平郡主已笑着招手,目光直接落在了子熙身上。
郡主今日穿着一身绛紫色缠枝牡丹纹的常服,并未过多装饰,只腕上一对通透的翡翠镯子,衬得她气度雍容。
她径直拉过子熙的手,上下仔细打量,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
“呦,这就是我这孙媳妇昨日里夸了又夸的灵动小姑娘?快抬起头来让我好好瞧瞧。”
她指尖温热,力道适中,既显亲近又不失分寸。
“嗯,眉眼生得果然好,清澈灵动,瞧着就让人心里欢喜。”
子熙虽天性活泼,但面对这位声名在外的郡主,又是初次正式拜见,不免有些紧张,小脸微红,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子熙给郡主娘娘请安,娘娘万福。”
望舒见子熙有些放不开,忙上前一步,笑着凑趣道:
“堂祖母这可真是有了新人忘旧人了。见了这般可人疼的小姑娘,眼里就没我这孙媳妇了不成?”
安平郡主故意板起脸,斜睨了望舒一眼,笑骂道:
“呸!你这张脸我日日看着,早看腻了。
哪有小姑娘家鲜嫩活泼招人爱?
你看看她这想说话又不敢的模样,精怪里透着老实,多有意思!”
说着,她便从自己右手腕上褪下一只镯子。
那镯子亦是翡翠质地,但颜色更显娇嫩,是那种阳俏的苹果绿,水头极足,莹莹润润,一看便知不是凡品。
她亲手将镯子套在了子熙纤细的手腕上,“好孩子,这个给你戴着玩,莫要推辞。”
尹老夫人见状,连忙替孙女道谢:“郡主娘娘太破费了,这如何敢当?”
望舒为了活络气氛,也让子熙放松些,便故意拉过子熙戴了镯子的手,细细端详,语气里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醋意”:
“堂祖母您可真偏心,给子熙的这见面礼,可比当初给我的那支镯子好看多了,这水头,这颜色,真是惹人爱。”
郡主被她这模样逗得直乐,轻轻拍了她一下,笑道:
“胡说!你当初一个新媳妇,难道也要戴这般鲜嫩颜色不成?没的让人笑话不稳重。”
子熙见望舒这般插科打诨,郡主体态可亲,那份拘谨果然散了大半,胆子也壮了起来,顺着话头就接了过去:
“就是就是!姑姑您可比我还高着一辈儿呢,怎么能跟我这小丫头争宠?羞也不羞!”
她这话语清脆,带着小女儿家的娇憨,安平郡主听了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愈发开怀,朗声笑了起来。
她直接拉着子熙坐到自己身侧的软榻上,又命丫鬟给尹老夫人和望舒看了座。
尹老夫人见郡主确是真心喜欢孙女,心下稍安,眼中掠过一丝感激,对着望舒微微颔首。
子熙也是个有眼色的,坐下后便主动执起小茶壶,小心翼翼地为郡主斟了一杯热茶,双手奉上,这才端了自己的杯子。
几人正说笑间,忽听院外传来东平王中气十足、略带不满的声音:
“小妹,你这早膳都用完了,也不派人去知会我一声?莫非是有了小的,就忘了老的?”
话音未落,人已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他今日穿着一身藏蓝色劲装,更显身形魁梧挺拔。
尹老夫人和望舒连忙起身见礼。子熙也要跟着站起来,却被安平郡主一把按住手腕:
“好孩子,你坐着陪我便好。
她们有规矩的让她们行礼去,咱们这没规矩的,不跟她们学。”
说罢,她才抬眼看向兄长,佯怒道:
“你这会儿不该在前头兢兢业业地当你的严师,教导弟子吗?跑我这儿来摆什么王爷架子?”
望舒抬眼,见王爷身后果然跟着两个小子。
林承璋发髻有些松散,额上带着薄汗,云行简虽也略显狼狈,袍角沾了些尘土,但步履尚稳,神情依旧沉静。
望舒心下怜惜,面上却不露,只关切问道:“王爷可用过早膳了?可要再添些点心?”
东平王大手一挥,浑不在意:
“免了这些虚礼。我的早食不是你一早安排人送过去的?份量足得很。”
他目光扫过两个小的,落在望舒身上,带着几分了然。
“我知道你心疼这两个小的,特意带他们过来,让你瞅一眼安心。
行了,人你带下去吧,让他们洗漱收拾,歇息半个时辰。时辰一到,自个儿回来继续。”
望舒的心思被点破,也不尴尬,只笑着向郡主请示:
“堂祖母,那我先带他们下去拾掇一下?子熙就先留在您这儿陪您说话可好?”
她看得出郡主是真心喜欢子熙,乐得成全。
子熙心里其实也想跟着望舒和弟弟他们一道出去松散片刻,但接收到祖母递来的眼色,只得按捺住想起身的冲动,乖乖坐稳。
安平郡主自然满口答应:
“那自然是要留在我这儿的!
你们快去,王爷你也别在这儿杵着了,该干嘛干嘛去,别耽搁我们这一老一少‘没规矩’的自在玩耍。”
郡主既已发话,众人便皆依言退了出来。
望舒与尹老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刚要转身,还听得王爷在屋里不满地嘀咕:“这就撵我走了?我这才刚来……”
一行人离了西厢院远些,林承璋立刻原形毕露,一把抱住望舒的胳膊,开始诉苦:
“姑母,还是您最疼璋儿!
王爷师父他不是人啊,明明说是去习字读书,可那凳子我连边都没摸到!
不是扎马步就是练什么‘悬腕’,手腕上还吊着小沙袋。
您看您看,胳膊都快不是我的了!”他夸张地甩着自己的小胳膊,模样委屈。
云行简在一旁听着,忍不住偷笑,虽同样一身汗湿,但那通身的书卷气却未被这狼狈掩盖分毫。
尹老夫人看着两个孩子的模样,尤其是娘家侄孙儿那明显经历了一番“锤炼”的状态,忍不住向望舒探询道:
“王爷平日里便是这般教导孩子们的?”
望舒摸不清老夫人对此是喜是忧,斟酌着言辞回道:
“王爷教导的方式,确是独特了些。
不瞒老夫人,初时我也心疼。
不过,这般操练了一段时日,别的不说,璋哥儿这身子骨倒是肉眼可见地结实了许多。
想来,于筋骨强健总归是有益的。”
她见老夫人沉吟未语,便又补充道:“先前煜哥儿也对此颇为受用。”
她话音刚落,林承璋就迫不及待地拆台,嚷嚷道:
“姑母骗人,表哥才不是喜欢,他是被逼的!”
云行简见小伙伴“口无遮拦”,一本正经地拆穿:“我倒是觉得这般锻炼甚好。以后去学堂游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没有个好身板如何能行?”
“游学?”林承璋的注意力果然被这两个字吸引,眼睛瞬间瞪得溜圆,“云哥哥,游学都要做什么?”
云行简见他上钩,慢条斯理地继续“下饵”:“自然好玩。要亲自下河摸鱼,补充膳食;夜了或许还需露宿荒野,自己搭灶生火……”
林承璋听得心驰神往,对望舒急切地道:“姑母,您快些送我去学堂吧!我要去游学!”
尹老夫人被两个孩子这番对话逗得笑了起来,脸上的些许忧色也散去不少。
她看向望舒,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问道:
“望舒啊,听你这么一说,我倒真动了心思。
你说,我若是将行简这小子,也说合过来,让他每日里跟着璋哥儿一道,由王爷这般‘教导’着,可行否?”
? ?点外卖去了,又晚了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