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化玉-《从神话开始的超脱之旅》

  长安城中一夜热闹不提,太宗亲至御门楼,持香汤沃灌佛身,留笔墨一卷以记今日奇景。

  至于城中众佛寺,往来进香添灯的善信络绎不绝,只怕是要将门槛踏破了。

  院中处处悬灯烛照,大雄宝殿内金身熠然生光,几如白昼。

  若说这世事,向来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任他如何热闹煊赫,终归要曲终人散。

  众和尚哪里不晓得这个道理,趁着今日奇景,铆足了劲造势。

  这家佛光现世,那家地涌金莲,更有甚者,当日在佛塔下掘出前朝佛像。实在没准备的,便宣扬自家佛塔檐铜铃无风自鸣,恰是梵唱禅音之韵。

  总之是手段齐出,各显神通。

  车驾巡游还未完,便有许多寺庙摆出诸般祈福法器,价位不等。

  有供贩夫走卒的竹制、木制护身符,上头粗略刻了佛相真言,便作价五贯钱。

  还有镶珠嵌玉的挂坠、珊瑚珠子攒成的手串、紫檀木精雕细琢的挂牌,价钱也是一样比一样唬人!比平日贵出十倍不止!

  那大师手抄的经书,不过是墨里掺了金粉,还未干透。知客僧便言这经书在佛前供了一百零八日,乃是受佛法加持的宝贝,哄得众贵眷慷慨解囊,不惜一掷千金也要请去供奉!

  这些物件摆出来不到片刻功夫就被哄抢一空,一斗又一斗的金银财货搬去后院,倒叫这些硕鼠吃了个脑满肠肥!真个叫人唏嘘!

  清晨阳光透过窗棂,在池面映出廊桥剪影,随水波摇曳如梦似幻。

  陆停云正结跏趺坐于池中,闭着双眼,如水上莲花随波起伏,已是禅定到了极深的境界,神驰物外意游天地,不在此处不在彼处。

  落虹圃跨池廊桥两端各有一暖阁,引活水为池。一个黄石砌圆池,蒸汽氤氲如金汤;一个白瓷方池,池底喷涌珠泡。

  阁内设有隔间,纱幔垂地,屏风隔断。若到用时,取香药熏蒸,是处极为私密、舒适的所在。

  暖阁仿的是楼船造景,酸枝木嵌螺钿桌椅,杯盏皆是龙泉青瓷、钧窑天青釉。地面铺陈青石板,经年累月下来泛出温润光泽,似青玉一般;窗棂更是奢靡,嵌蚌壳磨成的琉璃瓦,日光透来,呈祥云宝相花等吉祥纹影。

  也难怪苏绛英对此念念不忘。

  只可惜陆停云自以为客居,并不打算常住,只得辜负这般好景,空置阁中陈设以待来人。

  正入定,陆停云忽的回神,却是有人叩门拜见。

  来人正是吴王李恪府中长吏,只见他手捧一卷画轴,似是面有苦色。

  却是昨夜梁王李愔忽发急症,头疼难忍浑身高热,已然起不来床。

  急召太医诊治,却也瞧不出个所以然,几剂退烧的汤药下去,仍不见半分好转,脖上还发了青黑赤红色痘疱。

  众医者疑心是巫蛊之术,便请钦天监袁守诚来瞧。

  那袁守诚果真不凡,见着急病不损元气根本,心下便已猜出五六分。

  再寻李恪一问,便有八九成准头,便道:“六殿下这是犯了口业,故而有此一劫。”

  “若要解了此厄却也不难,只需行善布施,想来不过数十日,此病便得自行消解。”

  这老狐狸却晓得厉害,能绕过人道气数施此咒术,这手段着实非同一般。又兼李愔素日里行事狂悖,想来是得了报应,他可不愿趟这浑水。

  怎奈何李恪不忍胞弟受苦,一再恳求,袁天罡只得透出只言片语指点一二。

  “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殿下何不想法子求得谅解?说不得六殿下便可少吃些苦头。”

  袁天罡虽不敢明言这解铃人是谁,可李恪是多聪明的人物,他兄弟二人今日一处行走,除了在栖凤楼飞云阁口出亵渎之语,再无旁的。

  是以有此一遭,只为陪罪而来。

  长吏见有人开门,当下不敢怠慢,满脸堆笑道:“居士有礼了。我家主人遣人送些仪程,万望居士宽宥,消了怒火。”

  说罢便一挥手,身后肃然而立的侍从便奉上诸多奇珍异宝。

  打头的是一九寸九分长的金盆,盆内有九层八十一枚鎏金莲瓣浮雕,暗含九九归一之意。一旁是七尾姿态各异的红玉鲤,玉质剔透,满目生凉。

  托盘中还有一尺九寸长,取檀木所制的鎏金佛像;整挖菩提木根,雕镂成形似菩萨半跏趺坐的摆件;一座十二瓣莲台等诸多宝物;连帐籍度牒也备好了。

  陆停云却未收下,只取了一枚细腻如脂、透光可见的和田青玉在手中细看。

  这青玉正面阳雕八宝转轮纹,中心莲台一点血色,背面阴刻‘除病安乐’之语。

  那长吏正愁她不受礼,见她取了这玉符,忙道:“此乃荐福寺镇寺之宝,由寺内高僧日日在掌心握持,诵《大悲咒》七遍方得。原是进献陛下的,陛下爱重,上元节时特赐节礼。”

  陆停云闻言微微挑眉,笑道:“原来如此,可见福祸相依之言不假。”

  这玉符颇有些邪性,陆停云握在手中,便觉有脉搏般的微弱跳动,真似是活了一样。

  再一细看,这哪是什么和田青玉,分明是一口心头热血所成!

  《庄子·外物》有载:“伍员流于江,苌弘藏其血,三年化为碧”。乃是忠义之人蒙冤逝后精诚不灭,鲜血凝结为碧玉。

  子胥苌弘,外篇己释。而言流江者,忠谏夫差,夫差杀之,取马皮作袋,为鸱鸟之形,盛伍员尸,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苌弘遭谮,被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遂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匮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乃精诚之至也。

  故有血化为碧、苌弘化碧之言。

  只此玉不见半分浩然正气,反有怨煞凝而不散,却非得自忠义之士,长久佩之必有妨碍。

  由此可见,这荐福寺必为藏污纳垢之所!

  “也罢。”

  陆停云将玉符收入袖中,“若要解了病痛,可用五智甘露散烹汤沐浴,取沉香、蒲苇、艾草、莲子、柏叶合煮,七日后痘疮可消。”

  喜欢从神话开始的超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