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枝洛阳红独占鳌头,生生将众花都比了下去。
李愔顿觉颜面有光,在众善信僧侣催促声中,将那艳红牡丹抛入金盆。
众花神见此,也乐得凑个趣,各自从鬓间取下上等本花,凑成一盆攒聚百花精粹的香汤。
这可了不得。
百花齐聚自有神异显现,长安城中众人皆闻香气,芳积百里犹不歇,连那荒僻驿站中众人也有所察觉。
清甜暖香随风浮动,沾染衣袖鬓发,竟引得蜂蝶流连入怀。
旁人看得啧啧称奇,陆停云却是心中一顿。
原因无它,却是那淡淡劫气骤然加重,将众花神与长安城中百姓也尽皆裹挟!
这一劫本是内劫,却被他化自在天主以此为饵,勾连出许多因果,已然是内外劫齐至!
他化自在天主这些时日也没闲着,必已参透几分人道奥妙真传,这才能如此施为。
陆停云不由微叹,止住心思。
施安乐菩萨法场鹿鸣山中有一灵泉,由风邪看管,饮泉中水便可忘情离爱,正应他化自在天主之魔劫。
她本想借来忘情泉水,化入雨露洗净这孽缘。
可如今看来,她若如此施为,这外劫便会陡增变数!
男女情爱、阴阳调和乃是人道存身之本,若用这取巧的法子,只怕会损了众生情根性灵,惹来的因果又何止一个他化自在天主?只怕人道众神都要与她为难!
此劫还需以巧破之!
想到此处,陆停云便起身告辞,回落虹圃静候劫起。
出了栖凤楼,便觉两道目光落在身上迟迟不去。
陆停云脚步飞快,钻入人群中再难见踪影。
凡人不觉,众花神却能窥见这居士身上异状。
只见这女尼眼中般若自性生出大智慧光,脑后现出功德金轮,如十五满月,澄澈无垢;顶上悬一盏海灯大放灵光,将十方虚空照得分明。
无量光华中有二十八部护法鬼神随行,各持法器护持,哪里还不知是位佛门大德显化,忙各自见礼。
那护法鬼众中不乏恶根深重的,能降服此辈为护法,无一不是行大乘菩萨道的慈悲者,便是灵性蒙昧的野兽也会收敛野性,敬此德行,拜此慈心。
众花神道行浅薄,所司各花,必定遵循节气时序开谢,大多在红、白诏位阶打转,不过神道末品。
其中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之类,或古香自异,或国色无双,此十二种,品列上等。
当其开时,虽亦玩赏,然此类品性高洁,声名远扬,多有为之题诗赋咏者。由此便借人道气数增光添彩,便又多了几分贵重,于百花中另列一席。
如珠兰、茉莉、瑞香、山茶、碧桃、荼蘼、丁香、梨花、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或宜室宜家,或清芬高雅,此十二种,品列中等。
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杯,真可把袂共话,恰似投契良朋,常伴前庭后院。
至如凤仙、蔷薇、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秋海棠、夜来香之类,或嫣红腻翠,或送媚含情,或素淡少芳,此十二种,便品列下等。
当其开时,只比无花之木多了些意趣,只做消闲娱目之用。
众花神中又以莲花花神最是恭敬,此花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性,三界六道无不高看一眼,只在花王牡丹之下。
这荷花花神一袭藕色绣缠枝莲的衣裙,衬月白披帛,发间只簪一支银丝累珠的花钗,耳畔两粒珍珠坠,衬得她肌肤如雪,眉目清丽。
却是莲花花神一见这比丘尼,忽地灵觉触动,悟见冥冥之中某些微不可察的预兆。
虽不知其中缘由,这花神心中却也多了几分敬重之意,忙亲取了一捧本花奉上,又取甘露为陆停云洗身,正合了今日浴佛之意。
陆停云含笑受了,那一捧白莲被放入竹篮,倒也不至空手而归。
洗身甘露自她发上垂落,流过眉梢眼角,愈发圆润凝实,及至自面颊落下时,已成玉露明珠。
这比丘尼捧了一双明珠在手,复又回赠花神。
莲花花神眼中喜色淡去,浮现出惊愕之意。
无他,这明珠竟像是比丘尼泣泪而出,由不得莲花不多想。
到底是有慧根的,莲花花神虽心下发慌,面上却丝毫不曾失礼。她双手合起接过明珠,深施一礼方才退回队列中。
众花神见她得了这彩头,无不艳羡。正要依此施为,撒花露浴佛,这比丘尼却已寻不见影了。
牡丹见众花神赞莲花福缘深厚,不由心生不快。
她乃是百花之王,花神中却多有不服她的,若得众花归心,她早已更进一步晋为金诏!
到那时便是天差地别的境遇了,王母蟠桃会上也有她一席。
如今莲花蒙大德赠珠,牡丹自然不愿见她得意。
只见牡丹将袖中茜纱巾取来垫在掌中,“佛门尊者最是慈悲,怎的独将明珠赠予莲花?”
众花神闻言不由微愣,又听牡丹说道:“那甘露乃是自百花所取,诸姐妹都有功劳,非是莲花一人之功,那尊者岂能不知?”
“依我看,这双明珠必是赠予我等的,非是莲花独享。”
一旁芍药闻言也道:“牡丹此言不无道理,这明珠应是酬谢我等凝露之功,岂能由一人独掌。”
众花神议论纷纷,皆喜那明珠光华璀璨,便央莲花借来把玩。
莲花捧珠而回,心中却一团乱麻般寻不着首尾,正思忖出神之际,忽闻牡丹芍药之言,只觉醍醐灌顶,顿感畅快。
“此话有理。”
莲花将明珠递出,笑道:“妹妹悟性不足,多亏两位姐姐提点。这明珠当由百花共有,小妹不敢贪图。”
这明珠也颇有些奇异之处,在众花神手中走过一遭,却随诸花本相显现各色灵光,引得众花神啧啧称奇。
喜欢从神话开始的超脱之旅
李愔顿觉颜面有光,在众善信僧侣催促声中,将那艳红牡丹抛入金盆。
众花神见此,也乐得凑个趣,各自从鬓间取下上等本花,凑成一盆攒聚百花精粹的香汤。
这可了不得。
百花齐聚自有神异显现,长安城中众人皆闻香气,芳积百里犹不歇,连那荒僻驿站中众人也有所察觉。
清甜暖香随风浮动,沾染衣袖鬓发,竟引得蜂蝶流连入怀。
旁人看得啧啧称奇,陆停云却是心中一顿。
原因无它,却是那淡淡劫气骤然加重,将众花神与长安城中百姓也尽皆裹挟!
这一劫本是内劫,却被他化自在天主以此为饵,勾连出许多因果,已然是内外劫齐至!
他化自在天主这些时日也没闲着,必已参透几分人道奥妙真传,这才能如此施为。
陆停云不由微叹,止住心思。
施安乐菩萨法场鹿鸣山中有一灵泉,由风邪看管,饮泉中水便可忘情离爱,正应他化自在天主之魔劫。
她本想借来忘情泉水,化入雨露洗净这孽缘。
可如今看来,她若如此施为,这外劫便会陡增变数!
男女情爱、阴阳调和乃是人道存身之本,若用这取巧的法子,只怕会损了众生情根性灵,惹来的因果又何止一个他化自在天主?只怕人道众神都要与她为难!
此劫还需以巧破之!
想到此处,陆停云便起身告辞,回落虹圃静候劫起。
出了栖凤楼,便觉两道目光落在身上迟迟不去。
陆停云脚步飞快,钻入人群中再难见踪影。
凡人不觉,众花神却能窥见这居士身上异状。
只见这女尼眼中般若自性生出大智慧光,脑后现出功德金轮,如十五满月,澄澈无垢;顶上悬一盏海灯大放灵光,将十方虚空照得分明。
无量光华中有二十八部护法鬼神随行,各持法器护持,哪里还不知是位佛门大德显化,忙各自见礼。
那护法鬼众中不乏恶根深重的,能降服此辈为护法,无一不是行大乘菩萨道的慈悲者,便是灵性蒙昧的野兽也会收敛野性,敬此德行,拜此慈心。
众花神道行浅薄,所司各花,必定遵循节气时序开谢,大多在红、白诏位阶打转,不过神道末品。
其中如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之类,或古香自异,或国色无双,此十二种,品列上等。
当其开时,虽亦玩赏,然此类品性高洁,声名远扬,多有为之题诗赋咏者。由此便借人道气数增光添彩,便又多了几分贵重,于百花中另列一席。
如珠兰、茉莉、瑞香、山茶、碧桃、荼蘼、丁香、梨花、桃花、杏花、石榴、月季之类,或宜室宜家,或清芬高雅,此十二种,品列中等。
当其开时,凭栏拈韵,相顾把杯,真可把袂共话,恰似投契良朋,常伴前庭后院。
至如凤仙、蔷薇、杨花、芦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秋海棠、夜来香之类,或嫣红腻翠,或送媚含情,或素淡少芳,此十二种,便品列下等。
当其开时,只比无花之木多了些意趣,只做消闲娱目之用。
众花神中又以莲花花神最是恭敬,此花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性,三界六道无不高看一眼,只在花王牡丹之下。
这荷花花神一袭藕色绣缠枝莲的衣裙,衬月白披帛,发间只簪一支银丝累珠的花钗,耳畔两粒珍珠坠,衬得她肌肤如雪,眉目清丽。
却是莲花花神一见这比丘尼,忽地灵觉触动,悟见冥冥之中某些微不可察的预兆。
虽不知其中缘由,这花神心中却也多了几分敬重之意,忙亲取了一捧本花奉上,又取甘露为陆停云洗身,正合了今日浴佛之意。
陆停云含笑受了,那一捧白莲被放入竹篮,倒也不至空手而归。
洗身甘露自她发上垂落,流过眉梢眼角,愈发圆润凝实,及至自面颊落下时,已成玉露明珠。
这比丘尼捧了一双明珠在手,复又回赠花神。
莲花花神眼中喜色淡去,浮现出惊愕之意。
无他,这明珠竟像是比丘尼泣泪而出,由不得莲花不多想。
到底是有慧根的,莲花花神虽心下发慌,面上却丝毫不曾失礼。她双手合起接过明珠,深施一礼方才退回队列中。
众花神见她得了这彩头,无不艳羡。正要依此施为,撒花露浴佛,这比丘尼却已寻不见影了。
牡丹见众花神赞莲花福缘深厚,不由心生不快。
她乃是百花之王,花神中却多有不服她的,若得众花归心,她早已更进一步晋为金诏!
到那时便是天差地别的境遇了,王母蟠桃会上也有她一席。
如今莲花蒙大德赠珠,牡丹自然不愿见她得意。
只见牡丹将袖中茜纱巾取来垫在掌中,“佛门尊者最是慈悲,怎的独将明珠赠予莲花?”
众花神闻言不由微愣,又听牡丹说道:“那甘露乃是自百花所取,诸姐妹都有功劳,非是莲花一人之功,那尊者岂能不知?”
“依我看,这双明珠必是赠予我等的,非是莲花独享。”
一旁芍药闻言也道:“牡丹此言不无道理,这明珠应是酬谢我等凝露之功,岂能由一人独掌。”
众花神议论纷纷,皆喜那明珠光华璀璨,便央莲花借来把玩。
莲花捧珠而回,心中却一团乱麻般寻不着首尾,正思忖出神之际,忽闻牡丹芍药之言,只觉醍醐灌顶,顿感畅快。
“此话有理。”
莲花将明珠递出,笑道:“妹妹悟性不足,多亏两位姐姐提点。这明珠当由百花共有,小妹不敢贪图。”
这明珠也颇有些奇异之处,在众花神手中走过一遭,却随诸花本相显现各色灵光,引得众花神啧啧称奇。
喜欢从神话开始的超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