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争端-《我八百里加急给世子寄和离书》

  被驱赶的人群中有人低声抱怨:“皇帝出巡也未必有这般阵仗,安国公府如今是越发张扬了。”

  安国公府的人马早已远去,并未听见这话,他身旁的人却急忙劝道:“皇后娘娘正怀着龙种,若能诞下皇子,便是未来的东宫太子。安国公府将来便是两朝国舅,谁敢得罪他们?你还是谨言慎行些为好,往后只怕还有更张扬的事呢……”

  “你说我?你自己不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都讪讪闭上了嘴。

  经此一事,薛莹姐弟三人的游兴也淡了几分,正欲转身回府,却忽听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前面打起来了!”

  声响传来之处,正是方才安国公府一行人前行的方向。

  薛莹心生好奇,想凑近瞧瞧,却被随行侍卫拦下:“二小姐,别过去了。定是有人不慎冲撞了安国公府女眷的车驾,这才起了争执。”

  “你去看看,是哪两家起了冲突?”薛莹心下疑惑——既连寻常百姓都认得出那是安国公府的人,又有谁如此大胆,敢拦他们的去路?

  侍卫也存了几分好奇,领命前去。约莫半柱香后,回来禀报:“是安国公府的侍卫惊了张首辅的曾孙,张府家仆出言斥责,反被对方动手教训。幸好陈大人路过调停,如今双方已和解了。”

  薛莹这才想起,当今首辅张朔前些日子才从边关与蒙古人和谈归来,因功获皇上厚赏。一边是皇亲国戚,一边是文官领袖,这两家对峙,竟能如此轻易了结?

  不过此事与她并无干系。薛莹正要带着弟妹离开,却见陈文敬从容自远处走来,身后跟着两名随从。

  “陈大人,又见面了。”薛莹朝他微微一笑,“今日可多亏有你在,解决了一场争端。”

  “举手之劳而已。”陈文敬不紧不慢回道,目光却轻轻掠过薛莹。薛莹素来不遵礼法,他也是知道的,但今日见她一身男装,倒不显突兀,反衬出几分英气。

  只可惜……她这般模样,只怕连韩烨都不曾见过。

  “若非陈大人挺身而出,今日这事儿,只怕没那么容易过去。”那安国公府岂会轻易作罢,张家只怕也咽不下这口恶气。

  薛莹说罢,朝陈文敬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不等对方有所反应,便转身领着弟妹离去。

  陈文敬凝望着她渐渐融于夜色的背影,低声轻叹:“解决了一场争端……只怕是这争端……才刚刚开始罢。”

  *

  转眼到了二月,礼部批复了武定侯请立韩修齐为世子的奏疏,册封礼定于二月十八举行。

  薛莹收到武定侯府的请帖,亲自前往奇珍阁为韩修齐挑选贺礼。

  奇珍阁是京城最大的珠宝铺子,占据朱雀大街显要位置,上下两层楼阁。上层设雅间供宾客品鉴珍宝,下层罗列博古架与琉璃柜,陈列各式玉石首饰、奇玩异宝。

  韩修齐尚是孩童,不必赠太过贵重之物。薛莹挑选许久,看中一枚和田白玉玉佩,上刻蜜蜂与灵猴纹样,取“代代封侯”之吉意。

  “夫人小心。”薛莹正欲请掌柜取出细看,忽听楼梯处传来人语。

  抬头望去,只见一锦衣女子正轻提裙裾,由丫鬟搀扶着缓步下楼。虽还未至近前,薛莹已认出这正是元宵那日所见的安国公世子夫人。

  传闻安国公世子与夫人琴瑟和鸣,成婚多年未曾纳妾。如今细看其容貌,薛莹倒也明了——这般佳人,自是珍而重之。

  薛莹原生的容貌亦属娇艳,却似缺了诗书蕴养之雅;而这位世子夫人,却是美得如画中仙、诗中韵。

  *

  “薛二姑娘?”

  薛莹正怔神间,忽听对方唤了自己一声,一时有些窘迫——她并不确定原身是否与之相识。

  对方却含笑说道:“你或许不认得我,我却在宫宴上见过你几回。”

  身旁丫鬟接口道:“这是我们安国公世子夫人。”

  或许是因薛莹风评不佳,那丫鬟语气中略带轻视,薛莹索性笑着应道:“呀,原来是世子夫人,若在从前,您该是我表嫂呢,可惜还未好好相识,便做不成亲戚了。”

  言毕,她故作惋惜之色。

  “是啊,相识得迟了。”宋萱姝以袖掩唇,轻轻一笑。往日只闻薛二姑娘名声不佳,倒不知是这般妙人。

  “过两日武定侯府行册封礼,安国公府应也收到了帖子,世子夫人可会前去?”薛莹笑问,“若去,你我还能再见。”

  一旁丫鬟忍不住嘀咕:“都和离了,还往武定侯府凑什么热闹……”

  宋萱姝瞥去一眼,那丫鬟即刻噤声,她这才温声道:“我近来身子不便,便不去了。”

  薛莹方才见她下楼时步履谨慎、丫鬟始终搀扶,此刻仍小心翼翼,莫非是……

  “我们世子夫人有孕在身,自然无暇参加什么册封礼。”丫鬟懒洋洋地补充道。

  韩修齐虽已认祖归宗,在外人眼中终究是外室所出,若非他是韩三爷唯一子嗣,这爵位万万落不到他头上。

  薛莹本也未期待宋萱姝会赴约,不过随口一提罢了。

  喜欢我八百里加急给世子寄和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