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队伍从太平港出发,一路向北,主力是五艘福船。
范广扶着栏杆,他不太适应海浪,脸色有点发白。
这次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把福船送回去,一部分留在备倭城,大部分要送到天津港。
船上不仅有士兵,还有很多船工。
在陈懋的帮助下,召集船工很快完成了。
“哗——”
一个浪打来,范广直接趴在栏杆上,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也不想坐船了,可是以后可能要去旅顺港,这辈子恐怕都离不开大海了。
想到这里,他更难受了,但还是努力告诉自己要适应。
现在风平浪静,福船跑得很快,一个时辰能走四十里,只是后面跟着的马船和粮船拖慢了速度。
从太平港到备倭城大概需要十天。
范广现在比之前好多了。
神武卫的军医也在记录每个船员的身体状况,方便以后研究。
要说神武卫里谁最适应海上的生活,那就要数郑大海了。
他的名字就叫大海,第一次登上福船时,整个人都很激动。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以前都是听父亲讲的。
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耳边是海浪的声音,身体随着船摇晃,郑大海甚至能在甲板上跳舞。
“郑大哥,你怎么没事啊?”
旁边方吉虽然是南方人,但他是个山匪,不是水贼!
对他来说,上船也是个大挑战。
什么南方人水性好,那都是老黄历了。
我小时候,我爸经常跟我说,他坐过天下最大的船,看过天下最宽的海,所以给我起名叫大海。以前我想不明白大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亲眼看见了,真带劲!
郑大海面对大海,感受着海风,只是有点冷。
旁边的范广听了,笑着说:“那你爹是不是去过西洋?”
“不一定,我查过了,是我爷爷。”
郑大海说完,接着说:“不过我爷爷死得早,我爸也是听别人说的,说我们以前的舰队,多得遮天蔽日,远远望去,就像把整片海都占满了。”
“以前我以为,也就是占个湖那么大,现在看到大海,我真的想象不出那时候的场面。”
“哈——吐!不用想,只要在这福船上,以后都能看见。”
范广吐了口痰,调整了一下呼吸,说:“不然你以为带船工回去是干啥的?”
“我有点害怕。”
郑大海抓着栏杆,看了看方吉,又看向范广,解释道:“听说以前下西洋的时候,因为走错了航线,死了不少人,所以朝廷才不再出海。”
“这次回去,我给你请个假,赶紧娶个媳妇儿,生个胖小子,也省得你惦记家里。”
听到这话,范广笑着打趣,心里其实也有同样的担心,但他是个军人,不管是待在海上还是陆地上,危险总是有的。
再说,圣人也不可能在对海况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让水师出海。
这是范广对圣人的信任。
“多谢将军!”
郑大海双腿像扎了根一样稳稳站在甲板上,还松开双手,向范广行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郑大海并不担心自己要是死了,孩子和妻子没人照顾,因为他有同袍,有朝廷,有圣人会替他养大孩子,这也是神武卫愿意拼命的原因,一条白纸黑字的血债。
“你比我能适应大海,将来水师,你大有可为!”
范广艰难地笑了笑,想显得豪迈一点,但情况不允许,没多久又趴在栏杆上喘气。
“承蒙将军吉言。”
郑大海知道,这不只是军功,更是责任。
几天后,范广等人日夜盼望的海岸线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另一边,备倭城的瞭望台上,士兵看见远处出现的大舰队,立刻拉响铜钟的绳子。
顿时,警钟在整座城里传递开来。
士兵们从操练中迅速转为备战状态,一部分人排着队冲向城墙,另一部分则跳上轻型战船。
石亨来到城头,伸手挡着阳光,看着海面上的小点慢慢变大,最后福船的模样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福船!是福船!我们的船!”
一个水兵兴奋地喊道。
“咱们的船?”
石亨瞪大了眼睛,接着说道:“打旗语,派小船去确认身份!”
统领下令后,几艘小船像飞鱼一样驶了出去。但跟庞大的舰队比起来,备倭城的几艘破船就像蚂蚁冲向大象。
好在那只“大象”没有敌意,不然随便撒泡尿就能把蚂蚁淹死。
传令官在小船上回传了旗语,福船中升起了一个明亮的火光。
“哈哈哈!是范广那小子。”
石亨拍手大笑,那是神武卫特有的
比旗语管用多了,只是信息少了一些。
不过现在备倭城还没准备好迎接这么多福船,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范广坐小船进了备倭城的码头,重新踏上陆地,虽然腿有点发软,但心里踏实多了。
“圣上也太客气了,小小的备倭城,怎么装得下这么多福船?”
石亨一边大笑,一边远远地喊道。
“见过石总兵。”
范广微微拱了拱手,勉强笑了笑:“只留一艘,我就不住了,还得把福船送回天津。”
石亨听着这话,脚步慢慢停下来,最后问道:“就一艘?”
“还能怎样?石总兵,这码头,一艘都难安排,还得扩建、挖深,不然来了几艘也没用。”
福船需要保养,保养就得有船坞,不能直接搁在海面上让它们随波逐流。
“啧,这就叫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石亨挠了挠头说:“一艘就一艘吧,总比没有强。”
看着石亨的样子,范广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晕船,要是晕了,那就热闹了。
“我们这些人休息三天,三天后出发往北,去天津。”
正事还是要先说,皇上还在等着大明无敌舰队呢!
舰队上的人轮流下船休息。
五艘福船中,真正能称为宝船的只有一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九根桅杆十二面帆,水手四百人。
这艘宝船原本有三十门大炮,现在都被拆掉了,只留下几十门小炮,还有神武卫自己带的小型虎蹲炮。
如今的大海上,如果宝船全副武装,那就是重型战舰,火力太猛了。
要知道,这艘船还不是最大的。
眼前的这艘是两千料的福船,而以前最大的福船能达到五千料,是现在这艘的两倍多。
那样的一艘巨无霸在沿海国家的海面上游荡,搭配各种战舰和补给船,整整两百多艘舰船铺满海面,场面足以让人称其为天兵。
只是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福船配上补给船,也就十来艘,远远看去,在海面上显得有些孤单。
所以范广才会说,这小小的备倭城容不下福船。
靠岸的福船,不过是一些只能装百余人的小船,远远比不上宝船那么大。
在备倭城对面有一片群岛,汉代时叫它“仙岛”,到了北宋,这几个岛合起来叫“长岛”,是朝廷发配犯人的地方,就像华夏的澳大利亚一样。
不过在永乐年间,望海埚一战时,当时的广宁伯刘荣趁机清理了一下这些岛屿。
现在独石口的广宁伯刘安的父亲,就是当年那个刘荣。
老子打倭寇,儿子打外族,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如今的长岛上,还是有海盗。
他们建立了水寨,行动很分散,规模不大。
当小弟慌慌张张跑进聚义厅时,他想起了《水浒传》——在大明,《水浒传》是非常流行的说书本子。
不只是文人官员喜欢听,就连山贼也爱听。
现在的大明,自然不怕《水浒传》这样的书,毕竟那是讲宋朝的故事,大明除了朱祁镇之外,百姓谁会把大明和大宋联系在一起?
驱逐胡人,收复中原,这才是大明的天命!
“大当家!不好了,朝廷来打咱们了!”
小弟慌里慌张地跑过来,面前坐着几个像猴子似的虬髯汉子。
“什么?”
领头的家伙猛地站起来,吼道:“岸上的人为什么没通知?”
说着,他就想往外跑,准备逃命。
敢跟朝廷作对的邓茂七,最后连坟头都没有!
当大哥的,又不是傻子,真以为混江湖靠的是讲义气?
“大哥,别慌!”
一个穿着像是读书人的家伙开口了,不过他衣服也很脏,这个人就是水寨的二当家。
“你说,朝廷真的来了?”
听到这话,小弟咽了口唾沫,刚才大当家是不是想跑?他没看错吧?
“二当家,我在山上看见远处有船,还有大船!其中一艘已经进了备倭城!”
小弟把看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二当家沉思了一会儿,说:“备倭城,岸上的人说来了京城的总兵,叫石亨,对吗?”
大当家悠闲地坐回去,翘着二郎腿,说:“没错,不过我们一直相安无事,再说我们也没上岸,没干坏事!”
“大哥,我们就是没干坏事,所以才没人愿意招安!”
二当家叹了口气,无奈地说。
他们这个岛上的山寨是所有山寨里最小的,大当家的胆子也和山寨一样小。
尤其是听说邓茂七被灭门,全家都被杀了之后,大当家更胆小了。
我觉得,要是干了坏事,反而能被招安,现在朝廷的大船都来了,咱们山寨里的女人,是不是先处理掉?
范广扶着栏杆,他不太适应海浪,脸色有点发白。
这次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把福船送回去,一部分留在备倭城,大部分要送到天津港。
船上不仅有士兵,还有很多船工。
在陈懋的帮助下,召集船工很快完成了。
“哗——”
一个浪打来,范广直接趴在栏杆上,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也不想坐船了,可是以后可能要去旅顺港,这辈子恐怕都离不开大海了。
想到这里,他更难受了,但还是努力告诉自己要适应。
现在风平浪静,福船跑得很快,一个时辰能走四十里,只是后面跟着的马船和粮船拖慢了速度。
从太平港到备倭城大概需要十天。
范广现在比之前好多了。
神武卫的军医也在记录每个船员的身体状况,方便以后研究。
要说神武卫里谁最适应海上的生活,那就要数郑大海了。
他的名字就叫大海,第一次登上福船时,整个人都很激动。
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以前都是听父亲讲的。
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耳边是海浪的声音,身体随着船摇晃,郑大海甚至能在甲板上跳舞。
“郑大哥,你怎么没事啊?”
旁边方吉虽然是南方人,但他是个山匪,不是水贼!
对他来说,上船也是个大挑战。
什么南方人水性好,那都是老黄历了。
我小时候,我爸经常跟我说,他坐过天下最大的船,看过天下最宽的海,所以给我起名叫大海。以前我想不明白大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现在亲眼看见了,真带劲!
郑大海面对大海,感受着海风,只是有点冷。
旁边的范广听了,笑着说:“那你爹是不是去过西洋?”
“不一定,我查过了,是我爷爷。”
郑大海说完,接着说:“不过我爷爷死得早,我爸也是听别人说的,说我们以前的舰队,多得遮天蔽日,远远望去,就像把整片海都占满了。”
“以前我以为,也就是占个湖那么大,现在看到大海,我真的想象不出那时候的场面。”
“哈——吐!不用想,只要在这福船上,以后都能看见。”
范广吐了口痰,调整了一下呼吸,说:“不然你以为带船工回去是干啥的?”
“我有点害怕。”
郑大海抓着栏杆,看了看方吉,又看向范广,解释道:“听说以前下西洋的时候,因为走错了航线,死了不少人,所以朝廷才不再出海。”
“这次回去,我给你请个假,赶紧娶个媳妇儿,生个胖小子,也省得你惦记家里。”
听到这话,范广笑着打趣,心里其实也有同样的担心,但他是个军人,不管是待在海上还是陆地上,危险总是有的。
再说,圣人也不可能在对海况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让水师出海。
这是范广对圣人的信任。
“多谢将军!”
郑大海双腿像扎了根一样稳稳站在甲板上,还松开双手,向范广行礼。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郑大海并不担心自己要是死了,孩子和妻子没人照顾,因为他有同袍,有朝廷,有圣人会替他养大孩子,这也是神武卫愿意拼命的原因,一条白纸黑字的血债。
“你比我能适应大海,将来水师,你大有可为!”
范广艰难地笑了笑,想显得豪迈一点,但情况不允许,没多久又趴在栏杆上喘气。
“承蒙将军吉言。”
郑大海知道,这不只是军功,更是责任。
几天后,范广等人日夜盼望的海岸线终于出现在视野中。
另一边,备倭城的瞭望台上,士兵看见远处出现的大舰队,立刻拉响铜钟的绳子。
顿时,警钟在整座城里传递开来。
士兵们从操练中迅速转为备战状态,一部分人排着队冲向城墙,另一部分则跳上轻型战船。
石亨来到城头,伸手挡着阳光,看着海面上的小点慢慢变大,最后福船的模样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福船!是福船!我们的船!”
一个水兵兴奋地喊道。
“咱们的船?”
石亨瞪大了眼睛,接着说道:“打旗语,派小船去确认身份!”
统领下令后,几艘小船像飞鱼一样驶了出去。但跟庞大的舰队比起来,备倭城的几艘破船就像蚂蚁冲向大象。
好在那只“大象”没有敌意,不然随便撒泡尿就能把蚂蚁淹死。
传令官在小船上回传了旗语,福船中升起了一个明亮的火光。
“哈哈哈!是范广那小子。”
石亨拍手大笑,那是神武卫特有的
比旗语管用多了,只是信息少了一些。
不过现在备倭城还没准备好迎接这么多福船,真是个幸福的烦恼。
范广坐小船进了备倭城的码头,重新踏上陆地,虽然腿有点发软,但心里踏实多了。
“圣上也太客气了,小小的备倭城,怎么装得下这么多福船?”
石亨一边大笑,一边远远地喊道。
“见过石总兵。”
范广微微拱了拱手,勉强笑了笑:“只留一艘,我就不住了,还得把福船送回天津。”
石亨听着这话,脚步慢慢停下来,最后问道:“就一艘?”
“还能怎样?石总兵,这码头,一艘都难安排,还得扩建、挖深,不然来了几艘也没用。”
福船需要保养,保养就得有船坞,不能直接搁在海面上让它们随波逐流。
“啧,这就叫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石亨挠了挠头说:“一艘就一艘吧,总比没有强。”
看着石亨的样子,范广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晕船,要是晕了,那就热闹了。
“我们这些人休息三天,三天后出发往北,去天津。”
正事还是要先说,皇上还在等着大明无敌舰队呢!
舰队上的人轮流下船休息。
五艘福船中,真正能称为宝船的只有一艘,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九根桅杆十二面帆,水手四百人。
这艘宝船原本有三十门大炮,现在都被拆掉了,只留下几十门小炮,还有神武卫自己带的小型虎蹲炮。
如今的大海上,如果宝船全副武装,那就是重型战舰,火力太猛了。
要知道,这艘船还不是最大的。
眼前的这艘是两千料的福船,而以前最大的福船能达到五千料,是现在这艘的两倍多。
那样的一艘巨无霸在沿海国家的海面上游荡,搭配各种战舰和补给船,整整两百多艘舰船铺满海面,场面足以让人称其为天兵。
只是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福船配上补给船,也就十来艘,远远看去,在海面上显得有些孤单。
所以范广才会说,这小小的备倭城容不下福船。
靠岸的福船,不过是一些只能装百余人的小船,远远比不上宝船那么大。
在备倭城对面有一片群岛,汉代时叫它“仙岛”,到了北宋,这几个岛合起来叫“长岛”,是朝廷发配犯人的地方,就像华夏的澳大利亚一样。
不过在永乐年间,望海埚一战时,当时的广宁伯刘荣趁机清理了一下这些岛屿。
现在独石口的广宁伯刘安的父亲,就是当年那个刘荣。
老子打倭寇,儿子打外族,也算是子承父业了。
这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如今的长岛上,还是有海盗。
他们建立了水寨,行动很分散,规模不大。
当小弟慌慌张张跑进聚义厅时,他想起了《水浒传》——在大明,《水浒传》是非常流行的说书本子。
不只是文人官员喜欢听,就连山贼也爱听。
现在的大明,自然不怕《水浒传》这样的书,毕竟那是讲宋朝的故事,大明除了朱祁镇之外,百姓谁会把大明和大宋联系在一起?
驱逐胡人,收复中原,这才是大明的天命!
“大当家!不好了,朝廷来打咱们了!”
小弟慌里慌张地跑过来,面前坐着几个像猴子似的虬髯汉子。
“什么?”
领头的家伙猛地站起来,吼道:“岸上的人为什么没通知?”
说着,他就想往外跑,准备逃命。
敢跟朝廷作对的邓茂七,最后连坟头都没有!
当大哥的,又不是傻子,真以为混江湖靠的是讲义气?
“大哥,别慌!”
一个穿着像是读书人的家伙开口了,不过他衣服也很脏,这个人就是水寨的二当家。
“你说,朝廷真的来了?”
听到这话,小弟咽了口唾沫,刚才大当家是不是想跑?他没看错吧?
“二当家,我在山上看见远处有船,还有大船!其中一艘已经进了备倭城!”
小弟把看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二当家沉思了一会儿,说:“备倭城,岸上的人说来了京城的总兵,叫石亨,对吗?”
大当家悠闲地坐回去,翘着二郎腿,说:“没错,不过我们一直相安无事,再说我们也没上岸,没干坏事!”
“大哥,我们就是没干坏事,所以才没人愿意招安!”
二当家叹了口气,无奈地说。
他们这个岛上的山寨是所有山寨里最小的,大当家的胆子也和山寨一样小。
尤其是听说邓茂七被灭门,全家都被杀了之后,大当家更胆小了。
我觉得,要是干了坏事,反而能被招安,现在朝廷的大船都来了,咱们山寨里的女人,是不是先处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