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哮症-《锦鲤王妃很任性》

  仲淮孟大惊,往后退了一步才避免皇帝面前失色,皇帝这样做,是要撤去邹太后的活路啊!深宫中的人个个都会看脸色,皇帝如此吩咐了,膳食司的饭菜能供应好吗?一旦饭食都供应不上,邹太后能不能熬过下一个冬天,还都是未知!

  心中腹诽,嘴上还得答应着,皇帝母子,一个赛一个阴狠。

  红漆门中传来哀嚎声,接着门吱呀一下打开,两个小太监拖着骨架出来,门后传来有人摔倒后砸地上的闷声,正明帝一怔,快步往前走。

  是邹太后追出来了,追景昀的骨架。

  追出来没够到景昀,却看到景谦离开的背影,邹太后也是一怔。

  怔忡后是破口大骂,不顾仪态不顾身份不顾这是皇宫中,就是单纯的发泄:

  “杀人诛心,景谦你果然是诛心好手!”

  景谦在心中默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邹太后继续骂:“你干脆杀了我,反正你也不怕背个弑母的名声!”

  景谦内心:【杀了你,岂不是便宜你,朕把景昀的骨架放在你那里,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再搬走,让你心里空的再也没有着落,让你生不如死。你生不如死,都难以发泄我的心头之恨。】

  邹太后颤巍巍指着他越走越远的背影:“你回头,回头看看你的母亲,已经被你折磨成了什么样子!”

  景谦绝不回头,内心澎湃:【死生不复相见,朕早就没了母亲,你只是景昀的母亲。】

  【我恨你,此生都恨你,你泯灭了我内心对亲情的渴望。】

  【你别想死,也别想好好活着,这是你的报应。】

  邹太后始终没有得到大儿子兼皇帝的回应,颓败的坐在地上,中风过的半边身子麻了般不听使唤,心里也是恨。

  早知如此,宁可不生这个长子,宁可当年不助他筹谋皇位。

  她现在内心对于景谦的恨,早就超越对凌励桐母子的数百倍。

  她要好好活下去,等着看这个最恨之人的结局,让他试试作为父亲,却无法掌控自己子女言行的巨大悲哀,一如今日,一如她的往日。

  正明帝疾步往前走,拐过一道宫墙后内心才平定下来,上了身后的轿辇,吩咐去承露宫,他要去看景琏。

  景琏和景成泽没有性命之忧,比昨日的状况好了许多,只是吸入太多毒素还没清除掉,整个人恹恹的没有精神。

  景成泽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他很懂事,太医来治疗都是自己先试,无论是喝药还是行针,试完了把感受告诉弟弟,叮嘱他各种注意事项。

  翁月茵衣不解带的照顾哥俩,殿中一派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气氛,看的悄悄进门的正明帝心头一暖。

  不是亲兄弟,反而可以相处融洽,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终究还是母亲教育的好,玥妃善良温婉,景成泽呆在这里有样学样,很让人称赞。

  一感动,正明帝即兴赏了景成泽一块端砚,景成泽赶紧下榻感谢皇恩浩**。

  正明帝心情变好,坐在景琏榻边殷切道:“琏儿快点好起来,你可是父皇的希望所在呢。”

  翁月茵听的心下一沉,皇帝什么意思?

  正明帝笑意盈盈的握住她的手,“你教出来的孩子,必然是好的,可担当大任的。”

  翁月茵手抖了一下,小心道:“琏儿还病着呢,年纪也小,没法替陛下担当重任,还是哥哥们来吧。”

  又来了,这个问题讨论过不止一次,每次都是不欢而散,正明帝不想破坏眼前的好气氛,出乎意料的选择忍下并转移话题,“成泽白天在这里陪琏儿,晚上就回自己寝殿睡吗?”

  翁月茵点头,慢悠悠的给正明帝奉上热气氤氲的明前茶:“这次多亏泽儿快速背琏儿回来,否则真是不堪设想。有人要害我们琏儿,臣妾知道皇上已经去查了,方便您就告诉我,不方便您处理了就是。”

  她一如既往的善解人意,正明帝本来怕她哭哭啼啼搞得自己心烦,不料她如此轻描淡写,又全权托付。

  翁月茵,是自己身边唯一的一朵解语花啊。正明帝清清嗓子道:“你是心善,知道朕不会亏了我们琏儿。那朕就告诉你,此事错综复杂,牵涉的人又多,你还是不知道的为好,一切有朕,该惩罚的朕今天已经惩罚过了,不会轻饶他们。”

  翁月茵轻轻点头,攥起的拳头在宽大的袖口里青筋暴起,她面上是云淡风轻,可心里恨的怒火中烧,她有消息渠道,知道景无为已经被幽禁,程国公被迫告老还乡了,可事关太子,正明帝不说,她不敢问,只能避重就轻,还能赚个善良的好名声。

  可景琏小小年纪,又是怎么得罪的他们呢?刚才正明帝一句话点醒了她,肯定是景无为觉得皇帝寄希望在景琏身上,这才出手害景琏。

  景无为可恶至极,可罪魁祸首在面前这种老皇帝身上!是他给了琏儿不能承受之重!可伤害却要琏儿去承担!

  她低头,掩饰下自己的恨意。

  正明帝也内疚,但他不能说,只能用行动表示,当晚留宿承露宫,说要一起照顾景琏。

  但他哪里是个照顾人的主儿,翁月茵还得分出精力伺候他起居,真真是让人着恼。

  几日后,景琏和景成泽充分好转, 但很不幸的,两个人同时落下了后遗症——哮症。

  太医说,哮症无法根除,将会伴随孩子一生,这样的孩子难以长寿,体质较弱,终生都需要用药吊着,体力和精力也难以和常人相比。

  随着太医具体到什么年岁什么状态的喋喋不休,正明帝的一颗心沉到水底,他把所有的一切自动翻译归纳成一句话:景琏的体格,难以承受江山之重。

  他预想的让景琏继承大统的计划,全部落空。

  能做皇帝的人,就算是不能文武双全,起码也要身强体健,景琏终生有哮症这一项,直接把他排除在外了,一如老五景硕一样,再聪颖伶俐,身有残疾就直接被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