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来说说安州。】
“快说安州!”安州的百姓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句,又赶紧捂住嘴,怕惊扰了天幕。其他地方的百姓也跟着起哄:“对,说说安州是咋变富的!”
天玄帝望着窗外连绵的山峦,缓缓道:“安州……朕记得那里山高林密,瘴气很重。”
长孙皇后绣着一朵山茶,轻声道:“臣妾娘家曾有人去过,说那里毒虫猛兽遍地,百姓日子苦得很。
【博主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大乾的地图,指着地图上偏南的一处地方说道:安州地域宽广,但是山多林密,人口稀少。为啥人少呢?
这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太适合人居住和耕种。】
袁泽摸着下巴:“听着就像块未开发的宝地,就看怎么挖金子了。
“山多林密?那确实不好住,”平原上种庄稼的老农点点头,“种地得要平原,山里能有啥出息?”
“人口稀少也正常,”开客栈的老板娘擦着桌子,“环境不好,谁愿意待啊,早就跑了。”
安州的百姓听着,个个都点头。老秀才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咱这山多,种地难,瘴气又多,谁敢来啊?能留下的都是没处可去的。”
王寡妇叹息道:“我娘家在江州,当年他们让我去,我舍不得孩子,现在想想,要是去了,说不定日子能好过点。”
【一开始,这里还没有梯田,在山上开垦田地的话,水供应不上,粮食产量自然就上不去。
而且山林多,气候就潮湿,有些山里还有瘴气,那可是有毒的,山上的毒虫蛇鼠也特别多,甚至还有老虎、狼这些猛兽出没。老百姓怕有危险,所以都不愿意上山住。】
天玄帝的眉头紧紧地皱起,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担忧:“无水、有毒、还有猛兽,这样的环境如此险恶,有谁敢住在这里呢?”
长孙皇后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显然被这恐怖的描述吓到了:“瘴气才是最为可怕的,仅仅只是闻上一口,就有可能会丢掉性命啊!”
袁泽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惊讶得合不拢嘴,他不禁感叹道:“这难度也太高了吧!简直就是地狱模式啊!”
【但商羊可不是一般人,他就像个能点石成金的财神,愣是在这样的地方发现了商机。】
“发现商机?”京城的商人眼睛一亮,“山多林密也能有商机?难不成他想做木材生意?”
“我看是想把野兽卖了换钱吧?”猎户扛着弓箭路过,“安州野兽多,要是能运出来,倒是能赚不少。”
安州的百姓听到“点石成金”,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李老汉道:“商机?咱这除了山就是树,还有野兽,能有啥商机?难不成把石头卖了?”
小伙子却道:“说不定真能行!只要能赚钱,能让咱过上好日子,管他是啥商机呢!”
【安州山多林多,那就意味着树木多、动物多,山珍野味也多。商羊就想,怎么把这些变成钱呢?】
袁泽面带微笑,嘴角微微上扬,右手轻快地打了一个清脆的响指,发出“啪”的一声脆响,然后自信满满地说道:“这就叫特色经济!以当地资源盘活当地经济。”
一旁的诸葛明则手持羽扇,不紧不慢地摇动着,他微微颔首,思考片刻后,缓声道:“此想法诚然不错,但要想真正实现,还需解决运输和销路这两个关键问题。”
【他想到,树可以砍了,除了做成桌椅板凳、建房的木材,还能卖给其他州做各种建筑用料。
只要是用到木头的地方,他都想让安州的木材占据市场,就连大乾百姓家中小孩玩的玩具,他也没放过,各种木雕玩具,安排上!】
“这主意不错啊!”做家具的老板拍着手,“木材用途多,要是能打开市场,确实能赚钱!”
“连玩具都想到了?这商羊倒是挺会琢磨的,”卖玩具的小贩笑着,“要是安州的木雕玩具做得好,我还能去进货呢!”
安州的百姓听到这话,个个都激动起来。李老汉激动道:“树能做这么多东西?还能卖钱?咱这山上的树,砍都砍不完,这要是真成了,咱就有活路了!”
王寡妇开心道:“我娘家侄子会点木工活,要是能做木雕玩具卖钱,他就能娶媳妇了!”
【对了,安州的木材还是各地造纸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每年的销量那叫一个惊人,这可就创造了一大笔财富。】
“造纸?这可是好生意!”江南的书生点点头,“现在书本、字画都离不开纸,用量大着呢!”
“销量惊人?那得赚多少钱啊!”京城的钱庄老板摸着下巴,“看来这商羊还真有点本事。”
安州这边,百姓们更激动了。老秀才道:“造纸!我以前教书的时候,纸可贵了,要是咱安州能产纸,不仅能赚钱,还能让孩子们有书读!”
天玄帝指尖在御案上轻轻叩击,目光扫过案头堆叠的奏折,颔首道:“纸张乃文治之本,需求源源不断,以此为业,确能长久。”说罢抬手捋了捋胡须,眼底带着几分赞许。
长孙皇后将绣好的一方丝帕叠好,玉指轻轻拂过上面的云纹,柔声道:“既能供文事,又能富百姓,倒是两全其美的法子。”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看向天幕的眼神愈发柔和。
袁泽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案上的蜜饯罐碰倒,连忙伸手扶住,嘿嘿笑道:“我怎么没想到!纸这东西天天都得用,这生意稳赚不赔啊!看来商羊这商业头脑比我穿越前的那些老板还灵光!”
诸葛明羽扇在掌心轻轻一敲,随即展开遮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含笑的眼睛:“以木造纸,延展出更长的产业链,百姓可伐木、可制浆、可抄纸,层层皆有生计,妙哉。”
白起按剑的手缓缓松开,指腹摩挲着冰冷的剑鞘,喉间低低“嗯”了一声,目光投向远处的竹林,似在想象伐木造纸的景象。
旁边陈嘉庚翻找出一卷关于各地物产的竹简,手指在“安州”二字上重重一点,抚着胡须道:“原料就地取材,成本大减,再打通销路,财富自然滚滚而来。”说着忍不住点头赞叹。
【除了树,山里的各种珍奇动物,还有野山参、灵芝等珍贵药材,他都鼓励百姓去采集贩卖,而且是卖到全大乾各地,一下子就把商路给打开了。】
“珍奇动物、药材?这些可值钱了!”药铺的掌柜眼睛发亮,“野山参、灵芝,都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打开商路就好,”跑商的商人道,“东西再好,运不出去也白搭,商路通了,才能赚钱。”
安州的百姓听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张大山道:“咱这山里啥没有?野山参、灵芝我都见过,以前不知道能卖钱,采了也是自已吃,要是能卖到各地去,那可不是一笔小钱!”
他媳妇道:“那以后进山多采这些,就能给娃买米了,娃就能吃饱了!”
【后来,能工巧匠改良了农具,研发出了运水上山的装置,安州开始大规模开辟梯田,慢慢地,居然成了大乾有名的粮食高产地。】
天玄帝猛地放下茶盏,茶盖与茶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运水上山?此等巧思,当真是妙!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百姓才能安身立命。”说着还忍不住拍了下御案。
长孙皇后拿起绣绷,指尖的绣花针在丝线中穿梭,绣出饱满的稻穗,柔声道:“有了粮食,便不用再靠天吃饭,百姓的心才能定下来。这般改良,怕是耗费了不少心血。”嘴角的笑意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袁泽兴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殿内踱来踱去,双手比划着:“改良农具、兴修水利,果然不管哪个时代,发展农业都是硬道理!”说着还不忘给白起使个眼色,仿佛在说“你看我多懂”。
诸葛明羽扇停在胸前,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山地,抚须道:“梯田依山而建,既不占平地,又能保水土,再辅以运水装置,粮食高产并非难事。看来商羊不仅懂商,更懂农。”
诸葛婉蹲在地上逗猫,闻言仰起小脸,辫子上的红绳晃了晃:“是不是以后百姓就有吃不完的白米饭了?还能做成米糕和汤圆吗?”
白起紧绷的下颌线柔和了些许,他走到殿门口,望着远处的农田,沉声回复诸葛婉道:“是极,并且水利乃农之根本,可令士兵协助修建,既快又稳。”
说罢便转身回殿,双手抱胸立在一旁,神色虽依旧冷峻,眼底却多了几分暖意。
陈嘉庚翻出记录各地粮产的竹简,对比着说道:“安州从前亩产不过百斤,若成粮食高产地,亩产至少三百斤,仅此一项,便能让三州百姓衣食无忧!”说着捋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
魏征的脸色稍缓,但依旧板着脸,他捡起地上的朝笏,掸了掸上面的灰尘,瓮声瓮气地说:“开辟梯田虽是好事,但也需防着过度开垦伤了山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过犹不及。”
【就连路边随处可见的石头,商羊也没放过,他鼓动安州百姓发展石雕手艺。比如说,把石头雕刻成墓碑,哪家有人去世了,稍微有点钱的,都会立块碑吧,这生意不就来了嘛。
还有雕刻成人像供人瞻仰之类的,虽然需求不算大,但好歹也是个赚钱的门道。】
天玄帝望着殿外的石狮子,缓缓道:“石头本是死物,经巧手雕琢便成活物,既能赚钱,又能留下念想,倒是把资源用到了极致。”说着还抬手示意内侍去看看殿角的石雕摆件。
长孙皇后拿起一块玉石把玩,指尖划过温润的石面,柔声道:“百姓有了手艺傍身,日子才能长久安稳。这石雕手艺若是能代代相传,便是安州的立身之本了。”
袁泽凑到诸葛明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这商羊简直是个全才!从木材到药材,从粮食到石头,就没有他想不到的生意!这种‘无废资源’的理念,太超前了!”
诸葛明羽扇轻摇,扇尖指向殿外的假山:“化无用为有用,此乃大智慧。安州多石,发展石雕,既能消耗原料,又能产出价值,一举两得。”
诸葛婉跑到假山边,捡起一块光滑的石头,举起来给众人看:“是不是这样的石头就能雕成小兔子?我要一个最大的!”
白起走到殿外,踢了踢脚下的石子,沉声道:“石匠可从军中伤残士兵中挑选,既能安身,又能立业。”说罢便转身回殿,依旧立在廊下,如同一尊沉默的石像。
陈嘉庚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一块普通石头不值钱,雕成墓碑便能卖十两银子,这其中的利润,可比卖木材高多了!”
魏征瞥了眼殿外的石雕,冷哼道:“雕碑刻像虽是营生,但也需心怀敬畏,若是为了赚钱粗制滥造,便是对逝者、对先贤的不敬!”
“石头都能赚钱?”凿石头的石匠笑了,“这商羊可真能想,连石头都不放过!”
“墓碑、人像,确实有需求,”城里的大户人家管家道,“老爷去年还说要给祖宗立块好碑呢,要是安州的石雕做得好,倒是可以去看看。”
安州的百姓听着,都觉得新鲜。李老汉道:“石头也能卖钱?咱这路边的石头多的是,要是能刻成墓碑卖,那可太好了!”
张大山高兴道:“我认识几个力气大的,要是学石雕,肯定能行,又多了个赚钱的法子!”
“快说安州!”安州的百姓异口同声地喊了一句,又赶紧捂住嘴,怕惊扰了天幕。其他地方的百姓也跟着起哄:“对,说说安州是咋变富的!”
天玄帝望着窗外连绵的山峦,缓缓道:“安州……朕记得那里山高林密,瘴气很重。”
长孙皇后绣着一朵山茶,轻声道:“臣妾娘家曾有人去过,说那里毒虫猛兽遍地,百姓日子苦得很。
【博主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大乾的地图,指着地图上偏南的一处地方说道:安州地域宽广,但是山多林密,人口稀少。为啥人少呢?
这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太适合人居住和耕种。】
袁泽摸着下巴:“听着就像块未开发的宝地,就看怎么挖金子了。
“山多林密?那确实不好住,”平原上种庄稼的老农点点头,“种地得要平原,山里能有啥出息?”
“人口稀少也正常,”开客栈的老板娘擦着桌子,“环境不好,谁愿意待啊,早就跑了。”
安州的百姓听着,个个都点头。老秀才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咱这山多,种地难,瘴气又多,谁敢来啊?能留下的都是没处可去的。”
王寡妇叹息道:“我娘家在江州,当年他们让我去,我舍不得孩子,现在想想,要是去了,说不定日子能好过点。”
【一开始,这里还没有梯田,在山上开垦田地的话,水供应不上,粮食产量自然就上不去。
而且山林多,气候就潮湿,有些山里还有瘴气,那可是有毒的,山上的毒虫蛇鼠也特别多,甚至还有老虎、狼这些猛兽出没。老百姓怕有危险,所以都不愿意上山住。】
天玄帝的眉头紧紧地皱起,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担忧:“无水、有毒、还有猛兽,这样的环境如此险恶,有谁敢住在这里呢?”
长孙皇后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显然被这恐怖的描述吓到了:“瘴气才是最为可怕的,仅仅只是闻上一口,就有可能会丢掉性命啊!”
袁泽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惊讶得合不拢嘴,他不禁感叹道:“这难度也太高了吧!简直就是地狱模式啊!”
【但商羊可不是一般人,他就像个能点石成金的财神,愣是在这样的地方发现了商机。】
“发现商机?”京城的商人眼睛一亮,“山多林密也能有商机?难不成他想做木材生意?”
“我看是想把野兽卖了换钱吧?”猎户扛着弓箭路过,“安州野兽多,要是能运出来,倒是能赚不少。”
安州的百姓听到“点石成金”,个个都睁大了眼睛。李老汉道:“商机?咱这除了山就是树,还有野兽,能有啥商机?难不成把石头卖了?”
小伙子却道:“说不定真能行!只要能赚钱,能让咱过上好日子,管他是啥商机呢!”
【安州山多林多,那就意味着树木多、动物多,山珍野味也多。商羊就想,怎么把这些变成钱呢?】
袁泽面带微笑,嘴角微微上扬,右手轻快地打了一个清脆的响指,发出“啪”的一声脆响,然后自信满满地说道:“这就叫特色经济!以当地资源盘活当地经济。”
一旁的诸葛明则手持羽扇,不紧不慢地摇动着,他微微颔首,思考片刻后,缓声道:“此想法诚然不错,但要想真正实现,还需解决运输和销路这两个关键问题。”
【他想到,树可以砍了,除了做成桌椅板凳、建房的木材,还能卖给其他州做各种建筑用料。
只要是用到木头的地方,他都想让安州的木材占据市场,就连大乾百姓家中小孩玩的玩具,他也没放过,各种木雕玩具,安排上!】
“这主意不错啊!”做家具的老板拍着手,“木材用途多,要是能打开市场,确实能赚钱!”
“连玩具都想到了?这商羊倒是挺会琢磨的,”卖玩具的小贩笑着,“要是安州的木雕玩具做得好,我还能去进货呢!”
安州的百姓听到这话,个个都激动起来。李老汉激动道:“树能做这么多东西?还能卖钱?咱这山上的树,砍都砍不完,这要是真成了,咱就有活路了!”
王寡妇开心道:“我娘家侄子会点木工活,要是能做木雕玩具卖钱,他就能娶媳妇了!”
【对了,安州的木材还是各地造纸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每年的销量那叫一个惊人,这可就创造了一大笔财富。】
“造纸?这可是好生意!”江南的书生点点头,“现在书本、字画都离不开纸,用量大着呢!”
“销量惊人?那得赚多少钱啊!”京城的钱庄老板摸着下巴,“看来这商羊还真有点本事。”
安州这边,百姓们更激动了。老秀才道:“造纸!我以前教书的时候,纸可贵了,要是咱安州能产纸,不仅能赚钱,还能让孩子们有书读!”
天玄帝指尖在御案上轻轻叩击,目光扫过案头堆叠的奏折,颔首道:“纸张乃文治之本,需求源源不断,以此为业,确能长久。”说罢抬手捋了捋胡须,眼底带着几分赞许。
长孙皇后将绣好的一方丝帕叠好,玉指轻轻拂过上面的云纹,柔声道:“既能供文事,又能富百姓,倒是两全其美的法子。”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看向天幕的眼神愈发柔和。
袁泽猛地一拍大腿,差点把案上的蜜饯罐碰倒,连忙伸手扶住,嘿嘿笑道:“我怎么没想到!纸这东西天天都得用,这生意稳赚不赔啊!看来商羊这商业头脑比我穿越前的那些老板还灵光!”
诸葛明羽扇在掌心轻轻一敲,随即展开遮住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含笑的眼睛:“以木造纸,延展出更长的产业链,百姓可伐木、可制浆、可抄纸,层层皆有生计,妙哉。”
白起按剑的手缓缓松开,指腹摩挲着冰冷的剑鞘,喉间低低“嗯”了一声,目光投向远处的竹林,似在想象伐木造纸的景象。
旁边陈嘉庚翻找出一卷关于各地物产的竹简,手指在“安州”二字上重重一点,抚着胡须道:“原料就地取材,成本大减,再打通销路,财富自然滚滚而来。”说着忍不住点头赞叹。
【除了树,山里的各种珍奇动物,还有野山参、灵芝等珍贵药材,他都鼓励百姓去采集贩卖,而且是卖到全大乾各地,一下子就把商路给打开了。】
“珍奇动物、药材?这些可值钱了!”药铺的掌柜眼睛发亮,“野山参、灵芝,都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打开商路就好,”跑商的商人道,“东西再好,运不出去也白搭,商路通了,才能赚钱。”
安州的百姓听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张大山道:“咱这山里啥没有?野山参、灵芝我都见过,以前不知道能卖钱,采了也是自已吃,要是能卖到各地去,那可不是一笔小钱!”
他媳妇道:“那以后进山多采这些,就能给娃买米了,娃就能吃饱了!”
【后来,能工巧匠改良了农具,研发出了运水上山的装置,安州开始大规模开辟梯田,慢慢地,居然成了大乾有名的粮食高产地。】
天玄帝猛地放下茶盏,茶盖与茶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他身子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天幕:“运水上山?此等巧思,当真是妙!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百姓才能安身立命。”说着还忍不住拍了下御案。
长孙皇后拿起绣绷,指尖的绣花针在丝线中穿梭,绣出饱满的稻穗,柔声道:“有了粮食,便不用再靠天吃饭,百姓的心才能定下来。这般改良,怕是耗费了不少心血。”嘴角的笑意温柔得能滴出水来。
袁泽兴奋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殿内踱来踱去,双手比划着:“改良农具、兴修水利,果然不管哪个时代,发展农业都是硬道理!”说着还不忘给白起使个眼色,仿佛在说“你看我多懂”。
诸葛明羽扇停在胸前,目光落在舆图上的山地,抚须道:“梯田依山而建,既不占平地,又能保水土,再辅以运水装置,粮食高产并非难事。看来商羊不仅懂商,更懂农。”
诸葛婉蹲在地上逗猫,闻言仰起小脸,辫子上的红绳晃了晃:“是不是以后百姓就有吃不完的白米饭了?还能做成米糕和汤圆吗?”
白起紧绷的下颌线柔和了些许,他走到殿门口,望着远处的农田,沉声回复诸葛婉道:“是极,并且水利乃农之根本,可令士兵协助修建,既快又稳。”
说罢便转身回殿,双手抱胸立在一旁,神色虽依旧冷峻,眼底却多了几分暖意。
陈嘉庚翻出记录各地粮产的竹简,对比着说道:“安州从前亩产不过百斤,若成粮食高产地,亩产至少三百斤,仅此一项,便能让三州百姓衣食无忧!”说着捋着胡须,笑得合不拢嘴。
魏征的脸色稍缓,但依旧板着脸,他捡起地上的朝笏,掸了掸上面的灰尘,瓮声瓮气地说:“开辟梯田虽是好事,但也需防着过度开垦伤了山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过犹不及。”
【就连路边随处可见的石头,商羊也没放过,他鼓动安州百姓发展石雕手艺。比如说,把石头雕刻成墓碑,哪家有人去世了,稍微有点钱的,都会立块碑吧,这生意不就来了嘛。
还有雕刻成人像供人瞻仰之类的,虽然需求不算大,但好歹也是个赚钱的门道。】
天玄帝望着殿外的石狮子,缓缓道:“石头本是死物,经巧手雕琢便成活物,既能赚钱,又能留下念想,倒是把资源用到了极致。”说着还抬手示意内侍去看看殿角的石雕摆件。
长孙皇后拿起一块玉石把玩,指尖划过温润的石面,柔声道:“百姓有了手艺傍身,日子才能长久安稳。这石雕手艺若是能代代相传,便是安州的立身之本了。”
袁泽凑到诸葛明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这商羊简直是个全才!从木材到药材,从粮食到石头,就没有他想不到的生意!这种‘无废资源’的理念,太超前了!”
诸葛明羽扇轻摇,扇尖指向殿外的假山:“化无用为有用,此乃大智慧。安州多石,发展石雕,既能消耗原料,又能产出价值,一举两得。”
诸葛婉跑到假山边,捡起一块光滑的石头,举起来给众人看:“是不是这样的石头就能雕成小兔子?我要一个最大的!”
白起走到殿外,踢了踢脚下的石子,沉声道:“石匠可从军中伤残士兵中挑选,既能安身,又能立业。”说罢便转身回殿,依旧立在廊下,如同一尊沉默的石像。
陈嘉庚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一块普通石头不值钱,雕成墓碑便能卖十两银子,这其中的利润,可比卖木材高多了!”
魏征瞥了眼殿外的石雕,冷哼道:“雕碑刻像虽是营生,但也需心怀敬畏,若是为了赚钱粗制滥造,便是对逝者、对先贤的不敬!”
“石头都能赚钱?”凿石头的石匠笑了,“这商羊可真能想,连石头都不放过!”
“墓碑、人像,确实有需求,”城里的大户人家管家道,“老爷去年还说要给祖宗立块好碑呢,要是安州的石雕做得好,倒是可以去看看。”
安州的百姓听着,都觉得新鲜。李老汉道:“石头也能卖钱?咱这路边的石头多的是,要是能刻成墓碑卖,那可太好了!”
张大山高兴道:“我认识几个力气大的,要是学石雕,肯定能行,又多了个赚钱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