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苏然,竟然在旁边完成了简单的消毒、刷手工作,戴上了手套。
然后在巡迴的帮助下,又把备用的手术衣给穿上了。
“这边迷走神经和颈內静脉都缝合好了,手术要结束了啊……”
“是啊!”
“还穿手术衣干嘛!”
眾人心里闪过一丝不妙与不解。
他们赶忙看向手术台,此时,甲状腺外科的主任退了下来。
耳鼻喉科的主任又上台,接替了位置,开始清理耳廓、面部被玻璃划破的裂口,並且进行缝合。
完成这一切后,护士已经开始数纱布、弯针等手术器械了。
但这时,陈主任按了按手,下巴往苏然的方向努了努。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去。
只见苏然已经换好了全套手术装,走向平床的同时,语气不急不缓:“做个床旁彩超。”
陈主任不解,但是还是选择信任。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血管外科主任却是有点气愤,难道是质疑自己的缝合技术,想要检查血流到底通不通畅吗
很快,床旁超声推来,苏然亲自上手,抹上耦合剂,贴著颈部扫查。
突然,他停在了颈动脉分叉的位置。
眾人同时看向屏幕,全都傻眼了。
超声上显示,病人的颈动脉分叉处有中重度的狭窄,狭窄程度达到了60%左右!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他本身就有颈动脉狭窄的基础病”
“狭窄程度这么高必须要做內膜剥脱术了啊!”
“话说苏然是怎么发现的……”
震惊的同时,各科室主任等人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苏然了。
手术全程,没有一次用到超声,没有任何辅助设备。
但是血他止住了,破裂口他找到了,现在连狭窄都发现了!
这比打游戏开地图掛有什么区別!
血管外科主任此刻也恍然大悟,明白苏然的意思。
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没法做內膜剥脱,只能择期手术……”
本来就做过颈动脉的修补了,这时再多加一个內膜剥脱,发生狭窄的概率很高。
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原本就不那么牢固的吻合口破裂,再次引发大出血。
“不做问题是不做的话,他也是死路一条。”陈主任看了一下,摇摇头。
他沉著脸,语气沉重:“颈动脉太狭窄了,病人发生脑梗的机率非常高。
而且,狭窄动脉里边的斑块隨时可能脱落!
病人术后本来就需要长期臥床,如果放著颈动脉狭窄不管,他发生脑血栓的机率很大。
再拖个把月择期手术,血栓堵太长时间了,他下半辈子估计就只能让人照顾著了。”
这个后果比死亡更可怕,病人四十多岁,正是家庭的支柱。
说句不好听的,死了也就死了,起码这个家庭还能用最低標准生活下去。
可他如果活了下来,却只能瘫痪在床,那才是最绝望的后果!
死也不能死,家庭还得为此耗费数不尽的金钱,永远看不到康復的希望……对於病人自己、家庭,都是一个噩耗。
“跟家属谈话,確认要不要手术。”陈主任下了命令。
手术室没有人制止,心情都很沉重,想起了一些往事……临安一院这边,曾经就发生过类似的悲剧。
十几年前,那时候陈为民还是个主治,他跟著自己的老师抢救一个心臟骤停的病人,按压了个十多分钟,对方还是没能挺过来。
心臟骤停,有个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四分钟內抢救成功率比较高,再往后超过十分钟,基本就判了死刑。
新闻上有很多按了半小时、甚至是两个小时又回来的,属於极少见的个例。
事实上,临床並不提倡这么做,甚至,各种医学指南中,都建议十分钟就可以宣布心臟死亡了。
因为再往下拖著没有意义,徒劳浪费大量医疗资源,而抢救的机率却微乎其微,很不合算!
可是华夏是一个忌讳死亡的国家,临床医生也往往会把按压时间延长到半小时左右。
於是,陈为民和老师又抢救了十几分钟,最后,他的老师打算放弃了,就问了下病人的情况。
病人有四个小孩,家里很穷,大冬天的,一家人身上的衣都是拆拆补补下来,给孩子穿。
听到这里,陈为民的老师停了下来,带著他去跟家属宣布死亡。
当时陈为民並不理解,觉得老师有些过於冷血。
他只记得,家属听到没救之后,只是嘆了口气,脸上带著些许悲伤,但也仅此而已。
结果,陈为民准备带著家属进行死亡善后工作时,抢救室那边突然传来消息,说病人救活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个资歷年轻的主治,他不甘心,又按了二十多分钟,还真活过来了。
但陈为民跟著家属赶到抢救室一看,病人是活了,可也成了植物人。
他有感觉,眼珠子能转动,但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扭不了脖子,不能吃饭,不能翻身,甚至连大小便都无法控制,需要有人来擦洗。
家属见到这个场景,立马就跪地大哭,除了哭,时不时还带著笑。
高兴又悲伤,家里的男人活了,但是变成了植物人,成为家庭最大的负担。
当时,陈为民回到办公室后,那个主治还一脸兴奋,想为此邀功。
结果当时的主任板著脸进来,直接破口大骂,骂主治不懂,打算让这家人以后怎么办,一辈子照顾著一个永远不可能醒过来的植物人吗……
那一刻,陈为民才终於明白,有些东西,比死亡更可怕……
……
简单的抢救室里,躺在床上的病人,面临的其实是相同的困境。
不手术,以颈血管狭窄的程度来看,他大概率扛不过术后恢復期。
活是能活的,但可能发生脑血栓,引起瘫痪等后遗症。
如果进行手术,他和他的家庭,才有真正的生机。
只是……若选择手术,风险就会转嫁到医生身上。
“签了,陈主任,家属同意了手术!”这时,抢救室外响起了陈晨的声音。
临时手术室里,眾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苏然身上。
目光中心的苏然早已习惯,现在淡定如常。
他在前几天的签到中,就获得过大师级的颈动脉內膜剥脱术。
早就对这台手术了如指掌,不等任何人说话,苏然就从容不迫:“手术时间,五十分钟左右。”
这句话是说给麻醉主任听的。
多加一台手术,麻醉时间肯定要延长,自然也要补点麻醉药。
然后在巡迴的帮助下,又把备用的手术衣给穿上了。
“这边迷走神经和颈內静脉都缝合好了,手术要结束了啊……”
“是啊!”
“还穿手术衣干嘛!”
眾人心里闪过一丝不妙与不解。
他们赶忙看向手术台,此时,甲状腺外科的主任退了下来。
耳鼻喉科的主任又上台,接替了位置,开始清理耳廓、面部被玻璃划破的裂口,並且进行缝合。
完成这一切后,护士已经开始数纱布、弯针等手术器械了。
但这时,陈主任按了按手,下巴往苏然的方向努了努。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去。
只见苏然已经换好了全套手术装,走向平床的同时,语气不急不缓:“做个床旁彩超。”
陈主任不解,但是还是选择信任。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血管外科主任却是有点气愤,难道是质疑自己的缝合技术,想要检查血流到底通不通畅吗
很快,床旁超声推来,苏然亲自上手,抹上耦合剂,贴著颈部扫查。
突然,他停在了颈动脉分叉的位置。
眾人同时看向屏幕,全都傻眼了。
超声上显示,病人的颈动脉分叉处有中重度的狭窄,狭窄程度达到了60%左右!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他本身就有颈动脉狭窄的基础病”
“狭窄程度这么高必须要做內膜剥脱术了啊!”
“话说苏然是怎么发现的……”
震惊的同时,各科室主任等人发现自己越来越看不懂苏然了。
手术全程,没有一次用到超声,没有任何辅助设备。
但是血他止住了,破裂口他找到了,现在连狭窄都发现了!
这比打游戏开地图掛有什么区別!
血管外科主任此刻也恍然大悟,明白苏然的意思。
但很快,他又摇了摇头:“这种情况下没法做內膜剥脱,只能择期手术……”
本来就做过颈动脉的修补了,这时再多加一个內膜剥脱,发生狭窄的概率很高。
而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原本就不那么牢固的吻合口破裂,再次引发大出血。
“不做问题是不做的话,他也是死路一条。”陈主任看了一下,摇摇头。
他沉著脸,语气沉重:“颈动脉太狭窄了,病人发生脑梗的机率非常高。
而且,狭窄动脉里边的斑块隨时可能脱落!
病人术后本来就需要长期臥床,如果放著颈动脉狭窄不管,他发生脑血栓的机率很大。
再拖个把月择期手术,血栓堵太长时间了,他下半辈子估计就只能让人照顾著了。”
这个后果比死亡更可怕,病人四十多岁,正是家庭的支柱。
说句不好听的,死了也就死了,起码这个家庭还能用最低標准生活下去。
可他如果活了下来,却只能瘫痪在床,那才是最绝望的后果!
死也不能死,家庭还得为此耗费数不尽的金钱,永远看不到康復的希望……对於病人自己、家庭,都是一个噩耗。
“跟家属谈话,確认要不要手术。”陈主任下了命令。
手术室没有人制止,心情都很沉重,想起了一些往事……临安一院这边,曾经就发生过类似的悲剧。
十几年前,那时候陈为民还是个主治,他跟著自己的老师抢救一个心臟骤停的病人,按压了个十多分钟,对方还是没能挺过来。
心臟骤停,有个黄金四分钟的说法。
四分钟內抢救成功率比较高,再往后超过十分钟,基本就判了死刑。
新闻上有很多按了半小时、甚至是两个小时又回来的,属於极少见的个例。
事实上,临床並不提倡这么做,甚至,各种医学指南中,都建议十分钟就可以宣布心臟死亡了。
因为再往下拖著没有意义,徒劳浪费大量医疗资源,而抢救的机率却微乎其微,很不合算!
可是华夏是一个忌讳死亡的国家,临床医生也往往会把按压时间延长到半小时左右。
於是,陈为民和老师又抢救了十几分钟,最后,他的老师打算放弃了,就问了下病人的情况。
病人有四个小孩,家里很穷,大冬天的,一家人身上的衣都是拆拆补补下来,给孩子穿。
听到这里,陈为民的老师停了下来,带著他去跟家属宣布死亡。
当时陈为民並不理解,觉得老师有些过於冷血。
他只记得,家属听到没救之后,只是嘆了口气,脸上带著些许悲伤,但也仅此而已。
结果,陈为民准备带著家属进行死亡善后工作时,抢救室那边突然传来消息,说病人救活了。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个资歷年轻的主治,他不甘心,又按了二十多分钟,还真活过来了。
但陈为民跟著家属赶到抢救室一看,病人是活了,可也成了植物人。
他有感觉,眼珠子能转动,但除此之外什么都做不了,扭不了脖子,不能吃饭,不能翻身,甚至连大小便都无法控制,需要有人来擦洗。
家属见到这个场景,立马就跪地大哭,除了哭,时不时还带著笑。
高兴又悲伤,家里的男人活了,但是变成了植物人,成为家庭最大的负担。
当时,陈为民回到办公室后,那个主治还一脸兴奋,想为此邀功。
结果当时的主任板著脸进来,直接破口大骂,骂主治不懂,打算让这家人以后怎么办,一辈子照顾著一个永远不可能醒过来的植物人吗……
那一刻,陈为民才终於明白,有些东西,比死亡更可怕……
……
简单的抢救室里,躺在床上的病人,面临的其实是相同的困境。
不手术,以颈血管狭窄的程度来看,他大概率扛不过术后恢復期。
活是能活的,但可能发生脑血栓,引起瘫痪等后遗症。
如果进行手术,他和他的家庭,才有真正的生机。
只是……若选择手术,风险就会转嫁到医生身上。
“签了,陈主任,家属同意了手术!”这时,抢救室外响起了陈晨的声音。
临时手术室里,眾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苏然身上。
目光中心的苏然早已习惯,现在淡定如常。
他在前几天的签到中,就获得过大师级的颈动脉內膜剥脱术。
早就对这台手术了如指掌,不等任何人说话,苏然就从容不迫:“手术时间,五十分钟左右。”
这句话是说给麻醉主任听的。
多加一台手术,麻醉时间肯定要延长,自然也要补点麻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