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国库充盈-《三国:从讲出师表开始三兴大汉》

  皇宫內殿,烛火通明,驱散了蜀地惯有的潮湿阴霾。

  刘禪端坐主位,手指无意识地轻叩著光滑的案几边缘。诸葛亮坐在下首,羽扇搁在膝上,目光沉静如水,却仿佛能穿透竹简,看到更远的地方。殿內异常安静,只有灯芯偶尔爆裂的细微声响,两人心照不宣,都在等著什么人。

  別看现在宫中如此平静,但整个成都乃至益州都在发生著大震动。

  “陛下,丞相。”小黄门的声音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躬身稟报,“卫尉向宠將军殿外候旨。”

  “宣。”刘禪的声音平稳,但眼神中的兴奋却抑制不住。

  向宠踏入殿內,一身戎装洗去战场风尘,却洗不去那股锐利的军人气息。他单膝点地,拱手道,

  “臣向宠,叩见陛下,丞相。”

  “免礼,向將军。事体如何”

  刘禪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向宠身上。诸葛亮也抬起了眼,静静的等待著向宠的回覆。

  向宠起身,从怀中取出一卷厚厚的绢帛清单,双手奉上,动作一丝不苟,

  “陛下,丞相。奉旨查抄杜、王、李等六家叛逆之族在成都及诸郡產业,业已毕功。六家合计:良田十五万七千三百亩;商铺二百一十八间;城中宅邸二十七座;城外庄园十一处;库中现钱折铜钱约八千万;金银珠玉、绢帛器物,其值远超现钱,仍在详核。另,铁坊三座,存粮五万石有余。”

  刘禪接过那捲沉甸甸的绢帛,入手冰凉,心中却如火一般炙热。

  他缓缓展开,目光扫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十五万亩良田…八千万现钱…他的呼吸不自觉地放缓了。这些数字不再是冰冷的符號,它们代表著曾经盘踞在益州上空,吸吮著民脂民膏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后留下的惊人財富。

  一种混杂著震撼、快意和巨大责任感的情绪在刘禪胸中翻涌。他抬起头,看向向宠,眼中带著確认:“竟有…如此之多”

  向宠点头,声音斩钉截铁道,

  “陛下,臣反覆核验,绝无虚报。此六族盘踞益州数代,根深蒂固,所敛之巨,令人咋舌。所抄没產业,九成九已登记造册,充入国库及少府。仅留些许薄田於其族中老弱,令其自食其力,不至饿殍。”

  一丝不易察觉的凛然正气在他眉宇间掠过。剷除这些毒瘤,於国於民,皆是快事。

  诸葛亮的声音適时响起,沉稳如故:“向將军,先前郭侍中『收购』粗盐时,彼等为筹逃亡之资,贱价变卖之部分田產商铺,可曾一併纳入”

  “回丞相,已尽数併入此册。彼时急於脱手,价极低微。”向宠答道。

  闻言,刘禪的目光再次落回清单末尾那个庞大的匯总数字上。

  “国库岁入之半…”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他指尖微微发麻,原来钱可以来的如此之快!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波澜,脸上露出讚许之色:“向將军雷厉风行,功勋卓著。辛苦了,且去歇息吧。”

  “谢陛下!臣告退!”向宠抱拳,甲冑鏗鏘,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留下殿內一片沉静。

  诸葛亮拿起那份清单,目光如电,快速扫视。上面的一个数字都印证著他的布局和决断。

  他放下绢帛,看向刘禪,“陛下,盐铁专营之根基已牢不可破。国库之充盈,前所未有。经此一役,益州本土豪强,十去其五六,余者虽存,爪牙已断,再难撼动朝廷新政分毫。”

  此时诸葛亮的声音虽然不高,却让人听著十分的安心。

  刘禪心中大定,用力点头:“相父深谋远虑。此等蛀虫既除,益州民心方稳,根基乃固。”

  他仿佛看到那些被世家兼併的土地重新回到国家手中,看到那些被垄断的行业焕发生机。

  就在此时,小黄门再次入內:“陛下,丞相。郭攸之郭侍中求见。”

  “宣。”

  郭攸之步履轻快却不失稳重地走进来,脸上带著一种稳健的从容。

  他行礼后,声音清晰明快地奏报,

  “陛下,丞相。盐务新政,已如磐石之安。成都所有官盐铺面,新盐供应充足,售价確为旧时三成,颗粒雪白,咸鲜纯正。百姓奔走相告,爭相购之,皆感念陛下天恩浩荡。”

  他话锋一转,条理分明地继续说道,

  “先前以低价强制收归之世家囤积粗盐,总计八万石,正昼夜提纯。现已成新盐三万石入库,隨时可售。剩余五万石,一月之內,必可尽数转化。”

  经过刚才的收入盘点,现在刘禪最关心的是这盘大棋的盈亏,

  “郭卿,此番盐务,收支几何”

  郭攸之胸有成竹,微微躬身,侃侃而谈,

  “陛下容稟。此番操作,前期確有投入。为引世家入彀,以高出市价一两成到后来十倍之价『诱购』其粗盐,耗费约六百万钱。提纯粗盐所需人工、物料,耗资百万钱。新建盐场、购置器具,固定投入约三百万钱。此三项支出,合计千万钱。”

  他略作停顿,观察著刘禪的反应,见陛下听得专注,才继续道:“然收入更为可观。新盐上市,虽定价低廉,仅旧价三分之一,然因品质绝佳,销量激增,至今已入帐一千二百万钱,且每日仍在源源不断流入府库。此其一。”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亮光:“其二,最为关键。当初以成本价一成之超低价,『收购』彼等囤积之粗盐八万石,实际所费仅约八十万钱。此批粗盐经我提纯重製,化腐朽为神奇。仅以现已完成的三万石新盐按市价估算,其价值已远超当初收购其全部粗盐之总成本!待八万石尽数提纯完毕,仅此一项,纯利至少可达两千万钱以上!”

  郭攸之总结时,运筹帷幄展现的淋漓尽致,

  “陛下,丞相。综算下来,此番盐务革新,前期虽有千万投入,然收益远超此数。不仅彻底打破世家垄断,惠泽万民,令国库大为充盈,更斩断其赖以生存的一大財源。投入之资,早已数倍收回,且后续仍有源源不断之利。实乃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