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0月,李家沟村头的杨树叶黄得扎眼。杜若脸上化了淡妆,长发盘到耳后,发髻上簪着红色珠花。大红色的套裙衬得她肌肤白里透红,塑料喜花别在胸前,端坐在贴着“囍”字的汽车里。
杜瑜紧握着杜若的手,关切地看着长姐冷淡的侧脸。她才12岁,还不懂出嫁意味着什么,只是由衷地舍不得长姐。张芳作为伴娘,坐在杜若另一侧,轻抚了抚她的手背。
李家院子里的酒席摆了八桌,灶台边摞着的青花瓷碗都是从各家借来的。
“新娘子真俊!”村里妇女们嗑着瓜子议论,“跟电影明星似的。”
车开到李家大门口时,杜若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陈建最好的朋友温凯,他站在人群最后,手里提着个红布包。来不及多看,鞭炮响起,杜若提着裙子跨过火盆,被迎进了新房。
李宏站在院门口,穿着杜家买的全套西装,肩膀上披着大红色绸缎,头发用发胶固定过,一脸喜色地接受众人恭贺。
进了新房,放下门帘,暂时隔绝了外面的热闹。杜若给了张芳一个眼色,悄声道:“我看到温凯了…”
张芳点点头:“放心,我去找他。”
话音刚落,李母掀帘而入,喊杜若出去敬酒。
张芳找到温凯,接过了红色布包。里面是一个红丝绒礼盒。
“这是陈建亲手设计裁剪的衣服。”温凯说。除此之外,还有拜托他转交的份子钱。
张芳叹了口气:“我会转交的。对外,就说是我送阿若的新婚礼物。你让他照顾好自己,以后这种心意就不用送了,免得给她添麻烦。”
温凯点头:“知道,那我先走了。”
张芳叫住他:“来都来了,吃完席再走吧。”
张芳折返回新房,把陈建送的礼物放在陪嫁的被子上方。大大小小的红色礼盒堆放在一起,那件衣服融入其中,倒是不显突兀。
酒席散后,李宏带着一身酒气进了新房。杜若已经换上了大红色秋衣秋裤,正对着梳妆镜取下头上的发饰。镜子里,李宏的影子摇摇晃晃地靠近。
“阿若...”李宏的手搭上她的肩膀。
杜若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你先洗洗...”
“洗啥,自家男人还嫌弃?”李宏一把将她拽到铺着大红床单的炕上。杜若闻到他嘴里的酒味,胃里一阵翻腾。
李宏的动作粗鲁又急促,几分钟后气喘吁吁地从她身上翻下来。杜若盯着天花板上的喜字拉花,身体的不适感令她红了眼睛。她眨了眨眼忍下泪意,起身拿盆清洗。
“干啥去?”李宏一把拽住她手腕。
“打水擦擦...”杜若低声道。
李宏松开手,眼神古怪地盯着她背影。等杜若出去后,他立刻翻身检查床单,手指在布料上摸索,没有想象中的暗红痕迹,只有一小块湿漉漉的印子。李宏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听砖厂的同事说过,女人第一次都会见红。
杜若端着搪瓷盆回来时,看见丈夫正把床单翻来覆去地检查。她不明所以,只顾着拧毛巾擦洗身子。水声哗啦中,她没注意到李宏阴沉的脸色。
第二天鸡叫头遍,杜若就起床帮婆婆做饭。李母在灶台边意味深长地问:“昨晚睡得踏实不?”
杜若淘米的手一顿,掉了一粒米在案板上,李母立刻捡起来丢进锅里:“一粒米也是钱,别浪费。”
一个月后的清晨,杜若蹲在院角吐得昏天黑地。李母凑过来问:“这个月身上的来了没?”
杜若摇摇头,突然明白过来,脸色比吐完的胆汁还黄。李母脸色一喜,挽着她往外走:“去你们镇上找杜大夫。”
确定怀孕那天,李家饭桌上难得出现了荤腥。李父破例开了瓶二锅头,李宏得意,多喝了两杯。只有杜若对着油腻的肥肉反胃,筷子只夹最边上的白菜炒韭黄。
“矫情!”李父“啪”地放下酒杯,“以前的女人怀孩子,树皮都吃得香!”
杜若强忍着恶心塞了片肉,还没嚼两下就冲去了茅房。回来时听见李母嘀咕:“城里的千金小姐也没这么金贵...”
那天以后,李家饭桌又恢复了以往的清汤寡水,偶尔炒个鸡蛋,也被婆婆以男人干活累为由,夹到了公公和李宏的碗里。
眼看着孕吐越来越严重,杜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原先合身的衣服现在空荡荡的。回娘家时,杜母摸着女儿突出的肩胛骨红了眼眶:“李家不给你吃肉?”
杜若只说:“有肉吃...就是吃了又吐...”她低头搅着母亲熬的小米粥,上面飘着一层黄澄澄的油花。
李家的节俭近乎苛刻。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八点,院里的灯不能随意开;洗脸水要留着洗脚,洗脚水再用来浇菜;杜若孕中馋酸,买了半斤山杏都要被念叨。有天夜里她饿得心慌,偷偷煮了个鸡蛋吃,第二天早上李母发现鸡蛋少了,转头告诉了李父,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站在院里指桑骂槐了半小时。
李宏的自信心随着杜若的肚子一起膨胀不起来。每次行房都草草了事,有回他瞥见杜若悄悄松了口气的表情,气得踹翻了洗脚盆。
疑心病像野草一样疯长。赶集时遇见杜若读职高时的同学,对方随口说:“杜若当年可是我们班班花,陈建追得最凶...”回家路上李宏的自行车蹬得火星直冒。
“陈建是不是给你写过情书?”晚上躺进被窝,李宏突然发难。
杜若正给孩子绣肚兜,闻言一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那就是有!”李宏一把抢过绣绷扔到炕尾,“他当年还提过亲是不是?”
杜若的银镯子撞在炕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她不知道李宏从哪听来的消息——陈建确实带媒人来过,在李家之前。
“说话啊!”李宏扯开她衣领,“我是不是捡了破鞋?”
杜若护着肚子往后缩:“你胡说什么...那天晚上你不是都...”
“床单上啥都没有!”李宏终于吼出了憋了三个月的猜疑,“你跟陈建是不是早就有一腿了?”
杜若的眼泪砸在炕席上。她想起新婚那晚李宏翻检床单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顿时悲愤交加,哭道:“你别侮辱人,我和陈建清清白白,什么也没有!”
李宏双目赤红,下颌绷得很紧:“那为什么没有落红,你还和谁有过!”
“没有!没有别人,只有你!”杜若气得胸口闷痛,勉强保持着冷静,“你没有常识吗,落红关贞洁什么事!”
李宏吃了文化程度比她低的瘪,没有证据也无法断定她是否不贞,闷头摔门去了堂屋。半夜杜若被胃酸呛醒,发现枕头上沾着血——她牙龈出血的老毛病又犯了。月光照在血迹上,像极了李宏心心念念想要看见的“落红”。
杜瑜紧握着杜若的手,关切地看着长姐冷淡的侧脸。她才12岁,还不懂出嫁意味着什么,只是由衷地舍不得长姐。张芳作为伴娘,坐在杜若另一侧,轻抚了抚她的手背。
李家院子里的酒席摆了八桌,灶台边摞着的青花瓷碗都是从各家借来的。
“新娘子真俊!”村里妇女们嗑着瓜子议论,“跟电影明星似的。”
车开到李家大门口时,杜若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陈建最好的朋友温凯,他站在人群最后,手里提着个红布包。来不及多看,鞭炮响起,杜若提着裙子跨过火盆,被迎进了新房。
李宏站在院门口,穿着杜家买的全套西装,肩膀上披着大红色绸缎,头发用发胶固定过,一脸喜色地接受众人恭贺。
进了新房,放下门帘,暂时隔绝了外面的热闹。杜若给了张芳一个眼色,悄声道:“我看到温凯了…”
张芳点点头:“放心,我去找他。”
话音刚落,李母掀帘而入,喊杜若出去敬酒。
张芳找到温凯,接过了红色布包。里面是一个红丝绒礼盒。
“这是陈建亲手设计裁剪的衣服。”温凯说。除此之外,还有拜托他转交的份子钱。
张芳叹了口气:“我会转交的。对外,就说是我送阿若的新婚礼物。你让他照顾好自己,以后这种心意就不用送了,免得给她添麻烦。”
温凯点头:“知道,那我先走了。”
张芳叫住他:“来都来了,吃完席再走吧。”
张芳折返回新房,把陈建送的礼物放在陪嫁的被子上方。大大小小的红色礼盒堆放在一起,那件衣服融入其中,倒是不显突兀。
酒席散后,李宏带着一身酒气进了新房。杜若已经换上了大红色秋衣秋裤,正对着梳妆镜取下头上的发饰。镜子里,李宏的影子摇摇晃晃地靠近。
“阿若...”李宏的手搭上她的肩膀。
杜若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你先洗洗...”
“洗啥,自家男人还嫌弃?”李宏一把将她拽到铺着大红床单的炕上。杜若闻到他嘴里的酒味,胃里一阵翻腾。
李宏的动作粗鲁又急促,几分钟后气喘吁吁地从她身上翻下来。杜若盯着天花板上的喜字拉花,身体的不适感令她红了眼睛。她眨了眨眼忍下泪意,起身拿盆清洗。
“干啥去?”李宏一把拽住她手腕。
“打水擦擦...”杜若低声道。
李宏松开手,眼神古怪地盯着她背影。等杜若出去后,他立刻翻身检查床单,手指在布料上摸索,没有想象中的暗红痕迹,只有一小块湿漉漉的印子。李宏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听砖厂的同事说过,女人第一次都会见红。
杜若端着搪瓷盆回来时,看见丈夫正把床单翻来覆去地检查。她不明所以,只顾着拧毛巾擦洗身子。水声哗啦中,她没注意到李宏阴沉的脸色。
第二天鸡叫头遍,杜若就起床帮婆婆做饭。李母在灶台边意味深长地问:“昨晚睡得踏实不?”
杜若淘米的手一顿,掉了一粒米在案板上,李母立刻捡起来丢进锅里:“一粒米也是钱,别浪费。”
一个月后的清晨,杜若蹲在院角吐得昏天黑地。李母凑过来问:“这个月身上的来了没?”
杜若摇摇头,突然明白过来,脸色比吐完的胆汁还黄。李母脸色一喜,挽着她往外走:“去你们镇上找杜大夫。”
确定怀孕那天,李家饭桌上难得出现了荤腥。李父破例开了瓶二锅头,李宏得意,多喝了两杯。只有杜若对着油腻的肥肉反胃,筷子只夹最边上的白菜炒韭黄。
“矫情!”李父“啪”地放下酒杯,“以前的女人怀孩子,树皮都吃得香!”
杜若强忍着恶心塞了片肉,还没嚼两下就冲去了茅房。回来时听见李母嘀咕:“城里的千金小姐也没这么金贵...”
那天以后,李家饭桌又恢复了以往的清汤寡水,偶尔炒个鸡蛋,也被婆婆以男人干活累为由,夹到了公公和李宏的碗里。
眼看着孕吐越来越严重,杜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原先合身的衣服现在空荡荡的。回娘家时,杜母摸着女儿突出的肩胛骨红了眼眶:“李家不给你吃肉?”
杜若只说:“有肉吃...就是吃了又吐...”她低头搅着母亲熬的小米粥,上面飘着一层黄澄澄的油花。
李家的节俭近乎苛刻。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八点,院里的灯不能随意开;洗脸水要留着洗脚,洗脚水再用来浇菜;杜若孕中馋酸,买了半斤山杏都要被念叨。有天夜里她饿得心慌,偷偷煮了个鸡蛋吃,第二天早上李母发现鸡蛋少了,转头告诉了李父,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站在院里指桑骂槐了半小时。
李宏的自信心随着杜若的肚子一起膨胀不起来。每次行房都草草了事,有回他瞥见杜若悄悄松了口气的表情,气得踹翻了洗脚盆。
疑心病像野草一样疯长。赶集时遇见杜若读职高时的同学,对方随口说:“杜若当年可是我们班班花,陈建追得最凶...”回家路上李宏的自行车蹬得火星直冒。
“陈建是不是给你写过情书?”晚上躺进被窝,李宏突然发难。
杜若正给孩子绣肚兜,闻言一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那就是有!”李宏一把抢过绣绷扔到炕尾,“他当年还提过亲是不是?”
杜若的银镯子撞在炕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她不知道李宏从哪听来的消息——陈建确实带媒人来过,在李家之前。
“说话啊!”李宏扯开她衣领,“我是不是捡了破鞋?”
杜若护着肚子往后缩:“你胡说什么...那天晚上你不是都...”
“床单上啥都没有!”李宏终于吼出了憋了三个月的猜疑,“你跟陈建是不是早就有一腿了?”
杜若的眼泪砸在炕席上。她想起新婚那晚李宏翻检床单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顿时悲愤交加,哭道:“你别侮辱人,我和陈建清清白白,什么也没有!”
李宏双目赤红,下颌绷得很紧:“那为什么没有落红,你还和谁有过!”
“没有!没有别人,只有你!”杜若气得胸口闷痛,勉强保持着冷静,“你没有常识吗,落红关贞洁什么事!”
李宏吃了文化程度比她低的瘪,没有证据也无法断定她是否不贞,闷头摔门去了堂屋。半夜杜若被胃酸呛醒,发现枕头上沾着血——她牙龈出血的老毛病又犯了。月光照在血迹上,像极了李宏心心念念想要看见的“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