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来到北平的使者都能得到单独面圣的机会。
自郑和下西洋,从东南亚带来了各种头目首领,对于大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深远影响。
虽说万国来朝太过夸张,但放眼当今全世界,能做到大明这样的,也就是华夏的其他朝代。
因此,面对外来的使者,除非是紧要事件,否则皇帝多数是在特定朝会统一接见。
景仁宫没有紫禁城那么宏伟的建筑群,甚至可以说是鸟语花香。
察合台的使者在经过重重检查之后,才跟在内官的身后,手中捧着木盒,低着头,用眼角去观察周遭的环境。
紫禁城是一层层的宫墙将一座座建筑隔开,而这里则是不同,多是以园林区隔不同的建筑物。
如此看上去,似乎安全漏洞百出,可只要足够细心,就能发现宫中无论是内官还是宫娥,也或是背着火枪的侍卫,他们的行动路线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斑点的阳光不断在视野中后退,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风景。
低矮的灌木丛被裁剪成十分规整的几何图形,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如同一道围墙。
而在道路的尽头,同样是一座方形建筑,只是,让使者吃惊的是,那透明的水晶窗户直接占满了那建筑的大多数墙面。
常年生活在察合台的使者,也是见过不少奇珍异宝,就连他手中的木盒里,也是装着由黄金浇筑,并镶嵌着宝石的精美饰品。
可在眼前这座镶满水晶的宫殿前,再多的财宝似乎也都黯然失色。
大明的玻璃工艺在不断进步,可其成本摆在那里,能够生产出无色透明的玻璃,那坏品率也还是蛮高的,以至于普通百姓现在还不能用得上这类透明玻璃。
而大多数酒楼以及衙门也就是换一下小窗户这类的,像景仁宫议事厅这类带有巨大落地窗的,整个大明也就景仁宫有。
踏上打磨粗糙的石板,使者怀着忐忑的心情站立,而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两鬓斑白的内官。
上了年纪的兴安越发沉稳,而黑中带白的头发,搭着相对光滑的皮肤,倒是有那么几分鹤发童颜的味道。
用民间方士的话说,那便是仙风道骨了。
兴安朝着察合台使者点了下头,随后侧身眯起眼,笑盈盈道:“请吧。”
在来景仁宫之前,察合台使者已经被告知了大明各品级官员服饰,除了胸前补子外,最直观的就是看颜色。
兴安作为皇帝最亲近的近侍,自然是红色贴里,但也仅仅是普通的官袍,如飞鱼服或者斗牛服,那是要在特殊场合或者时期才能穿。
“大太监先请。”
察合台使者立刻躬身弯腰行礼。
夫天子之亲,乃以太称,今中人之职亦曰太。
兴安本身便是司礼监大太监,如外使这般称呼,本来就是尊称。
“嗯。”
兴安发出鼻音,转身便向门内走去。
使者小心翼翼跟在其身后,面对被打磨得反光的地板,他甚至觉得自己踩在上面是一种亵渎。
议事厅作为圣人在景仁宫议事的场所,装潢谈不上华丽,但各种摆放装饰越是简单,就越透露着庄严的味道。
早在兴安出现,就有内官将会议室的木门打开。
内里通透的布局,入门左望,便能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黑白山水画,红木边框油光透亮,外表盖着玻璃,但丝毫不影响观赏画作。
只有靠近欣赏,才能知道,这幅山水画乃是由针线绣成,一针一线,细致到让人真以为是由水墨挥斥而成。
当然,察合台的使者并没有这个实力去仔细欣赏这一幅作品。
在作品下方,摆放着宽大的椅子,外表好似包着兽皮,整体看着十分紧致。
进入会议室,视线环绕,使者便看到站在落地窗前的身影。
明黄的圆领袍衫,肩头后背的龙团威武中带着一丝狰狞,阳光从其身前投下,阴影梯形放大,让使者不由得心生敬畏,犹如在仰望巨人一般。
“外臣哈里·阿瓦提,叩拜大明皇帝至尊,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里垂首,上前几步后,立马下跪咏颂,姿态不可谓不卑微。
通过眼角,哈里也才发现,那兽皮椅上已经坐着人。
“平身。”
朱祁钰转身开口,看向这位来自察合台的使者。
相比以往,这次来的使者看着有些精瘦,也或许是体型的原因,使其看起来就透露着精明。
“谢主隆恩。”
哈里规规矩矩从地上支棱起来,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衣摆上,上半身微微前倾。
“兵部,于尚书。”
朱祁钰走向沙发,一旁的于谦立马起身,朱祁钰也就顺道介绍了下。
“外臣见过于尚书。”
哈里立刻朝于谦行礼,这位的事迹,他在察合台就有听说。
于谦抬手道:“多礼了。”
双方按理说是敌对关系,可哈里的姿态太低,于谦也强硬不起来。
倒是朱祁钰,坐在沙发上,打量着这位察合台使者,笑道:“赐座。”
“谢主隆恩。”
哈里大喜,拜下起身后,却局促了起来。
毕竟,那沙发看着油光透亮,一眼就知道不是他这种级别的人能坐的,可又没有内官给他搬来其他的椅子。
“随便坐。”
朱祁钰看出了使者的窘迫,指着右手边的位置说道。
顿时,哈里便如同收到极大的赏赐一般,连忙要再次拜下。
“莫要多礼。”
朱祁钰紧接着开口,这样拜来拜去的,那事情还谈不谈了。
“谢陛下。”
哈里半屈着膝盖,身体不断弯腰,同时脚步横走到沙发边上,半个屁股坐到沙发。
臀部的柔软让哈里很吃惊,这可比那些皮毛椅子还要舒服,不过,哈里也不敢表露出来。
见状,朱祁钰皱了皱眉,问道:“从柱州远道而来,是有何事?”
大明皇帝的问话让哈里身体紧绷起来,由于到这之后,情绪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一时间他倒是忘了正事。
哈里抬眼,看的不是坐在中间的大明皇帝,目光向着老神在在的于谦,仅仅一眼就收了回去。
“陛下,此乃吾大汗赠予尊贵的皇帝陛下之物。”
手中捧着木盒被推了出来,哈里开口,双手将其捧至头顶,道:“此物称为苏鲁锭,乃是蒙兀战神象征。”
兴安上前,接过木盒后,直接就打开。
内里躺着一柄由金子打造的矛头,长约十余寸,底下带着直径近三寸的圆盘,应该是镶嵌矛杆之用。
苏鲁锭便是蒙语中矛的意思,而其本身,其实就是一杆大纛的旗尖。
传闻其乃是象征着长生天赐予铁木真的神物,受所有蒙古族裔的崇拜和祭奉。
硬要说的话,这就代表着蒙古的军权神杖。
兴安将其递到圣人面前,而朱祁钰直接伸手将其拿了起来。
不得不说,在手中的份量可不轻,应该是实心的,至于纯不纯,那得熔了才知道。
朱祁钰并不知道这东西的意义,掂了掂,把玩着矛头,问道:“这物可是有何典故?若是金矛头,朕倒是不缺。”
实话实说,很多贵族十分热衷追求金饰品,但对于朱祁钰而言,金子并不是很稀罕物,只有其本身的贵金属价值让朱祁钰在意。
“回陛下,此物乃是成吉思汗以军心似铁,感召日月,从而长生天降下,使大军群情激愤,斗志倍增,从而战无不胜。”
哈里虽说因为圣人的话语而冒冷汗,但还是强撑着说道。
闻言,朱祁钰若有所思地点头,这类做法,放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什么斩白蛇、挖石人等等,其本身就是为了宣传己身的正统性。
“军心似铁,感召日月,结果降下了金子。”
朱祁钰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犹如自言自语般说着。
一旁的于谦忍着想要扯出来的嘴角,目光看向那黄金矛头。
神物什么的,那可以是真的,也能是假的,主要就是看信这说法的人多不多。
哈里并没有感觉到难堪,毕竟正如大明皇帝所言,草原并不会因为这所谓的苏鲁锭而团结,说到底就是谁拳头大听谁的,苏鲁锭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黄金,那还不是因为草原上信奉黄金家族,所以神物自然是要由黄金打造。
“若只是送礼,那朕也收到了。”
朱祁钰将矛头放回木盒,兴安收回去后,自然会登记在内帑之中,朱祁钰看向哈里,便继续问道:“那柱州之事,使者不谈吗?”
柱州,是哈里这一路来听到最多的词语。
眼前的大明皇帝,也是第二次提起,如此就让哈里的内心很纠结。
“陛下,外臣乃为和平而来,柱州之乱,大将之死,皆与大汗无关,事发突然,汗心生愧疚,自知力有不逮,遂请陛下收下土鲁番三地,换取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汗庭给他的底牌,而以哈里这一路来的见闻,他只觉得,底牌已经是他们现在最能拿得出来的条件了。
哈里说完之后,朱祁钰整个身体都靠向沙发,沉默便在会议室中弥漫。
“这位使者,柱州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之领土,何来从尔等手中取得之说?”
少顷,声音在会议室中响起,于谦开口便直指核心问题。
听到这自古以来的说法,哈里是一个头两个大,他当然有论据来论一论那片土地的归属,可别说和一个大明举足轻重的尚书辩论,就算是边疆的官吏,哈里也没有这个胆子。
若此时在察合台,他肯定站在大汗的一边,驳斥这种谬论,但现在在北平,在景仁宫,在大明最重要的宫城之中,哈里最想要的是和大明保持好关系,至少是他个人,要和大明的皇帝以及权贵保持友谊。
“话虽如此,但察合台立足百年,根深蒂固,若是徒生战事,民不聊生不谈,恐各方领主皆不安。”
弱国无外交,放在哈里身上也适合。
明军有多么勇猛,只有敌人最为了解,哈里并不敢说察合台会奋起反抗,但若没有了大汗的节制,地方领主借势发挥也是极为正常。
不少统治者都有这样的顾虑,所以他们多数是保留了地方的地主,以维持在地方的统治。
在朱祁钰看来,一旦领土问题可以谈,那其实就等于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一步退,步步退,从哈里说汗庭可以割地开始,朱祁钰对于察合台的把握就多了些,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那尔大可以回去,告知你那可汗,各方领主若是不安,那可以继续不安,无非就是各凭本事尔。”
朱祁钰状若无所谓说道。
“陛下,可以谈,都可以谈。”
闻言,哈里似乎比刚才还要激动,道:“外臣不敢定夺,可去信一封,表明陛下心意。”
朱祁钰一开始有些奇怪,现在倒是懂了。
眼前的这位使者,可能并不想回去,先不说没谈出什么东西,回去后会有什么后果,单说留在北平,那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
如朱祁钰猜想那般,哈里接下去便说道:“如此,外臣需常驻北平,如柱州百姓,不知大明,多有规矩不懂,须多加学习。”
于谦本来以为要有一场唇枪舌战,可眼前的结果,让于谦有些气愤。
对方丝毫风骨没有,开口全然只顾自身利益,这样的人,于谦是想不通为什么会成为使者。
殊不知,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道理。
别看哈里在他们面前卑躬屈膝,可在察合台,那妥妥的贵族,甚至可以称得上书香门第,也是如此,其才会被赋予使者之职。
“外邦人在大明,除非违反大明律例,其余皆与百姓同等。”
细细思量,朱祁钰大致猜到了哈里想要做甚,话语之中,无非就是想要知道外邦人能在大明有什么权利,确切的说,那便是能否在大明拥有功名。
明明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要扯上百姓,朱祁钰脑海中可是有不要太多这种人。
让利己主义者当使者,而且是在面对强国的时候,这和卖国没有什么区别。
自郑和下西洋,从东南亚带来了各种头目首领,对于大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着深远影响。
虽说万国来朝太过夸张,但放眼当今全世界,能做到大明这样的,也就是华夏的其他朝代。
因此,面对外来的使者,除非是紧要事件,否则皇帝多数是在特定朝会统一接见。
景仁宫没有紫禁城那么宏伟的建筑群,甚至可以说是鸟语花香。
察合台的使者在经过重重检查之后,才跟在内官的身后,手中捧着木盒,低着头,用眼角去观察周遭的环境。
紫禁城是一层层的宫墙将一座座建筑隔开,而这里则是不同,多是以园林区隔不同的建筑物。
如此看上去,似乎安全漏洞百出,可只要足够细心,就能发现宫中无论是内官还是宫娥,也或是背着火枪的侍卫,他们的行动路线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斑点的阳光不断在视野中后退,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风景。
低矮的灌木丛被裁剪成十分规整的几何图形,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如同一道围墙。
而在道路的尽头,同样是一座方形建筑,只是,让使者吃惊的是,那透明的水晶窗户直接占满了那建筑的大多数墙面。
常年生活在察合台的使者,也是见过不少奇珍异宝,就连他手中的木盒里,也是装着由黄金浇筑,并镶嵌着宝石的精美饰品。
可在眼前这座镶满水晶的宫殿前,再多的财宝似乎也都黯然失色。
大明的玻璃工艺在不断进步,可其成本摆在那里,能够生产出无色透明的玻璃,那坏品率也还是蛮高的,以至于普通百姓现在还不能用得上这类透明玻璃。
而大多数酒楼以及衙门也就是换一下小窗户这类的,像景仁宫议事厅这类带有巨大落地窗的,整个大明也就景仁宫有。
踏上打磨粗糙的石板,使者怀着忐忑的心情站立,而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两鬓斑白的内官。
上了年纪的兴安越发沉稳,而黑中带白的头发,搭着相对光滑的皮肤,倒是有那么几分鹤发童颜的味道。
用民间方士的话说,那便是仙风道骨了。
兴安朝着察合台使者点了下头,随后侧身眯起眼,笑盈盈道:“请吧。”
在来景仁宫之前,察合台使者已经被告知了大明各品级官员服饰,除了胸前补子外,最直观的就是看颜色。
兴安作为皇帝最亲近的近侍,自然是红色贴里,但也仅仅是普通的官袍,如飞鱼服或者斗牛服,那是要在特殊场合或者时期才能穿。
“大太监先请。”
察合台使者立刻躬身弯腰行礼。
夫天子之亲,乃以太称,今中人之职亦曰太。
兴安本身便是司礼监大太监,如外使这般称呼,本来就是尊称。
“嗯。”
兴安发出鼻音,转身便向门内走去。
使者小心翼翼跟在其身后,面对被打磨得反光的地板,他甚至觉得自己踩在上面是一种亵渎。
议事厅作为圣人在景仁宫议事的场所,装潢谈不上华丽,但各种摆放装饰越是简单,就越透露着庄严的味道。
早在兴安出现,就有内官将会议室的木门打开。
内里通透的布局,入门左望,便能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黑白山水画,红木边框油光透亮,外表盖着玻璃,但丝毫不影响观赏画作。
只有靠近欣赏,才能知道,这幅山水画乃是由针线绣成,一针一线,细致到让人真以为是由水墨挥斥而成。
当然,察合台的使者并没有这个实力去仔细欣赏这一幅作品。
在作品下方,摆放着宽大的椅子,外表好似包着兽皮,整体看着十分紧致。
进入会议室,视线环绕,使者便看到站在落地窗前的身影。
明黄的圆领袍衫,肩头后背的龙团威武中带着一丝狰狞,阳光从其身前投下,阴影梯形放大,让使者不由得心生敬畏,犹如在仰望巨人一般。
“外臣哈里·阿瓦提,叩拜大明皇帝至尊,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里垂首,上前几步后,立马下跪咏颂,姿态不可谓不卑微。
通过眼角,哈里也才发现,那兽皮椅上已经坐着人。
“平身。”
朱祁钰转身开口,看向这位来自察合台的使者。
相比以往,这次来的使者看着有些精瘦,也或许是体型的原因,使其看起来就透露着精明。
“谢主隆恩。”
哈里规规矩矩从地上支棱起来,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衣摆上,上半身微微前倾。
“兵部,于尚书。”
朱祁钰走向沙发,一旁的于谦立马起身,朱祁钰也就顺道介绍了下。
“外臣见过于尚书。”
哈里立刻朝于谦行礼,这位的事迹,他在察合台就有听说。
于谦抬手道:“多礼了。”
双方按理说是敌对关系,可哈里的姿态太低,于谦也强硬不起来。
倒是朱祁钰,坐在沙发上,打量着这位察合台使者,笑道:“赐座。”
“谢主隆恩。”
哈里大喜,拜下起身后,却局促了起来。
毕竟,那沙发看着油光透亮,一眼就知道不是他这种级别的人能坐的,可又没有内官给他搬来其他的椅子。
“随便坐。”
朱祁钰看出了使者的窘迫,指着右手边的位置说道。
顿时,哈里便如同收到极大的赏赐一般,连忙要再次拜下。
“莫要多礼。”
朱祁钰紧接着开口,这样拜来拜去的,那事情还谈不谈了。
“谢陛下。”
哈里半屈着膝盖,身体不断弯腰,同时脚步横走到沙发边上,半个屁股坐到沙发。
臀部的柔软让哈里很吃惊,这可比那些皮毛椅子还要舒服,不过,哈里也不敢表露出来。
见状,朱祁钰皱了皱眉,问道:“从柱州远道而来,是有何事?”
大明皇帝的问话让哈里身体紧绷起来,由于到这之后,情绪一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一时间他倒是忘了正事。
哈里抬眼,看的不是坐在中间的大明皇帝,目光向着老神在在的于谦,仅仅一眼就收了回去。
“陛下,此乃吾大汗赠予尊贵的皇帝陛下之物。”
手中捧着木盒被推了出来,哈里开口,双手将其捧至头顶,道:“此物称为苏鲁锭,乃是蒙兀战神象征。”
兴安上前,接过木盒后,直接就打开。
内里躺着一柄由金子打造的矛头,长约十余寸,底下带着直径近三寸的圆盘,应该是镶嵌矛杆之用。
苏鲁锭便是蒙语中矛的意思,而其本身,其实就是一杆大纛的旗尖。
传闻其乃是象征着长生天赐予铁木真的神物,受所有蒙古族裔的崇拜和祭奉。
硬要说的话,这就代表着蒙古的军权神杖。
兴安将其递到圣人面前,而朱祁钰直接伸手将其拿了起来。
不得不说,在手中的份量可不轻,应该是实心的,至于纯不纯,那得熔了才知道。
朱祁钰并不知道这东西的意义,掂了掂,把玩着矛头,问道:“这物可是有何典故?若是金矛头,朕倒是不缺。”
实话实说,很多贵族十分热衷追求金饰品,但对于朱祁钰而言,金子并不是很稀罕物,只有其本身的贵金属价值让朱祁钰在意。
“回陛下,此物乃是成吉思汗以军心似铁,感召日月,从而长生天降下,使大军群情激愤,斗志倍增,从而战无不胜。”
哈里虽说因为圣人的话语而冒冷汗,但还是强撑着说道。
闻言,朱祁钰若有所思地点头,这类做法,放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什么斩白蛇、挖石人等等,其本身就是为了宣传己身的正统性。
“军心似铁,感召日月,结果降下了金子。”
朱祁钰脸上带着玩味的笑容,犹如自言自语般说着。
一旁的于谦忍着想要扯出来的嘴角,目光看向那黄金矛头。
神物什么的,那可以是真的,也能是假的,主要就是看信这说法的人多不多。
哈里并没有感觉到难堪,毕竟正如大明皇帝所言,草原并不会因为这所谓的苏鲁锭而团结,说到底就是谁拳头大听谁的,苏鲁锭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黄金,那还不是因为草原上信奉黄金家族,所以神物自然是要由黄金打造。
“若只是送礼,那朕也收到了。”
朱祁钰将矛头放回木盒,兴安收回去后,自然会登记在内帑之中,朱祁钰看向哈里,便继续问道:“那柱州之事,使者不谈吗?”
柱州,是哈里这一路来听到最多的词语。
眼前的大明皇帝,也是第二次提起,如此就让哈里的内心很纠结。
“陛下,外臣乃为和平而来,柱州之乱,大将之死,皆与大汗无关,事发突然,汗心生愧疚,自知力有不逮,遂请陛下收下土鲁番三地,换取百姓安居乐业。”
这是汗庭给他的底牌,而以哈里这一路来的见闻,他只觉得,底牌已经是他们现在最能拿得出来的条件了。
哈里说完之后,朱祁钰整个身体都靠向沙发,沉默便在会议室中弥漫。
“这位使者,柱州自古以来便是我华夏之领土,何来从尔等手中取得之说?”
少顷,声音在会议室中响起,于谦开口便直指核心问题。
听到这自古以来的说法,哈里是一个头两个大,他当然有论据来论一论那片土地的归属,可别说和一个大明举足轻重的尚书辩论,就算是边疆的官吏,哈里也没有这个胆子。
若此时在察合台,他肯定站在大汗的一边,驳斥这种谬论,但现在在北平,在景仁宫,在大明最重要的宫城之中,哈里最想要的是和大明保持好关系,至少是他个人,要和大明的皇帝以及权贵保持友谊。
“话虽如此,但察合台立足百年,根深蒂固,若是徒生战事,民不聊生不谈,恐各方领主皆不安。”
弱国无外交,放在哈里身上也适合。
明军有多么勇猛,只有敌人最为了解,哈里并不敢说察合台会奋起反抗,但若没有了大汗的节制,地方领主借势发挥也是极为正常。
不少统治者都有这样的顾虑,所以他们多数是保留了地方的地主,以维持在地方的统治。
在朱祁钰看来,一旦领土问题可以谈,那其实就等于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一步退,步步退,从哈里说汗庭可以割地开始,朱祁钰对于察合台的把握就多了些,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那尔大可以回去,告知你那可汗,各方领主若是不安,那可以继续不安,无非就是各凭本事尔。”
朱祁钰状若无所谓说道。
“陛下,可以谈,都可以谈。”
闻言,哈里似乎比刚才还要激动,道:“外臣不敢定夺,可去信一封,表明陛下心意。”
朱祁钰一开始有些奇怪,现在倒是懂了。
眼前的这位使者,可能并不想回去,先不说没谈出什么东西,回去后会有什么后果,单说留在北平,那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
如朱祁钰猜想那般,哈里接下去便说道:“如此,外臣需常驻北平,如柱州百姓,不知大明,多有规矩不懂,须多加学习。”
于谦本来以为要有一场唇枪舌战,可眼前的结果,让于谦有些气愤。
对方丝毫风骨没有,开口全然只顾自身利益,这样的人,于谦是想不通为什么会成为使者。
殊不知,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道理。
别看哈里在他们面前卑躬屈膝,可在察合台,那妥妥的贵族,甚至可以称得上书香门第,也是如此,其才会被赋予使者之职。
“外邦人在大明,除非违反大明律例,其余皆与百姓同等。”
细细思量,朱祁钰大致猜到了哈里想要做甚,话语之中,无非就是想要知道外邦人能在大明有什么权利,确切的说,那便是能否在大明拥有功名。
明明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还要扯上百姓,朱祁钰脑海中可是有不要太多这种人。
让利己主义者当使者,而且是在面对强国的时候,这和卖国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