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北堂黎和萧索已商量好,分别从左右两侧迎击燕国边境军,而由林骁将军领一万明嵬军随后策应。
白鹿茗清醒时,大军早已出发。
这令她十分懊悔,被窝里还残留着他的温度和气息。
她能够错过任何时刻,却不想错过北堂黎的每一次出征和凯旋。
军营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没有几个,偌大的地方忽然空了下来。
白鹿茗心里不安的时候,唯一熟悉的,就只能找白予安说说话。
军队中上下级分明,可自从前些天她被北堂黎等四人超乎礼节地抬回军营时,这营中就几乎没有不认识她的。
故而,这会儿她在军营中来去自如,根本无人会拦。
唯一有所改变的是,如今她只要一出帅帐,就会披着北堂黎给她留的白狐裘披风。
阿玄说她绝不能再受寒。
其实,纵然阿玄不说,她也知道,她的身体和以前不一样了。
若是没有这件白狐裘披风,她根本就走不出去。
前方在打战,每天都有伤兵会被送回军营里。
从北堂黎离开的第二日开始,白鹿茗就没再闲下来过。
她一边跟着阿玄为伤兵治疗,一边从他们口中打听前方的战况。
当这些士兵来到边疆时,生与死就徘徊在一线之间。
“白兄弟,我们这些人受了伤,还能回到军营中,被你们照顾着,都算是运气好的,有些兄弟就直接死在了战场上,连个埋尸的人都没有。”
白鹿茗难过地皱了皱鼻子,摇头笑道:“明嵬军一定会打赢的。”
这算是北堂黎对她的承诺吗?
她愿意相信!
这一次燕军突袭的消息,是由明嵬军中的暗探所获,故而北堂黎和萧索将军两队先行人马疾行半日,就将燕军堵在了燕国边境上。
是迎战,亦算得上是某种程度的主动进攻。
两军奔袭了一半路程,都是士气大振的时候,一交战,便是轰轰烈烈。
北堂黎的这一举措,刚好将燕军堵在了大褚的民生城外,不至于让战争祸及边疆百姓。
因为燕军整肃有纪,颇有成效,北堂黎一改上次快攻快打的方式,利用燕军欲图一雪前耻的渴望,迂回包抄,诱敌深入,再一网打尽。
北堂黎惯于使花招,使用分敌之计。
先是攻其必救,他带领一队亲兵急攻司马律之子司马严,迫使燕军的另两位将军所领之军队回救司马严。
并在燕军回援必经的道路上设伏,集中兵力、利用地形优势消灭燕军。
北堂黎和萧索所带领的军队按照约定的时间汇合,因常出诡招,而另敌军损失惨重。
可对明嵬军而言,虽每有小胜,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战场上瞬息万变,十分残酷。
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明嵬军的补给又远远跟不上燕国边境军。
这时北堂黎又行示弱于敌,诱敌追击的计策,以“退兵减灶”的方式,诱燕军急追。
燕军像是早就知晓明嵬军粮食短缺一事,对此深信不疑。
北堂黎正好利用了这一点,显出弱势,在谷陵道战场设伏,消灭了燕军的一支精锐部队。
白鹿茗每日在伤兵营中,最开心的就是听伤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事。
她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她既希望战争快点结束,不要再有人受伤。
另一方面,又希望战场上每日都有新的伤兵回来。
跟她讲述新的一场战役里,北堂黎是如何用兵击败敌军的。
后来她终于慢慢想开了,战争是避免不了流血牺牲的。
她要做的就是治疗那些从漩涡中心退下的伤兵,治好他们的皮肉伤,宽慰他们的心灵。
这场战争持续到了第十五日,明嵬军的伤兵营中已满满都是病患。
营中人头攒动,白鹿茗来去之中,都需更加小心翼翼。
唯恐误踩了他人,或是被他人绊倒。
此时,她正在为一名年纪比她还小的伤患,处理一处深可见白骨的伤口。
听见旁边一溜人,又在兴致勃勃地讲述,到了后期,他们明嵬军的主帅又是如何以疲敌之计,觅得战机打败燕军的。
那时,明嵬军于暗中分成了两队,一队以草人、烟尘制造出人数庞多的假象。
带着燕军绕圈子,一路打打停停。
另一队则以逸待劳,第一队人马大量地消耗了燕军的精神力。
当其筋疲力尽时,以逸待劳的那一队明嵬军便趁机突击。
以少胜多,又打了个漂亮的胜仗。
那些人说得活灵活现,引得没有参加这场战役的士兵一个个拍手叫好。
白鹿茗却是面露忧色地从那群人身边经过。
“都躺好了,先看伤,别浪费精神头说话。”
她如今跟阿玄学了好多本事,大家又深知她是北堂黎帅帐里的亲信,心里都对她看重了几分。
可她偏偏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反而比任何医者都要亲切。
故而,平日里打趣归打趣,一旦她发了话,大家都乖得狠,算是打心眼儿里的敬她。
“白兄弟,你今天怎么不爱听了?”有熟悉她的人问道。
白鹿茗笑着摇了摇头。
这还真是第一次,她没有主动询问,而是感到了些许疲惫。
十五日了,北堂黎每一次的“用兵如神”,都承载着前期的多少付出和努力,又是当下的多少辛酸和无奈。
纵然明嵬军一次次打着胜仗,可每日送回来的伤兵数目,却不曾减少过。
十五日了,他可有睡好过一觉?
吃过一顿饱?
她离开熙攘的人群,走到外头。
雪地兀自茫茫,云杉兀自高耸。
它们各司其职,从不过问人间事。
“怎么在外头吹风?若是不想他回来了,你却落下终身残疾,就进帐子里面去。”
阿玄严厉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
“里面有点闷,出来透透气。”
她又何尝不知,自己如今的身体。
“回你的帅帐去。”阿玄走近。
“阿玄,伤兵每日都在增多啊。”
她看着不远处的云杉,苍然而孤寂。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阿玄以为她说的是人手问题,可品了品她那神色,又似乎觉得不太对。
“你在担心他?”
他站到她身前,为她挡住了风。
白鹿茗终于动了动,她环顾了下四周。
见周围无人,她才皱了皱鼻尖,小声地说:
“你知道咱们的粮食还能够吃几日吗?”
阿玄愣住,他是医者,只管草药够不够,至于粮食,那不是他先要考虑的问题。
况且以他的身份,还不足以知晓实情。
“定王押粮,可到现在都还没有靠近边疆的消息,不出十日,我们就……,前线亦是一样。”
白鹿茗没有把那句悲观的话说出来,她的口气已尽量表现得轻松,表情亦是。
可那一瞬的调皮过后,又是无尽的怅然。
或许是被她的情绪所染,阿玄也忽地觉得有些惘然若失。
若要说医治伤患、制作毒药,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句有起死回生的本领,那都不在话下。
可粮食一事,可真是难倒他这个英雄汉了。
阿玄没想到,白鹿茗那个小脑瓜、小身板里头,竟然还要装这么多东西。
他笑着随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
“如果粮食不够了,我就用迷药把这些人迷晕,让他们两天只吃一顿饭,放心,保证绝不痛苦,绝不肚饿,也绝不会有后遗症。”
白鹿茗咯咯地笑着,虽然他的话不正经,但好像有点安慰人的功效。
“好了,进去吧。”白鹿茗回首看了眼伤兵营。
“不是嫌闷吗?”阿玄撇了撇嘴。
“回去一个人呆着,没事做的话,心情会更郁闷。”
“要不从今天开始,让他们睡吧?”
“阿玄!”
“不要浪费粮食嘛……”
*
前线战场上,明嵬军和燕军的战势已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
原本北堂、萧、林三人所带领的人马已按原计划汇合,可中间又因北堂黎分兵作战的策略再次分开。
不论是粮草问题,还是战线问题,北堂黎已制定了一套详实的挫败燕军的计划。
这一步一举歼灭的打算,却不能少了任何一支军队。
而林骁又迟迟不现身,令原本信心满满的北堂黎多了几分焦头烂额。
“还没有林骁将军的消息?”
“派出的探子都说未发现林骁将军的踪迹,他并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预定地点。”
北堂黎默了一会儿,脸上凝着一股隐忧。
“加派探子,尽力探得林骁将军的消息,还有,这件事不许外传,大军原地休整。”
“是!”闻风领命。
“这可如何是好?没有林骁,以我们如今的人马,根本不适合进攻。”
萧索捶着掌心,心中焦急。
北堂黎脸上亦闪过一抹忧色。
白鹿茗清醒时,大军早已出发。
这令她十分懊悔,被窝里还残留着他的温度和气息。
她能够错过任何时刻,却不想错过北堂黎的每一次出征和凯旋。
军营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没有几个,偌大的地方忽然空了下来。
白鹿茗心里不安的时候,唯一熟悉的,就只能找白予安说说话。
军队中上下级分明,可自从前些天她被北堂黎等四人超乎礼节地抬回军营时,这营中就几乎没有不认识她的。
故而,这会儿她在军营中来去自如,根本无人会拦。
唯一有所改变的是,如今她只要一出帅帐,就会披着北堂黎给她留的白狐裘披风。
阿玄说她绝不能再受寒。
其实,纵然阿玄不说,她也知道,她的身体和以前不一样了。
若是没有这件白狐裘披风,她根本就走不出去。
前方在打战,每天都有伤兵会被送回军营里。
从北堂黎离开的第二日开始,白鹿茗就没再闲下来过。
她一边跟着阿玄为伤兵治疗,一边从他们口中打听前方的战况。
当这些士兵来到边疆时,生与死就徘徊在一线之间。
“白兄弟,我们这些人受了伤,还能回到军营中,被你们照顾着,都算是运气好的,有些兄弟就直接死在了战场上,连个埋尸的人都没有。”
白鹿茗难过地皱了皱鼻子,摇头笑道:“明嵬军一定会打赢的。”
这算是北堂黎对她的承诺吗?
她愿意相信!
这一次燕军突袭的消息,是由明嵬军中的暗探所获,故而北堂黎和萧索将军两队先行人马疾行半日,就将燕军堵在了燕国边境上。
是迎战,亦算得上是某种程度的主动进攻。
两军奔袭了一半路程,都是士气大振的时候,一交战,便是轰轰烈烈。
北堂黎的这一举措,刚好将燕军堵在了大褚的民生城外,不至于让战争祸及边疆百姓。
因为燕军整肃有纪,颇有成效,北堂黎一改上次快攻快打的方式,利用燕军欲图一雪前耻的渴望,迂回包抄,诱敌深入,再一网打尽。
北堂黎惯于使花招,使用分敌之计。
先是攻其必救,他带领一队亲兵急攻司马律之子司马严,迫使燕军的另两位将军所领之军队回救司马严。
并在燕军回援必经的道路上设伏,集中兵力、利用地形优势消灭燕军。
北堂黎和萧索所带领的军队按照约定的时间汇合,因常出诡招,而另敌军损失惨重。
可对明嵬军而言,虽每有小胜,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战场上瞬息万变,十分残酷。
每一场战役,几乎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明嵬军的补给又远远跟不上燕国边境军。
这时北堂黎又行示弱于敌,诱敌追击的计策,以“退兵减灶”的方式,诱燕军急追。
燕军像是早就知晓明嵬军粮食短缺一事,对此深信不疑。
北堂黎正好利用了这一点,显出弱势,在谷陵道战场设伏,消灭了燕军的一支精锐部队。
白鹿茗每日在伤兵营中,最开心的就是听伤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些事。
她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她既希望战争快点结束,不要再有人受伤。
另一方面,又希望战场上每日都有新的伤兵回来。
跟她讲述新的一场战役里,北堂黎是如何用兵击败敌军的。
后来她终于慢慢想开了,战争是避免不了流血牺牲的。
她要做的就是治疗那些从漩涡中心退下的伤兵,治好他们的皮肉伤,宽慰他们的心灵。
这场战争持续到了第十五日,明嵬军的伤兵营中已满满都是病患。
营中人头攒动,白鹿茗来去之中,都需更加小心翼翼。
唯恐误踩了他人,或是被他人绊倒。
此时,她正在为一名年纪比她还小的伤患,处理一处深可见白骨的伤口。
听见旁边一溜人,又在兴致勃勃地讲述,到了后期,他们明嵬军的主帅又是如何以疲敌之计,觅得战机打败燕军的。
那时,明嵬军于暗中分成了两队,一队以草人、烟尘制造出人数庞多的假象。
带着燕军绕圈子,一路打打停停。
另一队则以逸待劳,第一队人马大量地消耗了燕军的精神力。
当其筋疲力尽时,以逸待劳的那一队明嵬军便趁机突击。
以少胜多,又打了个漂亮的胜仗。
那些人说得活灵活现,引得没有参加这场战役的士兵一个个拍手叫好。
白鹿茗却是面露忧色地从那群人身边经过。
“都躺好了,先看伤,别浪费精神头说话。”
她如今跟阿玄学了好多本事,大家又深知她是北堂黎帅帐里的亲信,心里都对她看重了几分。
可她偏偏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反而比任何医者都要亲切。
故而,平日里打趣归打趣,一旦她发了话,大家都乖得狠,算是打心眼儿里的敬她。
“白兄弟,你今天怎么不爱听了?”有熟悉她的人问道。
白鹿茗笑着摇了摇头。
这还真是第一次,她没有主动询问,而是感到了些许疲惫。
十五日了,北堂黎每一次的“用兵如神”,都承载着前期的多少付出和努力,又是当下的多少辛酸和无奈。
纵然明嵬军一次次打着胜仗,可每日送回来的伤兵数目,却不曾减少过。
十五日了,他可有睡好过一觉?
吃过一顿饱?
她离开熙攘的人群,走到外头。
雪地兀自茫茫,云杉兀自高耸。
它们各司其职,从不过问人间事。
“怎么在外头吹风?若是不想他回来了,你却落下终身残疾,就进帐子里面去。”
阿玄严厉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
“里面有点闷,出来透透气。”
她又何尝不知,自己如今的身体。
“回你的帅帐去。”阿玄走近。
“阿玄,伤兵每日都在增多啊。”
她看着不远处的云杉,苍然而孤寂。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阿玄以为她说的是人手问题,可品了品她那神色,又似乎觉得不太对。
“你在担心他?”
他站到她身前,为她挡住了风。
白鹿茗终于动了动,她环顾了下四周。
见周围无人,她才皱了皱鼻尖,小声地说:
“你知道咱们的粮食还能够吃几日吗?”
阿玄愣住,他是医者,只管草药够不够,至于粮食,那不是他先要考虑的问题。
况且以他的身份,还不足以知晓实情。
“定王押粮,可到现在都还没有靠近边疆的消息,不出十日,我们就……,前线亦是一样。”
白鹿茗没有把那句悲观的话说出来,她的口气已尽量表现得轻松,表情亦是。
可那一瞬的调皮过后,又是无尽的怅然。
或许是被她的情绪所染,阿玄也忽地觉得有些惘然若失。
若要说医治伤患、制作毒药,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句有起死回生的本领,那都不在话下。
可粮食一事,可真是难倒他这个英雄汉了。
阿玄没想到,白鹿茗那个小脑瓜、小身板里头,竟然还要装这么多东西。
他笑着随手弹了一下她的脑门。
“如果粮食不够了,我就用迷药把这些人迷晕,让他们两天只吃一顿饭,放心,保证绝不痛苦,绝不肚饿,也绝不会有后遗症。”
白鹿茗咯咯地笑着,虽然他的话不正经,但好像有点安慰人的功效。
“好了,进去吧。”白鹿茗回首看了眼伤兵营。
“不是嫌闷吗?”阿玄撇了撇嘴。
“回去一个人呆着,没事做的话,心情会更郁闷。”
“要不从今天开始,让他们睡吧?”
“阿玄!”
“不要浪费粮食嘛……”
*
前线战场上,明嵬军和燕军的战势已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
原本北堂、萧、林三人所带领的人马已按原计划汇合,可中间又因北堂黎分兵作战的策略再次分开。
不论是粮草问题,还是战线问题,北堂黎已制定了一套详实的挫败燕军的计划。
这一步一举歼灭的打算,却不能少了任何一支军队。
而林骁又迟迟不现身,令原本信心满满的北堂黎多了几分焦头烂额。
“还没有林骁将军的消息?”
“派出的探子都说未发现林骁将军的踪迹,他并未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预定地点。”
北堂黎默了一会儿,脸上凝着一股隐忧。
“加派探子,尽力探得林骁将军的消息,还有,这件事不许外传,大军原地休整。”
“是!”闻风领命。
“这可如何是好?没有林骁,以我们如今的人马,根本不适合进攻。”
萧索捶着掌心,心中焦急。
北堂黎脸上亦闪过一抹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