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回流做局-《触物鉴宝,一眼千年》

  师父那句没头没尾的警告,像根小刺,扎在陈墨白心里。“画…也有…骗…”?是指高仿做旧?还是更深层的东西?他琢磨了一路,直到回到博古斋,看着满架子的老物件,才慢慢定下心神。管它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自身本事硬,不怕鬼敲门。

  接下来的几天,风平浪静。陈墨白照旧白天在“产业园”当鹌鹑,晚上回店里修炼《鉴古心经》和《物灵谱》,偶尔拿着那块“致”字白玉片练习“观气”,小日子过得倒是充实。

  这天下工早,他闲着没事,又溜达去了琉璃厂主街。算是实践练习,也是放松心情。

  刚走过“聚宝斋”门口,就见前面一个摊位围了不少人,议论声、惊叹声不绝于耳。好奇心起,陈墨白也凑了过去。

  挤进人堆一看,只见摊主是个生面孔,皮肤黝黑,穿着件花里胡哨的沙滩衬衫,嘴里叼着根雪茄(假的,陈墨白一眼就看穿),正唾沫横飞地吹嘘:

  “各位老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正儿八经的海外回流精品!看见没?这包装,这标签,纯英文的!佳士得拍卖行的流出来的货!老外不识货,当普通工艺品处理了,让我哥们儿捡了漏,漂洋过海请回来的!”

  他摊位上,果然摆着几件瓷器、铜器,都用那种看起来挺高档的泡沫棉包裹着,旁边还散落着些英文的拍卖图录、标签卡,甚至还有一张模糊的、像是拍卖现场的彩色照片。

  东西看起来也确实有点意思:一件青花山水纹葫芦瓶,画工精细;一对粉彩百花不落地小杯,色彩绚烂;还有一尊铜鎏金的小佛像,宝光灿灿。每一件都带着点异国他乡的风尘仆仆,又透着股“洋包装”加持的神秘高贵感。

  围观的人群里,不少是些有点闲钱又想着捡漏发财的半吊子爱好者,被这“海外回流”、“佳士得”的名头唬得一愣一愣,眼睛都看直了。

  “老板,这葫芦瓶什么价?”一个戴着大金链子的胖子忍不住问道。

  花衬衫摊主伸出五根手指:“五万!美金!折算成人民币,给您抹个零,三十五个!这可是乾隆官窑的款识!”

  胖子倒吸一口凉气,咂咂嘴,没敢吭声。

  又有人问那对粉彩小杯。

  “三万美金一对!雍正本朝的!瞧瞧这画工,这彩头!绝了!”

  陈墨白站在人群里,冷眼旁观。他先是习惯性地运起“观气”之法,扫了一眼那几件东西。

  嗯?奇怪。

  那葫芦瓶和粉彩杯周围的光晕,明显有些虚浮不定,色彩斑斓却缺乏底蕴,像是用各种杂乱气息强行拼凑起来的,而且隐隐透着一股…沿海地区小作坊特有的咸腥气和化学试剂味?

  反倒是那尊铜鎏金小佛像,气息虽然微弱,却异常沉稳纯正,透着一股子内地古庙的香火气和岁月的沉淀感。

  这组合…有点意思。陈墨白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看来,这就是师父说的“画也能骗人”的另一种形式?不,这是“包装骗人”。

  他不动声色,又仔细看了看那些所谓的“拍卖标签”和“图录照片”。标签纸张崭新,英文印刷字体略显粗糙;照片更是模糊不清,像是网上随便下载再PS处理的。

  破绽百出。

  但围观的人却越来越激动,已经有人开始掏钱准备砍价了。那花衬衫摊主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和得意。

  陈墨白知道,该自己出场了。他清了清嗓子,挤出人群,走到摊位前,脸上堆起人畜无害的笑容:

  “老板,您这回流的东西,挺新鲜啊。”

  花衬衫瞥了他一眼,见是个年轻人,没太放在心上,敷衍道:“那必须的,刚从船上卸下来的,还带着咸味儿呢!”

  “是吗?”陈墨白拿起那件吹得最神的“乾隆官窑”青花葫芦瓶,入手微微一掂,心里更有数了,胎体偏轻,手感发飘。他故作惊讶道:“哎呦,这佳士得的标签,印刷得挺别致啊,这油墨…怎么闻着像咱深圳华强北那边产的?”

  人群里发出一阵低低的哄笑。

  花衬衫脸色一沉:“小子,你什么意思?不懂别瞎说!这可是有证书的!”

  “证书?哪家做的?潘家园假证一条龙?”陈墨白笑得更无害了,“老板,您别急。我就是好奇,这乾隆官窑的葫芦瓶,怎么画片儿风格看着更像光绪仿乾隆的?这笔法,这青花发色,哎呦,这底足修胎也不对劲儿啊,乾隆爷家的工匠手艺能这么糙?您这别是‘乾隆仿乾隆’吧?”

  他语速不快,声音也不大,但句句戳在要害上。这些都是《辨伪杂录》里记载的、区分不同时期仿品的关键细节。

  花衬衫脸有点挂不住了:“你…你胡说八道!你谁啊你?”

  旁边有认识陈墨白的摊主起哄:“花衬衫,你连他都不认识?‘琉璃陈’!闻老板的高徒!最近火着呢!他说你这东西不对,那八成就是有问题!”

  “琉璃陈?”花衬衫显然听过这名号,脸色变了几变,强自镇定,“哼,毛头小子,懂个屁!我这是海外回流!有来源的!”

  “来源?”陈墨白放下葫芦瓶,又拿起那对“雍正粉彩”小杯,对着阳光看了看,“来源就是广东某地某个作坊吧?这化学彩料的味道还没散干净呢。还有这做旧手法,低温烤箱烘烤加酸咬,骗骗老外还行,拿来琉璃厂,是不是有点班门弄斧了?”

  他这话一出,人群顿时炸了锅。

  “啥?化学彩料?”“低温烤箱?好家伙!”“我说怎么看着贼光呢!”

  花衬衫彻底慌了,指着陈墨白:“你…你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陈墨白笑了笑,忽然指向那尊一直没怎么被关注的铜鎏金小佛像,“证据就是它!”

  所有人都一愣,看向那尊佛像。

  陈墨白朗声道:“老板,您这摊子上,就这尊佛像还算个老东西。虽然是清晚期的民间作品,鎏金也脱落了大半,但气息纯正,是开门的老物件。可惜啊,跟您这‘海外回流精品’的身份不太搭。我猜,是您拿来充数,或者自己打眼收了件真的,不得已摆出来撑场面的吧?”

  他话音未落,手指看似无意地轻轻拂过佛像的底座。触灵之力微吐,一股清晰的画面涌入脑海:这佛像根本不是什么海外回流,而是从一个中原地区破败的古庙里偷出来的!刚刚被盗不久!

  陈墨白心中一震,脸上却不动声色,话锋陡然转厉:“而且!我看这佛像来历恐怕也不干净!根本不是海外回流,倒像是刚从哪个地里刨出来或者庙里请出来的吧?老板,你这摊子,不但卖假,还可能销赃啊!”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

  花衬衫吓得脸都白了,冷汗唰地就下来了,指着陈墨白的手都在抖:“你…你胡说!你…你等着!”他手忙脚乱地开始收摊,连东西都顾不上了,显然被“销赃”两个字吓破了胆。

  围观的人群也反应过来,顿时哗然!

  “好家伙!卖假货还偷东西?”“报警!赶紧报警!”“不能让他跑了!”

  那花衬衫见状,也顾不上摊子了,抱起那个装钱的挎包,推开人群,狼狈不堪地挤了出去,眨眼就跑没影了。

  留下满地狼藉的“海外回流精品”和一尊孤零零的真佛像。

  人群议论纷纷,对着陈墨白竖起大拇指。

  “陈老板厉害啊!”“一眼就看穿了!”“真是英雄出少年!”

  陈墨白却走到那尊铜佛像前,小心地拿起来,对众人道:“这东西来历不明,我看还是交给派出所处理比较妥当。”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很快,市场管理人员和警察都来了。陈墨白将情况简单说明,重点强调了那尊铜佛像可能是赃物。警察记录在案,将佛像和那些假货一并带走调查。

  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经此一事,“琉璃陈”的名声再次大噪。不仅眼力毒,还能看出东西的来历清白与否,这本事可就神了!简直成了琉璃厂的“打假英雄”。

  陈墨白心里却清楚,今天能破这个局,靠的是《鉴古心经》和《物灵谱》带来的“观气”与“触灵”之能,否则光凭传统鉴定知识,很难在短时间内看穿那层层包装下的骗局。

  他也更加理解了师父的警告。古玩这一行,骗局无处不在,形式层出不穷。今天可以是“海外回流”,明天就可能是什么“专家认证”、“科学检测”。唯有自身修为不断提升,才能洞悉虚妄,守住本心。

  当然,爽也是真爽。

  看着那骗子抱头鼠窜,听着周围人的称赞,陈墨白感觉浑身毛孔都透着舒坦。这种凭借真本事碾压骗局、守护一方的感觉,确实让人热血沸腾。

  他揣着这点小得意,吹着口哨往回走。刚走到博古斋门口,就见隔壁店的老板探出头来,冲他挤挤眼:“行啊墨白!又立功了!现在街面上那些搞歪门邪道的,听见你的名号都得哆嗦一下!”

  陈墨白嘿嘿一笑:“叔您就别捧我了,我就是运气好。”

  “运气好?”那老板压低声音,“我听说啊,刚才那花衬衫,可能跟最近一伙专搞‘回流假货’的团伙有关,你这算是捅了马蜂窝了,自己可得小心点。”

  陈墨白脚步一顿,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

  马蜂窝?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双手。

  那就来吧。正好用你们这些魑魅魍魉,来试试小爷我这“触灵”之法,究竟练到了第几重!

  想到这儿,他非但没怕,反而觉得一股热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这古玩江湖,是越来越有意思了。